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3623-2019 内陆水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评价技术规程

DB37/T 3623-2019 DB37/T 3623-2019 Internal waters fishery resource enhancement and release effect evalu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山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7/T 3623-2019
标准类型
山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9-07-23
实施日期
2019-08-23
发布单位/组织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150

B52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3623—2019

内陆水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评价技术

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evaluatingtheeffectoffisheryenhancementandreleasing

ininlandwaters

2019-07-23发布2019-08-23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7/T3623—2019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评价原则...........................................................................1

5评价流程...........................................................................2

6评价内容...........................................................................2

7评价方法...........................................................................3

7.1评价数据获取途径...............................................................3

7.2评价指标体系...................................................................3

7.3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4

7.4指标等级划分标准...............................................................5

7.5评价指数计算...................................................................6

7.6放流效果等级划分...............................................................7

7.7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与更新.......................................................7

8评价结果...........................................................................7

8.1总则...........................................................................7

8.2综合效果评价...................................................................7

8.3单项效果分析...................................................................7

9报告编写...........................................................................8

附录A(资料性附录)内陆水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评价............................9

I

DB37/T3623—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由山东省渔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董贯仓、冷春梅、李秀启、高云芳、刘超、王亚楠。

II

DB37/T3623—2019

内陆水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评价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内陆水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评价过程中的评价原则、评价流程、评价内容、评价

方法、效果评价与分析、报告编写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湖泊、水库、河流、采矿塌陷区等内陆水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的效果评价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SC/T9102.3渔业生态环境监测规范第3部分:淡水

SC/T9401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内陆水域inlandwaters

特指内陆适宜渔业生物生存的各种水体,主要包括湖泊、水库、河流和采矿塌陷区等。

3.2

增殖放流效果评价effectivenessevaluationoffisheryenhancementandreleasing

按照预先设计的流程和内容,采取科学、简易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实施增殖放流后水域的生态、

经济和社会指标进行跟踪调查和综合分析,评价增殖放流活动预定目标和指标的实现程度并写出评价报

告的过程。

4评价原则

内陆水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效果评价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a)科学性原则采取统一、标准化的评价方法,客观、真实地反映系统内涵以及增殖放流活动的

动态影响;

b)全面性原则评价所涵盖的内容有助于全面地反映增殖放流的实施效果;

c)重点性原则通过分类选择重点指标,简化系统分析过程;

d)层次性原则评价体系既有机地整合各个子系统,又于不同层次上体现对应指标;

1

DB37/T3623—2019

e)可操作性原则立足现有的渔业管理和科研基础,充分利用现已有资料和成果,通过构建适宜

的评价方法,以定量表达或量化手段进行定性描述的方式进行效果评价。

5评价流程

增殖放流效果评价按以下步骤和流程进行:

a)明确评价区域,分析增殖放流活动实施的目的,确定评价单位并制定技术方案;

b)采取实地调查与调研等方式,结合查阅资料,获取增殖放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影响;

c)结合增殖放流实施的目的,通过咨询基层从业者、渔业主管部门及渔业科研人员等相关研究领

域专家,构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放流效果评价技术体系;

d)依评价方法对获取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与处理,计算相关效果评价指数;

e)依据评价指数分别分析增殖放流的综合效果及其单项指标的改善程度,探讨活动实施中存在的

问题,形成对策意见与建议反馈并改进增殖放流实施计划。

效果评价流程见图1。

图1内陆水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评价技术流程

6评价内容

效果评价内容主要包括:

2

DB37/T3623—2019

a)生态影响:主要包含放流渔业资源的增殖情况和对构建平衡稳定的生态系统及改善水域生态环

境的贡献等内容;

b)经济影响:主要包含实施水域的直接渔获产出及其潜在产业的收益等内容;

c)社会影响:既包含社会大众的受益及其认可度的提升,也包含相关机构管理水平即增殖放流实

施保障水平的提升等内容。

7评价方法

7.1评价数据获取途径

效果评价所需数据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取:

a)生态环境现状数据:按照SC/T9102、SC/T9401等标准进行现场环境与生态调查,采集主要

增殖渔业资源、水域生态系统(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水生植物和游泳动物)和水质状况等数

据资料;

b)生态环境历史数据: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获取,历史资料缺失水域宜在放流前依据生态环境现状

数据的获取途径补充相关调查,其中文献等历史资料以近5年或10年内的文献为主,数据应

由具有相关调查和研究资质的专业人员采集,并由相关专家审定;

c)经济社会数据:主要通过搜集文献与统计年鉴等资料获取,并辅助以渔业主管部门和从业者调

研补充完善,其中文献和统计资料以近5年或10年内的文献为主,调研资料应从具5年以上

相关从业经验的专业人员处采集,并由相关专家审定。

7.2评价指标体系

7.2.1评价指标的选择

根据效果评价原则,参考相关水域渔业发展规划和增殖放流的实施目的,按下列顺序构建层次分析

结构:

a)确定评价的目标层即具体开展某内陆水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效果评价;

b)根据增殖放流的三大服务功能,按照SC/T9401的效果评价要求,采用层次分析法初步构建生

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评价目标的系统层;

c)依据水域渔业规划及增殖放流实施目的等构建要素层,其中生态效益主要包括水域生态环境的

改善、水生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影响和主要放流渔业资源的增殖情况(主要或者全部增殖渔

业生物的资源变动情况),经济效益指标主要包括主要增殖渔业生物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社

会效益主要涵盖渔业管理机构的科学水平及社会大众的接受、参与及增加收益程度;

d)依据增殖放流活动实施的目的,参考不同要素层相关调查及评价标准,充分考虑历史资料搜集、

生态跟踪监测及经济社会指标获取难易程度的基础上,确定内陆水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评

价的指标层指标。

7.2.2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遵循本文7.2.1评价指标的选择,初步构建的内陆水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评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