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04/T 036-2020 元江县芒果种植技术规程

DB5304/T 036-2020 Yuanjiang Mango Plant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云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304/T 036-2020
标准类型
云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07-28
实施日期
2020-09-27
发布单位/组织
玉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7.080.10

B60

DB5304

玉溪市地方标准

DB5304/T036—2020

元江县芒果种植技术规程

2020-07-28发布2020-09-27实施

玉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304/T036—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要求,参照NY/T5025

《无公害食品芒果生产技术规程》编写而成。

本标准分为六个部份:

——第1部分:建园

——第2部分:育苗

——第3部分:定植与管理

——第4部分:嫁接与整形修剪

——第5部分:病虫害综合防治

——第6部分:采收

本标准由元江县农业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元江县经济作物工作站、元江县农业局、元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兴东、杨桂林、杨丽华、马云飞、白亚东、杨永伟、刘梦萍、李安文、刘庆

丰、刘盛勇、白福玉

I

DB5304/T036—2020

元江县芒果种植技术规程第1部分:建园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芒果种植的园地选择、田间基础设施、园地准备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芒果的种植区划、芒果园布局与芒果园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3园地选择

3.1芒果园基本条件

元江县境内,芒果园地选择在交通方便,有水源、排灌方便、避风向阳、冬季无霜、海拔1200m

以下、坡度25°以下的地区。

3.2土质要求

土壤选择砂质土、壤土、砖红壤或冲积土,避免选择石灰岩或碱性过强的土壤,PH5.5-7.5。

3.3气象要求

a)温度

适宜生长平均温度是19.5℃~25℃,最低温度不低于10℃,全年无霜。

b)降雨量

适宜年降雨量800~1200毫米。

3.4种植区划

a)最适宜区:海拔在350~800m,平均温度是21℃以上,最低温度不低于8℃,年降雨量900mm

1

DB5304/T036—2020

以下,全年无霜,适宜种植芒果的地区。品种选择早熟品种为主,如台农1号、金凤凰(贵妃)等。

b)适宜区:海拔在800~1000m,平均温度是20℃以上,最低温度不低于8℃,年降雨量1000mm

以下,全年无霜,适宜种植芒果的地区。品种选择早中熟品种为主,如帕拉英达、金煌等。

c)次适宜区:海拔在1000~1200m,平均温度是19.5℃以上,最低温度不低于8℃,年降雨量1100

mm以下,全年无霜,适宜种植芒果的地区。品种选择晚熟品种为主,如凯特、吉禄、热农1号等。

4.田间基础设施

4.1根据园地大小、地形和地貌,因地制宜建设田间基础设施,以方便田间管理作业和物资运输为

宜,包括园区道路、排灌系统、建防护林和辅助设施等。

4.2园区道路

a)主干道:每块果园设置贯穿整个园地的主干道,与园外道路相接,路宽一般为3~3.5m。

b)支道:在主干道选择合适位置设置支道,有条件的园地小型农用机具可通过为宜,路宽一般为

2.5~3m。

c)作业通道:选择合适位置修建作业通道,路宽一般为1~2m,以方便施肥、采收和大田管理作

业为宜。

4.3排灌系统

排灌系统一般设主渠、支渠。主渠设于分水岭地带,选择合适的位置设支渠。灌水渠和排水渠分

开设置,灌溉主渠和水源相连接,水渠在渠道走向上有高差,确保排水顺畅。灌溉可采用沟渠灌溉,有

条件的,采用喷灌、滴灌最佳。

4.4防护林系统

风大的果园每隔400m,在果园周围建4~6行的防护林带。株行距为1.0×2.0m。

4.5辅助设施

果园规划生活管理用房、包装场、仓库、生活用水电设施及养猪、养鸡厂等。

5.园地准备

5.1清园整地

2

DB5304/T036—2020

耕作前清除地面植物、杂草、石砾,然后进行机耕,一犁一耙,犁地深度0.3m以上。

5.2种植方式

平地和坡度15度以下的缓坡地按等高线水平定植;坡度大于15度时,坡地改为内倾等高梯田,梯

面宽1.2~1.8m,建园耕作时注意水土保持,选择适宜的时期、方法和施工技术。

3

DB5304/T036—2020

元江县芒果种植技术规程第2部分:育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元江县芒果的实生苗育苗、嫁接方法、嫁接后管理、出圃苗木标准和分级检验方法及

起苗、运输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元江县芒果的育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550芒果嫁接苗

NY/T5025无公害食品芒果生产技术规程

3实生苗育苗

3.1苗圃地的选择和准备

3.1.1苗圃地选择

选择靠近水源、交通方便、背风向阳、避风而冷空气不易沉积、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地下水位

在3m以下、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平地建立苗床。选择在1000m以内无芒果园,也无芒果老树的地

方建立苗床,以减少病虫害传播。

3.1.2苗床的准备

苗床地深耕细耙,耕地深度为20~30cm,耕地时施足底肥并进行土壤消毒。每667m2施农家肥1000~

1500㎏、过磷酸钙25㎏,每1000㎏土壤施多菌灵粉剂2㎏。开好排灌沟,墒面长6~10m、宽0.8~

1.0m,墒高10~20cm,墒间距0.4~0.5m。苗圃不宜长期连作,以免病虫害严重,肥力下降,对苗木生

长不利。

3.2种子采集

砧木种子选用抗性强的三年芒品种,不选用感流胶、裂皮的品种。采种时注意种子成熟度,一般以

果实成熟度80%时为宜,不要到疫区采购种子。种子采集后,应及时洗去果肉,用枝剪剪开种壳,取

出种子,用干净清水浸泡洗干净后,摊开存放于阴凉处风干,不能暴晒、堆放,存放时间最好不要超过

5~7天。

3.3播种

播种前将规格9cm×22cm的营养袋,装好的营养土浇透水,播种后盖土2~3cm,再淋一次水,以后

每天洒1~2次水,以保持沙床湿润。种子1周后开始发芽,半个月即可出齐苗。

3.4幼苗期的管理

3.3.1遮阴

4

DB5304/T036—2020

用遮光度50%~60%的遮阳网进行遮阴,避免阳光暴晒,以免幼苗灼伤,影响出苗率及苗木质量;

若雨水过多,应搭农膜拱棚避雨。待第2蓬叶稳定老熟后,解除遮阳网炼苗,确保苗木正常生长。

3.3.2肥水管理

出苗后应每天淋水,此后可根据干湿情况酌情灌水。当第1蓬叶老熟后开始追施0.5%~1.0%硫酸

铵或尿素水溶液,以后每抽1~2次梢追1次肥,加速幼苗生长。

3.3.3病虫害防治

苗期的病害主要有芒果炭疽病、芒果叶斑病等,可用多菌灵、波尔多液防治;主要虫害有叶瘿蚊、

蚜虫、蓟马、切叶象甲、横线尾夜蛾等,可用2%阿维·吡虫啉乳油1000~1500倍液、4%阿维·啶虫脒

乳油1500~2000倍液、0.7%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每周喷1次,连喷2~3次。同时要注意加强除草。

3.3.4越冬管理

芒果幼苗抗寒能力极差,冬季到来之前,应搭棚用遮阳网或薄膜防冻,避免冷害造成幼苗枯死,过

冬后揭棚炼苗。

4嫁接方法

4.1嫁接时期

芒果嫁接2月至10月上旬均可进行,但以2~4月和8~9月最理想。

4.2接穗选择

5.2.1接穗需从优良品种接穗圃或品种纯正的母本接穗园中采集。

5.2.2若从县外引进接穗,必须由县级及以上植物检疫机构按《云南省植物检疫条例》的规定进行

检疫,获得检疫合格证书后方能引入。

4.3接穗采集

接穗应采自健康的青壮树,选光照充足、稳定老熟、充实、芽眼饱满的3~9月龄的枝条,粗度与砧

木粗度一致或相近,采穗时,可一次性将顶部略显萌动的一台梢采下,剪成小段使用。也可采用留树分

段采、养穗方法采取接穗;当顶部芽略显萌动时,采取梢顶4~6cm、带2个芽以上的枝段作1个短接穗,

让剩下的枝段留养于母树上,待上部叶芽又略显萌动时再采取一小段,以此类推直到采完接穗。接穗采

下后,去叶(略留短叶柄)后洗干净,用湿布保湿待用。

4.4嫁接部位

以砧木主干留1~2蓬叶距地面20~30cm处,断砧切接。

4.5操作方法

5

DB5304/T036—2020

4.5.1嫁接方法一般采用切接法。

4.5.2切割砧木

在离地面20~30cm比较平直的部位将砧木剪断,然后向下削一个长约3~5cm的平直切口,深度以削

去少许木质部为宜。

4.5.2削接穗

选取与砧木粗度相近的枝条,选芽健壮的1~3芽作为一段接穗,接穗较平的一边直削约3~5cm,深

及木质部,切口背面末端削成45°斜口。

4.5.3插接穗和绑扎

接穗下端插入砧木切口,使接穗与砧木切口的皮层对贴,然后用塑料薄膜带从下部开始,将接穗与

砧木扎紧,上一圈和下一圈重叠1/3~1/4,如此反复,直至所有伤口和全部密封包扎好。

4.5.4遮阴

如在4~5月高热天气嫁接,须进行遮阴。取老熟芒果枝叶折盖于接穗上,能挡住烈日直晒即可。

4.5.5嫁接时注意事项

要求嫁接刀锋利;嫁接过程中随时用干净布块擦刀,不让刀面变褐;从削接穗到绑扎要迅速准确;

插穗时要求一次性插好。

5嫁接后的管理

5.1及时除萌

嫁接1周后随时检查,抹去砧木新萌芽,以保证接穗的营养供给。

5.2解绑除膜

嫁接后20~30天内,成活的穗芽能自行穿破微膜,当芽长至3~5cm时解除遮阳网,待新梢生长1~2

蓬叶后,解除微膜和绑条。

5.3及时补接

发现嫁接未成活的要及时补接,可在原嫁接口向下3cm处剪砧补接

5.4水肥管理

第1蓬叶稳定后开始追苗肥,用0.2%尿素灌根,以后每抽一台梢施肥1次。苗床干后即淋水,如遇

雨天,要及时排水。3~4个月后,即可出圃。

5.5防治病虫害

当年10月至来年5月嫁接芒果萌芽后,有蚜虫或叶瘿蚊为害时,可用2%阿维·吡虫啉乳油1000~1500

倍液、4%阿维·啶虫脒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杀灭。

6出圃苗木标准和分级检验方法

6

DB5304/T036—2020

6.1出圃嫁接苗的基本要求

6.1.1品种纯度>97%,苗龄不超过三年,不允许掺杂伪劣品种出圃。

6.1.2嫁接部位离地面10cm~30cm,砧木接口径粗≥0.8cm;接穗抽梢2蓬以上,具备完整的老熟

叶片共6片以上,接穗抽出的梢长≥15cm。

6.1.3接口愈合良好,无肿瘤或缚带绞缢现象。

6.1.4生长势良好,叶片健全、完整、富有光泽,无叶枯病、回枯病、检疫性病虫害和凋萎现象。

径枝无破皮或损裂。

6.1.5袋苗土柱直径>8cm,高>21cm,根系完整;如因移动而断根者,需待长出新根,叶片恢复

正常才可出圃。

6.2苗木分级

6.2.1在符合出圃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依苗木高度、径粗、长势、叶片数等,把苗木分为1级、2级

(见表1),低于2级苗不准出圃。

6.2.2定级时,以苗木达到的各项指标中最低的一项来评定。

表一芒果嫁接苗分级标准

级别一级二级

品种纯度/(%)≥97≥97

苗木高度/cm50-70≥40

砧木径粗/cm≥10.8-1

接穗抽梢数/次≥2≥2

接穗新梢径粗/cm≥0.60.5~0.6

接穗新梢长度/cm≥2015~20

接穗新梢老熟叶数/片≥106-10

6.3检验方法

6.3.1种苗纯度以抽查或目测方式检验。

6.3.2砧木径粗用游标卡尺测量嫁接口以下1cm处的直径;接穗新梢测定嫁接口上5cm处直径。

6.3.3接穗新梢长度:接穗新梢基部至枝梢顶芽间距。

6.3.4接穗抽梢次数及叶片数采用目测法

6.4实生苗出圃标准

实生苗要求苗龄1年以上,苗高50cm以上,径粗0.5cm以上,具有5片以上老叶片,长势良好,

无病虫,根系无损伤。在定植前2~3天袋苗应停止浇水,以营养袋土团硬结又不致苗木萎蔫为原则。

7起苗、运输

7

DB5304/T036—2020

7.1起苗出圃前袋苗需停止淋水,土柱需硬结,起苗时保持塑料袋和土柱完整,剪除处于生长期的嫩

梢;露地苗在起苗前5~7d需剪掉每张叶片的1/3~1/2,剪除处于生期的嫩梢,每个品种需挂标志牌,

并注明品种、砧木、级别、数量、育苗单位和出圃日期。

7.2运输运输途中严防重压、日晒、雨淋,宜用蓬车运输;运到目的地后立即卸苗,置于树荫或荫

棚下。出苗后袋装苗必须在5天内定植完。

8

DB5304/T036—2020

元江县芒果种植技术规程第3部分:定植与管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芒果种植的定植、植后管理、施肥及果实套袋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元江县芒果种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5025无公害食品芒果生产技术规程

3定植

3.1种植密度

种植密度因地势、土壤肥力和管理技术不同而不同,一般在平地、土壤肥力和管理技术好的地方可

采用4m×4m的种植密度,在坡地、土壤肥力和管理技术差的地方可采用3m×4m的种植密度。

3.2定植时间

在有灌水条件的地方,以清明前后定植为好;没有灌水条件的地方,适宜在雨季(6~9月)定植。

3.3挖穴与回土

在定植前2~3个月开挖好定植穴,长、宽、深规格:80cm×80cm×60cm。定植前1~2个月在植

穴回土的同时结合施基肥,每穴施腐熟农家肥10~20kg,磷肥1kg,在表土回穴满70~80%时施入基

肥,农家肥、磷肥和表土要混合均匀,再盖上表土。

3.4定植方法

定植时,在植穴中,挖一可容纳苗木土团的小穴,除去袋苗的塑料袋,将苗木放入小穴内,回土盖

过土团1~2cm,并从外向土团施压力,压紧土壤,在整个定植过程不得弄散(或弄损)土团。最后,

在植株周围修成直径80~100cm,埂高10cm的树盘,内盖上5cm厚的覆盖物,并淋透定根水。

4植后管理

4.1幼树期水分管理

定植后每5~7天灌水一次,冬春干旱季,第一年冬季每5~7天灌水一次,第二年以后每月灌水2~

3次。

4.2结果树水分管理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