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10/T 44-2022 孤儿成年后社会融合能力评估社会工作服务指南

DB5110/T 44-2022 Adult social integration ability evaluation social work service guideline for orphans

四川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110/T 44-2022
标准类型
四川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11-29
实施日期
2023-01-01
发布单位/组织
内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内江市民政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080

A16

5110

四川省(内江市)地方标准

DB5110/T44-2022

孤儿成年后社会融合能力评估

社会工作服务指南

2022-11-29发布2023-01-01实施

内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110/T44-2022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4

2规范性引用文件.......................................................................4

3术语和定义...........................................................................4

3.1孤儿............................................................................4

3.2社会融合能力.....................................................................4

3.3评估.............................................................................4

3.4社会工作服务.......................................................................5

4伦理和原则...........................................................................5

4.1伦理.............................................................................5

4.2原则.............................................................................5

5基本要求.............................................................................5

5.1机构要求.........................................................................5

5.2人员要求.........................................................................6

5.3安全管理.........................................................................6

6评估内容及方式.......................................................................6

6.1评估内容.........................................................................6

6.2评估方式.........................................................................6

7评估流程.............................................................................7

7.1接案.............................................................................7

7.2预估.............................................................................7

7.3计划.............................................................................7

7.4介入.............................................................................7

7.5评估.............................................................................7

7.6结案及跟进.......................................................................7

8评估意见............................................................................8

9服务质量管理..........................................................................8

9.1服务过程质量控制.................................................................8

9.2档案移交.........................................................................8

9.3服务测评和服务改进...............................................................8

I

DB5110/T44-2022

附录A(规范性)评估通知书...........................................................9

附录B(规范性)孤儿成年后社会融合能力评估记录......................................10

附录C(规范性)孤儿成年后社会融合能力评估报告......................................14

参考文献..............................................................................17

II

DB5110/T44-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内江市民政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江市儿童福利院内江市民政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倪文叶秀娟欧云彭玉华曾静何朝东何志贤马荣蔚朱丽莉张余汤丽君

吉燎原王莉张莉冉琳。

III

DB5110/T44-2022

孤儿成年后社会融合能力评估社会工作服务指南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孤儿成年后社会融合能力社会工作服务的术语和定义、伦理和原则、基本要求、评估

内容及方式、评估流程、评估意见和服务质量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对由民政部门监护、由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的孤儿、年满18周岁且已完成学业时

开展社会融合能力评估的社会工作服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MZ/T094-2017社会工作方法个案工作

GB/T36967-2018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指南

《社会工作者职业道德指引》民政部(民发〔2012〕240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孤儿orphans

失去父母、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3.2

社会融合能力socialintegrationcapacity

服务对象独立适应和融入社会群体、社会环境、社会秩序、社会生活的能力,主要包括生活自理能

力、社会生活能力、劳动就业能力、社会支持能力等。

3.3

评估assessment

收集服务对象相关的信息以理解其现实处境,使社会工作者最终能够准确的描述其问题及能力水平,

确定什么需要改变,以改善服务对象环境的过程。

3.4

社会工作服务socialworkservice

4

DB5110/T44-2022

社会工作专业人员遵循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运用专业方法为有需要的服务对象(个人、家庭、

社区、组织等)提供困难救助、矛盾调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行为矫治、关系调试和资源协调等方

面的专业性服务,以协助服务对象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提升服务对象适应环境的能力。

4伦理和原则

4.1伦理

应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工作者职业道德指引》。

4.2原则

4.2.1个别化原则

应尊重服务对象的差异性,重视服务对象的独特性,了解服务对象个性化的需要,差别化、针对性

地开展服务。

[来源:MZ/T094-2017,4.2.2]

4.2.2发展性原则

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和理解服务对象,强调服其自身蕴含的发展潜力和成长的内在动力,重视经

济社会发展对成年福利的影响。

[来源:GB/T36967-2018,4.2]

4.2.3整体性原则

重视服务对象与其原生家庭、学校、社区、朋辈及服务机构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全面系统地识别成

年孤儿的需要,提供整合性社会工作服务。

[来源:GB/T36967-2018,4.3]

4.2.4服务对象自决原则

应相信服务对象有成长和改变的能力,应鼓励和支持服务对象在具备自决条件并充分知情的情况下

做出选择和决定。

[来源:MZ/T094-2017,4.2.5]

4.2.5保密原则

应对服务对象信息保守秘密,未经允许,不应透漏服务对象信息;需要提供信息时,应告知服务对

象,并与相关组织共同采取相应措施。

[来源:MZ/T094-2017,4.2.6]

5基本要求

5.1机构要求

5.1.1承接孤儿成年后社会融合能力评估社会工作服务的单位和机构,应符合以下条件:

——具有法人资格;

——组织架构健全;

5

DB5110/T44-2022

——业务范围包含社会调查或者评估,或者具有评估相关经验;

——具有3名以上符合本文件5.2规定的专职人员(其中专业社会工作者不少于2名);

——完成服务所需要的其他条件。

5.1.2承担孤儿成年后社会融合能力评估社会工作服务的单位(机构)应组建评估小组开展服务。评

估小组实行主责社会工作者负责制,小组由3-5人组成,其中专业社会工作者不少于2人。

5.2人员要求

5.2.1评估小组成员应通过无杀害、伤害、性侵、虐待、拐卖等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记录查询。

5.2.2评估小组成员应熟悉国家及本地区孤儿保障、青少年维权、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相关政策,

具备青少年成长、发展和支持、服务等相关学科知识和工作经验。

5.2.3主责社会工作者应取得社会工作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其职业资格证书经登记注册在有效期

内。

5.2.4评估小组其他成员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具有社会工作师执业资格,其职业资格证书经登记注册且在有效期内;

——取得国家承认的社会工作类、医学类、教育学类、心理学类、法律类、护理类等专业本科

及以上学历之一;

——具有医师、康复治疗师、护师、心理咨询师、教师、法律等执业资格之一,或四级/中级以

上孤残儿童护理员职业等级之一。

5.3安全管理

社会工作者应保护服务对象的身心健康,并配合开展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对遭受伤害、自然灾

害、公共卫生事件等影响的服务对象提供保护服务,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6评估内容及方式

6.1评估内容

评估指标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生活自理能力;

——社会生活能力;

——劳动就业能力;

——社会支持能力;

——其他利于或不利于服务对象社会融合的因素。

6.2评估方式

社会工作者应依据社会工作相关理论,组织评估小组成员通过面谈、观察、收集资料、实地调查、

量表测量等方法,对服务对象及所在环境进行调查、收集并分析信息,评估服务对象社会融合能力水平。

评估方式主要包括但不限于:

——面谈:听取服务对象及重要关系人陈述、深度访谈等;

——观察:观察服务对象与重要关系人、相关方的互动,了解社会生活、学习、交往等能力;

——收集资料:收集服务对象提供的身份证、户口簿、健康、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材料;

——实地调查:实地查看服务对象居住、工作环境及周边配套设施,通过走访服务对象重要关

系人包括但不限于服务对象的原生家庭、寄养家庭、生活照料人、老师、同学、同伴、朋友、

6

DB5110/T44-2022

同事、邻里、单位、所在社区(村民委员会)等,评估其生活、工作、人际交往等能力及需求;

——量表测量:通过专业设计的社会融合能力评估量表综合评估、分析状况。

7评估流程

7.1接案

7.1.1由承担评估服务的单位(机构)指定主责社会工作者接案。

7.1.2主责社会工作者应向服务对象介绍评估方式并澄清其期望,建立专业关系。

7.1.3主责社会工作者预估是否在能力范围内,做出接案与否的决定或转介的安排。

7.1.4主责社会工作者初步收集与服务对象有关的信息。

7.2预估

7.2.1收集服务对象个人的成长资料、对所处社会环境的感受、观念。

7.2.2评估服务对象的需要、问题及资源。

7.2.3充分了解服务对象重要关系人的基本信息。

7.3计划

7.3.1明确评估指标、评估方法、时间、评估小组人员分工。

7.3.2向服务对象发放社会融合能力评估通知书(见附录A),告知评估小组组成人员及参与方式。

7.3.3配置资源,预估服务风险,设计应对方案。

7.4介入

7.4.1评估小组成员通过面谈、观察、查阅资料、实地走访、量表测量等方式,按照《孤儿成年后社

会融合能力评估记录》(见附录B)分别对服务对象及重要关系人进行评估测评并记录。

7.4.2应对服务风险,评估介入时发现服务对象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应及时研判,立即实施保护措施,

并报告民政部门、儿童福利机构及相关部门。

7.5评估

7.5.1评估意见

主责社会工作者应召集评估小组会议,对评估对象进行社会融合能力综合分析评估,形成评估意见。

7.5.2报告出具

评估小组出具《孤儿成年后社会融合能力评估报告》(见附录C),由评估小组成员共同签名证实、

主责社会工作者审核,并加盖评估机构(单位)公章。

7.6结案及跟进

7.6.1结案告知

社会工作者妥善处理评估意见,告知服务对象评估服务终止事项。

7.6.2结案报告

7

DB5110/T44-2022

评估小组负责完成结案报告,报督导或社工部门(机构)负责人批准。

7.6.3档案整理

评估小组应负责整理服务档案,主要包括但不限于接案材料、评估对象基本信息、评估同意书、评

估通知书、评估记录及支撑证明材料(残疾证、体检报告、毕业证、就业合同及各类走访记录、评估量

表等)、司法鉴定报告、评估报告、结案报告等相关材料,确保材料完整、真实、有效。

7.6.4跟进服务

社会工作者可根据评估报告,梳理分析服务对象短、中期需求,提供转介或直接跟进服务,促进服

务对象社会融合能力持续提升。

8评估意见

评估采取百分制,经集体讨论形成相应评估意见,评估最终得分与评估意见分级如下:

——评估得分<60分,评估意见为“社会融合能力弱”;

——评估得分≥60分,且<75分,评估意见为“社会融合能力较弱”;

——评估得分≥75分,且<85分,评估意见为“社会融合能力一般”;

——评估得分≥85分,且<95分,评估意见为“社会融合能力较强”;

——评估得分≥95分,评估意见为“社会融合能力强”。

9服务质量管理

9.1服务过程质量控制

收集服务对象及其重要关系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