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2037-2022 光伏建筑一体化设计要求

DB11/T 2037-2022 Photovoltaic building integration design requirements

北京市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7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1/T 2037-2022
标准类型
北京市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12-27
实施日期
2023-04-01
发布单位/组织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27.160

CCSF12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2037—2022

光伏建筑一体化设计要求

Buildingintegratedphotovoltaic-Designrequirements

2022-12-27发布2023-04-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1/T2037—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一般要求.............................................................................3

5应用场景.............................................................................3

5.1建筑条件.........................................................................3

5.2分类及典型应用...................................................................3

6设计输入.............................................................................4

6.1一般要求.........................................................................4

6.2环境条件.........................................................................4

6.3建筑与结构设计的条件和依据.......................................................4

6.4光伏发电系统设计的条件和依据.....................................................4

7系统设计.............................................................................5

7.1建筑与结构设计...................................................................5

7.2光伏发电设备选择.................................................................9

7.3光伏方阵设计.....................................................................9

7.4监控系统........................................................................10

8设计验证............................................................................10

附录A(资料性)光伏建筑一体化典型构造和场景........................................11

附录B(规范性)组串最大功率偏差计算公式............................................12

附录C(规范性)设计验证内容........................................................13

参考文献..............................................................................14

I

DB11/T2037—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北京市标准化研究院、北京能

源学会、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京

能能源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西城区消防救援支队、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节能衡准科技

服务(北京)有限公司、阳光新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天合智慧分布式能源有限公司、华为数字

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天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绿色能源与建筑研究中心、北京城市副中

心站综合枢纽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建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火正消防安全技

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东方雨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国网(北京)综合

能源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科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纪振双、郁灿、焦垒、孙干、吴京涛、李文峰、贾月芹、陈向春、尹晓博、李

忠武、韩一叶、张彦虎、杨宗军、周巍、孙华文、黄波、陈俊臣、李云浩、王力刚、尤建军、谢莉、马

银峰、牛传雷、冯武军、王芳、付佳鑫、马若腾、缪金松、韩峦、柳晓斌、丁海兵、房建军、张登科、

李海军、郝学军、陈国良、井天军、张衡、刘青、刘学峰、刘格、黄祝连。

II

DB11/T2037—2022

光伏建筑一体化设计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光伏建筑一体化的一般要求、应用场景、设计输入、系统设计、设计验证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以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接入电网,单个并网点总装机容量不超过6MW的光伏建筑一

体化系统的工程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297太阳光伏能源系统术语

GB8624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

GB/T8626建筑材料可燃性试验方法

GB/T16895.32低压电气装置第7-712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太阳能光伏(PV)电源系统

GB/T20284建筑材料或制品的单体燃烧试验

GB/T21086建筑幕墙

GB/T32512光伏发电站防雷技术要求

GB/T34932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远程监控技术规范

GB/T36963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T37408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技术要求

GB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68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GB5017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8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91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GB50345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T50504民用建筑设计术语标准

GB50797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

GB50896压型金属板工程应用技术规范

GB55015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

JGJ26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102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T231建筑玻璃采光顶技术要求

1

DB11/T2037—2022

JGJ255采光顶与金属屋面技术规程

NB/T32004光伏并网逆变器技术规范

NB/T42142光伏并网微型逆变器技术规范

DB11/381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DB11/687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11/891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11/938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3术语和定义

GB/T2297、GB/T50504、GB5079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光伏建筑一体化buildingintegratedphotovoltaic

将光伏组件及其他光伏发电设备和材料以适合并满足光伏发电及建筑要求的方式进行构造和(或)

组装,同时具备或承担光伏发电及应有建筑功能;建筑设计充分考虑光伏发电在光照利用、结构荷载、

设备安装及其他方面要求;光伏发电系统与建筑工程一体化设计、同步施工和验收的光伏发电系统。

3.2

替代型光伏屋面alternativetypephotovoltaicroof

由光伏组件及其支撑、固定、密封构件或材料组成的构造层替代金属板、玻璃装饰或其他屋面材料,

同时具备光伏发电和建筑所需功能的屋面。

3.3

复合型光伏屋面compoundphotovoltaicroof

将光伏组件及其支撑和固定构件与金屋板或其他建筑材料通过适配性设计及组装,形成同时具备

光伏发电和建筑所需功能的复合屋面。

3.4

光伏采光顶photovoltaicskylight

由光伏组件及其支撑、固定、密封构件或材料组成的构造层替代玻璃面板,同时具备光伏发电和建

筑采光及其他功能的屋顶。

3.5

光伏幕墙photovoltaiccurtainwall

建于建筑外墙,将光伏组件作为面板材料,同时满足光伏发电和建筑要求的幕墙。

3.6

光伏篷photovoltaiccanopy

由光伏组件及其支撑和固定构件组成,置于建筑外墙的阳台、平台或窗户之上,能够发电并具有遮

阳和(或)挡雨作用的篷。

3.7

建筑用光伏构件photovoltaiccomponentsforbuilding

同时具备光伏发电和建筑功能的光伏组件或建筑用光伏构件。包括常规结构的光伏组件,光伏组件

与金属板或其他建筑材料通过适配性设计、预先装配的复合型构件,组件附加结构强化或隔热层后组成

的复合构件,其他结构形式的构件。

2

DB11/T2037—2022

4一般要求

4.1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符合“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要求,以及“高效、安全、可靠”的光伏

发电系统电气要求。

4.2光伏发电系统与建筑工程应双向满足,统一规划、一体化设计、同步施工和同步验收:

a)建筑工程项目在前期规划设计时,宜考虑建筑上可加装光伏发电设施的位置、可利用面积,可

选用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形式和构造类型;

b)建筑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宜包含光伏发电对建筑和结构设计的附加要求,以及光伏与建筑结

合部位结构和性能方面的要求;

c)安装于建筑上的光伏发电系统不应超出建筑物结构轮廓线,其支撑结构的结构样式、建设高度、

结构外沿应与建筑物立面相协调;

d)建筑工程施工设计宜充分考虑光伏发电在光照利用、结构支撑、设备安装、光伏组件及其他设

备散热、运行维护及其他方面的需求;

e)光伏发电系统的施工设计应充分考虑并满足建筑在结构承载、防水、防火、防雷、耐腐蚀、热

工、抗震、采光等方面的要求。

4.3光伏建筑一体化设计应充分考虑光伏发电与建筑设施的共用:

a)光伏组件或建筑用光伏构件具备替代屋面或墙体材料条件时,宜优先选用替代型构造;

b)光伏发电与建筑或所在区域内的变压器、配电设备、供用电线路和通道可以共用时,宜优先实

现共用;

c)同场建设的光伏发电和建筑设备用运检设施、通道,宜优先实现共用;

d)建筑或其所在区域的消防和安防及其他可以共用的设施,宜优先实现共用。

4.4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设计不应降低原建筑消防防护水平。

4.5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和产品,以及节能型材料:

a)采用高强、耐久、轻质、高效的结构或结构与功能复合型材料;

b)充分考虑采用光储直柔及其他先进系统形式的可行性或为其未来应用预留空间和接口。

5应用场景

5.1建筑条件

5.1.1工业建筑、农业建筑、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屋面、外墙、其他外围护结构及建筑平台、阳台和突

出物上安装光伏发电系统的位置应满足光照条件要求。

5.1.2以下类型建筑,禁止安装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

a)GB50016中规定的以下建筑:

1)火灾危险性类别为甲、乙类厂房和仓库、加油站加气(氢)站;

2)与甲、乙类建筑“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防火间距低于要求的建筑。

b)设计或残余使用寿命低于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使用年限的建筑;

c)木结构建筑;

d)历史建筑,保护建筑,宗教建筑,超高层建筑;

e)周边存在严重遮挡或日照时数低于设计要求的建筑;

f)违法、临时或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建筑。

5.2分类及典型应用

3

DB11/T2037—2022

5.2.1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安装位置、结构形式的选择应与建筑风格协调统一。

5.2.2光伏建筑一体化包括以下类型:

a)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