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3249-2018 煤焦化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DB37/T 3249-2018 The Implementation Guide for Risk Control and Management System of Coal Pyrolysis Industry Enterprises' Safety Production

山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7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7/T 3249-2018
标准类型
山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8-06-01
实施日期
2018-07-01
发布单位/组织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7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75.010

E00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3249—2018

煤焦化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

体系实施指南

ImplementationGuidelinesfortheManagementandControlSystemofRisk

ClassificationforProductionSafetyofCokingindustry

2018-06-01发布2018-07-01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3249—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山东铁雄新沙能源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庆良、冯薄刚、寅生、徐瑞臣、王春晓。

I

DB37/T3249—2018

引言

本标准是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山东省地方标准《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

则》、《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的要求,充分借鉴和吸收国际、国内风险管理相关

标准、现代安全管理理念和煤焦化行业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经验,融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生

产标准化等相关要求,结合山东省煤焦化行业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编制而成。

本标准用于规范和指导山东省煤焦化行业企业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达到有效控制风

险,杜绝或减少各种事故隐患,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的目的。

II

DB37/T3249—2018

煤焦化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焦化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工作程序和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山东省煤焦化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GB12710焦化安全规程

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182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30871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

DB37/T2882-2016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DB37/T2971-2017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3术语和定义

DB37/T2882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基本要求

4.1成立组织机构

4.1.1企业应成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和安全生产风险风级管控工作小组,安全生产风险

分级管控领导小组应由企业主要负责人、各分管负责人,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可根据企业自己的实

际情况分专业成立安全、设备、工艺、电气、仪表等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小组。

4.1.2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职责

——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协调部署各部门安全生产风险分级工作;

——组长应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传达学习和贯彻有关政府文件、精神和要求;全面负责风险点

排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工作,组织、监督、指导、落实风险分级管控取得的

效果;协调部署各单位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工作;

——副组长应由各分管负责人担任,负责分管范围内的风险点排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

管控工作,组织、监督、指导、落实分管范围内的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开展本专业风险点排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工作,

组织、监督、指导、落实分管范围内的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组织对本部门员工进行培训。

1

DB37/T3249—2018

4.1.3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小组职责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是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组织部门,负责组织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相关制度、评价准则、工作程序,负责收集上级和行业关于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要求,并及

时做好培训和传达,负责指导、监督各部门、车间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安全、设备、工艺、电气、仪表等各专业部门负责本专业的风险点排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

价和分级管控工作具体实施,并组织本部门和其他部门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4.1.4其他人员

企业全体员工按照工作要求,参与风险点排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相关具体工作;

引进部门指导承包商和相关人员执行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落实相关管控措施。

4.2实施全员培训

企业应制定风险分级管控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培训,使其掌握风险点排查、危险源辨识、风

险评价、风险分级管控等方法和要求,保留培训记录。

4.2.1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应包括: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企业关于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相关的制度;

——风险点排查方法;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

——其他关于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相关资料。

4.2.2培训记录

培训记录应包括:

——培训教育计划;

——培训课件或教材影像资料;

——培训签到表;

——培训时的照片或影像资料;

——培训考核记录;

——培训效果评估;

——其他培训相关的材料。

4.2.3培训目标

企业全体员工应了解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熟悉企业关于安

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相关的制度,风险点排查方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掌握本岗位风险点主

要管控措施。

4.3编写体系文件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编写文件应包括: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考核制度(参见附录A);

2

DB37/T3249—2018

——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

——风险点清单;

——重大风险管控措施清单;

——作业活动清单;

——设备设施清单;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

——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评价记录;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其他有关记录文件。

5工作程序和内容

5.1风险点划分原则

风险点划分应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企业应全面、合

理划分风险点,涵盖全部设备、部位、场所、区域、操作及作业活动。(参见附录C1)

5.2风险点的确定

5.2.1设备、部位、场所、区域

5.2.1.1煤焦化行业企业风险点划分应从炼焦焦炉装置、冷鼓区域、脱硫区域、硫铵区域、粗苯区域、

储运场所等考虑,参见附录C3:

——炼焦焦炉装置:装煤车、捣固机、推焦车、拦焦车、熄焦车、导烟车等设备,焦炉地下室区域;

——冷鼓区域:煤气鼓风机、初冷器、电捕焦油器等设备;

——脱硫区域:脱硫塔、蒸氨塔等设备;

——硫铵区域:硫铵饱和器等设备;

——粗苯区域:脱苯塔、管式炉等设备;

——储存场所:粗苯储罐、煤气柜设施。

5.2.2操作及作业活动

5.2.2.1煤焦化行业企业操作及作业活动一般包括,参见附录C2:

——炼焦焦炉装置:装煤作业、捣固作业、推焦作业、拦焦作业、熄焦作业、导烟作业等设备,焦

炉地下室炉温调节作业等;

——冷鼓区域:煤气鼓风机切换、初冷器开停车、电捕焦油器开停车等;

——脱硫区域:脱硫塔开停车、蒸氨塔开停车等;

——硫铵区域:硫铵饱和器开停车等;

——粗苯区域:脱苯塔开停车、管式炉点火等;

——储存场所:粗苯外卖等;

——非常规作业:检维修作业、特殊作业、系统紧急停车、易燃易爆场所抢修作业、焦炉的计划和

非计划停止加热作业。

5.3危险源辨识

5.3.1辨识方法

3

DB37/T3249—2018

5.3.1.1危险源辨识,宜采用以下常见辨识方法:

——对于设备、部位、场所、区域,宜采用安全检查表法(简称SCL)进行辨识,参见附录C5;

——对于操作及作业活动,宜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简称JHA)进行辨识,参见附录C4;

——对涉及重点监管的粗苯、氨等危险化学品和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煤气柜、粗苯罐区、

液氨罐区等生产、储存装置,可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简称HAZOP)进行分析;

——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效可行的其他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如类比法、事故树分析法等。

5.3.2辨识范围

5.3.2.1危险源辨识范围应包括:

——规划、设计(重点是新、改、扩建项目)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

——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

——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气候、地质及环境影响等。

5.3.3危险源辨识实施

5.3.3.1依据GB/T13861的规定,对潜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因素、环境缺陷和管理缺

陷等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充分考虑危害的根源和性质。

示例1:造成火灾和爆炸的因素;造成冲击和撞击、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的原因;造成中毒、窒息、触

电及辐射的因素;工作环境的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人机工程因素;设备腐蚀、焊接缺陷等;导致有毒有

害物料、气体泄漏的原因等。

5.3.4事故后果分类

依据GB6441规定,煤焦化行业企业出现的事故后果一般包括:

——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

——机械伤害;

——起重伤害;

——触电;

——淹溺;

——灼烫;

——火灾;

——高处坠落;

——坍塌;

——锅炉爆炸;

——容器爆炸;

——其他爆炸;

4

DB37/T3249—2018

——中毒和窒息;

——其他伤害。

5.4风险控制措施

5.4.1风险控制措施

从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等方面,经评估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

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新增或改进的控制措施:

——工程技术措施:联锁、报警、液位、温度、压力、自控、远程控制、设备选材、安装位置、阻

火器回火阀泄压等安全装置、限位、指示信号、制动器、紧急切断装置、SIS系统等;

——管理措施:制定完善管理制度、制定作业指导书、工作流程、规范操作规程、安全规程、设备

规程等;

——培训教育:开展针对性培训、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培训、各类规程培训、新员工三级安全培训、

全员年度培训、各专业培训、日常培训等;

——个体防护:根据山东省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对劳动防护用品进行配备;

——应急处置:完善应急预案、配备应急救援物资,编制应急处置卡等。

5.4.2控制措施的实施

——重大风险控制措施应符合DB37/T2882第6.5.3要求,不同级别的风险要结合实际采取一种或

多种措施进行控制,直至风险可以接受;

——重大风险控制措施实施前应依据DB37/T2882第6.5.2.2要求组织评审。

5.5风险评价

5.5.1风险评价方法

企业可选择DB37/T2971的评价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

划分等级。本标准对已经辨识定性的危险源采用风险矩阵法(简称LS法)进行定量风险分析。

5.5.2风险评价准则

企业应依据本单位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依据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定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

性、严重性和风险度取值标准,明确风险等级判定准则,以便准确判定风险等级。

5.5.3风险级别确定

5.5.3.1企业应依据风险等级判定准则确定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判定应遵循从严从高的原则。一般划

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实施分级管控。

5.5.3.2确定重大风险

a)在煤焦化行业企业,属于以下情况之一的,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参见附录B:

1)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

2)发生过死亡、重伤、重大财产损失的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

3)运行装置界区内涉及抢修作业等作业现场10人及以上的;

4)根据GB18218评估为重大危险源的煤气柜、粗苯罐区、液氨罐区等;

5)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工艺的;

6)建设项目试生产和化工装置开停车;

5

DB37/T3249—2018

7)一级以上动火作业、Ⅳ级高处作业、受限空间作业、一级吊装作业;

8)易产生硫化氢的脱硫区域等。

5.5.3.3确定较大风险

a)在煤焦化行业企业,属于以下情况之一的,直接判定为较大风险:

1)冷鼓区域电捕焦油器;

2)粗苯区域管式炉;

3)炼焦焦炉装置地下室等。

5.6风险分级管控

5.6.1管控原则:

——风险分析评价和风险等级判定时,应对每项控制措施进行评审,确定可行性、有效性;

——存在缺失、失效的状况,应制定落实改进措施,降低风险;

——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应同时进行管控,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应结合企业自身组织机构设置,合理确定风险的管控层级。

5.6.2风险分级管控

企业应结合自身组织机构设置,合理确定风险的管控层级,通常可分为四个级别进行管控:

风险级别

项目

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低风险

采用LS法A级或1级B级或2级C级或3级D级或4级E级或5级

风险色度红色橙色黄色蓝色蓝色

管控层级企业级专业级车间级班组级班组级

5.6.3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企业应在风险辨识和评价后,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包括全部风险点和风险信息),逐级汇总、

评审、修订、审核、发布、培训、实现信息有效传递。

5.6.4风险点告知

5.6.4.1企业可分部门、分区域将风险分级管控清单、风险控制措施等辨识结果告知内部员工和相关

方。员工应掌握本岗位的风险点信息,相关方应了解风险点位置、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等。

5.6.4.2风险告知的形式包括装置区的风险信息告知牌、公告栏、警示标识、风险信息告知卡、危险

化学品“一书一签”、风险评价报告培训等。

6成果与应用

应按照DB37/T2971第6条内容适用于本标准。

7分级管控的效果

应按照DB37/T2971第7条内容适用于本标准。

8持续改进

6

DB37/T3249—2018

应按照DB37/T2882第9条内容适用于本标准。

7

DB37/T3249—2018

AA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考核制度

第一条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立,保证风险处于管控状态,切实保障员工的身体

健康和企业的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指导山东省煤焦化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立。

第三条工作职责

1、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奖惩考核工作。

2、人事部门负责建立安全奖惩台账。

3、财务部门负责确保安全奖惩资金专款专用。

4、生产车间是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奖惩的执行单位。

第四条规定内容及考核奖惩

1、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未履行自身职责,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2、对危险源未指定安全负责人、未建立安全责任制或安全责任制不落实,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3、危险源未进行公示,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4、未定期对员工进行危险源分级、管控措施培训,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5、新增危险源未及时纳入控制管理和设立标志牌,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6、危险源档案资料不齐、漏项,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7、因对危险源管理不善,导致设备、人身事故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8、对危险源控制管理责任到位,达到本制度要求标准,有效控制事故,成绩突出的相关人员和单

位进行奖励。

第五条考核情况应制定相应表格,全员进行通报。

8

DB37/T3249—2018

BB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重大风险管控措施清单

可能发生的事

序号名称类型区域位置主要风险控制措施管控层级责任单位责任人备注

故类型及后果

1、每月查看罐体外观、焊缝腐蚀情况,每季度测量一次罐体厚度,并定期对罐体做防

腐处理;

2、设置可燃有毒气体报警仪,设置远传压力、温度及液位仪表系统,并定期校验;

3、设置紧急切断阀,并定期检查阀体测试开关动作是否灵敏;

设备火灾、容器爆4、安装具有阻火功能的呼吸阀,并定期检查、清理;

粗苯主要负

1设施罐区炸、中毒和窒5、定期检测接地电阻并符合要求;企业级企业2

储罐责人

类息6、设置氮封系统,设置高低液位报警连锁装置;

7、罐体设置喷淋系统;

8、定时巡检;

9、设置视频监控系统,定期维护;

10、定期检测、维护防静电设施。

1、设置高低液位报警连锁装置;

2、设置可燃有毒气体报警仪,设置远传压力、温度及液位仪表系统;

3、设置双安全阀,超温开启喷淋;

4、设置紧急切断装置;

5、设置洗眼器设施;

设备火灾、容器爆

液氨6、防火堤外设置人体静电消除设施;主要负

2设施罐区炸、中毒和窒企业级企业1

卧罐7、设置视频监控系统,定期维护;责人

类息

8、定期检测接地电阻并符合要求;

10、定期效验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附件;

11、定时巡检;

12、配备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等防护用品;

13、及时维修、按照设备倒换制度定期倒机。

煤气设备煤气储柜火灾、其他爆1、设置气柜高限报警、低限报警;主要负

3企业级企业1

储柜设施区炸、中毒和窒2、设置气柜高度视频监控;责人

1

DB37/T3249—2018

可能发生的事

序号名称类型区域位置主要风险控制措施管控层级责任单位责任人备注

故类型及后果

类息、高处坠落3、每季度对气柜导轮的进行调整;

4、控制气柜高度升降速度;

5、每一小时测一次液位;

6、巡检时携带便携式可燃气体测试仪;

7、定期检查,定期检测,定期检修,定期测厚;

8、设置固定可燃气体报警仪;

9、现场查看高度;

10、每班检查补水管,并及时补水;

11、上下楼梯注意安全,悬挂“抓好扶手”警示语;

12、随时进行阀门润滑保养。

1、应预先制定作业方案,组织相关人员开分析会,全面分析风险,落实安全防火措施,

必要时安排专职消防队到现场监护;

2、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并经过批准;对施工单位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风

险告知;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焊工作业证;

3、动火分析与动火作业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30min,作业中断时间超过30min应重

新分析;

一级

作业4、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易燃物,配备消防器材;易燃易爆管线与生产系

以上火灾、爆炸、主要负

4活动生产现场统加盲板、切断物料来源及进行清洗、置换;企业级企业

动火中毒和窒息责人

类5、动火点30米内不准排放可燃气体,15米内不应排放可燃液体,在动火点10m范围

作业

内及动火点下方不应同时进行可燃溶剂清洗或喷漆作业;

6、使用气割作业,乙炔瓶应直立放置,氧气瓶与乙炔瓶距离不应小于5米,气瓶与作

业地点不应小于10米,并应设置防晒设施;

7、作业人员佩戴相应的焊工手套及其他劳动防护用品;

8、专人监护,监护人应坚守岗位;

9、作业完毕应清理现场,确认无残留火种后方可离开。

1、从事高处作业的单位必须办理《高处作业安全许可证》,落实安全防护措施,方可

施工;

2、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经安全教育,熟悉现场环境和施工安全要求;

Ⅳ级作业

3、作业人员应正确佩戴符合GB6095要求的安全带;带电高处作业应使用绝缘工具或主要负

5高处活动生产现场高处坠落企业级企业

穿均压服;配备通讯联络装置;责人

作业类

4、作业使用的工具、材料、零件等应装入工具袋,上下时手中不应持物,不应投掷工

具、材料及其他物品。易滑动、易滚动的工具、材料堆放在脚手架上时,应采取防坠落

措施;

2

DB37/T3249—2018

可能发生的事

序号名称类型区域位置主要风险控制措施管控层级责任单位责任人备注

故类型及后果

5、与其他作业交叉进行时,应按指定的路线上下,不应上下垂直作业,如果确需垂直

作业应采取可靠的隔离措施;

6、专人监护,监护人应坚守岗位;

7、拆除脚手架、防护棚时,应设警戒区并派专人监护,不应上部和下部同时施工。

1、办理《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许可证》,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并经过批准,方可施工;

对施工单位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风险告知;

2、受限空间作业所在车间负责人组织对作业现场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制定受限

空间生产处理、盲板加拆等相关方案,生产处、动力设备处、安全处等专业部门负责审

受限作业核;相关设备切断电流、加盲板、切断物料来源及进行清洗、置换;

主要负

6空间活动生产现场中毒和窒息3、分析的监测点要有代表性、全面性。受限空间容积较大时,应对上、中、下各部位企业级企业

责人

作业类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