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813-2017 梨炭疽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DB34/T 2813-2017 Pear anthracnose pathogen quarantine identification method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1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2813-2017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7-03-30
实施日期
2017-04-30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动植物检验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梨炭疽病菌的检疫鉴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果实、苗木及其制品中梨炭疽病菌的检疫和鉴定。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安徽省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安徽省农科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研究所
起草人:
李云飞、陈雪娇、宗凯、杨雪、孙娟娟、郑海松、姚剑、陈雨、余晓峰、王满 满。
出版信息: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

65.020.20

B16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2813—2017

梨炭疽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Detectionandidentificationof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Penz.

文稿版次选择

2017-03-30发布2017-04-30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2813—2017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动植物检验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安徽省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安徽省农科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云飞、陈雪娇、宗凯、杨雪、孙娟娟、郑海松、姚剑、陈雨、余晓峰、王满

满。

I

DB34/T2813—2017

梨炭疽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梨炭疽病菌的检疫鉴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果实、苗木及其制品中梨炭疽病菌的检疫和鉴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梨炭疽病菌基本信息

学名: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Penz.

分类地位:真菌界(Fungi),黑盘孢目(Melanconiales),黑盘孢科(Melanconiaceae),炭疽

菌属(Colletotrichum),其有性阶段为围小丛壳(Glomerellacingulata)。

传播途径:梨炭疽病主要借助雨水、昆虫等进行近距离传播,借助果实、苗木及其制品等的调运进

行远距离传播。

4方法原理

根据梨炭疽病菌在寄主上的为害症状(参见附录A),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菌丝、分生孢子和分

生孢子器等形态特征,以及PCR特异扩增片段大小进行结果判定。

5仪器设备和主要试剂

5.1仪器设备

生物显微镜、体视显微镜、高速冷冻离心机、纯水仪、超净工作台、灭菌锅、制冰机、PCR仪、凝

胶成像系统、电泳仪、培养箱、超低温冰箱、常规冰箱、旋涡振荡器。

5.2主要试剂

5.2.1除另有规定外,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或生化试剂,实验用水符合GB/T6682的规定。

5.2.21%次氯酸钠。

5.2.3DNA提取试剂:DNA提取试剂盒,CTAB裂解液(20g/LCTAB,0.1mol/LTris,1.4mol/LNacl,

20mmol/LEDTA-Na2),蛋白酶K(20mg/mL),苯酚:氯仿:异戊醇(25:24:1),3mol/LNaAc(pH

5.2),异丙醇,70%乙醇,无菌水。

5.2.4PCR试剂:10×PCRbuffer(含25mmol/LMgCl2),Taq酶,dNTP。

1

DB34/T2813—2017

5.2.5凝胶电泳试剂:琼脂糖,TAE,LoadingBuffer,EB。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