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03/T 0020-2021 民俗节庆活动服务管理规范
DB4503/T 0020-2021 Folk Festival Event Service Management Standard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1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3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200
CCSA16
4503
桂林市地方标准
DB4503/T0020—2021
民俗节庆活动服务管理规范
Specificationformanagementoffolklorefestivalactivities
2021-12-15发布2022-01-01实施
桂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503/T0020—2021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活动场地设施管理...................................................................2
4.1基本要求.......................................................................2
4.2户外活动场地设施管理...........................................................2
4.3室内活动场地设施管理...........................................................2
4.4停车场管理要求.................................................................2
4.5安全设施设置要求...............................................................2
4.6其他设施.......................................................................3
5现场服务管理.......................................................................3
5.1活动管理.......................................................................3
5.2活动宣传管理...................................................................3
5.3交通管理.......................................................................3
5.4人员管理.......................................................................3
5.5环境卫生管理...................................................................4
6安全管理...........................................................................4
6.1基本要求.......................................................................4
6.2食品餐饮安全管理...............................................................4
6.3疫情防控.......................................................................4
6.4安保工作管理...................................................................5
6.5救援管理.......................................................................5
7分类管理...........................................................................5
7.1民族宗教节庆活动...............................................................5
7.2文化艺术节庆活动...............................................................5
7.3地方产品展销节庆活动...........................................................5
7.4观光休闲娱乐节庆活动...........................................................6
7.5体育技艺展示竞技活动...........................................................6
附录A(资料性)桂林民俗活动项目汇总.................................................7
A.1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民俗活动项目汇总...........................................7
A.2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民俗活动项目汇总..........................................12
A.3桂林市平乐县民俗活动项目汇总..................................................15
A.4桂林市灌阳县民俗活动项目汇总..................................................16
A.5桂林市阳朔县民俗活动项目汇总..................................................17
A.6桂林市兴安县民俗活动项目汇总..................................................17
I
DB4503/T0020—2021
A.7桂林市荔浦市民俗活动项目汇总...................................................19
A.8桂林市灵川县民俗活动项目汇总...................................................19
A.9桂林市全州县民俗活动项目汇总...................................................20
A.10桂林市永福县民俗活动项目汇总..................................................20
A.11桂林市资源县民俗活动项目汇总..................................................21
A.12桂林市临桂区民俗活动项目汇总..................................................21
A.13桂林市秀峰区民俗活动项目汇总..................................................22
A.14桂林市象山区民俗活动项目汇总..................................................22
A.15桂林市雁山区民俗活动项目汇总..................................................23
参考文献..............................................................................24
II
DB4503/T0020—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桂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恭城瑶族自治县文化广电体
育和旅游局、恭城瑶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龙胜各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龙胜各族自治县文化
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广西标准化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唐德彪、王敏丹、黄海、莫学文、陈政、唐慧、吴健芳。
III
DB4503/T0020—2021
民俗节庆活动服务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民俗节庆活动涉及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活动场地设施管理、现场服务管理、安全管
理和分类管理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桂林市行政区域内的民俗节庆活动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10001.1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10001.2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
GB/T10001.5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5部分:购物符号
GB/T10001.9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9部分:无障碍设施符号
GB13495.1消防安全标志第1部分:标志
GB14930.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洗涤剂
GB14930.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剂
GB1493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餐(饮)具
GB/T26355旅游景区服务指南
GB/T26356旅游购物场所服务质量要求
GB/T36731临时搭建演出场所舞台、看台安全
WS/T698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重点场所和单位卫生防护指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民俗folklore
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
项。
3.2
节庆活动festivalactivities
在固定或不固定的日期内,依法申请并经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以特定主题活动方式在固定的地点
举办(包括主办、协办、赞助、支持等名义)的一种社会活动。
1
DB4503/T0020—2021
3.3
民俗节庆活动folklorefestivalactivities
依托地方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风俗民情等独特资源,有特定的主题、内容、规模,在相对固定
的时间地点举办的一种活动,以下简称活动。
注:各县区民俗节庆活动参见附录A。
4活动场地设施管理
4.1基本要求
4.1.1活动场地布置与活动主题所彰显的文化特色相协调,简洁明快。
4.1.2活动场地选择在交通便利、便于管理的地方,场地设施齐备,符合公安、交通、卫生管理和消
防部门的要求。
4.1.3各活动场地应合理划分功能区,功能区主要包括活动区、观赏区、展示区,并设立相应的标识
标牌,图形符号应符合GB/T10001.1、GB/T10001.2、GB/T10001.5的规定。
4.1.4活动现场出入口接待设施齐全,有明显地通往紧急医疗组和厕所的标志,并设有咨询服务处。
4.1.5宜为老人、幼儿、残障人士、孕妇等特殊人群提供人性化设施,宜配备必要的无障碍设施,且
图形标志应符合GB/T10001.9的要求。
4.1.6举办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活动区域内的景观、植被、环境不受破坏和污染。
4.2户外活动场地设施管理
4.2.1临建设施不应破坏周边环境和景观特色。
4.2.2临建设施应符合GB/T36731的要求,使用的展棚或其他展具应有厂家合格证书,顶棚和围挡应
当色彩协调,场地应保持美观、整洁、安全、有序。
4.2.3观众席应设置相应的防护设施,预留缓冲区域。
4.2.4活动结束后,举办单位应及时清理现场,恢复原貌。
4.3室内活动场地设施管理
4.3.1室内活动的建筑物和地面固定设施应定期维护保养,确保无污垢、无脱落。
4.3.2保障性基础设施(包括输电、通讯线路和水、气管道等)应隐蔽或美化外观。
4.3.3如需设置观众席,观众席座位宜编号,并在明显位置悬挂标识指引牌。观众席座位数量应与活
动接待规模相适应。
4.4停车场管理要求
4.4.1宜设有与接待能力相适应的停车场,或根据观众流量及其构成状况,划定相应场地作为临时停
车场。
4.4.2停车场设置在活动场地附近,交通路口可进出性好。
4.4.3停车场机动车出入口与人行通道分离,地面应平整。
4.4.4收费停车场应明码标价。
4.5安全设施设置要求
4.5.1不宜进入的区域应设置护栏和警示标识,发生故障和正在维修维护的设施应有明显的禁用标识。
2
DB4503/T0020—2021
4.5.2各活动场地内应设安全疏散通道,并保持畅通。
4.5.3山路田间的步行路段应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并合理设置台阶、安全护栏等安全设施。
4.5.4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相关规定,配备消防设备、器具和火警监控系统,设置消防通
道,确保消防通道畅通,消防设施的完好率应达到100%。
4.5.5活动中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应在规定区域内存放,并设置必要的安全隔离带和严禁观众进入的警
示标识。
4.6其他设施
与活动相关的通讯、照明、医疗、购物、餐饮等服务设施应符合GB/T26355、GB/T26356和GB/T
10001.5的要求。
5现场服务管理
5.1活动管理
5.1.1活动举办期间,设置现场总协调小组,发现并及时解决活动期间的问题。安保人员配备无线或
移动通讯设备,保持信息畅通。
5.1.2活动期间,举办单位确保各项活动按既定的时间期限完成各项安排。
5.1.3准备储存音频、视频和通讯等重要设备的备用设备。活动期间的线路或设备出现故障时及时排
除或更换。
5.1.4举办单位制定活动的人流、进场和退场线路管理方案,并按活动规模配备充足安保人员。
5.1.5举办单位对外公布监督电话和投诉处理流程,及时妥善处理活动期间投诉。投诉及处理结果做
好记录,加强持续改进。
5.1.6举办单位根据活动特点设计和制作满意度调查表或反馈表,由专人负责回收,听取观众、参节
商等对活动组织和服务的评价与建议。
5.1.7参加活动的各方应配合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特别是对未履行安全规定
或服务设施、设备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问题,应限期整改。
5.2活动宣传管理
活动宜建立面向公众的信息服务平台,通过广播、电视、电话、短信、互联网、微信、微博、报纸
等发布相关活动信息,为公众答疑解惑。如有变动,应及时更新。
5.3交通管理
5.3.1明确各类人员的接送、停车需求并进行相应安排。
5.3.2与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合作,制定交通路线并确定车辆停靠点和停车场的位置。
5.3.3制定交通应急方案及预案,即发生紧急情况时可选择的其他行车路线。
5.3.4车辆进出口应有专人管理,确保进出口车辆和行人安全。
5.4人员管理
5.4.1现场观众管理
5.4.1.1观众进场和退场管理,包括以下工作内容:
3
DB4503/T0020—2021
——安排安保人员维持现场秩序;
——开设多个出/入口,并设置醒目的指引标志;
——规划合理的进/退场路线,避免交通堵塞;
——做好分批分时段进/退场安排,合理分流人群。
5.4.1.2观众疏散管理,包括以下工作内容:
——事先制定紧急疏散程序,规划好疏散路线和方法,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及时向人群公布险情并迅速组织撤离;
——紧急联系公安、医疗卫生、消防等单位寻求支援。
5.4.2工作人员管理
5.4.2.1工作人员在活动举办前应接受培训。
5.4.2.2活动现场工作人员着装规范、标识鲜明、用语礼貌、熟悉活动礼仪和礼宾常识。
5.4.2.3具备相应的文化水平,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5.4.2.4具备基本的服务技能和应急事件处理能力。
5.5环境卫生管理
5.5.1活动应配备环卫人员,保持场地和设施的清洁卫生。
5.5.2活动场地内外应有足够数量的垃圾桶(箱)。
5.5.3设有适合观众容量的临时厕所,并保持厕所内整洁、无异味、无堵塞。
6安全管理
6.1基本要求
6.1.1举办单位在活动前应将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呈报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核,并按照《大型群
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落实各项安全规范。
6.1.2制定防拥挤踩踏、防恐、防食物中毒、防火防爆、防停电、医疗保障救助等安全应急预案,同
时成立活动安全协调小组,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各种应急设备安全标志与设置应符合GB2894的要求。
6.1.3活动场所应符合消防规定,消防安全标志应符合GB13495.1的要求。
6.2食品餐饮安全管理
6.2.1活动举办单位设立专门的食品安全检查机制与组织,对涉及的餐饮服务进行食品安全卫生
检查与监督。
6.2.2食品加工配送应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的规定。
6.2.3活动使用的饮用水应符合GB5749的要求。
6.2.4进餐用具应满足相关食品安全标准,使用应符合安全及易于清洗消毒的要求。
6.2.5调制用具、进餐用具的洗涤和消毒使用的洗涤剂和消毒剂应符合GB14930.1和GB14930.2的
要求,消毒用具应符合GB14934的规定。
6.2.6控制现场餐厨垃圾的流向,做好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工作,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6.3疫情防控
按WS/T698的规定执行。
4
DB4503/T0020—2021
6.4安保工作管理
6.4.1活动举办单位应落实安全措施,确保观众的财产及人身安全。
6.4.2入场前宜进行安全检查,并配备相应的设备,安保人员主动向观众说明后按照安检程序进行安
全检查。
6.4.3应建立安全保卫工作制度,配备足够的安保人员维护活动现场秩序和通道进出的畅通,及时处
理突发性群体事件和治安纠纷,及时向行政主管部门通报有关情况。
6.4.4宜应用新技术推进安全工作管理,可配备无人机、安防摄像头、数据中心等做好安全预警工作。
6.5救援管理
6.5.1在活动过程中发生公共安全事故、治安案件和其他突发性事件的,安全责任人应立即启动应急
预案,同时上报现场总协调小组和行政主管部门,并根据事件类型及时报告公安、医疗卫生、消防等单
位。
6.5.2处理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突发事件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处理。
7分类管理
7.1民族宗教节庆活动
7.1.1民族宗教活动的开展不应破坏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安定、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和妨碍国家
教育制度。
7.1.2民族性活动的内容宜独特、新颖,表现当地民族特色和风俗习惯。
7.1.3宗教性活动应当由县级以上宗教团体认可的宗教教职人员或负责人主持。
7.2文化艺术节庆活动
7.2.1文化活动的开展,艺术作品的创作,文化市场的管理宜围绕培养“四有”公民为根本目标,引
导发挥文化、艺术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特点。
7.2.2展示桂林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族文化和艺术风采。
7.2.3贴近群众,满足社会不同层次、不同趣味的多向性文化需求。
7.2.4有利于桂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7.3地方产品展销节庆活动
7.3.1商品以当地特色产业为主,并结合节会品牌,名优产品、名优企业进行宣传,做好节日招商的
邀请接待、项目洽谈、签约和开工活动等工作,做到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
7.3.2地方产品展示、展销节庆活动场所应具有一定的面积,功能分区合理,为观众提供购物、休闲
的空间。
7.3.3商品应明码标价,商品种类、品种、规格丰富齐全,能满足观众购物的基本需求。食品类商品
应符合相关食品安全标准,其他商品应符合对应的产品质量标准。
7.3.4展销节庆活动应明示收(免)费项目。
7.3.5商品包装宜采用绿色、环保的材质,并富有当地特色。
5
DB4503/T0020—2021
7.4观光休闲娱乐节庆活动
7.4.1应加强现场监管,不应传播淫秽、色情、暴力、赌博等有害信息。
7.4.2活动过程中,宜加强观光休闲娱乐场所的旅游氛围营造,注入环境保护理念,引导观众树立资
源节约意识,不宜使用浪费资源的一次性产品。
7.4.3以人性化服务作为活动的主要着力点,建立软、硬环境保护和改善的监督保障机制。
7.5体育技艺展示竞技活动
7.5.1应突出体育主题和全民健身展示活动。
7.5.2积极开发和培育当地特色的体育项目,加强对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及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开发、推广。
7.5.3对参赛者身体条件有特殊要求或需提供符合活动要求的身体状况证明的,举办单位应提前告知,
做出真实说明和明确警示,参赛者予以配合。
6
DB4503/T0020—2021
A
A
附录A
(资料性)
桂林民俗活动项目汇总
A.1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民俗活动项目汇总
见表A.1。
表A.1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民俗活动项目汇总
序号名称地点(乡镇)时间活动内容
1春节县内各地农历正月初一祭祖、守岁、吃团圆饭、贴春联
2闹春牛县内侗族地区立春舞春牛、文艺演出
3★鼓楼文化节平等镇广南村农历正月初六舞草龙、草狮、文艺演出、百家宴
4织布节平等镇龙坪村农历正月初八织侗布、文艺演出、敬萨、百家宴
5黑糯节平等镇新元村农历正月初十纪念寄名石、吃黑糯饭、文艺演出
6元霄节县内各地农历正月十五舞龙、舞狮、文艺演出
7祭风节县内各地农历正月二十祭风(当日不应弄出响动)
8月也节县内侗族地区农历正月初二至十五集体社交活动(唱歌、跳舞)
9排灯节龙脊镇龙脊一带农历正月初二至十五游排灯、唱歌、跳舞
县内乐江乡、平等镇
10吊龙节农历正月初二至十五龙灯会(舞龙灯)
花瑶地区
11春茶节县内各地二月采茶、品茶、民俗文艺表演
12赶鸟节县内盘瑶地区农历二月初一斗鸟、文艺演出
13情歌节县内花瑶地区农历二月初一对歌、约会
乐江乡、平等镇
14吃艾节农历二月初二吃艾粑
侗族地区
15土地节县内各地农历二月初二祭土地
16★花炮节同烈、龙坪等地农历二月初二(十五)抢花炮、文艺演出
7
DB4503/T0020—2021
表1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民俗活动项目汇总(续)
序号名称地点(乡镇)时间活动内容
农历二月初二
17修路节县内各地修路、祭祖
(或三月、八月)
18都坪会期龙胜镇都坪村凉亭组农历二月初二文艺演出、商品展销
乐江乡宝赠村、
19★祭萨节农历二月第一个卯日祭祀萨岁、文艺演出
龙坪等地
20斗牛节县内侗族地区农历二月第一个亥日斗牛、文艺演出
21平野会期龙胜镇平野村寨西组农历二月十五文艺演出、商品展销
22雷公节县内各地农历三月初一祭祖、祭雷公
23赶山节县内各地农历三月初三祭梅山、赶野猪
24★歌节县城农历三月初三对山歌、文艺演出
25拜庙堂马堤乡山茶村农历三月初三祭庙、选寨老
26塞叉节县内各地农历三月初三塞叉、捕鱼、分鱼
27播种节县内侗族地区农历三月初三祭祖、唱歌、跳舞
28动春节县内苗族地区农历三月初三文艺演出(唱歌、跳舞)、斗牛、斗鸡
集体梳妆长发、表演长发舞蹈,瑶族少女成人
29★长发节龙脊镇农历三月初三
礼、长发比赛
30三门会期三门镇三门街农历三月初四文艺演出、商品展销
31社节(惊蛩)县内各地惊蛩(三月)祭古树、撒杀虫粉除虫
32思梅会期瓢里镇思陇村农历三月初十文艺演出、商品展销
33姐妹节县内苗族地区农历三月十五斗牛、青年男女约会
34泗水会期泗水乡泗水街农历三月十五文艺演出、商品展销
35★红衣节泗水乡泗水街农历七月十四文艺演出、商品展销
36★瓢里会期瓢里镇瓢里街农历三月二十三文艺演出、商品展销
8
DB4503/T0020—2021
表1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民俗活动项目汇总(续)
序号名称地点(乡镇)时间活动内容
37清明节县内各地清明祭祖、扫墓
县内壮族地区
38清明会清明节前后祭祖、扫墓
(梁、范、廖等家族)
39茶歌节和平龙脊一带清明节前后采茶、对歌
40谷雨节(采茶节)县内各地谷雨采茶、品茶、祭茶、民俗文艺表演
41★开耕节龙脊镇谷雨前后文艺演出、爬梯田做好汉比赛、梯田火把夜
42敬牛节县内各地农历四月初八敬牛、祭牛、吃五色饭
43马堤会期马堤乡马堤街农历四月初八文艺演出、商品展销
46金江会期龙脊镇金江村农历四月初八文艺演出、商品展销
47孟化会期瓢里镇孟化村农历四月初八文艺演出、商品展销
48杨家祭祖乐江乡同乐村农历四月初八祭祖
49孟化会期瓢里镇孟化村农历四月初八文艺演出、商品展销
苗家姑娘三道茶、传统祈福仪式、百鸟争鸣斗
马堤乡东升村、
50姑娘节农历五月初四鸟大赛、河边捉鱼、农民篮球赛、山歌邀请赛
里市村
等
51端午节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31/T 315-2004 透射电子显微镜放大倍率校准方法 2004-05-18
- DB44/ 184-2004 冰皮月饼 2004-06-18
- DB43/T 211-2004 芦竹栽培技术规程 2004-06-15
- DB31/T 320-2004 工业开发区建设规范 2004-07-06
- DB31/T 317-2004 黄浦江两岸滨江公共环境建设标准 2004-06-29
- DB44/T 188-2004 数控袋装弹簧胶机 2004-06-18
- DB44/T 187-2004 自动袋装弹簧机 2004-06-18
- DB65/T 2131-2004 和田玉器工艺质量 2004-06-28
- DB44/T 189-2004 卷簧串网机 2004-06-18
- DB44/T 186-2004 数控绗缝机 2004-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