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2124-2020 《冶金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

DB14/T 2124-2020 "Specification for Safety Management of Limited Spaces in Metallurgical and Industrial Enterprises"

山西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4/T 2124-2020
标准类型
山西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09-01
实施日期
2020-12-01
发布单位/组织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山西省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冶金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术语和定义、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作业要求、安全管理 和《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的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内冶金工贸企业的有限空间作业。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山西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北大学
起草人:
朱建国、解朝变、曹雄、崔超、高勇宏、刘艳、杨李根、马秀萍、王波、宋称 心、程海明、张旭东
出版信息:
页数:2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100

C52

DB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2124—2020

冶金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

2020-09-01发布2020-12-01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4/T2124—2020

目  次

前  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危险有害因素识别.........................................................................................................................................2

5作业要求.........................................................................................................................................................2

6安全管理.........................................................................................................................................................7

7《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的管理.......................................................................................................10

附录A(资料性附录)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11

附录B(资料性附录)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台账.........................................................................................12

附录C(资料性附录)有限空间危险有害因素告知牌.............................................................................13

附录D(资料性附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14

附录E(资料性附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措施.........................................................................................15

附录F(资料性附录)有限空间分类..........................................................................................................16

I

DB14/T2124—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西省应急管理厅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由山西省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北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建国、解朝变、曹雄、崔超、高勇宏、刘艳、杨李根、马秀萍、王波、宋称

心、程海明、张旭东。

II

DB14/T2124—2020

冶金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冶金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术语和定义、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作业要求、安全管理

和《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的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内冶金工贸企业的有限空间作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893安全色

GB2894安全标志

GB/T3805特低电压(ELV)限值

GB3836.1爆炸性环境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

GB3869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GB4053.1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

GB4053.2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

GB4053.3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

GB4053.4固定式工业钢平台

GB/T4200高温作业标准

GB6222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

GB6514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GB895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

GB9448焊接与切割安全

GB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14440低温作业分级

GB/T18664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3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GBZ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

GBZ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T205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

3术语和定义

1

DB14/T2124—2020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冶金工贸企业

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企业统称工贸行业。

3.2

有限空间

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

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含氧量不足的空间。有限空间具体可分为封闭半封闭

设备、地下建(构)筑物和地上建(构)筑物三类。

3.3

有限空间作业

进入有限空间的作业活动称为有限空间作业。指作业人员进入、探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包

括:观察、测量、调试、清扫、砌筑、涂刷等常规作业及维护、检修、施工等非常规作业行为。

4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4.1企业应针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4.2有限空间危险、有害因素主要包括:

a)有毒有害气体或缺氧而引起中毒或窒息的危险;

b)可燃气体、液体或可燃固体的粉尘发生火灾或爆炸的危险;

c)液体水平位置升高而引起淹溺的危险;

d)固体坍塌而引发掩埋或窒息的危险;

e)极端的温度、噪音、湿滑的作业面、坠落、尖锐锋利的物体及机械夹挤部位等物理危害;

f)吞没、腐蚀性化学品、带电、放射源等危险因素;

g)在炉窑类、料仓类、储罐类、设备类等有限空间内作业物体打击的危险。

5作业要求

5.1基本要求

5.1.1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开展现场勘验及危险辨识,对涉及到有毒有害、窒息性气体及通风不良的作

业场所,应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5.1.2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确认与作业空间连通的有毒、有害、窒息、高温、低温、可燃、爆

炸性气体及放射源,以及可能造成灼烫、腐蚀、淹溺等有危害性液体及可能造成掩埋危险的固态物料的

来源应按照GB6222标准规范的要求采取可靠的隔断方式,并加挂安全锁和安全警示标志。

5.1.3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针对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气体应落实监测措施,并在作业过程持续监测。

2

DB14/T2124—2020

5.1.4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对作业环境危害状况进行风险分析,辨识危害因素,制定消除、控制

危害的措施,编制作业方案、安全措施或作业标准、应急救援预案,现场应配备应急装备,应确保整个

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严禁盲目施救。

5.1.5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相关的人员都应接受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5.1.6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时,应将相关的《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见附录A)、安全施工方案、

应急预案、检测记录等文件审批确认并存放在现场。

5.1.7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企业应组织对作业人员进行书面安全交底,应将有限空间作业方案、作

业许可批准内容和作业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安全措施或作业标准告知作业人员;接受告知的

作业人员应签字认可并保留备查;现场负责人应当监督作业人员按照作业方案落实各项措施。

5.2有限空间的确认与标识

5.2.1企业应对每个装置或作业区域进行辨识,确定有限空间的数量、位置,建立《有限空间安全管

理台账》(见附录B),并根据作业环境、工艺设备变更等情况保持更新。

5.2.2有限空间应设置“有限空间、未经许可、严禁入内”的安全警示标识和危险有害因素告知牌。

——建(构)筑物类的“有限空间危险有害因素告知牌”(见附录C)应当设置在出入口处,封闭

半封闭设备类的“有限空间危险有害因素告知牌”应优先考虑设置在出入口处,不具备条件时

至少应设置在进入有限空间前能看到的位置。

——不具备条件在出入口处设置“有限空间危险有害因素告知牌”时,至少应设置在进入有限空间

前能看到的醒目位置。有限空间比较集中的场所和区域,应在醒目位置至少集中设置一处。

——凡涉及有毒、有害、窒息、高温、低温、可燃、爆炸性气体的有限空间应在现场醒目位置设置

“有限空间危险有害因素告知牌”,包括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应

当准备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施、报告电话等内容。

——凡涉及易燃易爆物质、有毒有害和窒息性气体或缺氧环境、存在淹溺或掩埋危险的“三类”有

限空间,应在现场醒目显著位置设置“有限空间危险有害因素告知牌”。

——存在其他潜在危险有害因素的有限空间,应在现场设置“有限空间、未经许可、严禁入内”的

安全警示标志。

——因设备检修或维修作业临时形成的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在现场设置“有限空间危险有害因素告

知牌”,明确告知有限空间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安全控制措施和应急救援措施(包括应当配

备的应急装备、应急电话)。

5.3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

5.3.1《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见附录A)应严格执行审批、发放、延期、取消、关闭等流程。

5.3.2作业结束后,应清点人员、工具、清理作业现场,解除相关隔离设施,并经申请人、批准人或

其授权人签字确认,方可关闭相关作业。

5.4进入前准备

5.4.1隔断

5.4.1.1与有限空间相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能源介质、物料应可靠切断,孔、洞等应进行严密

封堵。工贸企业应当采取可靠的隔断(隔离)措施,将可能危及作业安全的设施设备、存在有毒有害物

质的空间与作业地点隔开。

5.4.1.2进入有限空间前应事先编制隔离措施及清单,隔离相关能源和物料的外部来源。同时按清单

内容逐项核查隔离措施。在有放射源的有限空间内作业,作业前应对放射源进行屏蔽处理。

3

DB14/T2124—2020

5.4.1.3当进入与输送工艺介质管道相连接的密闭设备内作业时,应采取加设盲板或拆除部分管道等

措施进行可靠切断的方式,防止系统内气体或液体等有害物质进入有限空间。

5.4.2通风

5.4.2.1进入有限空间前必须采取通风措施,保持有限空间内空气流通。

5.4.2.2有限空间作业过程应采取措施,始终保持有限空间内空气良好流通。

5.4.2.3打开人孔、手孔、料孔、风门、烟门等与大气相通的设施进行自然通风。

5.4.2.4必要时,应采取强制通风。

5.4.2.5采用管道送风时,送风前应对管道内介质和风源进行分析确认无毒无害、氧含量合格。

5.4.2.6禁止向有限空间充氧气或富氧空气。

5.4.3清理、清洗

5.4.3.1有限空间内盛装或者残留的物料对作业存在危害时,作业人员应当在作业前对物料进行清洗、

清空或者置换。经检测,有限空间的危险有害因素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

有害因素》(GBZ2.1)的要求后,方可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5.4.3.2清理、清洗有限空间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清空;包括内外部物料以及所有悬浮物、可能坠落的物料。

——清扫(如冲洗、蒸煮、洗涤和漂洗)。

——中和危害物。

——置换,包括有害物质置换和可作业环境条件置换,如,氮气吹扫后,必须进行通风置换确保氧

含量在19.5%-23.5%之间满足作业条件要求。

5.4.4有毒有害物质检测

5.4.4.1气体及有害物质的检测应符合以下要求:

——检测应当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

——有限空间内物质浓度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有害物质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

爆炸性粉尘)浓度值等。

——凡是有可能存在缺氧、富氧、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等的有限空间,作业前30

分钟内,应进行检测,并注明检测时间和结果。

——取样和检测应由培训合格的人员进行。检测仪器应在校验合格有效期内,每次使用前应检查。

——取样应有代表性,应特别注重人员可能工作的区域,取样点应包括有限空间顶端、中部和底部,

取样时应停止任何气体吹扫,测试次序应是易燃易爆气体或粉尘、有毒有害气体、氧含量。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期间,气体环境等作业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应立即进行气体监测。气体监

测宜优先选择连续监测方式,应在有限空间上中下及地面四角且便于监护人、作业人员看见或

听见处检测。

——对可能释放有害物质的有限空间或在有限空间涂刷具有挥发性溶剂的涂料时,应连续监测分

析,并采取强制通风措施。情况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作业,迅速撤离人员。对现场有效处理,并

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

——检测人员进行检测时,应当记录检测的时间、地点、气体种类、浓度等信息。检测记录经检测

人员签字后存档。

——检测人员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中毒窒息等事故发生。

5.4.4.2气体及有害物质检测指标应符合以下要求:

4

DB14/T2124—2020

——有限空间的作业场所空气中的氧含量应为19.5%~23.5%,在富氧环境下不得大于23.5%;若

空气中含氧量低于19.5%,应有报警信号。当必须进入缺氧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符合GB8958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