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860.1-2017 水稻秸秆还田小麦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规程 第 1 部分:沿淮区域

DB34/T 2860.1-2017 Rice Straw Return and Precision Cultivation Techniques for Wheat Part 1: Around Huai River Region (English translation only)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2860.1-2017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7-03-30
实施日期
2017-04-30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稻茬小麦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和小麦机械播种、施肥、开沟、田间 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本部分适用于沿淮地区水稻茬小麦规模化生产,安徽同类型生态区可参照采用。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颍上县农业委员会、安徽未来种业有限公司、颍 上县昊康种植专业合作社、阜阳市农业科学院、安徽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蒙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起草人:
王冠军、杜世州、乔胜秋、乔玉强、胡丽玲、夏云祥、张文静、吴玲雁、赵竹、 冯家春、范孝忠、叶为发、曹文晖、陈乃珍、程玉英、徐光中、李文宏、高波、赵磊、王献志、王正东、 孙友武。
出版信息: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

65.020.20

B05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2860.1—2017

水稻秸秆还田小麦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规程

第1部分:沿淮区域

TechnicalRegulationsofAccurateandQuantitativeCultivationforPlantingRice

CropofWheatintheConditionofStrawReturningtoField

Part1:TheareasalongtheHuaiheRiver

文稿版次选择

2017-03-30发布2017-04-30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2860.1—2017

DB34/T2860《水稻秸秆还田小麦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规程》为系列标准,分为2个部分:

——第1部分:沿淮区域;

——第2部分:江淮区域。

本部分是《水稻秸秆还田小麦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规程》中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提出。

本部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颍上县农业委员会、安徽未来种业有限公司、颍

上县昊康种植专业合作社、阜阳市农业科学院、安徽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蒙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冠军、杜世州、乔胜秋、乔玉强、胡丽玲、夏云祥、张文静、吴玲雁、赵竹、

冯家春、范孝忠、叶为发、曹文晖、陈乃珍、程玉英、徐光中、李文宏、高波、赵磊、王献志、王正东、

孙友武。

I

DB34/T2860.1—2017

水稻秸秆还田小麦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规程第1部分:沿淮区域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稻茬小麦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和小麦机械播种、施肥、开沟、田间

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本部分适用于沿淮地区水稻茬小麦规模化生产,安徽同类型生态区可参照采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04.1-2008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15671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NY/T995谷物(小麦)联合收获机械作业质量

DB34/T797-2008小麦旋耕施肥播种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

DB34/T1097-2013淮北地区旱茬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DB34/T1345沿淮小麦优质高产病虫草害防治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精确定量栽培accurateandquantitativecultivation

根据小麦生育和高产形成规律,以最必需、最少的作业次数,在最适宜的生育时期、用最适宜的技

术定量化强度管理小麦,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综合目标。

4产量目标

产量500kg~550kg/667m2以上,有效穗42万~48万/667m2、穗粒数35粒~38粒左右、千

粒重40g~42g。

5播前准备

5.1品种选择

1

DB34/T2860.1—2017

选用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或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且适宜安徽省沿淮地区

种植的高产、抗逆性强的半冬性或弱春性小麦品种。

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2008中4.2.3规定要求。

5.2种子处理

5.2.1种子包衣

依据GB/T15671和GB/T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播种前用种衣剂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

5.2.2药剂拌种

未经包衣的种子可采用药剂拌种方法处理。依据DB34/T1097-20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