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1/T 0344-2021 人民防空工程维护管理规范

DB3301/T 0344-2021 Standard for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Civil Air Defense Projects

浙江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301/T 0344-2021
标准类型
浙江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09-15
实施日期
2021-10-15
发布单位/组织
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杭州市人民防空办公室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杭州市人防事务综合保障中心(杭州市人防民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耀华建设管理有限公司、重庆大学、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中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市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起草人:
王斌、朱玲、向祥林、孙常泼、杨士兵、林川、熊卓亚、袁建红、杨英、王佳慧、丁伟翔、竹隰生、杨书林、李钓平、史可斌、韩宏强、许文庆
出版信息:
页数:2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020

CCSP18

3301

浙江省杭州市地方标准

DB3301/T0344—2021

人民防空工程维护管理规范

2021-09-15发布2021-10-15实施

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301/T0344—2021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1

5主体防护...........................................................................................................................................................2

6通风系统...........................................................................................................................................................5

7给排水及供油系统...........................................................................................................................................7

8电气系统...........................................................................................................................................................9

9信息系统.........................................................................................................................................................11

10警报设施.......................................................................................................................................................13

11消防系统.......................................................................................................................................................14

附录A(资料性)维护周期............................................................................................................................17

I

DB3301/T0344—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杭州市人民防空办公室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杭州市人防事务综合保障中心(杭州市人防民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耀华建设

管理有限公司、重庆大学、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中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市城建设计研究

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斌、朱玲、向祥林、孙常泼、杨士兵、林川、熊卓亚、袁建红、杨英、王佳

慧、丁伟翔、竹隰生、杨书林、李钓平、史可斌、韩宏强、许文庆。

II

DB3301/T0344—2021

人民防空工程维护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人民防空工程维护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主体防护、通风系统、给排水及供

油系统、电气系统、信息系统、警报设施、消防系统。

本文件适用于人民防空工程的维护管理(指挥工程除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1038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

RFJ01防空工程设备设施标志和着色标准

DB33/T2207人民防空固定式警报设施建设管理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人民防空工程

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等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

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以下简称“人防工程”)。

3.2

人防工程维护管理

对工程及其设备设施进行维修、保养、保护的组织、计划、实施及检查、督促工作。

3.3

主体

人防工程中能满足战时防护和主要功能要求的部分。

3.4

人防警报设施

用于战时防空、平时防灾鸣放警报信号的固定设备设施,包括警报器、控制终端、后备电源及相关

的通信、供电线路和构筑物等附属设施。

4基本要求

4.1遵循统一要求、分工负责、定期维护、保障使用的原则。

4.2确保工程战时防护效能、满足平时正常使用。

4.3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应急管理、档案管理等制度。

1

DB3301/T0344—2021

4.4结合工程实际,参考附录,制定维护管理计划并组织实施。

4.5人防工程及设备设施经维护后仍无法满足要求,应另行安排大中修。

5主体防护

5.1主体结构

5.1.1人防工程主体结构完好性巡查1次/季,其中坑(地)道工程根据类别等适当调整。坑(地)道

工程根据与其他人防工程的连通情况分为三类:

a)一类坑(地)道:与指挥工程直通的坑(地)道;

b)二类坑(地)道:与一类坑(地)道连通的坑(地)道;

c)三类坑(地)道:零散或单个的,与其它坑(地)道都不连通的坑(地)道。

注:坑道工程和地道工程,简称:坑(地)道工程。

5.1.2结构完好性巡查前应根据人防工程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巡查计划和方案。对原有异常部位应重

点检查变化和维护效果;对新发现的异常情况,应作好现场标记,并书面记录。巡查完成后,提出巡查

报告,内容包括:

a)异常情况,附检查记录、现场照片;

b)异常情况原因初步分析及维护建议,对难以判断其损坏程度和原因异常情况,提出需要结构

检测或安全性评估的建议;

c)结构完好性巡查评定,结构完好性巡查判定标准按照表1执行。

表1结构完好性巡查评定标准

评定

检查部位巡查内容

A类B类

局部存在渗水、露筋现象,无大面积漏水或裂缝,沉降、变形

明显裂缝,有沉降、变形情况,超过规范允许或明显加剧,混凝

主体结构渗漏、露筋、裂缝、变形、沉降情况

但在允许范围,尚不妨碍使用土保护层剥落,露筋锈蚀,对使

安全用安全构成威胁

洞口山体有无滑坡、岩体有无崩塌的征山体(岩体)开裂、滑动、失稳,

存在此类异常情况,尚未危及

兆;边坡、护坡道等有无缺口、流涌水、护坡、挡墙等产生开裂、变形、

主体结构使用安全

沉陷、塌落、变形、位移等移位等,对使用安全构成威胁

坑(地)道

裂隙及结构变化明显,局部有围

存在裂隙但处于稳定状态,尚

洞身岩体裂隙及结构变化情况岩有崩塌现象,处于不稳定状态,

不妨碍使用安全

对使用安全构成威胁

5.1.3结构完好性巡查判定后处置:

a)未发现异常时,继续正常使用;

b)评定为A类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继续使用,并采取:适当增加巡查频率,持续观察异常

变化;安排具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专业单位实施结构检测或安全性评估;安排维护处理;

c)评定为B类时,视情况采取局部关停使用,并及时安排维护处理。

5.1.4人防工程主体结构日常维护管理中还应落实下列结构保护措施:

a)城市广场、道路下的人防工程应根据原设计要求落实地面限载管理;

2

DB3301/T0344—2021

b)地道式、掘开式人防工程顶部覆土厚度应满足原设计的要求,不得随意在该人防工程顶部及

周边取土;

c)坑道式人防工程外轮廓线150m范围内严禁实施山体采石,150m控制线以外采石或爆破作业,

须征得人防主管部门同意;

d)人防工程顶部及周围地面不得修建危及人防工程安全的水池、渗水井等构筑物,并应及时填

平洼地,避免积水;

e)在人防工程附近新建工程时,特别是基坑开挖、降排水施工期间,应做好人防工程主体结构

监测,采取有效保护措施,保障人防工程结构安全;当人防工程结构出现沉陷、裂缝现象时,

应立即停止施工,查明原因,并采取保护加固措施;

f)对可能影响人防工程结构安全的邻近地下管道,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并建立档案;

g)人防工程内的蓄电池间应进行防腐处理,并保持防腐性能完好;未采取防腐蚀处理的空间严

禁存放有腐蚀性的物品;

h)人防工程承重结构不得随意改变,装修和维修施工严禁在顶板、底板和围护墙上开洞、钻孔。

5.1.5防水堵漏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a)对有渗漏痕迹的区域应标记、重点观测,确定渗漏源、渗水量、水压、渗水影响范围等情况,

并及时处理;

b)防水堵漏可采用引排、堵塞、抹面、粘贴、注浆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理。宜按先易后难、从上

到下的顺序进行。渗漏面积大的部位应由大化小、由线化点,逐步缩小渗漏范围,最后进行

全部封闭;

c)防水堵漏施工应由具有相关专业资质的施工单位承担,确保施工质量;

d)防水堵漏处理不得影响人防工程的结构安全和工程密闭;

e)防水堵漏处理方案及处理结果按要求记录归档,并作为后续维护的复查内容。

5.2防护门、防护密闭门、密闭门

5.2.1门扇、门框维护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a)门扇、门框外露金属件的面漆完整、无锈斑,防锈漆和面漆维护不少于1次/2年;

b)门扇防护、密闭性能检测1次/2年,当防护或密闭性能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及时采取有效

处理措施补强、修整或更换;

c)门扇手动开启或关闭到位前应减速运行;

d)门扇长期处于开启时,应采用楔形垫托门扇下部,以防门轴长期局部受力产生疲劳下垂变形;

当发现变形,应及时进行调整。

5.2.2闭锁、铰页的维护保养应符合下列规定:

a)闭锁、铰页运行功能检查不少于1次/月;

b)闭锁、铰页及其传动机构的运动部位应注油保养1次/半年;

c)闭锁、铰页上的销轴、垫片、垫圈、密封圈等零件齐全,闭锁轴、铰页轴、垫片等磨损严重

导致间隙过大的,应及时更换;

d)门轴式铰页的下铰底座、闭锁盒应保持清洁,不得有杂物。

5.2.3密闭胶条的维护保养应符合下列规定:

a)密闭胶条维护1次/半年,对密闭胶条清理清洁,不得沾油脂、油漆和污渍,并涂滑石粉保护,

密闭胶条的嵌压或固定应均匀、平整,不得拉长、扭曲和松动;

3

DB3301/T0344—2021

b)密闭胶条更换1次/10年,若发现密封胶条老化、有贯穿断面的通孔或局部缺胶2mm以上的,

应及时更换;

c)门扇平时不宜长期关闭,以免密闭胶条失效。

5.2.4垂直升降式防淹防护密闭门、液压立转式防淹防护密闭门、区间防护密闭隔断门、电控密闭门

等可根据设计要求、设备使用维护说明,按照本规范相关要求进行维护。

5.3防爆波活门、自动排气活门

5.3.1防爆波活门的维护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a)防爆波活门巡查1次/季;

b)外露金属件及闭锁、铰页等转动部件的维护应按本规范第5.2.1、5.2.2条的有关规定执行;

排烟口部的防爆波活门应涂刷防火漆或耐高温、耐腐蚀涂料;活门除锈涂漆时应将活门板卸

下作业(装卸时不得用铁锤直接敲打);

c)防爆波活门的胶垫、胶管的维护应符合本规范第5.2.3条的有关规定;

d)活门板与底座板的接触面及风孔应清除油污、烟灰,保持清洁;

e)悬板式防爆波活门的张开角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5.3.2自动排气活门的维护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a)自动排气活门巡查1次/季,并视巡查情况做好部件清理、除锈防锈、加润滑油、更换密封材

料等维护;

b)有条件的工程,自动排气活门更换重要部件后(或每5年),应进行活门的超压开启效果和

密闭性能检测调校。

5.4密闭观察窗

密闭观察窗的维护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a)密闭观察窗巡查1次/季,外露金属件维护按本规范第5.2.1、5.2.2条的有关规定执行;

b)密闭观察窗的有机玻璃应保持清洁透明,并保持良好的密闭性能,若出现裂纹、透明度下降

而影响观察或胶板老化的,应及时更换。

5.5密闭

5.5.1孔口密闭设施、防毒通道及穿墙管线的密闭性能检查1次/3年。

5.5.2预埋件、穿墙管、封堵框等外露金属件维护按照本规范第5.2.1条有关规定执行;维护时严禁

敲打密闭段的穿墙管;穿墙管周围及墙面有裂缝、管孔的封堵堵头松动或掉落的,应及时处理;法兰堵

板平时应盖严密闭,老化的橡胶垫圈应及时更换;废弃的穿墙管孔应及时做好防护密闭处理。

5.5.3不得在有防护密闭要求的门框墙、临空墙、人防结构板、防护单元隔墙、密闭隔墙上任意开孔,

定期检查门、窗框与墙面接触部位的密闭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5.4各类封堵构件(板)及相应配套螺栓等应妥善存放在指定位置,临战安装;封堵孔口前的门槛

槽应保持清洁,发现门槛槽盖板变形或损坏的,应及时修复或更换,确保满足防护密闭要求。

5.6综合环境

5.6.1人防工程综合环境应符合下列规定:

a)人防工程综合环境检查不少于1次/半年;

4

DB3301/T0344—2021

b)出入口及其周围不得修建临时设施、堆放物资器材,保持进出口道路畅通,其他地面附属设

施完好;

c)伪装建(构)筑物、设施、植被等,应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d)人防工程蚁害检查时应清理口部附近的草根、树皮、枯木、木屑,预防蚁害发生,当发现白

蚁时,应保护白蚁危害现场,并及时联系具有专业资质的白蚁防治机构进行灭治;

e)人防工程应保持环境整洁,保洁频率结合工程性质和平时使用需要确定;

5.6.2人防工程标志标识应符合下列规定:

a)标志标识维护1次/季,标志标识设置应当统一、有序;缺失、损坏、着色不清的,应补齐修

整;

b)人防工程设备设施标志应按照RFJ01《防空工程设备设施标志和着色标准》执行;

c)人防工程标识应按照杭州市人防工程标识牌制作标准和安装要求执行;

d)具备通车条件的坑(地)道工程标志应按照GB51038《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

执行。

5.6.3人防工程维护作业环境应符合下列规定:

a)作业区间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警示灯、警戒线等,并划出足够的安全区域;

b)坑(地)道工程维护作业时,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

c)维护作业应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并做到工完、料清、场净。

5.7周期性维护

主体防护、通风系统、给排水及供油系统、电气系统、信息系统、警报设施、消防系统的周期性维

护也可参照见附录A。

6通风系统

6.1通风机

6.1.1通风机巡查1次/季,保持设备清洁、干燥,风机外壳、联轴器、传动皮带、软接、轴承等各部

件应齐全,安装牢固,及时除锈刷漆,松动、变形现象应及时修理更换;

6.1.2战时使用的通风机运行测试至少1次/月,运行时长1h,观察通风机运行是否正常;

6.1.3通风机全面检修1次/3年,测试风机的风量和风压等应满足设计要求;

6.1.4通风机安装时间在10年以上,或通过维护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应进行更换;

6.1.5人力、电动两用通风机除按通风机有关规定维护外,还应包括下列项目:

a)轮齿、变速箱、离合器、支架、手摇柄、脚踏传动齿轮盘、链条等擦拭清理,链条和链轮齿

应及时增补润滑油;

b)检查维护由链轮、链条组成的传动装置,且主动链轮与被动链轮应在一个平面上,并能正常

启用。

6.1.6坑(地)道内通风设施除按通风机有关规定维护外,还应包括下列项目:

a)悬挂支架应维护不少于1次/季,保持固定、无松动;

b)坑(地)道在通风后,环境气体浓度应满足安全要求:一氧化碳≤30mg/m3,甲醛≤0.4mg/m3,

氨≤3.0mg/m3,苯≤6.0mg/m3,氡≤400Bq/m3,二氯二氟甲烷≤3000mg/m3,挥发性有机物≤

2.0mg/m3,可吸入颗粒物≤0.25mg/m3。

5

DB3301/T0344—2021

6.2空气调节设备

6.2.1空气调节设备运行至少1次/月,且每次运行至少2h。

6.2.2除湿机、空调机组等根据设备设计及维护要求进行维护管理。

6.3风管、风道、风口及阀门

6.3.1风管、风道的维护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a)风管、风道维护1次/半年;检查风管连接、破损、变形等,对风管连接不紧密或法兰垫片老

化漏风的,应更换垫片、紧固螺栓;风管应满足气密性要求,无漏气和破损;风管保温层应

完整有效;风道不漏风,无积水积尘情况;

b)风管金属吊杆或支架应及时除锈、刷漆;

c)保持外露风管的外表清洁,风管、风道内应及时清扫,保持干燥、整洁。

6.3.2风口、阀门的维护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a)风口、阀门维护应1次/半年,对风口、阀门等擦拭清理,检查风口、阀门等部件完整性,在

轴和孔间充注润滑油,以保持阀板开关灵活;

b)检查电动风阀开启控制情况;

c)阀体、叶片等金属部件应及时除锈、刷漆。

6.3.3密闭阀门的维护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a)密闭阀门维护1次/季,检查密闭阀门完整性,阀门与管道连接,手柄、阀板等部件的启闭情

况;

b)擦拭清理阀门,保持阀体、电机、操作手柄的干净;

c)检查油杯及运动部件的黄油,油杯中应注满黄油,运动部件涂满黄油;

d)阀体及配件应及时除锈刷漆;

e)密闭阀门全面检修1次/3年,检修后应进行密闭性能检测;维修后仍达不到性能要求的,应

进行更换;

f)密闭阀安装时要留有足够操作空间以及检修拆卸的位置。

6.4消声与减振装置

6.4.1消声设施的维护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a)消声设施维护1次/半年,对消声设施外壳及内部清理擦拭,除锈、刷漆,检查设备及部件的

完整性和牢固性;

b)消声设施的消声效果达不到要求,应查明原因;经处理仍不能解决问题的,应进行更换。

6.4.2减振装置的维护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a)弹簧和橡胶减振器应结合设备运行检修,并每年检查弹簧有无失效,橡胶有无老化;

b)柔性接管注意防潮,发现损坏或发霉变质的,应进行更换;

c)老化失效的减振弹簧、减振垫和减振软木应进行更换。

6.5除尘、滤毒设备

6.5.1油网滤尘器的维护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a)油网滤尘器维护1次/季,对过滤吸收器外壳进行擦拭、除锈、补漆,过滤丝网、外框、固定

件及阻力测量管等部件应完整齐全、牢固;

6

DB3301/T0344—2021

b)油网滤尘器积尘过多,或通风阻力达到油网滤尘器终阻力时,应及时清洗并重新浸油,重新

安装油网滤尘器时,应将金属网眼大的一侧置于进风侧,并固定牢固;

c)油网滤尘器的滤网损坏面积达10%以上时,应进行更换。

6.5.2过滤吸收器的维护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a)过滤吸收器维护1次/季,对过滤吸收器及其配件进行擦拭、除锈、补漆,更换锈蚀连接件;

b)平时严禁打开过滤吸收器两端的进、出口端盖,并应关闭通风管道的密闭阀门;平战转换时

打开端盖,开启通风管道的密闭阀门,与管道连接;

c)过滤吸收器不能与酸碱、消毒剂和燃料等共同存放,滤毒室内要保持整洁、干燥,当滤毒室

内相对湿度大于75%时,应采取除湿措施,防止过滤吸收器受潮、生锈;

d)各种配件(如连接橡胶短管、卡箍等)均应齐全,放置有序,保持完好;如有老化、失效的

应及时更换;过滤吸收器外壳有大的碰伤、穿孔,或两端的密封板破损的,应由专业部门对

过滤吸收器的性能进行检测评估,达不到使用要求的,应进行更换;

e)已安装的过滤吸收器的性能检测评估1次/5年,达不到使用要求的,应进行更换。

7给排水及供油系统

7.1给水

7.1.1贮水设施的维护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a)贮水设施巡查1次/季;应无渗漏、锈蚀,表面清洁;

b)贮水设施应设盖板,防止不洁水体流入和杂物进入;

c)长期不用的水箱(罐)应保持内部干燥,易腐蚀的连接部位(如丝扣、螺栓等)应涂抹黄油;

d)经常使用的水池、水箱(罐)清洗1次/年,新建或不经常使用的给水系统(包括取水、贮

水、管道、水泵等),使用前应进行清洗、消毒处理。

7.1.2给水阀门井的维护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a)给水阀门井维护1次/季,检查井盖、井座,结构应完整牢靠;

b)贮水设施检查井内爬梯牢固,钢制爬梯除锈刷漆;

c)清除井内淤泥和杂物。

7.1.3给水管道及附件的维护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a)明设的给水管道检修1次/年,包括管道接头、支架、保温层维护;

b)埋地和暗设的给水管压力检查1次/5年;

c)管道应畅通,并除锈刷漆。

7.1.4口部洗消系统的维护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a)口部洗消系统维护保养1次/季,确保各项设备正常、开关灵活、管道完好及通畅;

b)有调节水箱的洗消间,应保持调节水箱清洁;

c)洗消污水集水池临战前应排空,确保战时集水要求。

7.2排水

7.2.1排水井的维护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a)排水井检修1次/年,除按本规范第7.1.2条给水阀门井的检修外,还应检查井内流槽情况,

抹灰应平顺密实,不得有空鼓、裂缝;

b)污水集水池清掏和冲洗1次/半年,池内滤网、爬梯、水位计等部件应齐全、牢固;

7

DB3301/T0344—2021

c)定期监测水封井水密封深度,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