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8/T 129-2022 芦笋设施栽培与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规程

DB3308/T 129-2022 Cultivation of Asparagus in Facilities and Recycling of Straw Resourc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浙江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308/T 129-2022
标准类型
浙江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12-26
实施日期
2023-01-26
发布单位/组织
衢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31

DB3308

浙江省衢州市地方标准

DB3308/T129—2022

芦笋设施栽培与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规程

2022-12-26发布2023-01-26实施

衢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08/T129—2022

目  次

前  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产地选择.........................................................................................................................................1

5品种选择.........................................................................................................................................1

6播种季节和播种育苗.....................................................................................................................2

7定植.................................................................................................................................................3

8田间管理.........................................................................................................................................3

9病虫害防治.....................................................................................................................................4

10采收及产品处理...........................................................................................................................5

11芦笋废弃物资源化利用...............................................................................................................5

12生产档案.......................................................................................................................................6

13标准化模式图...............................................................................................................................6

I

DB3308/T129—202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衢州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衢州市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衢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化县农业技术推广中

心、开化菁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衢州市美丽乡村建设中心、江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江德权、叶为诺、徐霄、夏秋、石子建、王宏航、李建忠、徐水林、毛莉华、

叶有标、隆萍、严波、刘卫华。

II

DB3308/T129—2022

芦笋设施栽培与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芦笋设施栽培与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品种选择、育苗、定值、

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采后处理、秸秆资源化利用。

本标准适用于芦笋设施栽培生产及秸秆资源化利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标准。

GB2763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1585芦笋等级规格。

NY/T1868肥料合理使用准则有机肥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525有机肥料。

NY/T760芦笋。

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DB33/T717大棚绿芦笋生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母茎

由新生嫩茎培育而成,为地下贮存根、鳞芽萌发及嫩茎生长提供养分的地上部分植株。

4产地选择

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保水保肥性好、排灌方便的田块,以pH值为6.0~7.5的沙壤土和壤土

较为适宜。育苗地及生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NY/T5010的要求。

5品种选择

5.1品种选择

选用优质丰产、适应性广、抗性强、商品性好的杂交一代品种,如绿龙、特利龙等。

DB3308/T129—2022

5.2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应达到纯度≥95%、净度≥97%、发芽率≥80%、水分≤8%。

6播种季节和播种育苗

6.1播种时间

春季3月中旬~5月中旬播种,秋季8月下旬~9月下旬播种。

6.2育苗准备

选用穴盘或营养钵育苗。穴盘育苗提倡选用商品育苗基质。营养钵育苗的营养土按70%未种植芦笋

的田土、30%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的比例配制,充分拌匀并过筛。

6.3播前种子处理

6.3.1处理与浸种

未经包衣处理的种子经清洗后在55℃的温水中浸15min,期间不断搅拌;或在常温下用50%多菌

灵可湿性粉剂250倍液浸种消毒6h后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

将种子置于25℃~30℃清水,春播浸72h,秋播浸48h,浸种期间换水漂洗2次~3次。

6.3.2催芽

浸种后的种子在25℃~28℃条件下保湿催芽,待20%左右的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6.4播种

播种前一天将营养土浇透水,单粒点播,深度为1.0cm,然后盖含水量55%~65%的营养土至播种

穴平,铺上稻草或遮阳网保湿。春季播种应盖地膜、搭小拱棚或大棚内保温保湿。每667㎡大田用种量

为40g~50g。

6.5苗期管理

苗露土后,及时揭去贴面覆盖物。白天棚内温度保持在20℃~25℃,最高不超过30℃,夜间15℃~

18℃为宜,最低不低于13℃。当幼苗高20cm时,加强通风换气,使幼苗适应外界环境。秋播苗在冬季

地上部枯萎后,及时割去地上部,清园越冬。

6.6壮苗标准

6.6.1春播苗标准

苗龄45d~60d,苗高30cm以上,有3根~4根地上茎、5条以上肉质根,鳞芽饱满,无病虫害。穴

盘育苗的苗龄35d~45d,苗高20cm~30cm,有3根以上地上茎。

6.6.2秋播苗标准

DB3308/T129—2022

当年秋季定植的,苗龄30d~35d,苗高20cm~25cm,有3根以上地上茎。次年春季定植的,苗龄

180d~200d,苗高40cm~50cm,有4根~5根地上茎、5条以上肉质根,鳞芽饱满,无病虫害。

7定植

7.1土地准备

前茬忌百合科作物,忌连作。栽培用田深耕晒垡。定植沟宜南北向开挖。每667㎡施经无害化处理

的有机3000kg~4000kg肥、三元复合肥20kg~30kg、钙镁磷肥45kg~55kg。土肥翻匀,打碎整平,

做畦,畦宽0.9m~1.1m,高25cm~30cm,沟宽48cm~52cm,棚边保留50cm浅沟。

7.2定植密度

畦面单行种植,株距28cm~32cm。每667㎡基本苗数1500株~1700株。

7.3定植方法

选用合格的壮苗,带土移栽,移栽时将幼苗的鳞芽朝同一方向,栽后覆土3.8cm~4.2cm,浇定根

水。

8田间管理

8.1查苗、补苗、中耕除草

定植后要及时查苗补苗。植株生长期间,及时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中耕时要远离芦笋根部10

cm以上。

8.2施肥

8.2.1移栽前施肥

移栽前30d~40d每667㎡施入腐熟有机肥2000kg~3000kg、三元复混(合)肥30kg~40kg、钙

镁磷肥50kg。

8.2.2追肥

追肥按NY/T496执行。春母茎留养成株后每667㎡施三元复混(合)肥10kg~15kg。夏笋采收期

间,前期间隔20d、后期间隔15d追肥一次,每667㎡用量为三元复(混)合肥15kg~20kg,共2次~3

次。春母茎拔除后秋母茎留养前沟施腐熟有机肥1000kg或三元复混(合)肥25kg。秋母茎留养后,视

植株长势,前期可间隔15d每667㎡加三元复混(合)肥15kg~20kg,共2次~3次;后期可结合防病治

虫喷施1次~2次含钾叶面肥。12月中下旬冬季拔秆清园后,每667㎡沟施腐熟有机肥1500kg加三元复

混(合)肥30kg~50kg。对缺钙、硼、锌等中、微量元素的田块,结合冬季施肥补充。

或可采用肥水同灌进行追肥。春母茎、秋母茎留养期间滴灌追施1次~2次高氮型水溶性肥,每667㎡

用量为6kg~8kg,每10天一次;在夏秋季采笋期滴灌追施水溶性肥,高氮型一次与高钾型两次交替使

用,一般每10d~15d按每667㎡6kg~8kg追施一次,共10次~12次。滴灌施肥浓度0.2%~0.5%。

8.3水分管理

8.3.1科学灌水

DB3308/T129—2022

根据不同生育期进行水分管理,采用滴灌定时定量灌水。

8.3.2幼株期

幼株期保持土壤湿润,促进活棵。活棵后控水促根,遵循“少量多次”的灌水原则,土壤持水量保持

60%左右。

8.3.3成株期

留母茎期间土壤控湿,持水量保持50%~60%;采笋期间土壤保湿,持水量保持70%~80%。

8.4母茎留养

8.4.1母茎质量要求

选留的嫩茎直径1cm以上、无病虫斑、生长健壮,且分布均匀。

8.4.2春母茎

3月下旬~4月上旬留春母茎,二年生每棵留2支~4支,三年生每棵留4支~6支,四年生及以上每棵

留6支~8支,均匀留养。

8.4.3秋母茎

8月中下旬留秋母茎,三年生以内每棵留6支~10支,三年生以上每棵留10支~15支,均匀留养。

8.5清园

春母茎8月下旬枯黄后拔除,秋母茎12月中下旬枯黄后拔除,生长期随时割除枯老、病弱枝,并带

离田间销毁,以防病源传播。

9病虫害防治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