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1/T 0289-2019 城市河道闸站运行维护管理规范

DB3301/T 0289-2019 DB3301/T 0289-2019 Specification for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of Urban River Weir Stations

浙江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3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301/T 0289-2019
标准类型
浙江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9-07-15
实施日期
2019-08-15
发布单位/组织
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杭州市城市管理局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河道闸站运行维护管理的闸站等级划分、安全文明生产、建(构)筑物检查养护、主机设备运行维护、电气设备运行维护、信息系统运行维护、附属设施检查维护、闸站大型维修、其他管理要求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杭州市城市河道水闸、船闸、配水泵站、排涝泵站及其附属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杭州市市区河道监管中心
起草人:
严鸿、邱蓉、章亮、李鹏、郑建东
出版信息:
页数:3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27.140

P56

DB3301

浙江省杭州市地方标准

DB3301/T0289—2019

城市河道闸站运行维护管理规范

2019-07-15发布2019-08-15实施

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01/T0289—2019

目  次

前  言.............................................................................................................................................................II

引  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闸站等级划分.................................................................................................................................................3

5安全文明生产.................................................................................................................................................4

6建(构)筑物检查养护.................................................................................................................................5

7主机设备运行维护.........................................................................................................................................7

8电气设备运行维护.......................................................................................................................................13

9信息系统运行维护.......................................................................................................................................16

10附属设施检查维护.....................................................................................................................................19

11闸站大型维修.............................................................................................................................................22

12其他管理要求.............................................................................................................................................23

附录A(规范性附录)泵站技术经济指标.................................................................................................26

参 考 文 献.................................................................................................................................................29

I

DB3301/T0289—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杭州市城市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市市区河道监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严鸿、邱蓉、章亮、李鹏、郑建东。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DB3301/T0289—2019

引  言

随着城市“有机更新”步伐加快,2007年杭州市启动了新一轮市区河道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

绕城公路内城市河道从原来传统意义上的防洪、灌溉等基础功能,逐步向承载输水调蓄、防洪排涝、景

观绿化、休闲旅游、文化传承等综合功能转变,并从原来“二十年一遇的水位线(蓝线)”管理范围,

扩展到规划绿线范围,建有绿地绿化、假山叠石及艺术雕塑等园林小品,形成滨河公园,使城市河道面

貌一新,丰富了城市景观,提升了城市品味。

随着城市河道滚动整治建设,城市河道管理范围不断拓展、管理内容不断扩大。城市河道闸站在原

泵站、水闸基础上,增加了旅游船只通航船闸功能;为确保景观功能,设置在河岸上的管理站点取消了

围墙、采取开放式设置,闸站管理范围内增加了慢行道路、慢行桥梁(与闸站工作桥结合)、绿化园路、

景观小品等设施。

随着城市河道管理要求不断提升,积极推进闸站管理范围内一体化综合管理。为了加强城市河道闸

站技术管养,提高运行维护水平,保持设施设备完好,确保配水防汛功能,改善城市河道环境,提高城

市景观品质,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编制过程中,得到了省、市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编制组一同表示衷心感谢。

III

DB3301/T0289—2019

城市河道闸站运行维护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河道闸站运行维护管理的闸站等级划分、安全文明生产、建(构)筑物检查养护、

主机设备运行维护、电气设备运行维护、信息系统运行维护、附属设施检查维护、闸站大型维修、其他

管理要求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杭州市城市河道水闸、船闸、配水泵站、排涝泵站及其附属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972起重机械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

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T13927工业阀门压力试验

GB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5015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T50323城市建设档案著录规范

CJJ36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

CJJ68城镇排水管渠与泵站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

CJJ99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

DL/T5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SL214水闸安全评价导则

SL255泵站技术管理规程

SL316泵站安全鉴定规程

DB33/T1009浙江省园林绿化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闸站

与城市河道相关的水闸、船闸、泵站。

3.2

闸站设施

城市河道的建(构)筑物、闸门、水泵、高低配电、仪表自控及其附属设施。

3.3

1

DB3301/T0289—2019

运行

闸门、水泵等设施使用中的状态。

3.4

保养

保持机械清洁,检查运转状态,紧固易松脱的螺栓,调整各部位不正常的行程和间隙,按规定进行

润滑,采取措施防止机械腐蚀的工作。

3.5

维护

为保持闸站设施完整清洁,操作灵活、运行可靠,对日常检查中发现的缺陷和问题,随时进行保养、

维修和局部修补以及由于维护不到位而造成闸站设施损坏的抢修工作。

3.6

小修

根据检查观测发现闸站设施问题和缺陷所进行的维修和局部修补作业。

注:按照月度安排计划实施,属经常性进行的工作,内容包括例行保养、定期保养、零星小修等。

3.7

岁修

每年根据汛后全面检查发现闸站设施损坏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必要的整修和局部改善的

工作。

3.8

中修

对闸站设施的一般性磨损和局部损坏进行修理,恢复设施原有的技术参数和要求的工程。

注:主要内容包括:在大修间隔期间对少数总成进行的一次平衡修理,对其他不进行大修的总成只执行检查保养,

对不能继续使用的部分总成进行大修,使整机状况达到平衡,以延长机械设备的大修间隔。

3.9

大修

当闸站设施发生较大损坏或已到规定的大修年限或设备严重老化而进行的维修工程。

注:主要内容包括:对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的解体检查修理,保证各零部件质量和配合要求,使其达到良好的技术状

态,恢复可靠性和精度等工作性能,以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

3.10

改善

因闸站设施现状不能满足现有的使用功能和景观要求,需提高技术等级标准的工程。

注:通常为利用原有资产与资源,投资形成新的设施,扩大或完善原有设施的运行能力的活动。一般为分期逐段进

行改造。改建主要内容:将原有的功能或者形式做了改变,而设施的规模和占地面积均不能改变。扩建主要内容:对原

有设施在保留功能、形式、规模的基础上增加另外的功能、形式、规模。

3.11

抢修

闸站设施在发生突然事故危及运行安全时,紧急进行的修复或应急抢险工作。

注:一般为因时间紧迫而需要的紧急抢修,工作量不大,所需时间不长,在短时间内能够恢复运行。

2

DB3301/T0289—2019

4闸站等级划分

4.1水闸按照其闸门孔口或闸板面积划分为4级,具体标准见表1。

表1水闸管护等级划分表

养护管理等级一二三四

孔口面积A(m2)A≥5010≤A<505≤A<10A<5

注1:上下沉插闸、左右旋转蝶阀闸等水闸按照所有孔口总面积计算。

注2:底轴支撑翻转闸、中轴支撑旋转闸、侧轴支撑移转闸(人字闸)等水闸按照所有闸板总面积计算。

注3:橡皮坝按照坝体长度、全尺寸运行顶标高与底标高投影差值计算截面,对照翻转闸闸板面积计算。

4.2船闸按照其规模(闸室长度、闸板面积、上下游水位差)划分为4级,具体标准见表2。

表2船闸管护等级划分表

养护管理等级一二三四

闸室长度L

L≥4545≤L<3535≤L<30L<30

船(m)

闸闸板面积A

A≥175110≤A<17590≤A<110A<90

规(m2)

模上下游水位差H

H≥53≤H<51≤H<3H<1

(m)

注1:船闸的闸板面积为上、下闸首所有闸板面积之和。

注2:船闸闸室长度、闸板面积、上下游水位差3个条件中,满足2个及以上条件的,即为该船闸养护管

理等级;仅具备其中1个条件的,按照符合的最高等级再降低一级标准。

注3:船闸每日船只运行达到4进4出及以上且同水系片区内为主要通航通道的,可提高一个等级。

4.3与船闸配套的输水廊道进出水闸门参照水闸标准执行。

4.4泵站按照其装机容量划分为4级,具体标准见表3。

表3泵站管护等级划分表

养护管理等级一二三四

装机容量P(kW)P≥600300≤P<600100≤P<300P<100

4.5与泵站配套的城市河道节制闸、挡潮闸参照水闸标准执行。

4.6与泵站配套的泵池进出水(检修)闸门按照对应水泵流量划分为5级,具体标准见表4。

表4与泵站配套的泵池进出水(检修)闸门管护等级划分表

标准一二三四五

单个进出水通道流量

Q≥5030≤Q<5010≤Q<305≤Q<10Q<5

(对应水泵)(m3/s)

4.7根据闸站重要程度、运行频率及使用年限等实际情况,其等级可作适当调整。

3

DB3301/T0289—2019

5安全文明生产

5.1闸站安全运行率应不低于90%。能源单耗不高于5kw·h/(kt·m),计算方式详见附录A。

5.2闸站主要设施综合完好率应不低于80%,闸站主机设备完好率应不低于90%。

5.3其中主要建(构)筑物的工程评级不应低于SL255规定的二类工程标准,与水泵机组安全运行密

切相关的设备评级不应低于SL255规定的二类设备标准。

5.4应建立健全闸站运行维护岗位责任、操作规定、安全生产、访客管理、应急处置等规章制度,并

做好制度上墙工作。

5.5应遵守闸站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加强日常巡视检查,做到勤查勤养、随坏随修,及时消除安全隐

患,确保安全运行。

5.6应遵守闸站劳动纪律,按照规定着装;不得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上下两班运维人员应做好交

接班工作。

5.7闸站管理范围应根据批准的界线设置界桩、警示标志和公告牌。

5.8闸站管理范围内应物品堆放整齐、环境卫生整洁、车船停放有序,不应存放与工作无关的易燃、

易爆物品及其他杂物。熟悉消防设备安放地点和使用方法,定期检查,确保齐全、有效。

5.9闸站生产区应严格与生活区隔离,未经批准不应增设炊事设备。禁止私接乱拉电源、私自对外接

电;车辆220V供充电装置应整齐、安全设置在室外,被充设备应停放整齐,充电完毕后应及时关闭电

源。

5.10应加强闸站管理范围内外巡视检查工作,及时发现运行期间异常情况、违章违规侵占情况、许可

相关施工情况及其它可能的偷窃偷盗情况。应及时劝阻无关人员进入闸站管理范围,做好相关人员进站

登记工作。

5.11船只通过船闸时,应派人实施现场监查;正确处理船舶通航与防汛排涝的关系,确保航运安全。

5.12应及时观测闸站上下游水量、水位情况,正确调节水闸、水泵,按照规定控制运行水位。

5.13闸站水位观测精度为厘米。数据记录应真实、正确,无缺失、涂改。数据上报应及时、正确、清

晰。水位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日常、小雨(24小时内雨量在0mm~9.9mm),每天应至少观测2次;

——中雨(24小时内雨量在10mm~24.9mm),每天应至少观测4次;

——大雨(24小时内雨量在25mm~49.9mm),每3小时应至少观测1次;

——暴雨(24小时内雨量在50mm~99.9mm)、大暴雨(24小时内雨量在100mm~250mm)、特大暴雨

(24小时内雨量在250mm以上),每小时应至少观测1次;

——特别情况,按照上级主管部门、配水防汛指挥部门的指令要求增加频次。

5.14应按照批准的配水防汛工作方案或上级部门临时应急指挥指令(调度单)运行相关闸站,不得接

受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的运行需求。运维人员应对上级指挥指令(调度单)详细记录、复核;执行完毕

后,应及时报告执行情况。

5.15闸站汛前、汛期及汛后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汛前,应加强闸站维护维修和影响城市河道行洪阻水物的巡视检查,及时处理或报请情况并监

督处置情况,确保行洪畅通和安全;

——汛期,应及时收听气象预报,根据天气及雨情,及时做好配水防汛转换。遇雨应预先调节或降

低城市河道水位,预排预泄腾出库容量,并保持与上级部门的通讯联络畅通;

——汛后,应及时检查、修复损坏的闸站设施,确保正常运行。

5.16闸站运行时不得单人从事维护维修工作。旋转运行机械外露的旋转体应设安全护罩。

4

DB3301/T0289—2019

5.17闸站水下设施实施维护维修时,必须先对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进行检测与防护。

5.18闸站岁修、大修及改善宜安排在冬季进行、每年汛前完成。运维人员在岁修、大修、改善及抢修

期间应做好现场安全监督和协调工作,保护好非工程实施范围内设施;遇设施被损坏应及时通知施工单

位修复并报上级部门。

5.19闸站设施遇到或可能遇到外来施工等因素影响的,应第一时间做好现场劝阻工作,同时通知相关

行政执法部门处理并报上级部门。

5.20闸站运行维护应符合GB14554和GB12348的规定。位于居民区附近的闸站遇需要进行非常规运

行并可能对居民造成一定影响的,应提前向居民告知说明;因闸站运行维护等问题遇到投诉的,应及时

向居民解释说明。

5.21根据实际情况,应制定闸站安全应急预案,事故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及时救护伤者,采取措施防止事故蔓延、发展或扩大;

——及时报告上级,做好上下游调度,确保未发生事故的设备继续运行;

——保护事故现场,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

——为抢救伤者需移动现场物体的,应做好现场标志或影像留存。

5.22其余事项均应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法律法规和规定。

6建(构)筑物检查养护

6.1一般规定

6.1.1建(构)筑物工程观测项目应按照设计要求确定,设计未规定的按照工程实际需要和上级部门

批准确定的项目进行观测。

6.1.2建(构)筑物内外墙面每年应至少清洁维护1次,涂层或贴面应完整、干净,无起壳、脱落、

裂缝、渗水等现象,少量损坏的应安排适当修补。

6.1.3建(构)筑物外墙涂层每三年应至少粉刷1次。

6.1.4建(构)筑物及周边土工边坡和护堤等,一经发现有白蚁、鼠、兽等的破坏,应采用药物毒杀、

诱杀、人工捕杀等方法及时灭杀,并进行修复。

6.1.5建(构)筑物养护维护应详细记录。

6.2巡视检查

6.2.1建(构)筑物检查分为经常检查、定期检查、特别检查。检查周期和检查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

——经常检查:检查闸站管理范围内的水工构筑物、建筑物、交通桥、工作桥、道路以及河道、挡

墙和水流形态等。运行期间,泵站、船闸主要结构部位每班应至少巡查1次,水闸每天应至少

巡查1次;非运行期,每天应至少巡查1次;

——定期检查:检查范围同经常检查,结合汛前、汛后进行,每季应至少巡查1次;

——特别检查:检查遭受强热带风暴或台风、暴雨、高潮位、洪水、强烈地震或其它严重自然灾害、

重大工程事故时受损部位、水下部位和重要部位。对受力大的机电设施、电缆沟、电缆井周围

的建筑物,应检查其基础有无严重沉降及严重受力变形开裂,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6.2.2检查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

——水工构筑物有无雨淋沟、塌陷、裂缝、渗漏、滑坡和白蚁等;排水系统、导渗及减压设施有无

损坏、堵塞、失效;

——石工建筑物块石护坡有无塌陷、松动、隆起、底部淘空、垫层散失;墩、墙有无沉陷、倾斜、

5

DB3301/T0289—2019

滑动、勾缝脱落,排水设施有无堵塞、损坏等现象;

——混凝土建筑物有无沉降、倾斜、位移、滑动,有无裂缝、磨损、剥蚀、露筋(网)及钢筋锈蚀

等情况;伸缩缝、止水有无损坏、漏水及填充物流失等情况;

——屋面、地下室有否渗漏、墙面裂缝,内外墙涂料、贴面有无剥落,房屋设施有无损坏;

——金属管道、管壁内外部分及钢支承构件有无锈蚀;

——靠船墩是否出现墩帽破碎、墩体断裂、墩体块石脱落或砼剥落,系船柱、系船钩是否出现松动

脱落;

——水下部位有无淤积、冲刷,剥蚀损坏等;

——站区水流形态是否平稳,有无折冲水流、回流、漩涡等不良流态;

——站区漂浮物是否积累,水面水质有无变化;

——站区前后是否有船只违章停靠;

——站区有无违章建筑和危害工程安全的活动,环境是否整洁、美观。

6.3工程观测

6.3.1建(构)筑物观测分为一般观测和专项观测。观测项目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般观测:扬压力、沉降、水平位移、裂缝、河床变形、水位、流量、透明度等;

——专项观测:伸缩缝、钢筋应力、混凝土应变、混凝土温度等。

6.3.2沉降、位移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工程竣工验收后两年内每季度应至少观测1次;经资料分析已趋稳定后,可改为每年汛前、汛

后应各观测1次;工程竣工验收五年后每年汛后应至少观测1次;

——当发生地震或者超过设计最高水位、最大水位差时,应增加观测1次;

——每年一次核对所引水准点的高程,起测基点高程每年应至少校测1次;

——应同时观测内外河水位、气温和水温等;

——沉降、位移观测按照现行国家测量规范要求进行。

6.3.3裂缝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观测裂缝宽度、裂缝深度、裂缝长度及延伸方向;

——对于可能影响结构安全的裂缝,选择有代表性的位置设置固定观测标点;

——裂缝发展初期每月应至少观测1次,裂缝发展缓慢后,可适当减少测次,但在出现最高(低)

气温、发生强烈震动、超标准运用或者裂缝有显著发展均应增加观测1次;判明裂缝已不再发

展,则恢复正常观测;

——应同时观测内外河水位、气温和水温及结构荷载情况。

6.3.4扬压力、河床变形、钢筋应力、混凝土应变、混凝土温度、伸缩缝缝隙等观测,应按照国家和

省市相关专业技术规程执行。

6.3.5日常按照规定频次记录透明度等内容,来水含泥量较大或水质较差时,应及时上报,并根据方

案或指令减少引水流量直至停止引水;汛期,加强上下游水位观测,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并上报。

6.3.6应定期观测进、出水池及上下游泥沙淤积情况,当冲刷或淤积较严重、泄放大流量或者超标准、

冲刷尚未处理时,应增加观测1次。

6.3.7观测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对观测资料进行整理和计算,并对观测成果进行初步分析;如发现有

异常现象,应立即进行复测,查明原因,加强观测,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6.3.8每年初应对上一年度观测资料进行整编,并将整编成果报监督管理部门审查,对审查合格的资

料应装订成册,归入技术档案。

6

DB3301/T0289—2019

6.3.9应加强对观测设施和各种观测仪器、设备的检查和保养,防止人为损坏。

6.4日常养护

6.4.1构筑物日常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构筑物应无雨淋沟、浪窝、塌陷,砌体墙后土方应无塌陷,如发现上述情况,应随即修补,恢

复原样;

——砌石勾缝有少量脱落或开裂的应用水冲洗干净后,再用1:2水泥砂浆重新勾缝;

——土工、石工的排水设施应保持畅通有效,否则应予及时疏通;

——进水孔、排水孔、通气孔等均应保持畅通;桥面排水孔的泄水应防止沿板和梁漫流,挡土墙附

近的积淤应适当清除;

——墩、台表面应保持清洁,及时清除青苔、杂草和污物;

——进、出水池及船闸闸室、引航道等淤积厚度大于常态化清淤标准的应进行疏浚,疏浚方法可采

用人工挖淤、水力挖淤、机械清淤等方法;

——进、出水池旁的杂草、杂物应及时清除;进、出水池四边设置的防护栅墙应保持完好;

——进水池的拦污栅应及时清理;清污机清出的污物、杂物应及时清运至规定地点。

6.4.2混凝土结构脱壳、剥落或机械损坏可采取下列修补措施:

——表面损伤面积小的,可用砂浆或聚合物砂浆抹补;

——对有防腐、抗冲要求的重要部位的表面局部损坏,可用环氧砂浆或高标号水泥砂浆等修补;

——对损坏面积大、或深度较大的,可用浇混凝土、喷混凝土、喷浆等方法修补;

——船闸闸室墙表面被船只碰撞损坏严重的部位,可采取凿除原损坏混凝土层,采取钢板复盖或其

他工程补强措施;

——为保证新老混凝土结合牢固,在修补前应对旧混凝土表面凿毛并清洗干净,对裸露的钢筋应进

行除锈处理。

6.4.3建筑物(含泵房、机房、控制室、管理用房等)日常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防止过大的冲击荷载直接作用于闸站建筑物,定期对管理房结构进行检查;

——屋顶应防止漏水,泛水、天沟、落水斗、落水管应完好且排水畅通;外露的金属结构每年应至

少油漆1次;遭受腐蚀性气体侵蚀和漆层容易剥落的地方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加油漆的次

数;

——门窗应保持清洁完好、无破损,应定期清洁门窗及玻璃,应及时更换破损的玻璃和小五金配件;

——地面应保持清洁无缺损、裂缝;

——应及时更换损坏的照明设备;各种临时线路必须符合安全要求,使用完毕后应立即拆除;

——厨卫设施应保持干净整洁,排水设施畅通;

——室内各种器具应摆放整齐;各种设备应保持清洁,无漏水、漏油、漏气等现象;应在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