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590-2014 食用栝楼籽生产技术规程
DB33/T 590-2014 Processing Techniques Regulations for Edible Pueraria Root Seed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4年09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7.080.10
B31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590—2014
代替DB33/T590.1-2005、DB33/T590.2-2005、DB33/T590.3-2005
食用栝楼籽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rugulationforcultivationofedibleTrichosantheskirilowiiMaximseed
2014-09-03发布2014-10-03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3/T590—2014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3/T590.1-2005《无公害食用栝楼第1部分:产地环境要求》、DB33/T590.2-2005
《无公害食用栝楼第2部分:栽培技术准则》、DB33/590.3-2005《无公害食用栝楼第3部分:栝楼籽
质量安全要求》,与DB33/T590.1-2005、DB33/T590.2-2005、DB33/590.3-2005相比除编辑性修改
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建园技术(见6);
——增加了盘藤养护技术(见7);
——修改了栝楼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见8);
——增加了采摘与清洗技术(见9);
——增加了贮藏(见10);
——修改了质量要求(见11);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A、资料性附录B。
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诸暨市花山苗木专业合作社、诸暨市华夫吊瓜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华夫、郦平、王为民、魏锦俊、徐梓荣
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33/T590-2005。
I
DB33/T590—2014
食用栝楼籽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用栝楼籽的产地选择、种苗繁育、建园、栽植与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摘与清洗、
贮藏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食用栝楼籽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栝楼籽TrichosantheskirilowiiMaximseed
可用于加工休闲食品的栝楼(TrichosantheskirilowiiMaxim)和双边栝楼(T.rosthorniiHarms)
的成熟籽粒。
4产地环境
4.1产地选择
应选择砂壤土,土层深厚,疏松湿润但又不涝渍,微酸性或中性土壤,排灌方便,近三年未种过葫
芦科、茄科类作物的地块种植,盐碱地或地下水位高的水田不宜种植。
4.2产地环境空气质量
应符合NY5010(表1)的要求,并按NY5010的规定进行检验。
1
DB33/T590—2014
表1环境空气质量要求
浓度限值
项目
日平均1h平均
总悬浮颗料物(标准状态)/(mg/m3)≤0.30–
二氧化硫(标准状态)/(mg/m3)≤0.250.70
氟化物(标准状态)/(g/m3)≤7–
注:日平均指任何1日的平均浓度;1h平均指任何一小时的平均浓度。
4.3产地灌溉水质量
应符合NY5010(表2)的要求,并按NY5010的规定进行检验。
表2灌溉水质量要求
项目浓度限值
pH5.5~8.5
化学需氧量/(mg/L)≤150
总汞/(mg/L)≤0.001
总镉/(mg/L)≤0.01
总砷/(mg/L)≤0.05
总铅/(mg/L)≤0.10
铬(六价)/(mg/L)≤0.10
氰化物/(mg/L)≤0.50
石油类/(mg/L)≤1.0
4.4产地土壤环境质量
应符合NY5010(表3)的要求,并按NY5010的规定进行检验。
表3土壤环境质量要求
含量限值(mg/kg)
项目
pH<6.5pH6.5~7.5pH>7.5
镉≤0.300.300.60
汞≤0.300.501.0
砷≤403025
铅≤250300350
2
DB33/T590—2014
表3土壤环境质量要求(续)
含量限值(mg/kg)
项目
pH<6.5pH6.5~7.5pH>7.5
铬≤150200250
注:本表所列含量限值适用于阳离子交换量>5cmol/kg的土壤,若≤5cmol/kg,其标准值为表内数值的半数。
5种苗繁育
5.1品种选择
选用开花早、座果率高、籽大、粒重、产量高、品质好的品种,如花山1号等。
5.2播种准备
选取充分成熟、种性特征明显的优良品种种子,作繁殖用种子。播前晒种两天,用50%多菌灵可湿
性粉剂500倍液消毒0.5h,用清水浸种20h~24h,25℃~30℃催芽,当大部分种子裂口后播种。
5.3苗床准备与播种
苗床应选择避风向阳、光照好、离种植地近的地块。做成宽1.2m~1.5m的苗床。采用10cm×10cm
的营养钵育苗,也可按400粒/m2的密度直播育苗。地膜加小拱棚覆盖,出苗后及时揭地膜或用工厂化育
苗方式进行穴盘育苗或组培育苗。
5.4苗期管理
5.4.1幼苗移栽
3片~4片真叶后,起苗移栽,地膜覆盖,种植密度:100cm×30cm。
5.4.2花期管理
伸蔓期留一个主蔓,引蔓上架。开花期鉴别雌雄植株,保留雌株,挖除雄株。
5.4.3种根管护
挖除的雄株选取次年所需数量进行集中培育,用作雄株种根。进入冬季对种根覆盖、保暖越冬,开
春后挖取块根,进行大田种植。
5.4.4肥料使用
肥料的管理使用按NY/T496进行。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加适量磷钾肥。一般667m2(亩)施腐熟农
家肥1000kg,腐熟饼肥40kg,磷肥50kg,硼肥0.5kg。苗高30cm时,667m2(亩)追施硫酸钾复合肥
10kg。
5.4.5水分管理
生长期间保持园土湿润,遇干旱时采用滴灌或浇灌。雨后及时排水,种根淹水时间不超过6h。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63/ 663-2007 煤矸石砖及煤矸石多孔砖砌体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 2007-10-30
- DB44/T 447-2007 桑蚕原种和一代杂交种疫病检验规程 2007-10-16
- DB33/ 654.4-2007 无公害中药材 温郁金 第4部分: 质量安全要求 2007-10-17
- DB33/ 655.4-2007 无公害中药材 金银花 第4部分: 质量安全要求 2007-10-17
- DB33/T 651-2007 地板钉通用技术条件 2007-09-17
- DB33/ 656-200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要求 2007-10-17
- DB33/ 592-2007 豆制品及面筋制品质量安全要求 2007-09-17
- DB33/ 665-2007 电石单位综合能耗和电耗限额及计算方法 2007-10-23
- DB33/ 664-2007 电解铝综合交流电耗限额及计算方法 2007-10-23
- DB33/ 658-2007 渔船设施卫生基本要求 2007-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