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5218-2020 河道绿化设计规范

DB13/T 5218-2020 River Greening Design Standards

河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3/T 5218-2020
标准类型
河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08-18
实施日期
2021-01-01
发布单位/组织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27.140

P55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5218—2020

河道绿化设计规范

Designcodeforgreeningofriver

2020-08-18发布2020-09-18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3/T5218—2020

目次

前言.................................................................................IV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则...............................................................................2

4.1河道绿化功能导向...............................................................2

4.2河道绿化总体布置...............................................................2

5河道绿化防洪排涝设计标准和绿化区地形塑造...........................................2

5.1河道绿化防洪排涝设计标准.......................................................2

5.2绿化区地形塑造.................................................................3

6水域绿化...........................................................................3

6.1一般规定.......................................................................3

6.2水域绿化设计...................................................................4

7滩地绿化...........................................................................4

7.1一般规定.......................................................................4

7.2滩地绿化设计...................................................................4

8堤身绿化...........................................................................5

8.1一般规定.......................................................................5

8.2堤身绿化设计...................................................................5

9防浪林.............................................................................5

9.1一般规定.......................................................................5

9.2防浪林绿化设计.................................................................6

10护堤林............................................................................6

10.1一般规定......................................................................6

10.2护堤林绿化设计................................................................6

11绿化工程的监测....................................................................7

11.1一般规定......................................................................7

11.2河道绿化监测设计..............................................................7

12绿化工程的养护管理................................................................7

12.1一般规定......................................................................7

12.2绿化工程的养护管理设计........................................................8

附录A(资料性附录)河道绿化常用的植物物种...........................................9

I

DB13/T5218—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傅长锋、陈平、季保群、杨铁树、刘修水、乔宇、刘天翼、尚青、刘欣妹、

周园园、马东雨、高宏芳、李薇、王玥、张婷婷、左文静、孙金龙、及晓光、韩超、申雪娇、韩笑、

张祖鑫。

II

DB13/T5218—2020

河道绿化设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河道绿化工程的术语和定义、总则、河道绿化防洪排涝设计标准、水域绿化、滩地

绿化、堤身绿化、防浪林、护堤林、绿化工程监测、绿化工程的养护管理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天然与人工水道的绿化新建、改建、扩建工程,湖泊洼淀等其它涉水绿化工程

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50286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8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

CJ/T340绿化种植土壤

SL4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河道绿化greeningofriver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包含水域、边坡、滩地、陆域等区域)实施的绿化工程。

3.2

生物浮岛biologicalfloatingisland

漂浮或固着于水体上,利用植物的根系吸收水中的污染物质,具有净化水质、创造生物栖息空间、

改善景观等功能的人工浮岛。

3.3

水生植物aquaticplants

指整个或部分植物体长期生活在水环境中的植物,可分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等。

3.4

沉水植物submergedplant

全株沉没于水面之下,扎根于水下土壤之中的水生植物,如苦草、金鱼藻等。

3.5

浮水植物(漂浮植物)floatingplant

生于浅水中,叶片漂浮在水面的植物,如菱角、睡莲等。

3.6

挺水植物emergedplant

3

DB13/T5218—2020

生长在浅水区,茎叶大部分挺伸在水面以上的植物,如芦苇、香蒲、水葱等。

3.7

湿生植物hygrophyte

根系常扎在潮湿的土壤中,耐短期或季节性水淹,但不能忍受较长时间水分不足的陆生植物。

3.8

中生植物mesophyte

形态结构和适应性均介于湿生植物和旱生植物之间的植物。不能忍受严重干旱或长期水涝,只能

在水分条件适中的环境中生长。

4总则

4.1河道绿化功能导向

河道绿化应根据河道的功能及行洪排涝条件,确定绿化范围、布局和绿化类型,以提升河道的生

物多样性、减少径流水质污染和水土流失等生态环保功能的需求。

4.2河道绿化总体布置

河道绿化宜实现沿河纵向绿化带的连续性,以发挥其生物廊道功能;并考虑河道横向的连续性,

形成从水域到陆域的完整植物群落体系。

4.3河道绿化应遵循以下原则:

a)应根据水文气象条件、水质状况、地质条件、岸滩地形等立地条件,确定河道水体、边坡和

陆域绿化种类(品种)、植物配置方式等;对现有河道岸坡或滩地植物,尽可能保留;

b)应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特别是不同水生植物对水深和光照的要求,兼顾防汛和亲水设施需

要,创造多种空间形态和丰富景观层次;

c)充分发挥河道绿化在水生态修复和吸收过滤陆源污染等方面的功能,同时应保护原有的自然

边滩湿地,并注意与其它公共绿地衔接;

d)绿化植物选择应以保土、固坡、耐湿能力强的乡土植物为主,宜提升河道绿化配置方式、提

高植物种类的多样性,营造有利于水生动物、微生物健康生长的环境;

e)河道行洪通道内,应控制植物种植密度和类型,不得妨碍行洪、排涝安全;

f)对水流急、流量大、水位变动大,具有通航或引排水功能的河道,应优先满足过流、保土、

固坡功能;一般河道绿化应突出净化和美化功能;城市河道绿化应注重景观和休闲的使用功

能,农村河道绿化应兼顾水土保持;

g)水深、风浪较大且河滩较宽的河道,可设置防浪平台,并宜栽植一定宽度的防浪林;

h)宜利用乡土植物,若须引进外来物种,应经过详细调研及科学论证,在对该植物生长习性充

分了解的基础上方能采用。

4.4河道绿化设计应对河床糙率值的改变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复核河道的过流能力、推

求水面线。必要时调整种植植物种类、种植密度以及绿化区地形塑造等河道治理工程的布置设计。

4.5河道绿化的防火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a)耐火性较差的植物种植密集区,不应与重要建筑物直接相邻,难以避免的应设置防火隔离设

施;

b)纵横超过1.0km成片的植物密集种植区,内部应布置防火隔离带。

5河道绿化防洪排涝设计标准和绿化区地形塑造

4

DB13/T5218—2020

5.1河道绿化防洪排涝设计标准

5.1.1河道常水位以下区域、水位变动区域的绿化一般不设防洪排涝设计标准。

5.1.2地形相对较高的河滩地等陆域区,可按河道主槽行洪、排涝水位,或过流能力确定绿化的防洪

排涝保护标准。对宽阔的河滩地、洼淀区、蓄滞洪区等一般年份不上水的绿化区,可结合河道主槽的

过流能力和滩地排水条件,确定河滩地、洼淀区、蓄滞洪区绿化的排涝标准,参见SL4。

5.1.3堤外防护林带、洪水位以上高地区域的绿化区,排涝标准可按2~5年一遇农田排涝标准设计,

耐淹水深和耐淹历时等参数可按当地或邻近类似地区排水试验资料,或调查资料分析确定,具体计算

可参照SL4、GB50288等。

5.2绿化区地形塑造

5.2.1河道绿化工程应保留河道的自然形态、宜保留或恢复湿地、沙洲、河湾、急流、浅滩、深潭,

不得任意截弯取直,不得任意改变河道岸线,不得填堵、缩窄河道。对于未有堤防的河道,宜维持河

道原有的自然岸线,保证河势稳定和岸滩稳定。

5.2.2应结合绿化区沟道水系、河势、流态及其地形条件,塑造场地的标高、坡度与坡向。最小限度

地改变自然下垫面和挖填方,尽量做到场地内部土方平衡,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的挖填方设计。

5.2.3栽植土应进行取样试验,具体的土壤理化性质、土壤检测要求等可参照CJ/T340进行。当不

符合设计要求时,应采取土壤改良和置换客土等措施,治理后的土壤应达到GB15618中规定的土壤污

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标准;对于无法治理的有污染的土壤,应采取换土措施;客土不应含有对生物

有害的污染物。

5.2.4绿化区地形坡度宜控制在5%~20%。应结合土质及植被情况,在坡度大于土壤自然安息角的区

域设置生态挡土墙等防护措施,防止滑坡及水土流失。

5.2.5微地形整理,应考虑增加雨洪蓄滞和渗透等功能,形成良好的空间格局。

6水域绿化

6.1一般规定

6.1.1水域绿化是指在河道水位变动区以下常年有水的区域,可利用挺水、沉水、浮水等水生植物为

主,采用人工浮岛等辅助手段开展河道绿化时不得影响行洪。

6.1.2水域绿化应根据水质、河床土壤养分、水文气象、光照等条件选择植物种类;对水流急、流量

大、有通航或引排水要求的河道应根据河道断面、水域宽度、水位变化、滩面状况等条件,布置沉水、

浮水植物种植床、槽或生物浮岛等,避免植物体自由扩散。

6.1.3绿化植物应选择能够抵抗冬季低温冻害等抗逆能力强和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水生植物种类,并考

虑其在水域绿化中所起的作用进行选择。

a)对以处置污染物为主的,应选择根系比较发达,污水耐受能力强和净化效果好的水生植物种

类;

b)对以营造河道景观为主的,应选择颜色丰富(包括叶、茎和果实的颜色)、植物形状以及株

高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水生植物种类;

c)对以营造野生生物栖息地为主的,应选择可提供隐蔽场所和食物供给的水生植物种类,种植

动物喜食的植物,如鸟嗜植物和蜜源植物等,以及适宜繁殖筑巢的乡土植物,形成近自然的

复层植被群落。

6.1.4水域岸线应尽量曲折丰富,增大水陆交界面,并可适当营造不规则形状的小岛,开辟一些内向

型、隐蔽性较强的裸地滩涂和浅水水塘,为鸟类及小型鱼类、甲壳类动物提供理想栖息环境。

5

DB13/T5218—2020

6.2水域绿化设计

6.2.1水域绿化应在整体绿化分区的基础上分带种植,依水深梯度或水分梯度种植沉水植物、浮水植

物、挺水植物和湿生植物,常用的植物物种见附录A。

a)分带种植时,宜混合种植多种水生植物;

b)沉水植物和浮水植物植被覆盖度宜控制在水面面积的10%~25%;挺水植物和湿生植物植被覆

盖度宜控制在水面面积的40%以内;

c)挺水植物和湿生植物宜按照随机方式成丛种植,不宜按行间距均匀种植,沉水植物、浮水植

物可按照随机方式撒播种植。

6.2.2水域植物栽植应符合下列规定:

a)栽植槽的材料、规格、防渗应符合设计要求;

b)栽植时水深应符合植物的生态习性和生物学特性。

6.2.3栽植土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a)绿化种植前应对土壤及水体的理化性质进行检测,栽植植物应适宜在其土壤及水体环境中生

长;

b)栽植土有效土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c)栽植土禁止施肥,应根据土壤肥力、水体水质营养含量等确定植物种植密度和数量。

7滩地绿化

7.1一般规定

7.1.1滩地绿化包括河滩地及其水位变化区(含水边驳岸)。可利用乔、灌、草等植物开展绿化。

7.1.2绿化区宜维持河道原有的自然岸线,保证河势稳定和岸滩稳定。

7.1.3一般驳岸宜采用自然式缓坡设计;在水深较深且水面较小的情况下,可采用阶梯式种植法和柳

条桩、杉木桩固定法等加固岸线;在受水流冲刷破坏的河岸,可采用生态石笼、生态挡墙、生态边坡

等措施适当加固,并增加生物栖息场所;若设置亲水驳岸、木质平台及栈道应与绿化设计相协调。

7.1.4滩地绿化应根据滩地土壤养分、水文气象、光照等条件选择植物种类;水位变动区可栽植耐水

湿的草本及灌木,形成水陆交界带的动物栖息环境。

7.1.5绿化植物应选择能够抵抗冬季低温冻害等抗逆能力强和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水生植物种类。并考

虑其在滩地绿化中所起保土、固坡、耐湿以及吸收过滤陆源污染等方面的功能作用。

7.2滩地绿化设计

7.2.1滩地绿化宜按照水陆交界区域的植被分层、自然演替、景观观赏等绿化功能作用,采用分带种

植方式,物种间应生态位互补,常用的植物物种见附录A。

a)滩地宽度B≤50m,宜种植草本植物,可零星状点植灌木;

b)滩地宽度50m<B≤150m,宜种植草本植物,可沿河流方向条带式种植乔灌植物,乔灌植物带

幅宽度不大于滩地总宽度的20%,乔灌木树冠应高于设计行洪水位线;

c)滩地宽度B>150m,乔、灌、草可分区栽植,采用顺河流方向布置,以利于行洪和植物的通

风透光,草本植物的带幅宽度不小于总宽度的60%,且乔灌木树冠应高于设计行洪水位线。

7.2.2滩地植物栽植应符合下列规定:

a)滩地绿化区土壤防渗应符合设计要求;

6

DB13/T5218—2020

b)栽植植物的生态习性和生物学特性应适应水位干湿动态变化,且根系发育、生命力强,适应

当地土壤、气候条件。

7.2.3栽植土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a)绿化种植或播种前应对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检测,严禁使用含有害成分的土壤;

b)栽植土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草本植物种植土厚度不宜小于15cm,灌木植物种植土厚度不

宜小于40cm,乔木植物种植土厚度不宜小于80cm;

c)栽植土所含石砾中粒径大于3cm的不得超过10%,杂草等杂物不应超过10%;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