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1865-2023 湿地碳汇监测技术规程

DB36/T 1865-2023 Wetland Carbon Sequestration Monitor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江西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6/T 1865-2023
标准类型
江西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11-08
实施日期
2024-05-01
发布单位/组织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省林业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省林业局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40

CCSB64

备案号:

DBDB36/T31865—62023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1865—2023

湿地碳汇监测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wetlandcarbonsinkmonitoring

2023-11-08发布2024-05-01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6/T1865—2023

目  次

前  言...............................................................................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监测对象............................................................................3

5湿地总体概况调查....................................................................3

6计量与监测..........................................................................3

7监测要求............................................................................7

DB36/T1865—2023

前  言

本文件依据GB/T1.1-2020的编写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省林业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任琼、袁继红、曾欢欢、周莉荫、俞长好、程淳姬、况小洪、王礼权、敖卿鑫、

郑辉、漆泳宾、缪泸君、迟韵阳、万方、况绍祥、李建中、严员英、唐山。

I

DB36/T1865—2023

湿地碳汇监测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湿地碳汇的监测对象、湿地总体概况调查、湿地碳汇的计量与监测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范围内的湿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文本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4708湿地分类

LY/T2898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技术规范

NY/T1121.4土壤检测第4部分:土壤容重的测定

HJ/T91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16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501水质总有机碳的测定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HJ658土壤有机碳的测定燃烧氧化-滴定法

HJ1169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湿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湿地wetland

具有显著生态功能的自然或者人工的、常年或者季节性积水地带、水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

米的海域,但是水田以及用于养殖的人工的水域和滩涂除外。

3.2

河流湿地riverinewetland

围绕自然河流水体而形成的河床、河滩、洪泛区、冲击而成的三角洲、沙洲等自然体的统称。

3.3

湖泊湿地lacustrinewetland

由地面上大小形状不一、充满水体的自然洼地组成的湿地,包括各种自然湖、池、荡、漾、泡、海、

错、淀、洼、潭、泊等各种水体名称。

1

DB36/T1865—2023

3.4

沼泽湿地marshywetland

地表及地表下层土壤经常过度湿润,地表生长着湿性植物和沼泽植物,有泥炭累积或虽无泥炭累积

但有潜育层存在的土地。

3.5

人工湿地human-madewetland

人类为了利用某种湿地功能或用途而建造的湿地,对自然湿地进行改造而形成的湿地,也包括某些

开发活动导致积水而形成的湿地。

3.6

湿地有机碳库wetlandorganiccarbonpool

在碳循环过程中,湿地生态系统存储碳的各组成部分。包括土壤、沉积物、植物和水体等四个部分。

3.7

土壤有机质soilorganicmatter

以各种形态和状态存在于土壤中的含碳有机化合物,主要包括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和这些生物残

体的不同分解阶段的产物以及由分解产物合成的腐殖质等。

3.8

湿地有机碳储量wetlandorganiccarbonstorage

在特定时间内湿地生态系统有机碳蓄积的结果,主要包括土壤、沉积物、植被和水体的碳储量。

3.9

植物含碳率carboncontentfraction

单位干物质的碳含量。

3.10

总有机碳totalorganiccarbon

水体中溶解性和悬浮性有机物含碳的总量。

3.11

湿地碳汇量wetlandcarbonsequestration

一定时间段内监测边界内湿地碳储量变化量,反映的是湿地对温室气体的清除能力和贡献。

3.12

湿地碳计量与碳监测wetlandcarbonaccountingandmonitoring

对现有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碳汇量和监测区域边界内的排放量情况进行动态监测。

3.13

绝对碳汇能力absolutecarbonsequestrationcapacity

单位面积内湿地碳储量的变化。

2

DB36/T1865—2023

4监测对象

参照GB/T24708湿地分类,监测对象包括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

5湿地总体概况调查

湿地总体概况调查内容与方法参考LY/T2898,调查内容和方法见表1。湿地总体概况数据记录见

附录A.1。

表1湿地总体概况调查内容和方法

项目单位方法

图斑号—遥感影像区划编号

样地号—遥感影像布点编号

地理坐标°、′、″GPS测定

海拔高度mGPS测定

湿地类型—地形图、遥感影像判读结合实地调查

湿地面积hm2遥感影像勾绘

地貌形态类型—地形图结合实地调查

湿地成因类型—遥感影像判读结合实地调查

湿地土壤类型—实地调查

湿地植被类型—实地调查

湿地水源类型—遥感影像判读结合实地调查

湿地积水状况—遥感影像判读结合实地调查

地下水位深度m实地调查

平均淹水深度m实地调查

淹水面积hm2遥感影像判读结合实地调查

人为干扰强度—实地调查

6计量与监测

6.1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监测

6.1.1土壤采样点的布设

土壤采样点的布设按照HJ/T166规定执行。

6.1.2土壤样品的采集、制备、保存和质量控制

土壤样品的采集采用土钻法钻取深度为100cm的土样,按0cm~10cm、10cm~20cm、20cm~

30cm、30cm~50cm、50cm~100cm分层取样。土壤样品制备与保存方法和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按

HJ/T166规定执行。土壤采样点基本信息野外监测记录见附录B.1。

6.1.3土壤容重和有机碳测定

6.1.3.1土壤容重测定按照NY/T1121.4中第4章的规定执行,测定内容见表2。

6.1.3.2土壤有机碳的测定按照HJ658规定执行,测定内容见表2。

3

DB36/T1865—2023

表2土壤物理化学性质测定内容及方法表

监测内容测定方法单位监测周期

土壤容重NY/T1121.4kg·m-3

每2~3年1次,包括丰水期和枯水期

土壤有机碳HJ658%

6.1.4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

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见公式1和公式2。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