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248-2021 水质数据库表结构

DB11/T 248-2021 DB11/T 248-2021 Water quality database table structure

北京市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9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1/T 248-2021
标准类型
北京市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12-28
实施日期
2022-04-01
发布单位/组织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北京市水务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9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35.240.70

CCSL67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248—2021

代替DB11/T248—2004

水质数据库表结构

Structureforwaterqualitydatabase

2021-12-28发布2022-04-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1/T248—2021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数据库设计总则.....................................................................2

5基本信息表.........................................................................4

6监测信息表........................................................................14

7评价信息表........................................................................54

8辅助信息表........................................................................62

附录A(规范性)枚举代码表.........................................................71

附录B(资料性)表标识索引.........................................................91

参考文献..........................................................................93

I

DB11/T248—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11/T248—2004《水质数据库表结构》,与DB11/T248—2004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

辑性改动之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入河排口、水功能区、生活饮用水、水体沉降物及水生态监测数据库表结构的内容(见第

5章、第6章、第7章及第8章);

b)增加术语和定义章节(见第3章);

c)将数据库表进行分类,包括:基本信息、监测信息、评价信息和辅助信息(见第4章);

d)修改地表水水质监测站信息表、地下水水质监测站信息表、大气降水水质监测站信息表及水质

监测河段基本信息表,增加了部分字段(见第5章,2004版第7章);

e)修改入河排水口基本信息表为入河排口基本信息表,增加了部分字段(见第5章,2004版第6

章、第7章);

f)修改水功能区划表为水功能区基本信息表,增加了部分字段(见第5章,2004版第6章、第7

章);

g)将水系基本情况表、河流基本情况表调整归类为基本信息表(见第5章,2004版第6章、第7

章);

h)增加水库基本信息表、湖泊基本信息表和测站监测信息表(见第5章);

i)修改地表水水质人工监测数据表、地下水水质人工监测数据表、水质自动监测数据表、大气降

水水质人工监测数据表,增加了部分字段(见第6章,2004版第7章);

j)增加入河排口人工监测数据表、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数据表(见第6章);

k)增加水生生物监测数据表,包括:水生生物监测现场情况数据表、浮游植物定性监测数据表、

浮游植物定量监测数据表、浮游动物监测数据表、大型底栖动物监测数据表、大型水生植物监

测数据表、着生藻类监测数据表、着生原生动物监测数据表、鱼类监测数据表、两栖动物和爬

行动物监测数据表和湿地鸟类监测数据表(见第6章);

l)增加水体沉降物监测数据表(见第6章);

m)增加水生态健康调查数据表,包括:水生态健康生境指标调查数据表和水生态健康生物指标调

查数据表(见第6章);

n)修改地表水水质单站评价结果表、河段水质评价结果表、河流水质评价结果表和地下水水质单

站评价结果表,增加了部分字段(见第7章,2004版第7章);

o)增加区域地下水水质评价结果表、水库水质及营养状态评价结果表、湖泊水质及营养状态评价

结果表、水功能区水质评价结果表、水生态健康单站综合评价结果表和水质特征值年统计表(见

第7章);

p)增加行政区划代码表、水质项目代码表、监测方法代码表、评价时段代码表、营养状态代码表、

水生生物物种信息表、浮游植物定性信息表、附件信息表和历史沿革信息表(见第8章);

q)删除水质数据库数据字典(见2004版第8章)。

本文件由北京市水务局提出并归口。

II

DB11/T248—2021

本文件由北京市水务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水文总站、北京清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振芳、刘

波、徐斌、王雪莲、陶亮、于隽洋、王玉璠、孙春媛、唐女、杨蓉、刘畅、焦振寰、郭伟、焦忠志、刘

超、倪广玉、王东霞、王浩、刘芳、郭思捷、白国营。

本文件及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本文件于2004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I

DB11/T248—2021

水质数据库表结构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地表水、地下水、大气降水、入河排口、水功能区、生活饮用水及水生态等监测站点

的基本信息、监测数据、评价结果等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以及相关辅助信息的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

符。

本文件适用于水质数据库的开发建设、维护与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件。

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23598水资源公报编制规程

GB/T50095水文基本术语和符号标准

GB/T50594水功能区划分标准

SL2水利水电量和单位

SL219水环境监测规范

SL259中国水库名称代码

SL261湖泊代码

SL395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

SL/T478水利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编制总则

SL502水文测站代码编制导则

DB11/T064北京市行政区划代码

DB11/T1172河流、流域名称代码

DB11/T1721水生生物调查技术规范

DB11/T1722水生态健康评价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50095、SL/T478、DB11/T1721、DB11/T172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文件。

3.1

中文表名Chinesenameofthetable

中文表名是每个表结构的中文名称,以简明扼要的文字表达该表所描述的内容。

1

DB11/T248—2021

3.2

表标识tableidentifier

唯一标识数据库表的名称,用以识别表的分类及命名,在进行数据库建设时,用作数据库的表名。

3.3

水质监测站waterqualitymonitoringstation

为反映水体质量状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调查和采样监测而设置的监测断面(点位)。

3.4

监测河段monitoringriverreach

根据水流情势,所布设的水质监测站点能代表其水质特征的河流区段。

3.5

水体沉降物watersediment

河流、湖泊、水库和河口等地表水体底部的表层沉积物质。

4数据库设计总则

4.1表分类及编码

水质数据按照信息类型分为:基本信息、监测信息、评价信息和辅助信息。信息分类编码用1位

英文字母标识,信息分类序号用1位阿拉伯数字标识,水质信息分类编码及序号见表1。

表1水质信息分类表

信息分类信息分类编码信息分类序号信息分类内容

存储水质测站、入河排口、水功能区、水系、河流、水库和湖泊等的基

基本信息B1

本信息

监测信息D2存储水质监测数据的信息

评价信息E3存储水质评价结果的信息

辅助信息N9存储具有辅助作用数据的信息

4.2表标识

4.2.1每个表结构都具有中文表名、表标识和表编号。

4.2.2表标识由水质数据库标识符、主体标识、信息分类编码三部分组成,用下划线(“_”)连接。其

编写格式如图1所示。

WQBBBBBBBBZ

表的信息分类编码,取值应按照表1确定;

表标识的主体标识,采用表名的英文缩写,长度不宜超过8个字符;

水质数据库标识符,固定前缀,表示水质信息。

图1表标识结构图

2

DB11/T248—2021

4.2.3表编号是表的代码,用3位数字组成。其中第1位表示信息分类,按照表1中的水质信息分类

序号取值,后两位从01开始表示该表在本类中的顺序号。

4.3表体

表结构的表体构成见表2,具体表结构见各数据库表。

表2数据库表结构的表体构成

序号字段名字段标识符类型与长度单位可否空主键外键主键序号

1

2

3

a)序号:用数字描述字段的顺序号,采用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

b)字段名:用中文字符描述字段的名称,符合GB/T50095的规定;

c)字段标识符:字段标识符是字段名的缩写,采用三种方式命名:惯用法、英文缩写或汉语拼音

缩写,不应超过10个字符;

d)类型与长度:用来描述该字段的数据类型和数据最大位数;

e)单位:数字型数据的计量单位,应符合SL2的规定;

f)可否空:说明在输入数据时是否允许空置(NULL),用“N”表示该字段不允许空值,用空格表

示允许空值;

g)主键:说明字段是否是“主键”,是填“Y”,否则取空;

h)外键:说明字段是否是由其它表传递过来的键码,是填“Y”,否则取空;

i)主键序号:描述字段在主键中的序号,分别用阿拉伯数字“1、2、3、…”描述次序。“1”表

示该字段在主键中为第1个字段,“2”表示该字段在主键中为第2个字段,余类推。

4.4数据类型

字段采用的数据类型见表3。

表3水质数据库数据类型表

序号数据类型说明缩写举例

CHAR(40):字段为字符型,40个字符或20个

1CHAR()字符型,括号内为字段长度C()

汉字

2NUMBER()整数型,括号内是整数的位数N()NUMBER(2):数字型,2位整数

浮点型,括号内逗号前是字段NUMBER(8,3)米:数字型,小数点前可填4位(到

3NUMBER(,)N(,)

总长度,逗号后是小数的位数千),小数点后为3位

4VARCHAR2()变长度字符型VC()VC(256):变长度字符型,最长256个字符

日期型,计到日

5DATE格式为:xxxx-xx-xx,DATE2020-08-08

表示:年月日

日期时间型,计到秒

格式为:

6DATETIMEDATETIME1993-07-0815:25:20一般计到分即可

xxxx-xx-xxxx:xx:xx

表示:年月日时分秒

3

DB11/T248—2021

4.5代码设计

凡是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应使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没有国家标

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时,宜使用其它相关数据库已有的编码或在已有编码的基础上改造。

5基本信息表

5.1地表水水质监测站信息表

存储地表水水质监测站的基本信息,其表结构及标识符等应符合下列规定:

a)表标识为WQ_SWINFO_B;

b)表编号为101;

c)表结构见表4;

表4地表水水质监测站信息表

序号字段名字段标识符类型与长度单位可否空主键外键主键序号

1测站代码STCDC(8)NY1

2测站名称STNMC(30)N

3水域名称SWNMC(30)

4测站地址STADDRC(50)

5东经ESLON(10,6)(°)

6北纬NTLAN(10,6)(°)

7行政区划代码ADCDC(9)NY

8测站级别代码STRTCDC(1)Y

9测站功能代码STFNCDC(11)N

10自动监测代码ATSTC(1)N

11设备型号UTC(50)

12监测频次FRQCN(3)次/a

13水资源分区码WRDCDC(7)Y

14水功能区划代码WUDCDC(14)Y

15监测河段代码MNRCCDC(10)Y

16评价河长EVLNN(5,1)km

17评价面积EVARN(6,2)km2

18评价库容EVRSCPN(10,3)104m3

19距河口距离DSFRN(5,1)km

20管理单位MUNITC(50)

21监测单位MSUNITC(50)N

22建站日期FNDYMDATE

23撤站日期ENDYMDATE

24水体类型代码WBTCDC(1)N

25水系代码WSCDC(3)Y

4

DB11/T248—2021

表4地表水水质监测站信息表(续)

序号字段名字段标识符类型与长度单位可否空主键外键主键序号

26水库代码RCDC(11)Y

27湖泊代码LCDC(8)Y

28边界站标志BFLC(1)

29边界站流向BFDC(40)

30水源地站标志WSFLC(1)

31受水地WSPC(50)

32监测仪器安装日期MIIDDATE

33水量测站编码HMSTCDC(8)

34备注NTVC(256)

d)各字段说明如下:

1)测站代码:唯一标识水质测站的编码,8位编码,应按照SL502的规定执行;

2)测站名称:相应测站代码的水质监测站的中文名称;

3)水域名称:水质测站所在河流、湖泊、水库的名称;

4)测站地址:水质测站所在地理位置,填写格式为:××区××街道(镇、乡)××街(村);

5)东经:水质测站所在地理位置的经度,单位为度,保留6位小数;

6)北纬:水质测站所在地理位置的纬度,单位为度,保留6位小数;

7)行政区划代码:水质测站所在地址的行政区划编码,9位编码,应按照DB11/T064中规

定执行;

8)测站级别代码:根据测站重要性划分的测站级别与编码;应按照附录A中表A.1取值;

9)测站功能代码:描述测站的主要功能,考虑到测站功能的多样性,采用11位数字组合编

码方式描述,代码结构按照表5确定,测站功能与表中的功能相符,则相对应数字位的字

符为“1”,否则为“0”;

表5测站功能代码取值

数字位数1234567891011

水资源水生态入河排水体沉

测站功能市界区界乡镇界水源地入河口取水口其它

质量监测口降物

10)自动监测代码:表明该站是否为自动监测,如为自动监测该字段填“1”,否则填“0”;

11)设备型号:自动监测设备的型号;

12)监测频次:一年中实施水质采样监测的次数,按照SL219的规定执行;

13)水资源分区码:测站所在地的水资源三级分区代码,7位编码,应按照GB/T23598的规

定执行;

14)水功能区划代码:由大写英文字母(不含I、O、Z)和数字共14位组成,编码方式应按GB/T

50594的规定执行;

15)监测河段代码:唯一标识测站进行水质监测控制的河段;代码结构为10位码,前2位为

“HD”,后8位为测站代码;

16)评价河长:在水质评价中,该测站所代表的河流长度;

17)评价面积:在湖泊水质评价中,测站所代表的水体的表面积,取多年平均水位(或正常蓄

水位)所对应的面积;

5

DB11/T248—2021

18)评价库容:水质评价时,该测站所代表的水库水体体积,水库正常高水位情况下所对应的

水库蓄水量;

19)距河口距离:从该测站监测断面到直接汇入河、湖、库的汇合处的河流长度;

20)管理单位:管辖测站的区及区以上行政管理单位名称;

21)监测单位:实施水质监测的机构名称;

22)建站日期:测站建成投入使用的起始日期;

23)撤站日期:测站停止使用的日期;

24)水体类型代码:测站所属水体的类型代码,河流为“1”,湖泊为“2”,水库为“3”;

25)水系代码:测站所属水系的代码,3位编码,第1位取“3”,代表海河流域,第2、3位

按照SL502规定的水系代码取值;

26)水库代码:水库的代码,11位编码,按照SL259的规定取值,对于未给出编码的水库按

照SL259规定的编码规则进行编码;

27)湖泊代码:唯一标识某湖泊的代码,8位编码,按SL261的规定取值,对于未给出编码

的湖泊按照SL261规定的编码规则进行编码;

28)边界站标志:测站所属边界类型的代码,市界为“2”,区界为“4”,乡镇界为“5”;

29)边界站流向:描述边界站(市界、区界、乡镇界)的水流方向或者左右岸关系,其中左右岸

的确定,指面向下游时河流的左右边界;

30)水源地站标志:描述测站是否为水源地站,是水源地站填“1”,非水源地站填“0”;

31)受水地:当测站所在水体为水源地时,描述水源地的受水地,填写格式宜为:××区××

街道(镇、乡)××街(村);

32)监测仪器安装日期:自动监测仪器设备安装日期;

33)水量测站编码:水量测站的编码,8位编码,符合SL502的规定;

34)备注:需要说明的情况、问题等。

5.2地下水水质监测站信息表

存储地下水水质监测站的基本信息,其表结构及标识符等应符合下列规定:

a)表标识为WQ_GWINFO_B;

b)表编号为102;

c)表结构见表6;

表6地下水水质监测站信息表

序号字段名字段标识符类型与长度单位可否空主键外键主键序号

1测站代码STCDC(8)NY1

2测站名称STNMC(30)N

3测站地址STADDRC(50)

4东经ESLON(10,6)(°)

5北纬NTLAN(10,6)(°)

6行政区划代码ADCDC(9)NY

7测井类型代码WLTPC(2)N

8井深DPWLN(6,2)m

9地面高程GLN(6,2)m

10评价面积EVARN(6,2)km2

6

DB11/T248—2021

表6地下水水质监测站信息表(续)

序号字段名字段标识符类型与长度单位可否空主键外键主键序号

11自动监测代码ATSTC(1)

12设备型号UTC(50)

13监测频次FRQCN(3)次/a

14管理单位MUNITC(50)

15监测单位MSUNITC(50)N

16建站日期FNDYMDATE

17撤站日期ENDYMDATE

18水资源分区码WRDCDC(7)Y

19监测井深度标识MWLDPC(1)N

20水源地站标志WSFLC(1)N

21受水地WSPC(50)

22监测仪器安装日期MIIDDATE

23备注NTVC(256)

d)各字段说明如下:

1)测站代码:同5.1中“测站代码”字段;

2)测站名称:同5.1中“测站名称”字段;

3)测站地址:同5.1中“测站地址”字段;

4)东经:同5.1中“东经”字段;

5)北纬:同5.1中“北纬”字段;

6)行政区划代码:同5.1中“行政区划代码”字段;

7)测井类型代码:监测井按照地下水埋藏条件分类,潜水井填“10”,承压水井填“20”,

混合水井填“30”,岩溶水井填“40”;

8)井深:采集水样水井的原井深度;

9)地面高程:监测井附近的地面高程;

10)评价面积:水质评价时,测站所代表的区域面积;

11)自动监测代码:同5.1中“自动监测代码”字段;

12)设备型号:同5.1中“设备型号”字段;

13)监测频次:同5.1中“监测频次”字段;

14)管理单位:同5.1中“管理单位”字段;

15)监测单位:同5.1中“监测单位”字段;

16)建站日期:同5.1中“建站日期”字段;

17)撤站日期:同5.1中“撤站日期”字段;

18)水资源分区码:同5.1中“水资源分区码”字段;

19)监测井深度标识:按照监测井深进行分类,浅层井填“1”,深层井填“2”,浅层井是指

井深小于等于150m,深层井是指井深大于150m的井;

20)水源地站标志:同5.1中“水源地站标志”字段;

21)受水地:同5.1中“受水地”字段;

22)监测仪器安装日期:同5.1中“监测仪器安装日期”字段;

23)备注:同5.1中“备注”字段。

7

DB11/T248—2021

5.3大气降水水质监测站信息表

存储大气降水水质监测站的基本信息,其表结构及标识符等应符合下列规定:

a)表标识为WQ_PRINFO_B;

b)表编号为103;

c)表结构见表7;

表7大气降水水质监测站信息表

序号字段名字段标识符类型与长度单位可否空主键外键主键序号

1测站代码STCDC(8)NY1

2测站名称STNMC(30)N

3测站类型代码STTPC(1)

4测站地址STADDRC(50)

5东经ESLON(10,6)(°)

6北纬NTLAN(10,6)(°)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