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2205-2015 气相色谱用热导检测器测试方法
GB/T 32205-2015 Standard practice for testing thermal conductivity detectors used in gas chromatography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5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上海天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上海仪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仪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北京东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重庆川仪分析仪器有限公司、辽宁科瑞色谱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分析仪器研究所
- 起草人:
- 丁素君、马雅娟、杨任、李征、赵庆军、孟庆祥、关文顺、娄兴军
- 出版信息:
- 页数:16页 | 字数:3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17.180.99
N52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彖标淮
GB/T32205—2015
气相色谱用热导检测器测试方法
Standardpracticefortestingthermalconductivitydetectorsusedin
gaschromatography
2015-12-10发布2016-07-01实施
幅畿勰畫曹1警彎畫发布
GB/T32205—2015
-—1—
刖旨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T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天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上海仪盟电子科技有限公
司、上海仪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北京东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重庆川仪分析仪器有限公司、辽宁科瑞色
谱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分析仪器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丁素君、马雅娟、杨任、李征、赵庆军、孟庆祥、关文顺、娄兴军。
GB/T32205—2015
气相色谱用热导检测器测试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相色谱用热导检测器性能的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细丝(热敏金属丝)或热敏元件的气相色谱用热导检测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ASTME26O填充柱气相色谱法操作规范(Practiceforpackedcolumngaschromatography)
ASTME355气相色谱术语及其相互关系的规范(Practiceforgaschromatographytermsandre
lationships)
CGAP-1压缩气体容器的安全操作规范(Safehandlingocompressedgasesincontainers)
CGAG-5.4T作现场氢气管道系统使用标准(Standardforhydrogenpipingsystemsatconsumer
locations)
CGAP-9惰性气体:氮气、氮气和氮气(Theinertgases:argon,nitrogenandhelium)
CGAV-7确定T业混合气体阀出口连接的标准方法(Standardmethordofdeterminingcylinder
valveoutletconnectionsforindustrialgasmixtures)
CGAP-12低温液体的安全操作(Safehandlingocryogenicliquids)
HB-3压缩气体手册(Handbookocompressedgases)
3符号和缩略语
下列符号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峰面积,mV•min;
——计算得到的峰面积(峰高乘以半峰宽),mV•min;
一一积分得到的峰面积,mV•min;
C——被测物在载气中的静态浓度,mg/mL;
Cd——检测器内的被测物相对于载气的浓度,mg/mL;
Ct——注入稀释瓶后/时刻载气中被测物浓度
Co——被测物在稀释瓶中的初始浓度,mg/mL;
D最小检测限,mg/mL;
E——检测信号,mV;
Fa——柱后或检测器出口的载气流量,mL/min;
Fc——经过检测器、稀释瓶或渗透管的温度校正过的载气流量,mL/min;
N一一噪声,mV或
大气压,Pa;
Pd——检测器内载气压力,Pa;
1
GB/T32205—2015
Pw——室温时水的分斥,Pa;
Rt一一特定温度下渗透管内被测物的渗透率,mg/mL;
S检测器灵敏度,mV•mL/mg;
Smax——在半对数坐标纸上绘制的灵敏度对浓度Illi线中灵敏度的最大值,mV•mL/mg;
T——检测器响应时间,s;
TCD热导检测器(thermalconductivitydetector);
Ta——检测器温度,K;
T——稀释瓶温度,K;
To——室温,K;
t时间,min;
Ve—■—检测器有效体积,;
V——稀释瓶容积,mL;
W——对应于一个色谱峰的载气中被测物质量,mg。
4一般说明
4.1本标准描述了不包括色谱柱单独检测器的自身性能,当检测器连接到色谱柱和其他色谱系统组件
时,也可用它来评价整个系统的性能。
4.2除非热导检测器(TCD)推荐使用方法中有特殊要求,常规气相色谱检测程序都应参照ASTM
E260,气相色谱仪的定义及其相关的术语应参照ASTME355。
4.3关于热导检测器的原理,构造和操作说明,见参考文献I。
4.4尽管可在单一或不同条件下观测到热导检测器各项特性的每一项,但是本标准是在相同的操作条
件下获得的整个检测器的性能指标。也应注意:规定的检测器的整体性能,应在检测器使用范围内多种
设定条件下进行测量。本标准中的术语和试验方法在任何情况下普遍适用。
4.5数据处理系统的线性和响应速度应保证准确反映检测器的性能。有效的数据处理系统的响应速
度应足够快,其影响对灵敏度测量可忽略不计(见参考文献匕门)。如果在检测器和终端输出装置之间
使用了额外的放大器,也应首先确定放大器的特性。
5危险性
本标准并不涉及实际使用过程中有关的安全问题。用户在使用前,确定本标准应用的局限性,并有
责任制定适宜的安全及健康规范。
气体操作安全:色谱仪使用压缩气体和低温液体的安全操作是每个实验室的责任。压缩气体协会
(CGA)是专业和大宗气体供应商的会员组织,颁布了下列标准帮助实验室里的化学工作者建立安全的
工作环境。可适用的标准有:CGAP-1,CGAG-5.4,CGAP-9,CGAV-7,CGAP-12和HB-3。
6灵敏度(响应)
6.1定义
6.1.1热导检测器的灵敏度是载气中被测物的单位浓度的信号输出,依照下列式(1)(见参考文献乙):
S=AFC/W(1)
2
GB/T32205—2015
式中:
S灵敏度,单位为毫伏毫升每毫克(mV•mL/mg);
A——峰面积,单位为毫伏分(mV-min);
Fc——载气流量(经过检测器温度校正后),单位为毫升每分(mL/min);
W——载气中被测物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
6.1.2如果载气中被测物浓度与检测器信号的对应关系已知,那么灵敏度可用式(2)表示。
S=E/Cd(2)
式中:
E一一峰高,单位为毫伏(mV);
Cd——检测器内的被测物相对于载气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o
6.2测试条件
6.2.1优先采用正丁烷作为测试标准样品。
6.2.2应在检测器的线性范围内进行测量。
6.2.3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测量的信号水平至少应比最小检测限大100倍(200倍以上的噪声水平)。
6.2.4应给出相同条件下检测器的漂移。
6.2.5应给出检测器灵敏度的测试物质和条件,包括以下几点,但并不仅限于此:
a)检测器类型(例如:钳-鹄丝类型);
b)检测器的几何结构(例如:流动型,扩散型);
c)检测器内部体积;
d)载气类型;
e)载气流量(经检测器温度校正);
)检测器温度;
g)检测电流;
h)测量方法;
i)供电类型(例如:恒压,恒流);
j)对于毛细管检测器,辅助气,载气和参比气的流量应加以说明。
6.3测量方法
6.3.1灵敏度的测量可用下面三种方法中的任意一种:
a)用指数稀释瓶的指数衰减法(见参考文献a”)(见6.4);
b)在稳态条件下,用渗透管法(见参考文献:":)(见6.5);
c)在动态条件下,采用Young氏装置法(见参考文献")(见6.6)。
6.3.2不推荐使用实际色谱层析图计算热导检测器的灵敏度,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无法准确获得被测
物的量与峰之间的对应关系。
6.4指数衰减法
6.4.1用已知流量的载气吹扫一个固定体积并装有磁力搅拌器的稀释瓶。瓶子的流出气直接进入检
测器。在瓶中加入一定数量的被测物质,其在载气中的初始浓度为开始计时。
6.4.2在任意时刻瓶出口处载气中被测物的浓度可用式(3)计算。
G=C°exp[—F</Vf](3)
式中:
G——被测物进入瓶后t时刻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
3
GB/T32205—2015
Co—-—被测物进入瓶后的初始浓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
Fc——用稀释烧瓶温校正过的载气流量,单位为毫升每分(mL/min);
I时间,单位为分(min);
V——稀释瓶容积,单位为毫升(mL)o
6.4.3为确定检测器中被测物浓度Cd,有必要建立如下温度校正式(4)。
Cd=Ct(T/T(1)(4)
式中:
Cd——检测器内的被测物相对于载气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
T——稀释瓶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
Ta——检测器温度,单位为开尔文(K)。
6.4.4任意浓度下检测器的灵敏度,见式(5)。
S=E/Cd(5)
式中:
S灵敏度,单位为毫伏毫升每毫克(mV•mL/mg);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CEC 263-2019 抢修计量周转箱技术条件 2019-11-21
- T/QGCML 3320-2024 铁氟龙套管技术要求 2024-03-12
- T/ZHAQ 6-2023 带逆变输出的储能电源 2023-12-12
- T/CEC 216-2019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检验试验技术规范高温沿海地区特殊要求 2019-04-24
- T/CSEE 0036-2017 低压电力应急电源车通用技术要求 2018-02-28
- T/CEC 355-2020 变压器用压力释放阀校准规范 2020-06-30
- T/CEC 165.6-2018 电供暖系统技术规范 第6部分:监控系统 2018-01-24
- T/LWB 021-2019 额定电压300/500V及以下地热电线电缆 2019-12-30
- T/GDWCA 0009-2018 XLPE挤包绝缘直流高压电缆 2018-01-31
- T/CEC 289-2019 10kV直流断路器通用技术要求 201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