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501/T 041-2022 乌鲁木齐市海绵城市建设施工与验收规程
DB6501/T 041-2022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2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乌鲁木齐市建设局(人民防空办公室)、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乌鲁木齐市城市综合交通项目研究中心(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中心)、乌鲁木齐市城建设计研究院、乌鲁木齐市政府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心、乌鲁木齐市建筑市场运行服务中心。
- 起草人:
- 康占龙、方恒堃、付秀勇、孙亮、刘晓龙、刘景月、冯锐、丁大伟、罗成、鲁文军、高蕾、章宪策、王晓军、马勤、贾丽萍、王亚群、王建、赵文娟、雍学峰、邵展展。
- 出版信息:
- 页数:4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010
CCSP41
6501
乌鲁木齐市地方标准
DB6501/T041—2022
乌鲁木齐市海绵城市建设施工与验收规程
SpecificationforengineeringconstructionandqcceptanceofspongecityinUrumqi
2022-12-15发布2023-01-01实施
乌鲁木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501/T041—2022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基本规定...........................................................................3
4.1施工...........................................................................3
4.2验收...........................................................................4
5渗滞类设施.........................................................................4
5.1透水路基.......................................................................4
5.2垫层、找平层、反滤隔离层、封层.................................................5
5.3透水基层.......................................................................6
5.4透水砖路面.....................................................................7
5.5缝隙透水路面...................................................................8
5.6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9
5.7透水沥青路面..................................................................10
5.8其他类型透水路面..............................................................12
5.9生物滞留设施..................................................................13
5.10下沉式绿地...................................................................14
5.11渗透塘.......................................................................15
5.12渗井.........................................................................16
6集蓄利用类设施....................................................................17
6.1蓄水池........................................................................17
6.2雨水罐........................................................................19
7调蓄类设施........................................................................20
7.1调节塘(干塘)................................................................20
7.2湿塘..........................................................................21
7.3调节池........................................................................22
8截污净化类设施....................................................................23
8.1植被缓冲带....................................................................23
8.2雨水湿地......................................................................23
9转输类设施........................................................................23
9.1植草沟........................................................................23
9.2渗管(渠)....................................................................25
附录A(规范性)海绵城市建设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27
附录B(规范性)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28
I
DB6501/T041—2022
参考文献..............................................................................36
II
DB6501/T041—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乌鲁木齐市建设局(人民防空办公室)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乌鲁木齐市建设局(人民防空办公室)、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乌鲁木齐市城市综合交通项目研究中心(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中心)、乌鲁木齐市城建设计研
究院、乌鲁木齐市政府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心、乌鲁木齐市建筑市场运行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康占龙、方恒堃、付秀勇、孙亮、刘晓龙、刘景月、冯锐、丁大伟、罗成、鲁
文军、高蕾、章宪策、王晓军、马勤、贾丽萍、王亚群、王建、赵文娟、雍学峰、邵展展。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请咨询乌鲁木齐市建设局(人民防空办公室)。
对本文件的修改意见和建议,请反馈至乌鲁木齐市建设局(人民防空办公室)(乌鲁木齐市水磨沟
区新兴街29号)、乌鲁木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中山路33号)、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
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32号3号楼)。
乌鲁木齐市建设局(人民防空办公室),电话:0991-4619200,传真:0991-4619200,邮编:830000。
乌鲁木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中山路33号),电话:0991-2815191,传真:
0991-2819924,邮编:830000。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32号3号楼),电话:
010-82216600,传真:010-82216600,邮编:100082。
III
DB6501/T041—2022
乌鲁木齐市海绵城市建设施工与验收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乌鲁木齐市海绵城市建设施工及验收的基本规定以及渗滞类设施、集蓄类设施、调蓄
类设施、截污净化类设施、转输类设施的施工及验收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乌鲁木齐市海绵城市房屋建筑类、园林绿化类、城市道路及其他附属类、水务类等工
程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渗、滞、蓄、净、用、排”设施的施工和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
GB8076混凝土外加剂
GB28635混凝土路面砖
GB50119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50141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6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25993透水路面砖和透水路面板
GB/T14684建设用砂
GB/T50326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T50290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GB/T50082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CJJ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82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169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
CJJ/T135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
CJJ/T188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
CJJ/T190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
JTG/TF2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JTG/T3610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F4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T/CECS875缝隙透水路面技术规程
DB6501/T031乌鲁木齐市海绵城市建设透水铺装技术指南
DB6501/T032乌鲁木齐市海绵城市建设生物滞留设施技术指南
DB6501/T033乌鲁木齐市海绵城市建设植物选择技术导则
1
DB6501/T041—2022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海绵城市spongecity
通过城市规划、建设的管控,从“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着手,综合采用“渗、滞、蓄、
净、用、排”等技术措施,统筹协调水量与水质、生态与安全、分布与集中、绿色与灰色、景观与功能、
岸上与岸下、地上与地下等关系,有效控制城市降水径流,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行为对原有自
然水文特征和水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使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抵御自然灾害等方
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有利于达到修复城市水
生态、涵养城市水资源、改善城市水环境、保障城市水安全、复兴城市水文化的多重目标。
3.2
透水铺装perviouspavement
具有全透水或半透水功能的路面结构体系,按照面层材料不同可分为透水砖路面、透水水泥混凝土
路面及透水沥青路面;此外透水铺装还包括缝隙式透水砖路面、钳草透水路面及砂石浮铺路面等。
3.3
缝隙透水路面permeableinterlockingpavement
雨水通过路面砖联锁支撑构造拼接形成的缝隙向下渗透的透水路面结构。
3.4
全透水结构(Ⅲ型)totalperviousstructure
路表水能够直接通过路面结构的面层和基层并向下渗透至路基的路面结构体系。
3.5
半透水结构(Ⅰ型、Ⅱ型)semi-perviousstructure
路表水只能够直接渗透至面层或基层,而不能渗透至路基的路面结构体系。
3.6
生物滞留设施bio-retentionfacilities
在地势低凹区域,通过植物、土壤及微生物系统滞蓄、净化径流雨水的设施(包括主要用于小区的
雨水花园、主要用于道路的生物滞留带及生态树池等)。生物滞留设施一般由蓄水层、覆盖层、种植土
层(人工介质或自然土壤)、隔离层(人工布或砂层)、砾石层(可设置渗排管)及防渗层(可选)构
成。通常将溢流设施(雨水口)设置于生物滞留设施内,且其高程高于覆盖层(或种植土层),低于周
边路面或道路。
3.7
下沉式绿地vegetativefilterstrip
下沉式绿地是利用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道路的下凹绿地空间进行雨水滞蓄及植被过滤的设施。其承
接上游区域薄层漫流的径流。通过人工建造或自然植被带过滤作用减小含沙量和去除径流污染。一般采
用水平分水槽或通过场地平整的方式来构造均匀坡度区,使径流均匀分布于植被过滤带。
3.8
渗透塘infiltrationbasin
雨水通过侧壁和池底进行入渗的滞蓄水塘。
3.9
渗井infiltrationwell
雨水通过侧壁和井底进行入渗的设施
2
DB6501/T041—2022
3.10
湿塘wetpond
具有雨水调蓄和净化功能的景观水体,以雨水作为其主要的补水水源。
3.11
雨水湿地stormwaterwetland
通过模拟天然湿地的结构和功能,人工建造的具有蓄渗和水质净化等功能的工程设施,分雨水表流
湿地和雨水潜流湿地两种类型。
3.12
蓄水池reservoir
具有雨水贮存功能和削减峰值流量作用的集需利用设施。
3.13
雨水灌rainbarrel
地上或地下封闭式的简易雨水集蓄和利用设施。
3.14
调节塘(干塘)regulatingpond
利用自然洼地或池塘等,以削减峰值流量功能为主的一种雨水调节设施。
3.15
调节池regulatingpond
用于削减雨水管渠峰值流量的一种雨水调节、回用设施,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3.16
植草沟grassswale
在地表沟渠中种植植被,也可含土壤层与过滤介质且带有地下排水系统的用于收集、输送、过滤和
排放(一般通过重力流)径流雨水,并利用沟渠内的土壤与过滤介质和植物截留、净化径流雨水的设施。
包括转输型植草沟、有蓄水能力的湿式植草沟、含土壤层与过滤介质且带有地下排水系统的渗透型干式
植草沟。
3.17
渗管、渗渠infiltrationtrench
具有渗透和转输功能的雨水管渠。
3.18
验收acceptance
按照一定标准对已实施项目进行检验的过程。
3.19
主控项目dominantitem
工程中对主要使用功能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
3.20
一般项目generalitem
除主控项目以外的检验项目。
4基本规定
4.1施工
4.1.1海绵城市建设工程的项目管理应符合GB/T50326的要求。
3
DB6501/T041—2022
4.1.2海绵设施应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施工,施工变更应经设计人员同意。
4.1.3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施工资质,并配备具有海绵设施相关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
4.1.4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的施工技术、质量、安全、文明、环保管理体系,制定并执行施工管理制
度。
4.1.5施工单位施工前,应编制海绵设施专项施工方案,并按其管理程序进行审批,涉及危险性较大
的分部工程的应按要求组织专家论证。
4.1.6施工应建立施工交底制度,作业前,设计单位应对施工单位进行全面的设计技术交底,施工技
术人员应逐级向作业人员进行详尽的针对性技术交底,并形成交底记录。
4.1.7海绵设施所用主要材料、成品、半成品、配件、器具和设备应具有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
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应符合设计要求。进场时应做检查验收,并经监理工程师核查确认。
4.1.8施工前应探明施工区域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并对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后方可进行开挖施
工。
4.1.9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各个子项中,道路透水铺装应最后施工,或应在施工后采用土工布覆盖。
4.1.10海绵设施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施工记录。
4.2验收
4.2.1海绵城市建设工程的质量应按照CJJ1、CJJ/T135、CJJ/T188、CJJ/T190、CJJ82等规定执
行。
4.2.2海绵设施的竣工验收应由建设单位组织,验收组应由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设施维
护管理等单位的有关负责人组成,宜邀请海绵城市领域专家参加,验收组长由建设单位相关人员担任,
总监理工程师组织申请有关质量监督部门监督。
4.2.3海绵设施质量验收依据和标准包括国家和地方相关验收规范、设计文件、施工合同等。
4.2.4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按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
(子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的顺序进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分项工程的质量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进行验收,主控项目合格率为100%,一般项目合格
率不应小于80%;
b)加强分项工程的验收,在前一分项工程未经验收合格时,严禁进行下一分项工程的施工;
c)对涉及安全、节能、环境保护和主要使用功能的试块及材料,应在进场时或施工过程中按规
定进行见证检验;
d)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由施工单位通知监理等单位进行验收,并形成验收文件;
e)外观质量应由质量验收人员通过现场检查共同确认。
4.2.5工程竣工验收报告中,应写明海绵设施相关工程措施的落实情况,提交备案机关。
5渗滞类设施
5.1透水路基
5.1.1一般规定
5.1.1.1透水路基施工与验收应符合设计和CJJ1、JTG/T3610的要求。
5.1.1.2透水路基适用于地质条件良好的路段,对于地质条件不良的路段(如软土、膨胀土、湿陷性
黄土、盐渍土、粉性土等),不宜铺筑透水性路面。
5.1.1.3透水路基填料宜采用砂性土、中粗砂及砂砾石等透水性较好的材料,路基应稳定、均质,具
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抗变形能力和耐久性。透水路基同时还应满足设计透水性要求。
4
DB6501/T041—2022
5.1.2施工要求
5.1.2.1路基施工前,应将现状地面上的积水排除、疏干,将树根坑、井穴、坟坑等进行技术处理,
并将地面整平。
5.1.2.2路基范围内遇有软土地层或土质不良、边坡易被雨水冲刷的地段,应按设计要求处理,并制
定专项施工方案。
5.1.2.3透水路基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a)透水路基填方宜采用透水性材料,如砂性土、砂砾及中粗砂,填方材料的强度(CBR)应符合设
计要求,不应使用淤泥、沼泽土、泥炭土、冻土、有机土以及含生活垃圾的土做路基填料;
b)不同性质的土应分类、分层填筑,不应混填,填土中大于100mm的土块应打碎或剔除;
c)填土应分层进行。下层土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填筑。路基填土宽度每侧应比设计规定宽
500mm;
d)透水性较大的土壤边坡不宜被透水性较小的土壤所覆盖;
e)受潮湿及冻融影响较小的土壤应填在路基的上部。
5.1.3验收标准
5.1.3.1主控项目
5.1.3.1.1路基压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宜用环刀法、灌砂法或灌水法,每压实层,每1000
m²抽检3点。
5.1.3.1.2路床弯沉值,不应大于设计规定。宜用弯沉仪检测,每20m测1点。
5.1.3.1.3路基透水率,应不小于设计要求透水率。宜用立管注水法、圆环注水法检测,也可采用简
易的土槽注水法检测,每500m²测1点。
5.1.3.2一般项目
5.1.3.2.1土路基及填石方路基允许偏差应符合CJJ1的要求。
5.1.3.2.2路床应平整、坚实,无显著轮迹、翻浆、波浪、起皮等现象,路堤边坡应密实、稳定、平
顺等。观察法进行检查,应全数检查。
5.2垫层、找平层、反滤隔离层、封层
5.2.1一般规定
5.2.1.1垫层、找平层、反滤隔离层、封层施工与验收应符合设计和CJJ1、CJJ/T135、CJJ/T188、
CJJ/T190的要求。
5.2.1.2冰冻地区的中湿或潮湿路段,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的潮湿或过湿路段以及水文地质不良的
路段,宜设置垫层。
5.2.1.3透水砖面层与基层之间应设置找平层,其透水性能不应低于面层透水砖。
5.2.1.4全透水路面结构的路基顶面应设置反滤隔离层,可选用粒料类并应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
5.2.1.5半透水路面结构应在透水层与不透水层之间设置封层,封层的渗透系数不应大于80mL/min,
且应与上下结构层粘结良好。
5.2.2施工要求
5.2.2.1垫层材料宜采用透水性能较好的砂或砂砾等颗粒材料,宜采用无公害工业废渣。其0.075mm
以下颗粒含量不应大于5%。
5
DB6501/T041—2022
5.2.2.2找平层可采用中砂、粗砂或干硬性水泥砂浆,厚度宜为20mm~30mm。
5.2.2.3反滤隔离层宜采用粗砂、砂砾、碎石等透水性好的粒料类材料或土工织物,可与垫层合并设
置。
5.2.2.4封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a)封层油宜采用改性沥青或改性乳化沥青。集料应质地坚硬、耐磨、洁净,粒径级配应
符合要求;
b)用于稀浆封层的混合料其配合比应经设计、试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c)下封层宜采用层铺法表面处置或稀浆封层法施工。沥青(乳化沥青)和集料用量应根
据配合比设计确定;
d)沥青应撒布均匀、不露白;
e)当气温在10℃及以下,风力大于5级以上时,不应喷洒封层油。
5.2.3验收标准
5.2.3.1主控项目
5.2.3.1.1垫层厚度不宜小于150mm,重冰冻地区潮湿、过湿路段可适当增厚。应观察检查,钢尺量
测。
5.2.3.1.2封层所采用沥青的品种、标号和封层粒料质量、规格应符合CJJ1的要求。应检查产品出
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及进场复检报告,按进场品种、批次,同品种、同批次检查不应少于1次。
5.2.3.2一般项目
5.2.3.2.1封层宽度不应小于设计规定值。应用尺量,每40m抽检1处。
5.2.3.2.2封层油与粒料洒布应均匀,不应有松散、裂缝、油丁、泛油、波浪、花白、漏洒、堆积、
污染其他构筑物等现象。应观察,全数检查。
5.3透水基层
5.3.1一般规定
5.3.1.1透水基层施工与验收应符合设计和CJJ1、CJJ169、JTG/TF20的要求。
5.3.1.2透水基层一般选用级配碎石、透水混凝土、水泥稳定碎石。
5.3.1.3基层的集料级配范围应符合CJJ1、CJJ169、JTG/TF20和设计的要求。级配碎石集料的压
碎值不应大于26%,孔隙率宜大于10%,塑性指数应小于6。
5.3.2施工要求
5.3.2.1透水基层需在土基宽度、坡度、平整度、密实度、标高等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施工。
5.3.2.2透水基层施工时,应按设计要求预埋渗排管等排水设施。
5.3.3验收标准
5.3.3.1主控项目
5.3.3.1.1透水基层的压实度应满足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大于或等于95%。宜用环刀法、灌
砂法或灌水法检验,每1000m²,每压实层抽检1点。
5.3.3.1.2透水基层试件作7d无侧限抗压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通过现场取样试验进行检查,每2000
㎡抽检1组,即6块。
6
DB6501/T041—2022
5.3.3.1.3透水基层的结构形式、渗透系数、渗排水通道应符合设计要求,渗水不应对路基强度和稳
定性产生不良影响。通过查看试验报告进行检查,每1000m²测1点。
5.3.3.2一般项目
表面应平整、坚实、无粗细骨料集中现象,无明显轮迹、推移、裂缝,接茬平顺,无贴皮、散料现
象。
5.4透水砖路面
5.4.1一般规定
5.4.1.1透水砖路面施工与验收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按照CJJ/T188、GB/T25993、CJJ1的规定执行。
5.4.1.2透水砖路面适用于人行道、景观步道、停车场、广场及步行街。
5.4.1.3透水砖原材料可采用钢渣、优质混凝土粒料、硬质陶粒、橡胶颗粒、破碎玻璃等,宜采用单
粒级粒料保证透水砖具有良好透水性。
5.4.1.4透水砖路面交付使用前应进行保护和养护,保证其正常的透水功能。
5.4.1.5透水砖施工过程中应避免砖面污染导致孔隙堵塞,以确保其透水功能。
5.4.2施工要求
5.4.2.1透水砖铺装应按下列工序进行施工:
施工准备→路基开挖、压实→垫层施工→基层施工→找平层施工→面层施工。
5.4.2.2透水砖铺装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a)施工前,应根据设计文件进行路面的定位及高程的标定;
b)透水砖铺筑时,基准点和基准面应根据平面设计图、工程规模及透水砖规格、块形及尺寸设
置;
c)透水砖的铺筑应从透水砖基准点开始,并以透水砖基准线为基准,按设计图铺筑。铺筑透水
砖路面应纵横拉通线铺筑,每3m~5m设置基准点;
d)透水砖铺筑过程中,不应直接站在找平层上作业,不应在新铺设的砖面上拌合砂浆或堆放材
料;
e)透水砖铺筑过程中,应随时检查牢固性与平整度,应及时修整,不应采用向砖底部填塞砂浆
或支垫等方法进行砖面找平,应采用切割机械切割透水砖;
f)透水砖的接缝宽度不宜大于3mm。接缝用砂级配应符合CJJ/T188、DB6501/T031的要求;
g)透水砖铺筑完成后,表面敲实,应及时清除砖面上的杂物、碎屑,面砖上不应有残留水泥砂
浆。面层铺筑完成后基层未达到规定强度前,严禁车辆进入。
5.4.3验收标准
5.4.3.1主控项目
5.4.3.1.1原材料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a)水泥的品种、级别、质量、包装、贮存等应符合GB175的要求,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
验报告、进场复试报告,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
泥,袋装水泥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水泥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1次;
b)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GB8076的要求,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复试报告,
按进场批次和产品检验方法确定,每批不少于1次;
c)集料的质量应符合CJJ1、GB/T14684的要求,应检查出厂合格证和抽检报告,同产地、同
7
DB6501/T041—2022
品种、同规格且连续进场的集料,每400m3为一批,不足400m3按一批计,每批抽检1次;
d)透水砖的透水性能、抗滑性、耐磨性、抗冻性、块形、颜色、厚度、强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应检查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复试报告,透水砖以同一块形,同一颜色,同一强度且
以1000m²为一验收批;不足1000m²按一批计。每一批中应随机抽取32块试件。
5.4.3.1.2透水砖路面面层透水系数应达到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不应小于1×10-3mm/s。应采用
透水系数检验方法检验,利用路面渗水仪进行测定,每500m²抽测1点。
5.4.3.1.3透水砖的铺筑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应观察、核对设计图,并对其进行全数检查。
5.4.3.2一般项目
5.4.3.2.1透水砖铺砌应平整、稳固,不应有污染、空鼓、掉角及断裂等外观缺陷,不应有翘动现象,
灌缝应饱满,缝隙一致。应观察检查、钢尺量测,进行全数检查。
5.4.3.2.2透水砖面层与路缘石及其他构筑物应顺接,不应有反坡积水现象。应观察检查、钢尺量测
或水准仪测量,进行全数检查。
5.4.3.2.3透水砖铺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CJJ/T188的要求。
5.5缝隙透水路面
5.5.1一般规定
5.5.1.1缝隙透水路面施工与验收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按照CJJ1、T/CECS875的规定执行。
5.5.1.2缝隙透水路面施工应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保证合理的施工工期。
5.5.1.3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泥土、砂砾等进入缝隙透水路面的路面结构中。
5.5.1.4材料应保持洁净,在运输、施工过程中被污染的材料不应使用。
5.5.2施工要求
缝隙透水路面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a)水泥、外加剂、集料及砂的品种、级别、质量、包装、贮存等应符合GB175、GB8076、GB28635、
GB/T14684的要求;
b)路面砖铺筑时,基准点和基准面应根据平面设计图、工程规模、路面砖规格、块形及尺寸设
置;
c)路面砖铺筑过程中,不应直接站在找平层上作业,不应在新铺设的砖面上拌合砂浆或堆放材
料;
d)路面砖的缝隙宽度及填缝料的级配应符合设计要求,路面砖之间的缝隙应用填缝料均匀填充;
e)路基、垫层与基层施工应符合CJJ1的要求,且渗透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5.5.3验收标准
5.5.3.1主控项目
5.5.3.1.1原材料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a)路面砖的抗滑性、耐磨性、抗冻性、颜色、外观、尺寸偏差、强度等应符合设计和GB26835
的要求。应检查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复试报告,路面砖以同一块形,同一颜色,同
一强度且以1000m²为一验收批;不足1000m²按一批计。每一批中应随机抽取32块试件;
b)结构层的透水性能应逐层验收,其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应每500m²抽测1点,位置为两条
缝隙的交叉处,用渗水仪检测;
c)路面砖的铺筑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应观察检查,全数检查;
8
DB6501/T041—2022
d)填缝料所用碎石级配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应检查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复试报告。
同产地、同品种、同规格以连续进场数量每200t为一批,不足200t按一批计,每批检测
应不少于1次。
5.5.3.2一般项目
5.5.3.2.1路面砖铺砌应板面平整、稳固,不应有污染、空鼓、掉角及断裂等外观缺陷,不应有翘动
现象,灌封应饱满,缝隙一致。应全数观察、钢尺量测。
5.5.3.2.2路面砖面层与路缘石及其他构筑物应顺接,不应有反坡积水现象。应全数观察、钢尺量测。
5.6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
5.6.1一般规定
5.6.1.1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与验收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按照CJJ/T135的规定执行。
5.6.1.2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适用于广场、停车场、人行道、建筑小区内道路以及非机动车道路。
5.6.1.3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外观不应有裂缝、掉角、印痕、轮迹及抛粒等现象。
5.6.1.4路面施工缝应垂直,直线段应顺直,曲线段应弯顺,缝内不应有杂物,所有缝应上下贯通。
5.6.1.5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组成与构造、透水水泥混凝土搅拌、运输、铺筑和养护及季节性施
工应符合设计和CJJ/T135的要求。
5.6.2施工要求
5.6.2.1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应按下列工序进行施工:
施工准备→路基开挖、压实→渗管敷设→基层施工→放线、支模→素色面层施工→彩色面层施工→
表面喷涂封闭剂。
5.6.2.2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a)在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前,应对基层作清洁处理,处理后的基层表面应粗糙、清洁、无
积水,并应保持一定湿润状态;
b)透水水泥混凝土宜采用平整压实机,或采用低频平板振动器振动和专用滚压工具滚压。压实
时应辅以人工补料及找平,人工找平时施工人员应穿上减压鞋进行操作;
c)透水水泥混凝土压实后,宜使用抹平机对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层进行收面,必要时应配合人工
拍实、整平。整平时应保持模板顶面整洁,接缝处板面应平整;
d)当采用彩色透水水泥混凝土双色组合层施工时,上面层应在下面层初凝前进行铺筑;
e)路面缩缝切割深度宜为(1/2~1/3)路面面层厚度;路面胀缝应与路面厚度相同。施工中施
工缝可代替缩缝,缩缝和胀缝均应嵌入弹性嵌缝材料;
f)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完毕后,宜采用塑料薄膜覆盖等方法养护。养护时间应根据透水水
泥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确定,养护时间不宜少于14d。
5.6.3验收标准
5.6.3.1主控项目
5.6.3.1.1原材料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a)水泥品种、级别、质量、包装、贮存,应符合GB175的要求。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
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
袋装水泥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水泥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l次。水泥出厂超
过三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9
DB6501/T041—2022
b)混凝土中掺加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GB8076和GB50119的要求。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
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按进场批次和产品抽样检验方法确定。每批不少于1次;
c)骨料应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砾石,并应符合CJJ/T135的要求。应检查试验
报告,同产地、同品种、同规格且连续进场的集料,每400m³为一批,不足400m³按一批计,
每批抽检l次。
5.6.3.1.2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a)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弯拉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应检查试件弯拉强度试验报告,每l00m²同
配合比的透水水泥混凝土,取样l次;不足l00m²时按l次计。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1组标
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最少1组;
b)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应检查试件抗压强度试验报告,每l00m²同
配合比的透水混凝土,取样l次;不足l00m²时按l次计。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1组标准养
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最少1组;
c)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透水系数应达到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不应小于5mm/s。应检查
试验报告,每1000m²抽测1点;
d)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误差为-5mm~+5mm。应通过钻孔或刨
坑,用钢尺量进行检验,每500m²抽测l点;
e)透水水泥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应在50次冻融循环后抗压强度损失率应不大于20%,50次冻融循
环后质量损失率不大于5%,其试验要求应符合GB/T50082的相关规定。应检查试件抗冻试验
报告,每l00m²同配合比的透水混凝土,取样l次;不足l00m²时按l次计。每次取样应有
3组试件,每组试件应为3块。
5.6.3.2一般项目
5.6.3.2.1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应板面平整,边角应整齐、无裂缝,不应有石子脱落现象。应全
数观察、量测。
5.6.3.2.2彩色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颜色应均匀一致。应全数观察检验。
5.6.3.2.3露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石子分布应均匀一致,不应有松动现象。应全数观察检验。
5.6.3.2.4路面接缝应垂直、直顺,缝内不应有杂物。应全数观察检验。
5.7透水沥青路面
5.7.1一般规定
5.7.1.1透水沥青路面施工与验收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按照CJJ/T190的规定执行。
5.7.1.2透水沥青路面适用于广场、停车场、人行道、建筑小区内道路以及非机动车道路。
5.7.1.3透水沥青路面工程开工前,宜铺筑单幅长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YD/T 1700-2025 移动终端信息安全测试方法 2025-04-10
- YD/T 6315-2025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 被动标识载体的编码存储 2025-04-10
- YD/T 6319-2025 有状态域名解析协议技术要求 2025-04-10
- YD/T 6323-2025 DHCPv4 over DHCPv6技术要求 2025-04-10
- YD/T 6321-2025 边界网关协议链路状态扩展一致性测试方法 2025-04-10
- YD/T 6320-2025 无损网络中交换机设备技术要求 2025-04-10
- YD/T 6317-2025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 电网 元数据 2025-04-10
- YD/T 6322-2025 5G消息 配置服务器测试方法 2025-04-10
- YD/T 6314-2025 面向消费电子设备的远程SIM配置测试方法 2025-04-10
- YD/T 6318-2025 域名解析协议推送技术要求 2025-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