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3年10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陕西鼎仁安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西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西安市地震局、西安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德文(陕西)科技有限公司、陕西华睿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西安有备应急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大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陕西中立检测鉴定有限公司、陕西益安和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秦梦丽、程方明、李艳、代建波、赵江平、张云、李洪彦、王瑛、蒲晓飞、周润婕、杨轶辉、贾明、贾尧、马玉姣、王枫
- 出版信息:
- 页数:1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200
CCSA90
6101
西安市地方标准
DB6101/T3167—2023
社区(村)应急避难场所评价规范
2023-10-10发布2023-11-12实施
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6101/T3167—202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一般规定............................................................................1
5评价程序............................................................................1
6成果处理............................................................................2
附录A(规范性)社区(村)应急避难场所评价表..........................................3
附录B(规范性)社区(村)应急避难场所评价标准.......................................10
附录C(资料性)社区(村)应急避难场所评价报告.......................................11
参考文献..............................................................................14
I
DB6101/T3167—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西安市应急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陕西鼎仁安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西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西安市卫生健康委
员会、西安市地震局、西安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德文(陕西)科技
有限公司、陕西华睿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西安有备应急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大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陕西中立检测鉴定有限公司、陕西益安和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秦梦丽、程方明、李艳、代建波、赵江平、张云、李洪彦、王瑛、蒲晓飞、周
润婕、杨轶辉、贾明、贾尧、马玉姣、王枫。
本文件由陕西鼎仁安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负责解释。
本文件首次发布。
本文件在实施过程中如有疑问或建议,请将咨询或修改建议等信息反馈至下列单位:
单位:陕西鼎仁安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路 1 号都市之门 C 座 508-2
电话:029-89560978
邮编:710075
II
DB6101/T3167—2023
社区(村)应急避难场所评价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社区(村)应急避难场所评价的一般规定、评价程序、成果处理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西安市社区(村)应急避难场所设置及运行管理情况的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DB6101/T3133社区(村)应急避难场所设置规范
DB6101/T3166社区(村)应急避难场所管理指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自查评价
避难场所管理单位或运维单位为确定应急避难场所设置及运行管理情况达到规定目标的程度所进
行的活动。
3.2
专业评价
避难场所管理部门组织行业专家或专业机构为确定应急避难场所设置及运行管理情况达到规定目
标的程度所进行的活动。
4一般规定
4.1应急避难场所评价工作包括自查评价和专业评价,其中自查评价应由避难场所管理单位或避难场
所运维单位建立自查评价机制,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专业评价应由避难场所管理部门建立专业评价制度,
根据工作需要组织行业专家或专业机构开展评价。
4.2应急避难场所评价内容应包括选址、布局、设施、面积指标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日常管理、预
案管理六项内容,具体评价内容见附录A。
4.3应急避难场所每项评价指标档级分为符合(A)、部分符合(B)、不符合(C)三档,具体指标体系内容
见附录A。
4.4应急避难场所评价结论分为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具体评价结论判定方法见附录B。
5评价程序
5.1制定方案
1
DB6101/T3167—2023
由评价组织单位根据避难场所规范化管理需要,研究制定详细的评价方案。评价方案应包括但不限
于目标任务、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人员分工、进度安排、保障措施。
5.2实施评估
5.2.1资料核查
评价人员参照附录 A 中的各项目评价要求,对收集到的资料信息进行完整性、符合性核查。资料内
容应包括但不限于选址、布局、设施、面积指标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日常管理、预案管理等方面的相
关资料。
5.2.2现场勘查
评价人员进入避难场所现场,按照附录A评价现场情况是否符合评价要求。
5.2.3分析会商
评价人员按照附录 A 通过分析检验、集体会商、专家审评等方式,评价各评价指标是否符合评价要
求。
5.3评价结论
5.3.1汇总单项评价指标的评价档级,组织专家审评、集体会商等,结合实际情况,给出综合评价结
论,具体评价标准见附录B。
5.3.2根据评价结论,应急避难场所处置情况包括:
a)评价结果为合格,场所继续使用;
b)评价结果为基本合格,场所改造完善;
c)评价结果为不合格,取消避难功能。
5.4编制报告
根据评价情况,编写应急避难场所评价报告,见附录 C。
6成果处理
6.1自查评价结束后,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评价报告留档备查。
6.2专业评价结束后,将评价报告提交至避难场所管理部门。避难场所管理部门向避难场所管理单位、
避难场所运维单位及其他协同单位反馈评价结论意见,提出整改要求。
2
DB6101/T3167—2023
A
A
附录A
(规范性)
社区(村)应急避难场所评价表
社区(村)应急避难场所评价表见表 A.1。
表A.1社区(村)应急避难场所评价表
评价档级规则
评价对应标准及条评价方评价
序号评价指标评价指标要求部分符合不符合
内容款法符合(A)档级
(B)(C)
选址前应搜集、调查、研究社区(村)可利用地块和建筑信息,结合社
区(村)及其周边应急避难场所现状,统筹规划选址,并遵循下列规定:
资料核不满足指
DB6101/T1、应选择地势较高、平坦、开阔、地质稳定、易于排水、适宜设置应急满足指标
查、现场标要求中
1选址规划3133—2022集结区的场地;要求中的\
勘查、分的所有
5.12、应选择利于人员和车辆进出的地段;所有项。
析会商项。
3、应选择便于应急供水、应急供电等设施接入的地段;
4、应符合GB51143—2015中4.1.3的要求。
选址社区(村)应急避难场所宜从下列场址选取设置:资料核
DB6101/T
a)居民小区内的花园、广场、绿地、空地、运动场;查、现场满足指标不满足指
2场址选取3133—2022\
b)街头绿地、街头运动场、街角口袋公园;勘查、分要求。标要求。
5.2
c)社区(村)公共服务活动中心。析会商
DB6101/T资料核
满足指标不满足指
3避险功能3133—2022应根据实际选址情况灵活设置其避险功能。查、现场\
要求。标要求。
5.3勘查
3
DB6101/T3167—2023
表A.1社区(村)应急避难场所评价表(续)
评价档级规则
评价对应标准及条评价方评价
序号评价指标评价指标要求部分符合
内容款法符合(A)不符合(C)档级
(B)
资料核
DB6101/T
查、现场满足指标不满足指
4服务半径3133—2022社区(村)应急避难场所服务半径不宜超过500 m。\
勘查、分要求。标要求。
5.4
析会商
DB6101/T资料核
社区(村)应急避难场所在不同方向上至少有两条与外部相通且宽度不满足指标不满足指
5安全通道3133—2022查、现场\
小于4m安全通道。要求。标要求。
5.5勘查
1、按功能可划分为应急集结区域、综合保障区域和出入口交通集散区不满足指
DB6101/T资料核满足指标
域等三个区域,各区域应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并有道路连接。标要求中
6区域划分3133—2022查、现场要求中的\
2、应根据所选场址实际大小进行区域划分,可在一个场址内或在一定的所有
6.1勘查所有项。
范围内、方便通达的多个场址组团划分其功能区。项。
1、社区(村)应急避难场所应至少设2个不同方向的主要出入口,并
布局
应与安全通道相连。
资料核不满足指
DB6101/T2、出入口设计按 1.5 m 标准宽度每分钟通过 25 人计,总疏散时间按照满足指标
查、现场标要求中
7出入口3133—20221 h 计。要求中的\
勘查、分的所有
6.23、社区(村)应急避难场所内部有天然分割时,需要分块核算出入口所有项。
析会商项。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42/T 049-2002 桂花苗木繁育技术规程 2002-12-09
- DB42/T 050-2002 桂花栽培技术规程 2002-12-09
- DB42/T 040-2002 萝卜品种区域试验记载项目 2002-12-09
- DB42/T 041-2002 大白菜品种区域试验记载项目 2002-12-09
- DB42/T 038-2002 番茄品种区域试验记载项目 2002-12-09
- DB42/T 044-2002 黄瓜品种区域试验记载项目 2002-12-09
- DB42/T 042-2002 甘兰品种区域试验记载项目 2002-12-09
- DB42/T 037-2002 豇豆 四季豆品种区域试验记载项目 2002-12-09
- DB42/T 039-2002 茄子品种区域试验记载项目 2002-12-09
- DB33/T 385.1-2002 无公害青虾 第1部分: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200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