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07/T 450-2020 强筋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DB4107/T 450-2020 Strength wheat integrated pest, disease and weed contro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河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107/T 450-2020
标准类型
河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08-12
实施日期
2020-08-17
发布单位/组织
新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新乡市农业农村局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宜新乡市的强筋小麦种植区。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新乡市植保植检站
起草人:
石珊珊、郎建玲、徐英、严峰、李淑芳、朱素梅、刘杰。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16

DB4107

新乡市地方标准

DB4107/T450—2020

强筋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2020-08-12发布2020-08-17实施

新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07/T450—2020

前言

依据GB/T1.1的要求,根据强筋小麦生长发育规律及生产特点而制定。

本标准由新乡市农业农村局、新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新乡市植保植检站。

本标准起草人:石珊珊、郎建玲、徐英、严峰、李淑芳、朱素梅、刘杰。

本标准2020年8月12日制定发布。

I

DB4107/T450—2020

强筋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强筋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施药原则、小麦病虫草害发生规律及防治适期、病

虫草害控制、档案管理。

本标准适宜新乡市的强筋小麦种植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农业部公告第194号、第199号、第274号、第322号

3施药原则

3.1生产过程中对病虫草害的防治坚持“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原则,使用安全、高效、低毒、低

残留农药。严格控制使用化学农药。

3.2禁止使用无农药登记证号、无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号或生产批准证、无执行标准号的农药。

3.3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或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的农药,遵照附录A的规定。

3.4生产中常用农药使用准则,遵照附录B的规定。

4小麦病虫草害发生规律及防治适期

4.1小麦病害及防治适期

4.1.1小麦叶部病害主要为白粉病、锈病,在其发生初期喷施农药防治。

4.1.2穗部病害主要为赤霉病、黑胚病,赤霉病在小麦抽齐穗时或扬花初花期喷施农药预防。黑胚病

在灌浆初期防治。

4.1.3根茎部病害包括全蚀病、纹枯病、根腐病(茎基腐病)和小麦胞囊线虫病。这些根部病害属典

型的小麦种传或土传病害。麦播期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防治,对于小麦胞囊线虫病的防治采用土壤药剂

处理。

4.2小麦害虫

4.2.1主要有地下害虫(蛴螬、蝼蛄、金针虫)、麦蚜、红蜘蛛、粘虫、小麦吸浆虫、麦叶峰等。

1

DB4107/T450—2020

4.2.2苗期害虫有蛴螬、蝼蛄、金针虫,可以造成缺苗断垄;生长期内有红蜘蛛、麦蚜等吸食汁液,

传播病毒,粘虫、麦叶峰等咬食叶片;抽穗期有吸浆虫、穗蚜等吸食麦粒汁液,直接影响小麦产量,当

达到防治指标时及时防治。

4.3麦田杂草

4.3.1阔叶杂草包括播娘蒿、荠菜、猪殃殃、反枝苋、繁缕、米瓦罐等。禾本科杂草包括看麦娘、节

节麦、野燕麦、硬草、碱茅等。

4.3.2麦田杂草第一次出苗高峰期在11月中下旬小麦分蘖期,第二次出苗高峰期是翌年2月上中旬小

麦返青期,这两个阶段是化学防除杂草的关键时期。

5病虫草害控制

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结合抗病品种,应用物理防治措施,关键时期进行药剂保护的综合防治策

略。严把检疫关,杜绝检疫性病虫杂草侵入和危害。

5.1严格检疫制度

严禁到全蚀病发生区引调小麦种子。

5.2农业防治病虫害措施

5.2.1选用抗病、耐病的优良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品种定期轮换,保持品种抗性。

5.2.2实行轮作倒茬

全蚀病和纹枯病及其它土传病害发生重的地块,要采取与油菜、棉花、水稻、蔬菜、甘薯等非寄主

作物轮作2年~3年,可减轻小麦全蚀病和纹枯病发生程度。

5.2.3适期播种

根据不同强筋小麦的品种特性,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半冬性品种适播期为10月5日~18日,如西

农979、济麦20,郑麦366适播期为10月10日~20日,藳优2018适播期为10月5日~20日,新麦26

适播期10月上中旬,在适播期内采用下限;弱春性品种郑麦9023适播期为10月下旬。不用带病小麦作

种子,播种时采取先种无病田,后种有病田的方法,减少病虫害发生几率。

5.2.4清除田边地头杂草

及时清除田边杂草,减少病虫中间寄主,降低害虫基数。

5.2.5物理机械治虫

当害虫、杂草发生面积不大,可进行人工捕杀、铲除。碱茅、硬草等顽固性杂草,在发生初期人工

拔除,对活动性较强的害虫也可利用各种捕捉工具如捕虫网进行捕杀。

5.3化学药剂防治

5.3.1种子包衣技术

2

DB4107/T450—2020

采用经过国家登记并符合无公害生产要求的专用种衣剂。

5.3.2主要病害防治

5.3.2.1小麦全蚀病、根腐病(茎基腐病)

用3%苯醚甲环唑(敌委丹)悬浮种衣剂50ml加2.5%咯菌腈(适乐时)悬浮种衣剂20ml对水100ml~

125ml,或选用12.5%硅噻菌胺(全蚀净)悬浮剂20ml对水500ml,拌种10kg,闷种2h~3h后播种。

对小麦全蚀病零星发生地块,要高茬收割,在田间烧毁麦茬,收获的小麦不能做种用。

5.3.2.2小麦纹枯病

麦播期种子处理药剂同5.3.2.1。返青拔节期病株率达到15%时,每667m2用20%三唑酮乳油50ml

或12.5%烯唑醇可湿粉20g,对水50kg喷雾。

5.3.2.3小麦白粉病

返青、拔节期当病株率达10%时,用药同5.3.2.2。

5.3.2.4小麦锈病

小麦条锈病4月中旬~5月上旬,病叶率达0.5%时需普治;小麦叶锈病抽穗至灌浆期病叶率达5%

时开展药剂防治,用药同5.3.2.2。

5.3.2.5小麦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是暴发性气候型病害,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于4月下旬小麦抽穗初期喷洒药剂

预防。每667m2选用40%多菌灵胶悬剂100g对水50kg喷雾。戊唑醇、羟菌唑等药剂每667m2用有效成分

7g~10g,对水50kg喷雾,不仅具保护和治疗作用,且能显著降低毒素产出;多菌灵、甲基硫菌灵每

667m2用有效成分50g~90g,也可用咪鲜胺、氰烯菌酯、多·酮等。

5.3.2.6小麦黑胚病

用2.5%咯菌腈(适乐时)悬浮种衣剂10ml,加水100ml~125ml拌麦种10kg。抽穗灌浆期用12.5%

烯唑醇(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g对水50kg喷雾。

5.3.3主要虫害防治

5.3.3.1地下害虫

蝼蛄、蛴螬和金针虫达到防治指标(每667m2蛴螬1000头、蝼蛄100头、金针虫1000头)时,用

50%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量的0.1%拌种,或每667m2用5%辛硫磷颗粒剂3kg混拌20kg细土,耕地时均

匀撒施。

5.3.3.2蚜虫

当33cm单行苗蚜达200头时,每667m2用50%抗蚜威可湿粉6g~8g,对水50kg喷雾。当百穗蚜

量达500头时,每667m2用10%吡虫啉可湿粉40g~70g,或每667㎡用3%啶虫脒乳油40ml~50ml

加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ml~25ml对水50kg喷雾。

5.3.3.3吸浆虫

3

DB4107/T450—2020

5.3.3.3.1幼虫防治:麦播时,当虫口密度达防治指标每小方(10cm×10cm×20cm)2头时,进行

土壤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