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1/T 1097-2018 山地茄子生产技术规程

DB3301/T 1097-2018 Mountainous eggplant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浙江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301/T 1097-2018
标准类型
浙江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8-09-05
实施日期
2018-10-05
发布单位/组织
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杭州市农业局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地茄子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品种选择、壮苗培育、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采后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山地茄子生产。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杭州市临安区农林技术推广中心、浙江农林大学、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杭州市临安区产品质量监测中心。
起草人:
邵泱峰、李松昊、傅鸿妃、何勇、吴家森、黄莎、应学兵、阮弋飞、夏菁。
出版信息:
页数:1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31

DB3301

浙江省杭州市地方标准

DB3301/T1097—2018

山地茄子生产技术规程

2018-09-05发布2018-10-05实施

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301/T1097—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杭州市农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市临安区农林技术推广中心、浙江农林大学、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杭州

市临安区产品质量监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邵泱峰、李松昊、傅鸿妃、何勇、吴家森、黄莎、应学兵、阮弋飞、夏菁。

本标准首次发布。

I

DB3301/T1097—2018

山地茄子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地茄子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品种选择、壮苗培育、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

防治、采收及采后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山地茄子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

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6715.3瓜菜作物种子茄果类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NY/T5363无公害食品蔬菜生产管理规范

DB33/T873蔬菜穴盘育苗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山地茄子

指种植于海拔200米以上丘陵山区、半山区平缓坡地或台地茄子的总称。

3.2

门茄

主茎上第一朵花坐果发育形成的茄子果实。

3.3

对茄

一级侧枝上花朵发育形成的茄子果实。

3.4

四门斗

二级侧枝上花朵发育形成的茄子果实。

3.5

八面风

三级侧枝上花朵发育形成的茄子果实。

1

DB3301/T1097—2018

3.6

满天星

四级及以上侧枝的花朵发育形成的茄子果实。

4产地环境要求

4.1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应符合NY/T5010的规定。

4.2地块选择

选择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保肥保水性好、pH值近中性,2~3年内未种过茄科作物,

或经水旱轮作、短期休耕的坡地或台地。

5品种选择

选择综合农艺性状好、符合市场需求的品种,如‘杭茄1号’‘杭茄2010’‘浙茄1号’和‘丰田2号’

等。嫁接用砧木应选用根系发达、抗逆性强的野生茄,如‘托鲁巴姆’等。

6壮苗培育

6.1播种时间

海拔200m~400m山地春季露地栽培,于1月下旬~2月中旬播种;海拔400m以上山地越夏露地栽

培,于3月下旬~4月中旬播种。采用‘托鲁巴姆’作砧木,当砧木苗长至两叶一心,为接穗播种适期。

6.2播前准备

6.2.1育苗介质

育苗介质要求质地疏松、保肥保水、营养全面,无病菌、虫卵、杂草种子等,pH值6.5~7.0。提倡

应用育苗专用基质。采用营养土作介质,营养土配制按体积比取3~5年内未种过茄科作物的稻田土或园

土6~7份、腐熟过筛有机肥2~3份、焦泥灰1份混合均匀,每立方米添加N:P2O5:K2O=15:15:15的复合肥1

kg,加盖透明塑料薄膜堆制30d以上。

6.2.2育苗容器

育苗容器应符合DB33/T873的要求。

6.2.3种子处理

种子质量应符合GB16715.3中的要求。每667m2大田自根苗用种量10g~15g,砧木用种量2g。种

子处理可采用以下方法:a)温汤浸种。先将种子置于55℃~60℃、5~6倍于种子量的温水中,保持15

min~20min,不断搅拌至水温降至30℃,再浸种8h~10h,捞出后用湿纱布包裹,在昼温28℃~30℃、

夜温28℃~30℃条件下催芽,至70%种子露白。b)药剂消毒。将种子放入清水中浸种4h~5h,再用25%

瑞毒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10h~12h,捞出洗净后用湿纱布包裹,在昼温28℃~30℃、夜温20℃~

22℃条件下催芽,至70%种子露白。

2

DB3301/T1097—2018

6.3播种

将露白的茄子自根苗或砧木种子均匀撒播于浇足底水的育苗床或育苗盘中,或直接点播于直径8

cm~10cm营养钵或72孔穴盘中,每钵或每穴1粒,播后覆盖基质或营养土0.8cm~1.0cm。

6.4假植

当茄子自根苗或嫁接用砧木苗具两叶一心及时分苗,选择大小一致的幼苗,移入营养钵或穴盘。假

植后浇足水分,置于拱棚中控温保湿3d~5d。假植期间注意通风,合理调节温度和湿度,保持苗床土

壤湿润。

6.5苗期管理

6.5.1温度

苗期适宜温度见表1。

表1苗期温度管理

时期适宜日温(℃)适宜夜温(℃)

播种至齐苗28~3020~22

齐苗至分苗25~2816~18

分苗至缓苗25~3018~20

缓苗至定植前7d25~2816~18

定植前7d至定植18~2010~15

6.5.2水分

保持土壤湿润。做到不干不浇,一次浇透,阴雨天和傍晚不浇水。

6.5.3追肥

根据苗势追肥1次~2次,每50kg水加尿素75g、高氮低磷高钾复合肥75g浇施,或用0.2%磷酸二

氢钾进行根外追肥。

6.6嫁接

6.6.1嫁接时间

当砧木苗具有4片~6片真叶、接穗苗具有3片~5片真叶、茎粗0.2cm~0.3cm时为嫁接适期。

6.6.2嫁接方法

嫁接场所要求遮阴,温度在25℃以下,嫁接刀片用酒精消毒。采用贴接法。先在砧木5cm处留1片~

2片真叶斜切去上部,切面长约0.8cm~1.0cm,倾角35°~45°,再将长1.5cm的专用塑料固定套管

3

DB3301/T1097—2018

1/2套在砧木切口处;接穗苗保留2片~3片真叶,切除茎下部,削成与砧木相似的斜切面;按砧木斜

切面相对方向将接穗插入塑料套管,使接穗与砧木充分贴合固定。

6.6.3嫁接后管理

6.6.3.1遮光

嫁接后3d内,覆盖遮阳网、薄膜、无纺布等遮光保湿。第4d开始早晚给散弱光,中午遮光,以后

逐渐揭除覆盖物。7d后接穗在中午不再萎蔫时,揭去覆盖物全天给光。

6.6.3.2控温

嫁接后3d~5d内,白天温度控制在26℃~28℃,最高不超过30℃;夜间保持在20℃~22℃,不低

于18℃;4d~5d后开始放风,逐渐降低温度,7d~10d后转入正常管理。

6.6.3.3保湿

嫁接前1d浇足水分,嫁接后2d~3d内,保持棚内相对湿度90%以上;4d~5d开始棚侧通小风,

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第6d后增加通风量,及时补充水分;7d~10d后转入常规管理。

6.6.3.4抺芽

嫁接后及时抹去砧木叶节侧芽,避免损伤接穗。

6.6.3.5防病

结合补水,每3d~5d喷一次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6.7炼苗

移栽前5d~7d,适当通风降低棚内温度、湿度,控制水分。

6.8壮苗标准

6.8.1春季自根苗

苗龄80d~90d,有8片~9片真叶,株高15cm~20cm,节间短,茎粗0.6cm左右,根系发达,

叶色正,无病虫害,现蕾。

6.8.2秋季自根苗

苗龄30d~40d,有6片~7片真叶,株高10cm~15cm,茎粗0.5cm左右,根系发达,叶色正,

无病虫害。

6.8.3嫁接苗

嫁接口愈合完好,砧木与接穗共生苗龄达到18d~20d,有4片~5片真叶,茎粗0.5cm左右,叶

色正,无病虫害。

7定植

7.1定植前准备

4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