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1806-2014 林业治山调查规划设计技术规程

DB51/T 1806-2014 Forestry surveying, planning and desig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mountain areas

四川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1/T 1806-2014
标准类型
四川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4-07-25
实施日期
2014-09-01
发布单位/组织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四川省林业厅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四川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起草人:
桂林华、张黎明、白 斌、马茂江、刘 赞、李 悦、毛 毳、赵廷宁、陈思慧、周立江、罗 杰、杨长青、大西.满信、佐保.升儿、佐藤.隆、挂部.晋、坂后.浩、森贞.芳子、 町田.良太
出版信息:
页数:2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40

B61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1806—2014

林业治山调查规划设计技术规程

2014-07-25发布2014-09-01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51/T1806—201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调查..............................................................................2

5规划..............................................................................4

6测量..............................................................................5

7设计..............................................................................5

附录A(资料性附录)基础测量与工程措施设计方法及参数................................8

I

DB51/T1806—2014

前言

本标准由四川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林业厅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桂林华、张黎明、白斌、马茂江、刘赞、李悦、毛毳、赵廷宁、陈思

慧、周立江、罗杰、杨长青、大西.满信、佐保.升儿、佐藤.隆、挂部.晋、坂后.浩、森贞.芳子、町

田.良太。

II

DB51/T1806—2014

林业治山调查规划设计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林业治山工程调查、规划、设计的一般性原则、内容、方法及要求。本规程旨在为林

业治山工程中的调查、规划、设计、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本规程适用于林业治山工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01—1999育苗技术规程

GB/T15776—2006造林技术规程

GB/T16453.1~16453.6-2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程

GB/T18247.7主要花卉产品等级第7部分:草坪

GB/T21010—200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T50026—2007工程测量规程

GB/T50201—1994防洪标准

SL190—2007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LY1000-1991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LY/T1210—1999森林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DB51/50016—1998城市园林绿化技术操作规程

林业专业调查主要技术规定(林业部林资字(1989)58号)

3术语和定义

3.1

林业治山工程projectforhillmanagement

林业治山工程是指针对林区范围内受自然灾害的损毁林地,通过传统造林绿化工程不能恢复森林植

被,必须通过简易工程措施以稳固坡面,改善植物生长条件,再结合生物措施进行的森林植被恢复治理

工程。

3.2

损毁林地damagedforestlandinnaturaldisaster

指受地震、暴雨、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破坏,林地表层(根系影响层)的立地环境难以适宜或

不适宜森林植被正常生长的林地。

3.3

1

DB51/T1806—2014

根系影响层effectingzoneofplantroots

泛指林地内植物有根系分布的土层,重点是指通过植物自身根系生长或植被营造,植物根系可以起

到稳定坡面、保持水土和土壤肥力的土层,根据植物种类和土壤地质环境的不同,其厚度也不同,一般

为2米左右。

3.4

项目区projectregion

本标准中指实施林业治山工程的乡(镇)。

3.5

项目实施区implementingareaforproject

本标准中指林业治山工程实施地块的总和。

4调查

4.1地形调查

4.1.1调查内容

地形、地貌、坡位、坡度、坡向、坡长、海拔高度等。

4.1.2调查方法

根据现有资料了解地貌分区,在调查范围内选取几条主要调查路线进行踏勘,掌握各区沟谷密度、

分布和区内主要高程点高程值及分布情况,重点调查区内坡度、坡长、高程值等,绘制主要受灾沟谷纵、

横断面草图。

4.2地质调查

4.2.1调查内容

地质构造、断裂和断层、岩性、地下水、地震动参数、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灾害,以及与林业

治山工程有关的工程地质情况等。

4.2.2调查方法

采用资料收集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4.3土壤调查

4.3.1调查内容

母岩、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分布、土层厚度、土壤质地、湿度、pH值、肥力、石砾含量等。

4.3.2调查方法

采用收集资料、现场调查和取样化验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取样化验时,按照《LY/T1210—1999森

林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采取挖掘土壤剖面,对森林土壤进行采集与制备,委托专门土壤化验机构进

行土壤化验。

2

DB51/T1806—2014

4.4森林植被调查

4.4.1调查内容

地带性植被类型,乔、灌、草等的种类、面积、分布及生长情况,植被覆盖度等。

4.4.2调查方法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地带性植被类型、乡土树种及其分布情况;结合区域森林资源分布图,采用

地形图、卫星图片或航拍图实地调查,掌握调查区内的森林植被面积、分布及生长情况等。

4.5气象调查

4.5.1调查内容

项目区所处气候带、气候类型,气温、有效积温、蒸发量、多年平均降水量、降水极值及出现时间、

降水年内分配、无霜期、年平均风速、年大风日数及沙尘天数以及灾害性气候等。

4.5.2调查方法

主要通过收集相关气象资料和实地访问的方式开展调查,掌握气象条件,尽可能收集最近10年左

右的资料。

4.6水文调查

4.6.1调查内容

项目区一定频率(5年、10年、20年、50年一遇)、一定时段(1h、6h、24h)的降水量,确定项

目实施区地表水系,主沟和主要支沟长度、宽度、深度、分布情况,沟壑密度,小流域汇水范围等。

4.6.2调查方式

通过收集资料,了解调查区内的降水量;采用地形图或卫星图片实地调绘出小流域汇水范围和主沟、

主要支沟的分布情况;通过分析掌握资料,计算出主要沟壑洪水流量、流速、水位等径流数据。

4.7灾害地现状调查

4.7.1调查内容

土壤侵蚀、滑坡、崩塌、泥石流、落石等自然灾害成因、发生规律、特征和分布情况、受损森林植

被分布和面积、堆积物稳定性、土石比例等。

4.7.2调查方法

通过卫星照片、航片、地形图判读实施概括性的调查,根据需要,实施现地踏勘,对崩塌坡面和受

损沟谷进行专项调查。

4.8潜在危害性调查

4.8.1调查内容

损毁林地可能产生的危害范围、危害传播距离、危害对象、危害方式等。

4.8.2调查方法

3

DB51/T1806—2014

主要通过现地踏查,分析灾害现状预测灾害性,评估调查区潜在危害性的强度和重要度,为林业治

山工程的决策提供依据。

4.9环境调查

4.9.1调查内容

重点调查项目实施区周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调查项目实施对自然环境、自然景观、人文环境的影

响等。

4.9.2调查方法

采取资料收集、实地调查和访谈等方式。

4.10社会经济调查

4.10.1调查内容

项目区的行政区划、人口分布,户数、交通、供水、供电、通讯情况、林业机构、林地权属、农林

生产建设状况、项目区人为活动情况、以往自然灾害受灾情况以及现有的防灾设施等。

4.10.2调查方法

采取收集资料、实地调查和访谈等方式。

5规划

5.1规划原则

——全面规划原则对项目实施区进行全面规划设计。

——因地制宜原则根据项目实施区的现状,设计合理的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

——与及周边环境相协调原则工程治理的效果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适地适树原则根据自然环境和植物的特性选择植物种类,可优先采用乡土植物种。

——便于施工原则规划的制定不仅要考虑到项目实施区的治理成效,同时要有利于工程的实

施,如工程施工的安全性、施工材料的可获得性等。

——生态效益优先原则坚持以生态效益为优先,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