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1303-2007 灌溉渠道系统量水规范

GB/T 21303-2007 Specification for water measuring of irrigation canal system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GB/T 21303-2017 | 页数:7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1303-2007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7-12-14
实施日期
2008-03-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灌溉渠道系统量水的主要技术要求。 本标准界定了灌溉渠道系统量水使用的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和续建的明渠灌溉工程,也适用于部分管道量水。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部农村水利司、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北省石津灌区管理局
起草人:
朱嘉英、高占义、朱风书、郭宗信、王晓玲、马济元、窦以松、吕宏兴、谢崇宝、胡孟
出版信息:
页数:70页 | 字数:129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93.160

P5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灌溉渠道系统量水规范

Technicalsepecificationforwatermeasuringofirrigationcanalsystem

(征求意见稿)

2005-××-××发布2005-××-××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1

GB××××—××××

目次

前言IV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3.1直接测量directmeasurement1

3.2间接测量indirectmeasurement1

3.3传感器sensor/transducer1

3.4流量(瞬时流量)discharge1

3.5总水量(累积流量)totalwatervolume1

3.6平均流量averagedischarge1

3.7流量计flowmeter1

3.8额定流量normaldischarge1

3.9水头损失headloss2

3.10量水站网watermeasuringstationnetwork2

3.11标准断面测流standardcross-sectionflowmeasurement2

3.12量水建筑物watermeasuringstructures2

3.13涵闸量水cloughwatermeasurement2

3.14渡槽量水aqueductwatermeasurement2

3.15倒虹吸量水invertedsiphonwatermeasurement2

3.16跌水量水dropwatermeasurement2

3.17流速仪量水measuringflowusingvelocitymeter2

3.18流速仪测流断面velocity-metermeasuringcross-section2

3.19基本水尺断面basicgaugecross-section2

3.20水位流量关系stage-dischargerelation2

3.21量水设施water-measuringdevice2

3.22薄壁量水堰sharp-crestedmeasuringweir2

3.23量水槽measuringflume;flume2

3.24巴歇尔量水槽Parshallflume2

3.25无喉道量水槽cutthroatflume2

3.26长喉道量水槽measuringflumeoflongthroat2

3.27量水槛measuringweir2

3.28抛物线形喉口式量水槽(适用于U形渠道)—parabolathroatflume2

3.29水位计waterlevelgauge2

3.30明渠openchannel3

3.31水表watergauge3

3.32标准孔板量水计standardorificemetre3

3.33文丘里管量水计Venturitube(water)3

3.34电磁流量计electromagneticflowmeter3

3.35超声波流量计ultrasonicwaveflowmeter3

3.36转轮式流量计dethridgeflowmeter3

3.37分流式水量计separateflowmeter3

4灌区量水站网的设置3

I

GB××××—××××

4.1总体布置要求3

5流速仪测流3

5.1一般规定3

5.2测线布设4

5.3断面测量4

5.4流速测量5

5.5断面流量计算6

5.6岸边流速系数7

5.7附属项目观测7

6标准断面量水7

6.1一般规定7

6.2水尺设置8

6.3水位流量关系8

6.4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及函数式的校核与修正8

7利用渠系建筑物量水8

7.1一般规定8

7.2涵闸量水9

7.2.1堰闸量水建筑物分类9

7.3倒虹吸管量水12

7.4跌水量水15

7.5渡槽量水16

8堰槽测流17

8.1薄壁量水堰17

8.2量水槽20

9量水仪表31

9.1水位计31

9.2水表32

9.3差压式流量计33

9.4电磁流量计38

9.5超声波流量计39

9.6转轮式量水计39

9.7分流式水量计40

9.8旋杯式水量计43

10流量测量不确定度估算45

10.1一般规定45

10.2流速仪测流不确定度估算45

10.3渠系建筑物量水的误差来源与不确定度估算46

10.4量水堰槽的流量误差来源与不确定度估算48

11灌溉渠系量水管理49

11.1灌溉渠系量水管理人员应具备渠系量水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49

11.2灌溉渠系量水人员应掌握下列技术要求:49

附录A(规范性附录)表A计量单位和符号50

附录B(资料性附录)部分特设量水设备(设施)应用范围52

附录C(资料性附录)流速仪测流记录计算表格55

II

GB××××—××××

附录D(资料性附录)流速仪测流法精简分析56

D.1常测法的精简分析56

D.1.1常测法的精简分析可采用精测资料精简法和常测法分开精简法。56

D.2简测法的精简分析57

附录E(资料性附录)建筑物量水流量公式及系数表58

附录F(资料性附录)水表外壳、翼轮测量机构和减速指标机构组成。旋翼式水表主要技术参数

64

附录G(资料性附录)分流式水量计型号及其测流范围表65

III

GB××××—××××

前言

本标准为加强农田灌溉用水计划,合理调度灌溉水资源,加快农业水价改革,完善水费制度,规范

灌溉渠系量水设施和技术要求而制定。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G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水利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水利部农村水利司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河北省石津灌区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嘉英高占义王晓玲马济元朱风书

郭宗信窦以松谢崇宝吕宏兴

IV

GB××××—××××

灌溉渠道系统量水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灌溉渠道系统量水中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维护、管理和评价的主要技术要

求;

本标准界定了灌溉量水使用的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和续建的灌溉工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GB/T2624-93流量测量节流装置用孔板、喷嘴和文丘里管测量充满圆管的流体流量

GB/50288-1999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SL/T4-1999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

SL13-2004灌溉试验规范

SL20-92水工建筑物测流规范

SL24-91堰槽测流规范

SL72-94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

SL/T153-95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SL207-98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SL/T246—1999灌溉与排水工程技术管理规程

3术语和定义

3.1直接测量directmeasurement

无需对被测的量进行其他实测的量进行函数关系的辅助计算而直接得到被测量值的测量(通过图

表、表格得到被测量,也看作直接测量)。

3.2间接测量indirectmeasurement

直接测量的量与被测的量之间有已知函数关系,有此而得该被测量值的测量。

3.3传感器sensor/transducer

感受被测变量,按一定规律转换成同种或別种性质的输出变量的器件。

3.4流量(瞬时流量)discharge

暂短时间内流过管道或明渠横截面的流体总量除以时间的商,该时间应足够短以致可以认为在该段

时间内流动是稳定的。

3.5总水量(累积流量)totalwatervolume

在一段时间内流过管道或明渠横截面的流体总量。

3.6平均流量averagedischarge

在一段时间内流量的平均值。

3.7流量计flowmeter

用于测量封闭管道或明渠中流体的流量或总量的仪表。

3.8额定流量normaldischarge

流量计在规定性能时的流量值。它可用最高和最低限值表示。

1

GB××××—××××

3.9水头损失headloss

水流流动过程中,单位质量水体因克服摩擦阻力作功而损失的能量。

3.10量水站网watermeasuringstationnetwork

按照科学原则,将量水测站按灌区渠系位置组成的分布网。

3.11标准断面测流standardcross-sectionflowmeasurement

选择顺直渠段上某一标准断面,用流速仪率定,通过标准断面流量与水位的关系,作为由直读水位

测出渠道流量的方法。

3.12量水建筑物watermeasuringstructures

用于测量渠道流量的建筑物。

3.13涵闸量水cloughwatermeasurement

利用涵洞或水闸量测水位确定流量的方法。

3.14渡槽量水aqueductwatermeasurement

利用渡槽量测水位确定流量的方法。

3.15倒虹吸量水invertedsiphonwatermeasurement

利用倒虹吸量测其水位确定流量的方法。

3.16跌水量水dropwatermeasurement

利用渠道上跌水或陡坡量测其水位确定流量的方法。

3.17流速仪量水measuringflowusingvelocitymeter

用流速仪测量断面上垂线的流速,推算出该断面的流量。

3.18流速仪测流断面velocity-metermeasuringcross-section

用流速仪法测定流量而设置的断面。它可与基本水尺断面重合。

3.19基本水尺断面basicgaugecross-section

用于观测量水槽堰或测流断面水位而设置的断面。

3.20水位流量关系stage-dischargerelation

明渠中某一给定横断面处,在给定水流条件下,表示水位和流量之间关系的曲线或数表。

3.21量水设施water-measuringdevice

为了更准确量测流量而设置的专用量水建筑物。

3.22薄壁量水堰sharp-crestedmeasuringweir

设于明槽中用以量测水流流量的溢流堰,其壁厚与水深之比小于0.67为薄壁堰。

3.23量水槽measuringflume;flume

在渠道上修建断面缩窄的槽形建筑物,形成临界流进行流量测量的量水设施。

3.24巴歇尔量水槽Parshallflume

渠道或明槽内设置一缩窄段(喉道),使之发生临界流,量测流量的工程设施。

3.25无喉道量水槽cutthroatflume

没有喉道,喉口底部可与渠底齐平或高出渠底的渠道量水设施。

3.26长喉道量水槽measuringflumeoflongthroat

修建于渠道中,喉道较长的槽形测流设施。

3.27量水槛measuringweir

在梯形或其它断面形状渠道中修建迎水面倾斜用于量测渠道流量的改进型宽顶堰。

3.28抛物线形喉口式量水槽(适用于U形渠道)—parabolathroatflume

修建于U形渠道,喉口为抛物线形,上游渠道与喉口采用由U形渐变为抛物线形连接,喉口至下游渠

道扩散段,由抛物线形渐变为U形连接,且喉口底部与渠底齐平的量水设施。

3.29水位计waterlevelgauge

测量水位的仪表

2

GB××××—××××

3.30明渠openchannel

由河床与岸壁或边壁所组成的纵向边界面,水体在其中流动并具有自由表面。

3.31水表watergauge

测量管道中流量的仪表。

3.32标准孔板量水计standardorificemetre

具有圆形开孔、与管道同心、直角入口边缘锐利的薄板,应用差压原理量测管道体积流量的装置。

3.33文丘里管量水计Venturitube(water)

由进、出口的圆锥形渐缩和管扩散管、圆柱形喉部构成,利用能量转换原理,检测液体通过进口与

喉段的压差来测量流量的装置。

3.34电磁流量计electromagneticflowmeter

利用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制成的一种通过测量管道的导电液体体积推算流量的装置。

3.35超声波流量计ultrasonicwaveflowmeter

应用超声换能器,向被测液流发射超声波脉冲,测出超声波脉冲在液流中传播的参数,确定线平均

流速和流量的装置。

3.36转轮式流量计dethridgeflowmeter

由叶片转轮和计数器组成,安装在渠道某断面利用水流动力,推动转轮旋转,通过机械计数或电子仪

表计数的方式计测水量的装置。

3.37分流式水量计separateflowmeter

利用文丘里管作为截流元件及过水主管,在其喉管处装支管水表,支管出口设在主管喉段处,渠道

进口与上游水体连接。水表的读数乘以M值即为此时段内的渠道总过水量。

3.38量水站网Watermeasurementstation

基本测站、水源测站、配水测站、分水测站、辅助测站、平衡测站和专用测站的统称。

4灌区量水站网的设置

4.1总体布置要求

灌溉渠系规划设计中应对量水测站进行全面规划,统一布设。量水测站应渠床稳定,具有规则的横

断面,沿渠道的宽度、深度和底坡相同的地段,且在壅水变动影响范围以外。渠坡上的草木均应清除,

不得有影响水流的天然建筑物。

4.2水源测站:河道引水灌区应在河道设置水源测站,观测水源流量和水位。

4.3渠首测站:应设在引水渠进水口以下水流平稳渠段。观测从水源引入流量及水位,指导渠系的配

水工作。

4.4配水测站:应设在枢纽处配水渠渠首水流平稳渠段。观测从上一级渠道配得的水量及渠道的输水

损失。配水测站可根据渠系实际情况设置若干级,如干渠配水测站、分干渠配水测站、支渠配水测站等。

4.5分水测站:应设在斗渠或者农渠渠首水流平稳渠段。观测从配水渠分得的水量及渠道的输水损失。

其观测数据可作为向用水户征收水费的计量依据。

4.6平衡测站:应设在渠首引水口下游河段、各级灌溉渠道的末端及排水渠道枢纽处。观测水源的下

泄水量及灌区的退泄弃水量,为渠系水量平衡分析提供数据。

4.7专用测站:观测、研究渠道的输水损失、渠床糙率等专门资料设。

5流速仪测流

5.1一般规定

5.1.1根据流量测量目的,可选用精测法、常测法或者简测法。选用上述方法测流时,对所选方法宜

进行精度分析,分析方法见附录C。

5.1.2用流速仪测流法应率定水工建筑物量水流量系数、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渠道水利用系数等。

3

GB××××—××××

5.1.3采用流速仪测流时应符合下列条件::

a)测流断面内大多数测点的流速不超过流速仪的测速范围;

b)垂线处水深不小于流速仪用一点法测速的必要深度;

c)水中漂浮物不致影响流速仪正常运转;

d)在一次测流时段内水位平稳,水位涨落差不应大于平均水深的2%。

5.1.4测流渠段及断面应满足下列条件:

a)测流渠段平直,比降规则、水流均匀;

b)测流渠段的纵横断面比较规则、稳定;

c)测流断面的设置与水流方向垂直;

d)测流断面水位不受下游闸门操纵的影响,附近没有影响水流的建筑物(如桥梁、泵站和树木杂

草等),测流断面在建筑物下游时,应不受建筑物泄出水流不稳定的影响。

对于不规则的土渠测流时,应将测流渠段衬砌成规则的标准段(如梯形断面等)。

5.2测线布设

5.2.1测流断面上测深、测速垂线的数目和位置,应满足过水断面和部分平均流速测量精度的要求。

5.2.2在比较规则整齐的渠床断面上,任意两条测深垂线的间距,应不大于渠宽的1/5;在形状不规则的

断面上,其间距不大于渠宽的1/20。测深垂线应分布均匀,能控制渠床变化的主要转折点,渠岸坡脚处、

最大水深点、渠底起伏转折点等都应设置测深垂线。

5.2.3主流摆动剧烈或渠床不稳的测站,垂线宜加密布置,垂线位置应优先分布在主流上。垂线较少

时,应避开水流不平稳和紊动大的岸边或回流区附近。

5.2.4规则的灌溉渠道断面上,测深垂线与测速垂线可合并设置。

5.2.5垂线可等距离或不等距离地布设。若过水断面对称,水流对称,则垂线应对称布设。平整断面

上测线布设标准见表1。

表1平整断面上不同水面宽的垂线布设

渠别水面宽(m)测线间距(m)测线数目

总干、干渠20~502.0~5.010~20

分干、支渠5~201.0~2.55~8

分支、斗渠1.5~50.25~0.63~7

5.3断面测量

5.3.1测线间距测量

5.3.1.1在测桥上测流时测线间距应在布置测线时设置固定标志,其间距应事先测出,测流时测量水

边宽度。

5.3.1.2缆道测流时,测线间距由循环索控制,水文绞车计数器的读数与循环索的行进距离之间的对

应关系应率定准确。

5.3.1.3测线间距测量允许误差为±0.01m。

5.3.2水深测量

5.3.2.1用悬索测深时,偏角不应大于10°。

5.3.2.2用测秆、水尺测深时都应保持测秆垂直状态,直接读数,有壅水现象时,应修正壅水影响的

水深误差。

5.3.2.3在衬砌的标准测流断面上,水流稳定时,设置固定水尺,应用水准仪测出水尺零点与各测线

处渠底的高差,求得每条测线处的实际水深值:

H=h±Δh(1)

jj

式中:

H——第j条垂线处的实际水深(m);

j

4

GB××××—××××

h——水尺读数(m);

Δh——第j条垂线处渠底与水尺零点的高差(m)。

j

5.3.2.4水深测量允许误差为±0.01m。

5.4流速测量

5.4.1流速测点的布设

5.4.1.1流速测点的分布应符合下列规定:

a)测水面流速时,应使流速仪转子在水面以下5cm左右处施测,不露仪器的旋转部件和不发生刮蹭

为准;

b)测渠底流速时,流速仪旋转部件的边缘应离开渠底2~5cm;

c)垂线上相邻两测点的间距,不宜小于流速仪旋桨或旋杯的直径;

5.4.1.2流速测量方法可采用一点法、二点法、三点法和五点法,其测点位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垂线流速测点的分布位置

测点数相对水深位置

一点0.6

二点0.2、0.8

三点0.2、0.6、0.8

五点0.0、0.2、0.6、0.8、1.0

注:相对水深为仪器入水深度与垂线水深之比

5.4.2测速方法

5.4.2.1单个测点的测速历时,不宜少于100s,当流速变率较大或垂线上测点较多时,可采用60~100s。

5.4.2.2流速仪应保持平行于水流流向状态,仪器转轴中心或轭架中心偏离测点的偏距不应超过水深

的1/20。

5.4.2.3垂线平均流速的测算方法:

a)一点法:测点设在0.6相对水深处。垂线平均流速可按下式计算:

V=V(2)

m0.6

b)二点法:测速点设在0.2及0.8相对水深处,垂线平均流速可按下式计算:

V0.2+V0.8

V(3)

m2

c)三点法:测速点设在水面下0.2、0.6、0.8相对水深处,垂线平均流速可按下式计算:

V0.2+V0.6+V0.8

V(4)

m3

或:

V0.2+V0.6+V0.8

2

V(5)

m4

d)五点法:测点设在0.0(水面)、0.2、0.6、0.8、1.0(渠底)相对水深处,垂线平均流速可按

下式计算:

V0.0+V0.2+V0.6+V0.8+V1.0

332

V(6)

m10

式中:

V—垂线平均流速(m/s);

m

V、V、V、V、V--分别为0.0(水面)、0.2、0.6、0.8、1.0(渠底)相对水深处的测点

0.00.20.60.81.0

流速(m/s)。

5

GB××××—××××

5.4.2.4测速方法应根据垂线水深来确定。不同垂线水深的测速方法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不同水深的测速方法

总干、干、垂线水深(m)>3.01.0~3.00.8~1.0<0.8

分干渠测速方法五点法三点法二点法一点法

支、斗、垂线水深(m)>1.50.5~1.50.3~0.5<0.3

农渠测速方法五点法三点法二点法一点法

5.5断面流量计算

5.5.1测点流速可按下式计算:

V=kN/t+c(7)

式中:

V--测点流速(m/s);

k--流速仪旋转螺距(m/转);

N--转数(转);

t—测速历时(s);

c—摩阻系数(m/s)。

5.5.2垂线平均流速计算:按5.4.2.3的规定的垂线平均流速计算方法,求出各测线的垂线平均流速:

V、V……V;

m1m2m(n-1)

5.5.3部分平均流速计算:

两测速垂线中间的部分平均流速可按下式计算:

1

V=(V+V)(8)

2m1m2

2

1

V=(V+V)(9)

3m2m3

2

水边部分平均流速(V或V)可按下式计算:

1n

V=αV(10)

1m1

V=αV(11)

nm(n-1)

式中:

i—垂线序号,i=1,2,3,…,n,如图1。

V—第i部分断面平均流速(m/s);

i

V—第i条垂线平均流速(m/s);

mi

α--岸边流速系数,与渠道的断面形状、渠岸的糙率、水流条件等有关。α值可以按5.6规定的方

法确定。

5.5.4部分面积计算:部分面积可按下式计算:

1

f=(D+D)b(12)

ii-1ii

2

式中:

2

f—第i部分面积(m);

i

D—第i条垂线的实际水深(m);

i

b—第i部分断面宽(m);

i

6

GB××××—××××

5.5.5两水边部分面积为:

1

f=Db(13)

11

2

1

f=Db(14)

nn-1n

2

b1b2……bn

f1f2f3fn

D1D2D3D(n-1)

图1测流断面面积划分示意图

5.5.6部分流量可按下式计算:

q=Vf(15)

iii

式中:

3

q--第i部分流量(m/s);

i

2

fi-计算断面面积(m)。

5.5.7断面流量可按下式计算:

n

Q=∑qi(16)

i1

式中:

3

Q--断面流量(m/s)。

流量实测的记录计算表格形式见附录C。

5.6岸边流速系数

5.6.1岸边流速系数由岸边测线的垂线平均流速推算岸边部分平均流速求得,应由实测资料分析确定。

5.6.2无实测资料时,岸边流速系数α可根据渠道岸边情况选用以下参考值:

a)规则土渠的斜坡岸边:α=0.67~0.75

b)梯形断面混凝土衬砌渠段:α=0.8~0.95

c)不平整的陡岸边:α=0.8

d)光滑的陡岸边:α=0.9

e)死水边:α=0.6

两岸边实际情况不同,岸边流速系数可采用不同数值。

5.7附属项目观测

5.7.1采用流速仪测流法时应同时观测附属项目。包括:天气情况、风向风力、水流中漂浮物、测流

断面的冲淤情况等。

5.7.2水位观测应在流速仪施测的始末各一次,如水位变化不大时,取其平均值作为相应水位。

6标准断面量水

6.1一般规定

6.1.1测流断面上、下游渠道应渠线顺直,坡度均匀,糙率一致,水流平稳。

7

GB××××—××××

6.1.2土渠应采用衬砌工程措施。

6.1.3设置标准断面的渠段,其长度应大于20倍最大水深。

6.2水尺设置

6.2.1测流断面处应设置固定水尺。

6.2.1水尺可设为直立式或斜坡式,也可采用观测井的方式设置。

6.2.3水尺零点应以测流断面渠底的平均高程为基准,水尺刻度应清晰易读,最小刻度值为0.01m。

6.3水位流量关系

6.3.1率定资料观测

6.3.1.1用标准断面量水应率定测流断面的水位流量关系。一般采用流速仪法施测断面不同水位时的

对应流量。

6.3.1.2流量施测过程应保持水位平稳,并应区分标准断面下游渠道不同分水情况分类统计,同一断

面上应采用相同的流量测量方法。

6.3.1.3在满足量水需要的水位范围内取得20次以上的观测资料后,建立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或函数

式。

6.3.2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6.3.2.1以水位为纵坐标,流量为横坐标,建立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6.3.2.2绘制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时应注意的事项:

a)不同年份的点据要以不同的符号表示;

b)不同灌季的测流资料应分别分析;

c)最大读数误差不超过±2.5%,高、低水位部分可取不同比例尺分别绘制。

6.3.3水位流量函数式,

用回归分析法分析出水位流量函数式,精度应当满足表4的要求。

表4标准断面水位流量函数式率定误差限值

累积频率95%累积频率75%系统误差

±5%±3%±0.5%

6.4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及函数式的校核与修正

6.4.1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校核与修正

6.4.1.1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应每灌季校核。

6.4.1.2校核时可根据曲线的适用范围,施测高、中、低水位时的流量,且不应少于3~5点次。

6.4.1.3校核点应位于曲线同一侧。当平均误差超过2.5%时,应增加测次,并根据具体情况修正原曲线。

6.4.2水位流量函数式的校核与修正

将校核资料代入水位流量函数式,流量误差应满足表4的要求,否则应重新分析建立满足精度要求

的水位流量函数式。

7利用渠系建筑物量水

7.1一般规定

7.1.1用作量水的渠系建筑物,应符合下列条件:

a)建筑物本身完整无损,无变形,无剥蚀,不漏水;

b)调节设备良好,启闭设备完整,闸门无歪斜不漏水,无扭曲变形,无损坏现象,闸门边缘与闸槽

能紧密吻合;

c)建筑物前、后,闸孔或闸槽中无泥沙淤积及杂物阻水;

d)符合水力计算要求。水位差大于5cm时,水流呈潜流状态时,其潜没深度不大于0.9;

8

GB××××—××××

e)当侧面引水时,水流速度不大于0.7m/s,并平稳地流入建筑物。当正面引水时,水流沿建筑物

整个孔口宽度对称地进入建筑物;

f)利用多孔建筑物量水时,各孔闸门提起高度一致;

g)建筑物高度或上面填土封闭高度,高出最高水位,不允许由上面漫水。

7.1.2建筑物尺寸测量与误差要求

7.1.2.1用以量水的多孔建筑物各孔的宽度及高程是应一致。

7.1.2.2建筑物的尺寸应用钢尺进行现场测量,计算出几何尺寸的平均值。

7.1.2.3建筑物几何尺寸的绝对误差应小于0.01m,相对误差应小于0.2%

7.1.3流量系数要求

用于量水的渠系建筑物,其流量系数应进行现场率定,率定方法按7.2.4规定执行。

7.2涵闸量水

7.2.1堰闸量水建筑物分类

用于量水的堰闸,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型式,可分为下列五种类型。

第一类:明渠矩形直立式单孔平板闸。按闸底情况不同又分为两组(见图2):

第一组:闸底水平,闸后无跌坎,闸后底宽等于入口底宽。

第二组:闸后有跌坎,坎高不超过0.4m,闸后底宽等于或大于入口底宽。

b

第一组闸底平

b

第二组闸后有跌坎

图2明渠直立式单孔平板闸

第二类:矩形暗涵直立式单孔平板闸(见图3)。

图3矩形暗涵直立式单孔平板闸

第三类:圆形暗涵单孔平板闸。按进水口翼墙与闸门形式不同又分为两组(见图4)。

第一组:直立式平板闸门,进口有翼墙;

第二组:斜立式平板闸门,进口无翼墙。

9

GB××××—××××

第一组

第二组

图4圆形暗涵单孔平板闸

第四类:明渠矩形直立式多孔平板闸(见图5)。按其闸底及闸墩形式分为三组:

第一组:闸底水平,闸后无跌坎;

第二组:闸后有跌坎;

第三组:闸孔间有长条闸墩,闸底平,闸后跌坎。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