DB46/T 518-2020 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规范
DB46/T 518-2020 New energy vehicle after-sales service specific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0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海南省商务厅,海南省工信厅,海南省新能源汽车促进中心,海南省新能源汽车行业协会,海南绿动新能源研究院。
- 起草人:
- 钟东、陈铁梅、冷辉、冯义夫、陈虹、沈锟洋。
- 出版信息:
-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43.020
CCST04
DB46
海南省地方标准
DB46/T518—2020
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规范
Specificationfornewenergyvehicleafter-salesservice
2020-12-18发布2021-01-15实施
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6/T518—20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
则起草。
本文件由海南省商务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海南省商务厅,海南省工信厅,海南省新能源汽车促进中心,海南省新能源汽车
行业协会,海南绿动新能源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钟东、陈铁梅、冷辉、冯义夫、陈虹、沈锟洋。
I
DB46/T518—2020
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的术语和定义、经营者要求、流程要求、质量要求及投诉处理、
紧急救援服务要求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海南省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含增程式)两种类型的新能源汽车经营者
的售后服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件。
GB/T5624汽车维修术语
GB/T16739.1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第1部分:汽车整车维修企业
GB/T16739.2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第2部分:汽车综合小修及专项维修业户
GB/T18344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
GB/T1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GB/T19596电动汽车术语
GB/T34432售后服务基本术语
GB/T36686-2018汽车售后服务规范
JT/T900-2014汽车售后服务客户满意度评价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T5624、GB/T19000、GB/T19596、GB/T34432所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newenergyvehicleafter-salesservice
为满足顾客对新能源汽车产品正常使用的要求,通过与顾客以及所售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接触,为
其提供修理和其他技术服务的过程。
3.2
经营者operator
经营者包括生产企业、新能源汽车经销商、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商。
3.2.1
生产企业manufacturer
1
DB46/T518—2020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生产新能源汽车并以其名义颁发产品合格证、进行市场销售的
单位。
注:包括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进口新能源汽车到境内销售的单位。
3.2.2
新能源汽车经销商newenergyvehicleseller
获得新能源汽车资源并进行销售的经营者。
3.2.3
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商newenergyvehicleserviceproviders
提供新能源汽车维护和修理等服务且具有国家承认维修资质的经营者。
3.3
客户满意度customersatisfactionindex
客户期望值与客户体验的匹配程度,即客户通过对一种产品可感知的效果与其期望值相比较后得
出的指数。
[来源:JT/T900-2014,3.2]
4经营者要求
4.1基本要求
新能源汽车经营者承担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并执行GB/T16739.1、GB/T16739.2、GB/T18344、
GB/T36686-2018等相关要求。
4.2资源和服务环境
应具备相适应的基本资源和服务环境要求,具体包括:
a)取得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维修资质等相关证件;
b)具备服务接待、业务洽谈、客户休息区域、车辆维修、备件储存和停车等固定场所;
c)具备相应维修车型种类的专项技术能力和技术支撑;
d)具备与企业运营相适应的组织管理体系;
e)具备与服务项目相适应的符合相关法律、规范和质量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
f)具备与服务环境相适应的符合消防、环保和职业健康安全要求的环境安全管理体系;
g)具备适宜的服务环境;
h)具备财务和后勤保障资源;
i)提供新能源汽车紧急维修救援服务的,应公示服务时间、电话、收费标准;
j)提供新能源汽车售后相关服务,应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公平竞争;
k)应确保客户在经营场所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
4.3售后服务信息公开
应以可用的信息形式、便利的信息途径,向所有消费者无差别、无歧视、无延迟地公开所销售车辆
的售后服务信息,售后服务信息公开内容应至少包括:
a)应在服务场所醒目位置悬挂经营许可、维修资质等证照;
2
DB46/T518—2020
b)产品使用说明,包括:续驶里程、充电注意事项、动力蓄电池类型、参数和维修保养注意事项、
车辆长时间停用注意事项、涉水注意事项等;
c)售后服务承诺,包括三包责任;
d)售后服务手册或指引,公开维修工时定额和收费标准,零配件明码标价,每次维修应列出事项
和经费并明确告知客户;
e)售后服务流程;
f)售后服务机构及售后服务网络信息;
g)维修技术信息。
4.4售后服务承诺
售后服务承诺要求应至少包括:
a)产品质量保证承诺;
b)续驶里程承诺;
c)对售后服务人员和消费者的培训;
d)售后服务项目及内容;
e)备件提供及质量保证期限;
f)售后服务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反馈;
g)动力蓄电池回收;
h)安全风险防控;
i)索赔处理;
j)在产品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出现严重问题时的应对措施等。
4.5服务场地和维修设备
服务场地应干净整洁、干燥通风,服务场地和维修设备相关要求包括:
a)服务场地至少包括适量的新能源汽车专用高压(绝缘)维修工位、符合国家规范的动力蓄电池
拆卸专用场地、动力蓄电池存放库、专用充电停车位、安全警示标志、充电方位指示牌等;
b)维修设备至少包括故障诊断仪、绝缘电阻表、数字电流钳、示波器、数字万用表、红外测温仪、
动力蓄电池专用拆卸工具、基本维修工具等;特别应配备对动力蓄电池及管理系统、驱动电机
及其控制器、整车控制器及子系统和相关部件的故障诊断专用仪器和软件;
c)专用高压(绝缘)维修工位周边不得有易燃物品及与工作无关的金属物品,应配备安全隔离警
告栏、强电环境下绝缘维修工具、绝缘保护垫、放电工装、绝缘手套、绝缘头盔、护目镜、绝
缘鞋、绝缘服等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如户外作业不可避免高压系统作业时,必须安装专用维
修工位的接地线。在高压作业前,必须将车身用搭铁线连接到专用维修工位的接地线上,接地
线参数需要满足保养或维修手册的规范要求;
d)应急设备应至少包括水基灭火器、防毒面罩、绝缘棒等;
e)宜采用可视窗或视频设备等方式,供客户实时查看在作业车辆。
4.6售后档案管理及信息化管理
4.6.1应为进场车辆建立“一车一档”的车辆售后维修服务档案,并实行档案电子化管理,相关要求
包括:
a)跟踪每辆新能源汽车维护、维修情况,做好定期安全检查及保养记录,其中动力蓄电池及管理
系统、驱动电机及其控制器、整车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为必选记录项;
3
DB46/T518—2020
b)至少每年一次对动力蓄电池进行健康及安全方面的检查并做好相应记录,根据检查情况对动力
蓄电池进行必要的维护。
4.6.2应借助信息化工具开展售后服务管理,提升售后服务便捷性及满意度,相关要求包括但不限于:
a)应建立配件维修可追溯制度及其信息管理系统,特别应记录:
1)动力蓄电池及管理系统、驱动电机及其控制器、整车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的采购、使用信
息,同时查验产品合格证等相关证明,留存来源凭证;
2)维修、拆卸和更换动力蓄电池要核实新能源汽车所有人信息并记录。
b)宜建立售后维修服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客户信息、服务流程、维修过程、费用结算等全过程
进行管理;
c)宜利用网站、微信、QQ等互联网技术,改善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
d)宜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对车辆配件、客户跟踪等提供精准化服务;
e)应采取有效的信息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信息安全。
4.7人力资源及培训
4.7.1应配备合适的人力资源,建立售后服务人员培训和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并
定期考核。相关要求包括:
a)配备专业的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技术人员、维修人员和接待人员,从事维修的售后服务技术人
员应经专业机构培训或者对应生产企业培训合格并持证上岗。特别是从事维修的售后服务技术
人员需获得专业机构或对应生产企业的专业技术理论指导、专业技术指导;
b)从事维修的售后服务技术人员经专业培训或者对应生产企业培训合格并持证上岗的,三类维修
企业不低于3人(含3人),二类维修企业不低于9人(含9人),一类维修企业不低于14
人(含14人),其中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及管理系统、驱动电机及其控制器、整车控制器
等关键零部件电工维修售后服务技术人员必不可少。
4.7.2向消费者提供累计不少于4小时的新能源汽车使用和维护培训。培训内容至少包括:
a)充电注意事项;
b)行驶中突发状况处理办法;
c)车辆及动力蓄电池等关键零部件日常维护保养注意事项;
d)相关安全注意事项;
e)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等;
f)动力蓄电池更换、存放、储运注意事项。
5流程要求
5.1预约及建档
预约及建档服务,应至少包括:
a)开展预约服务的,应明确预约对象、公示预约服务时间、预约电话等;
b)应规范预约管理制度,明确预约流程、内容和政策等;
c)应规定预约信息传递的工具,明确纸质或信息化传播工具;同时根据车辆VIN码信息,为每台
车辆建立车辆服务档案;
d)应保存预约纸质档案或信息化管理记录,便于查询;
e)宜明示预约通道、预约工位、备件预约流转货架等。
4
DB46/T518—2020
5.2服务接待
服务接待主要包括进厂服务接待、预约服务接待、紧急救援服务接待,相关要求包括:
a)服务接待员应遵守礼仪规范,主动热情,仪表端庄,语言文明,认真听取客户关于车况和售后
服务要求的陈述,并做好记录;
b)服务接待员应能及时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
c)服务接待员应查验车辆相关证件,与客户一起进行环车检查,并办理交接手续。检查时,对于
可能造成污损的车身部位,应铺装防护用品;
d)客户寄存随车物品,应在车辆交接单上详细记录,并妥善保管。车辆交接单需经客户签字确认;
e)服务接待员应安排需要等待服务车辆的客户休息;
f)预约服务接待的,应按照客户预约要求进行接待作业;
g)服务接待员应根据客户意愿和现场条件,合理确定服务车辆服务项目和进厂时间。经双方确认
后,做好人员、场地、设备、配件准备,按时安排车辆保养或维修。
5.3接车诊断
接车诊断相关要求包括:
a)应制定接车诊断规范性文件,规定人员职责、告知事项以及接车诊断流程;
b)按照相关技术标准、保养或维修手册规范对车辆进行诊断,并填写进厂检验单,进厂检验参见
附录A;
c)高压系统有关检验及诊断作业,必须按照相关技术标准、保养或维修手册进行操作,作业人员
正确佩戴安全防护用品,正确使用技术状况良好的工具和仪器,规范作业,全程做好防触电工
作;
d)确定维修类别和作业项目后,应向客户详细说明车辆送修状况、故障诊断情况、建议维修项目、
作业内容、配件价格、维修时间和维修费用等;
e)车辆需要解体检查或者路试的,应提前征得客户确认、签字,或由客户陪同。
5.4合同签订
应根据车辆接车诊断结果和客户需求,按照自愿、合法、适用的原则,与客户协商签订保养或维修
合同。应包括:
a)合同内容应包含保养或维修作业的项目、内容、需更换的零部件、维修工时、费用、竣工时间、
违约责任、争议处理方式等要素,合同的签订及内容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b)保养或维修过程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对于保养或维修过程中发现确需增加或变更项目
的,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JB/T 14388-2022 洗米机 2022-04-08
- JB/T 14397-2022 食品机械 静水压杀菌设备 2022-04-08
- JB/T 14386-2022 马铃薯磨皮机 2022-04-08
- JB/T 14387-2022 食品机械 制包机 2022-04-08
- JB/T 14383-2022 果蔬冲浪式清洗机 2022-04-08
- JB/T 14381-2022 木糖醇香口胶生产线 2022-04-08
- JB/T 14398-2022 食品机械 循环风式蒸汽杀菌釜 2022-04-08
- JB/T 14384-2022 果蔬提篮式脱水机 2022-04-08
- JB/T 14385-2022 食品机械 气流涡旋微粉机 2022-04-08
- JB/T 14382-2022 鲜湿面条机 2022-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