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919-2017 热熔沉积型 3D 打印机通用技术规范
DB34/T 2919-2017 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hot-melting-type 3D printer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7年09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安徽省春谷 3D 打印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芜湖市爱三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芜湖市标准化研究所、芜湖西通三维技术有限公司、芜湖思瑞迪三维科技有限公司、芜湖林一电子科技 有限公司、安徽工程大学
- 起草人:
- 黄仲佳、张文义、王彭杰、阮红、王斌斌、刘晓槐。
- 出版信息:
- 页数:1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
25.120.30
J07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2919—2017
热熔沉积型3D打印机通用技术规范
General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FusedDepositionModeling3Dprinter
文稿版次选择
2017-09-15发布2017-10-15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2919—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安徽省春谷3D打印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春谷3D打印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芜湖市爱三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芜湖市标准化研究所、芜湖西通三维技术有限公司、芜湖思瑞迪三维科技有限公司、芜湖林一电子科技
有限公司、安徽工程大学。
本标准起草人:黄仲佳、张文义、王彭杰、阮红、王斌斌、刘晓槐。
I
DB34/T2919—2017
热熔沉积型3D打印机通用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热熔沉积型3D打印机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
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热熔沉积型3D打印机的设计和制造。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6107使用串行二进制数据交换的数据终端设备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之间的接口
GB/T9254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17618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
GB17625.1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
GB/T18455包装回收标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热熔沉积型3D打印机FusedDepositionModeling(FDM)3DPrinter
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采用热挤出机(3.2)在一定温度下挤出半熔融状态的热塑性塑料细
丝,以层层堆积的方式建构三维物体的设备或机器。
注1:热熔沉积型3D打印机通常指用于塑料线材打印成型的设备,常用(不限于)PLA、ABS、HIPS、TPU、PETG、PC
等热塑性塑料线材作为打印材料。
注2:热熔沉积型3D打印机通常应用于(不限于)教学教具、概念模型制作、功能性测试、工装夹具、模具组件、生
产制造以及最终使用部件等领域。
3.2
热挤出机thermalextruder
用于热熔沉积型3D打印机(3.1)线材加热和挤出的一种机械装置。
3.3
3D打印丝材3Dprintwire
1
DB34/T2919—2017
用3D打印的线状原材料。
3.4
层厚thicknessoflayer
打印每层的高度的尺寸。
3.5
打印三维尺寸精度printresolution
打印物体的实际三维尺寸与理论设置三维尺寸之间的偏差的绝对值。
3.6
最大打印三维尺寸maximumprint3Dsize
打印机所能打印的最大三维尺寸,且打印尺寸在规定的平台范围内。
3.7
最小打印层厚minimumprintthickness
打印机所打印的每层的最小厚度。
3.8
热床thermalplatform
用于防止打印时物体翘边的加热平台。
3.9
耗材盘wirereel
用于卷放打印线材的塑料盘。
3.10
打印层位移误差printlayerdisplacementerror
以预先设定的打印层位置打印,实际打印输出的X、Y方向内与预设位置的位移差。
3.11
睡眠状态sleepmode
产品停止运行一段时间后,在不关闭的状态下自动进入的能耗较低的状态。
注:当产品睡眠状态具有多种功率水平时,则由生产者指定一种功率水平作为产品的睡眠状态功率。
4分类
4.1热熔沉积型3D打印机分成桌面3D打印机和工业3D打印机两种类型。
2
DB34/T2919—2017
4.2桌面3D打印机简称桌面机,体积小、精度等级差,通常用于家庭、教育、小体积物件及模型的打
印。
4.3工业3D打印机简称工业机,体积较大、精度等级较高,通常用于商业、工业零部件的打印。
注:带热床的工业3D打印机必须独立电源供电。
5要求
5.1外观
产品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划伤、裂缝、污垢和变形等。表面涂覆层应均匀,不应有起泡、龟裂、脱落、
磨损和其他机械损伤。
金属零部件不应有锈蚀和其它机械损伤。
5.2技术要求
5.2.1操作性能要求
各操作开关、按键应灵活、可靠、方便。供用户使用的选择开关应便于识别和操作。上料、装卸耗
材盘应简单、方便。告警和指示灯应置于明显位置。
5.2.2最大打印三维尺寸
产品的最大打印三维尺寸应达到产品规格规定的最大三维尺寸。
5.2.3最小打印层厚
产品的打印层厚精度等级应高于表1所示的6级,6级为不合格。
表1最小打印层厚等级
打印层厚度等级
≤0.02mm1
0.01mm~0.05mm2
0.05mm~0.1mm3
0.1mm~0.2mm4
0.2mm~0.27mm5
>0.27mm6
5.2.4三维尺寸打印精度
产品的三维尺寸打印精度等级应高于表2所示的6级,6级为不合格。
表2打印精度等级
三维尺寸打印精度等级
≤1%1
1%~2%2
2%~5%3
3
DB34/T2919—2017
表2(续)
三维尺寸打印精度等级
5%~10%4
10%~15%5
>15%6
5.2.5打印层位移误差
产品的打印层位移误差等级应高于表3所示的6级,6级为不合格。
表3打印层位移误差等级
打印层位移误差等级等级
≤0.05mm1
0.05mm~0.1mm2
0.1mm~0.2mm3
0.2mm~0.3mm4
0.3mm~0.5mm5
>0.5mm6
5.2.6喷头温控精度
打印机喷头温控精度等级应高于表4所示的6级,6级为不合格。
表4喷头温控精度等级
喷头温控精度等级
≤2℃1
2℃~4℃2
4℃~6℃3
6℃~8℃4
8℃~10℃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Z 0039.16-1992 地质仪器产品基本环境试验条件及方法 二氧化硫试验 1992-11-11
- QJ 870.2-1984 塑料挤压模具 矩形塑料挤压模 1984-09-05
- SJ 2354.13-1983 PIN、雪崩光电二极管倍增因子的测试方法 1983-08-15
- QJ 1181.4A-1995 软磁合金的热处理 磁温度补偿合金的热处理 1995-04-26
- HB 2037-1989 导板 1989-05-13
- HB 6242-1989 角形单耳止动垫圈 1989-05-13
- QJ 943-1985 不锈钢薄膜减压阀型式与尺寸 1985-08-14
- QJ 2312.1-1992 通用槽形弯曲模(L ≤ 220mm)下模座 1992-03-02
- HB 4125-1988 十字槽柄圆凸模 1988-04-09
- HB 1427-1987 偏心侧向顶紧器 1987-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