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1117-2007 磁致伸缩液位计
GB/T 21117-2007 Magnetostrictive liquid level meter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7年10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北京航天神舟测控仪器有限公司、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 起草人:
- 潘年茂、程言峰、李永清、徐秋玲、李竞武、冯晓升、金丽辉、潘岩、缪寅宵、潘抒平
- 出版信息:
- 页数:15页 | 字数:24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17.040.30
N12i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1117--2007
磁致伸缩液位计
Magnetostrictiveliquidlevelmeter
2007-10-11发布2007-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瘟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1117-2007
言
四
目H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一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航天神舟测控仪器有限公司、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沈阳仪表科学研
究院、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2潜年茂、程言峰、李永清、徐秋玲、李竞武、冯晓升、金丽辉、潘岩、缪寅宵、
潘抒平。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I
GRIT21117-2007
磁致伸缩液位计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磁致伸缩液位计的产品分类、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使用说
明书、包装、贮存、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磁致伸缩液位计(以下简称液位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3836.1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CGB3836.1-2000.eqvIEC
60079-0:1998)
GB3836.2爆炸性气体环挠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z隔爆型飞"CGB3836.2-2000.eqvIEC
60079-1:1990)
GB3836.4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2本质安全型"i"CGB3836.4-2000.eqvIEC
60079-11:1999)
GB4208外壳防护等级CIP代码)(GB4208-1993.eqvIEC60529:1989)
GB9969.1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5464仪器仪表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5479~1995工业自动化仪表绝缘电阻、绝缘强度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17626.2-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CidtIEC61000-4-2,
1995)
GB/T17626.3-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dt1EC
61000-4-3,1995)
GB/T17626.4-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CidtIEC
61000-4-4:1995)
GB/T17626.5一1999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CidtIEC61000-4-5,
1995)
GB/T17626.6-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CidtIEC
61000-4-6,1996)
GB/T17626.8-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CidtIEC61000-4-8:
1993)
GB/T18268-2000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电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Cidt1EC61326-1:1997.
Amd.l:1998)
GB/T18271.1-2000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通用性能评定方法和程序第1部分=总则
CidtIEC61298-1,1995)
GB/T18271.3~2000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通用性能评定方法和程序第3部分2影响量影响
的试验CidtIEC61298-3:1998)
GB/T18271.4←2000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通用性能评定方法和程序第4部分2评定报告的
GB/T21117-2007
引同=-
本标准是根据国内外磁致伸缩液位计的当前技术状态和发展方向,在充分考虑国内市场需求的前
提下制定的.该液位计具有高精度的特点,不仅属于通用的传感器,也可作为计量器具使用。为此,在
编写时,力求使本标准兼顾上述两个应用方向,并尽量保持和JIG971-2002«液位计检定规程》一致。
E
GBfT21117-2007
内睿(idtlEe61298-4,1995>
113fT9329-1999仪器仪表运输、运输贮存基本环境条件且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束语和定且适用于本标准.
3.1
而使得铁磁质的'"置和体棋盘生改变的
茸等方式,保证
2
GRIT21117-2007
5.3供电电源
额定工作电压:24V(d.c)。
正常工作电压:9V(d.c)~30V(d.c).
5.4工作环境
环境温度可选为z
a)-25·C~十55·C;
b)-40"C~+85·C;
c)-50"C~十125"C•
相对湿度:0%~98%。
介质温度范围由制造厂自行规定。
5.5额定工作压力
测杆额定工作压力应从下列数值中选取:0.63MPa,1.6MPa,2.5MPa,4.0MPa,6.3MPa,
10MPa,16MPa.
6技术要求
6.1与准确度有关的要求
6.1.1示值误差
液位计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有两种表示方式z
a)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为土(a%•FS+b)。其中:a为液位计的相对误差标称值,可选为0.01、
0.02、0.05、O.1;FS为液位计的量程(单位:mm或皿)均为数字通信型液位计的分辨力(单
位:mm),模拟输出型液位计b=O.
b)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为±N.N为液位计的绝对误差标称值,可选为0.5mm、1.0mm、
1.5mm,2.0mm回
液位计在调校后,零点和满度的输出值误差应不超过最大允许示值误差绝对值的二分之一。
6.1.2非线性
液位计的非线性误差应不超过最大允许示值误差绝对值的二分之一。
6.1.3固差
液位计的回差应不超过最大允许示值误差绝对值的五分之二。
6.1.4重复性
液位计的重复性应不超过最大允许示值误差绝对值的五分之二。
6.2与影晌量有关的要求
6.2.1稳定性
液位计连续运行72h.试验前后输出值的变化,以及下限值和满量程的变化均应不超过最大允许
示值误差绝对值的二分之一。
6.2.2负载电阻
对于模拟输出型液位计,在保证液位计正常工作电压不变的前提下,当负载电阻在规定范围
(见5.2)内变化时,输出值的变化应不超过最大允许示值误差绝对值的五分之二。
6.2.3电源变化
供电电压在液位计的正常工作电压范围内变化,输出值的变化应不超过最大允许示值误差绝对值
的五分之二。
6.2.4电源保护
液位计应具备防反向保护功能回当液位计电源端反向施加允许的最大供电电压后,再正常连接时,
液位计应能正常工作,输出值的变化应不超过最大允许示值误差绝对值的五分之二。
3
GB/T21117-2007
6.2.5温E性能
在5.4规定的工作环境温度范围内,平均每变化lO"C.输出值变化应不跑过最大允许示值误差的
绝对值.试验后,液位计应符合6.1的要求.
6.2.6恒定ill热
植位计在温度40'(;和相时湿厦95%的条件下至少保持48h.试验后,输出值的变化应不超过最大
允许示值误差绝对值的二分之,井符合6.3.1的b)、6.3.3的要求.在一般试验大气条件下恢直24h
后,应符合6.1、6.3.1的叶的要求.
6.2.7机械振动
lli照GB/T18271.3-2000中写
U频率范围10Hz-500~在s
M位移峰幅值:0.15
d加速度幅值19
植位计经圭振动试
6.2.8电磕孽害性IcJ
擅位计的抗扰皮a验白,最低
GB/T18268~20001岳苦,的规定
本标准不对液再唱盘射要
中2规定的A类设
备的主射限值.
精口四阻的项目性能判据
工"缸射"静笛电白
OJ;;们2
外壳射l
l
2
电源蝙2
1
CHIT17626.4-=19982
信号端GB/T176目5-19992
BIT17626.6-199813Vl
6.3真他要求
6.3.1绝蜡电阻
液位计应带有接地端于或接地导线,该节骨喃喃#南伽阜理唱国应ζ0.50.
擅位计的绝缘电阻应符告GB/T15479一1995的规定.试验电压为100V(d.c).具体要求如下
.)在一般大气条件下,电雷端和接地端之间的绝撞电阻应注10M且,
b)经湿热试验后,电醒端和接地端在间的绝缘电阻应注5MO.
6.3.2工作压力
测杆承莹的试验压力为额定工作压力的1.5倍.持续20min.不应有事漏和损坏现盘,井符合
6.1、6.3.1的时、6.3.3的要求.
6.3.3外观
擅位计的外表团应光洁、平整、色撵均匀,不得有剥落且伤痕等恤陷.际牌应清晰、完整.:it固件不
得有松动、损坏现盘.刚性忏擅位计的测杆不得有弯曲、变形现盘.
4
,
GDIT21117-2007
6.3.4防爆性能
防爆型擅位计需经国革指定的防爆幢验单位审查和检验,取得防爆合格证书.在擅位计明显处应
有防爆标革和防爆告格证号.其中:隔爆型檀位计应按GB3836.1和GB3836.2的要求设计和生产5
本质量全型液位计应按GB3836.1和GB3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53/ 101.2-2002 洱源梅子种植加工综合标准 第2部分:洱源果梅主栽品种 2002-12-26
- DB42/T 243-2003 无公害食品 鲜食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2003-02-24
- DB53/T 101.3-2002 洱源梅子种植加工综合标准 第3部分:洱源果梅育苗技术规范 2002-12-26
- DB53/ 101.8-2002 洱源梅子种植加工综合标准 第8部分:洱源果梅收购质量要求 2002-12-26
- DB53/T 101.1-2002 洱源梅子种植加工综合标准 第1部分:洱源梅园规划 2002-12-26
- DB11/T 186-2003 优质小豆生产技术综合标准 2003-04-25
- DB42/T 238-2003 武汉市商业区域分类设置规范 2003-01-10
- DB53/T 101.5-2002 洱源梅子种植加工综合标准 第5部分:洱源果梅多头高接换种技术规范 2002-12-26
- DB53/T 101.7-2002 洱源梅子种植加工综合标准 第7部分:洱源果梅收购质量要求 2002-12-26
- DB53/T 101.6-2002 洱源梅子种植加工综合标准 第6部分:洱源果梅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 2002-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