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436-2007 李无公害生产综合技术
DB11/T 436-2007 "Li's comprehensive technology for production without pollu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7年01月
-
2021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2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31
备案号:20155-2007DB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436—2007
李无公害生产综合技术
Comprehensivetechniqueofplumnuisancelessproduction
2007-01-11发布2007-03-15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1/T436—2007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鲜食李产地环境条件......................................................................................................................................2
5苗木生产..........................................................................................................................................................3
6李园建立..........................................................................................................................................................6
7栽培管理技术..................................................................................................................................................7
8病虫害防治....................................................................................................................................................10
9采收................................................................................................................................................................11
10果品分级、包装和贮藏..............................................................................................................................11
附录A.........................................................................................................................................................13
附录B.........................................................................................................................................................18
附录C.........................................................................................................................................................22
I
DB11/T436—2007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B、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果林分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人:王玉柱、付占芳、孙浩元、方建辉、杨丽、张瑞、张俊环、李松涛。
II
DB11/T436—2007
李无公害生产综合技术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鲜食李生产基地环境质量要求、李树育苗、果园建立、无公害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
技术、果品采收、包装、运输、贮藏等技术要求及李果外观质量等级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鲜食无公害李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18407.2-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
NY/T496-2002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5112-2005无公害食品落叶核果类果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99号(2002年5月24日)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李产地producingareaofplum
具有一定面积和生产能力的李栽培地域。
3.2
环境条件environmentalcondition
影响李生长、发育和果品质量的空气、灌溉水和土壤等自然条件。
3.3
临界温度criticaltemperature
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环境温度的上限或下限。
3.4
苗龄seedlingage
苗木的年龄。以经历一个年生长周期作为一个苗龄单位。
3.5
苗高seedlingheight
自苗干基部土痕处至苗顶端的高度。
3.6
苗粗seedlingdiameter
嫁接苗为接口以上5cm处的直径。
3.7
主根长度lengthofprincipleroot
1
DB11/T436—2007
由根颈向下垂直生长的根的长度。
3.8
砧木苗treestock
由种子或营养繁殖培育的苗木,为嫁接苗提供砧木。
3.9
嫁接苗graftingseedling
由接穗嫁接在砧木上形成的苗木。
3.10
主栽品种leadingvariety
是建园前规划确定的主要栽植品种。
3.11
授粉树pollenizer
建园时选用的与主栽品种花期一致、花粉量大、授粉亲合力强的品种,以一定的比例同主栽品种栽
植在同一果园中。
3.12
定干leaderbranchcutting
栽植后在确定部位剪截杏苗,叫定干;从地面至剪截部位的高度,为定干高度。
3.13
采收成熟度maturitydegreesuitableforharvest
果实达到正常的基本大小,果实底色发生变化,耐贮运,经贮藏后可食用。适宜外运远销。
3.14
鲜食成熟度maturitydegreesuitableforfreshmarketing
果实具有品种成熟的基本特征。适宜鲜销。
3.15
生理成熟度fullyripening
果实完全成熟。只能供自采自食。
3.16
果锈fruitrust
果皮上覆盖的锈状木栓化物质。
3.17
果面缺陷fruitdisfigurement
自然或人为因素对果实表皮造成的损伤。
3.18
碰压伤transitinjury
果实因碰撞或受压造成的人为损伤。轻微碰压伤指伤处果皮未破,伤面轻微凹陷,变色不明显,无
汁液外溢。
3.19
药害insecticideburn
喷洒农药在果面上残留的药斑及其引起的损伤。轻微药害指点粒细小、稀疏的斑点和不明显的网状
薄层。
4鲜食李产地环境条件
4.1产地选择
按GB/T18407.2规定执行。应选择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2
DB11/T436—2007
4.2产地空气环境质量
无公害李的产地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无公害李的产地环境空气质量要求
浓度限值
指标
日平均1h平均
总悬浮颗粒物(标准状态)/(mg/m3)0.30——
二氧化硫(mg/m3)0.150.50
二氧化氮(mg/m3)0.120.24
氟化物(标准状态)/(μg/m3)720
注:日平均指任何1日的平均浓度;1h平均指任何1小时的平均浓度
4.3产地农田灌溉水质量
无公害李产地农田灌溉水质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无公害李的灌溉水质量要求
指标指标值
pH5.5-8.5
氰化物(mg/L)≤0.5
氟化物(mg/L)≤3.0
化学需氧量(mg/L)≤40
石油类(mg/L)≤0.5
总汞(mg/L)≤0.001
总砷(mg/L)≤0.05
挥发酚(mg/L)≤1.0
总铅(mg/L)≤0.1
总镉(mg/L)≤0.005
六价铬(mg/L)≤0.1
粪大肠菌群数(个/L)≤10000
4.4产地土壤环境质量
无公害李产地土壤质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无公害李产地土壤中各项污染物的含量限值
含量限值
项目
pH<6.5pH6.5-7.5pH>7.5
总镉,mg/kg≤0.300.300.60
总汞,mg/kg≤0.300.501.0
总砷,mg/kg≤403025
总铅,mg/kg≤250300350
总铬,mg/kg≤150200250
总铜,mg/kg≤150200200
注:重金属(铬主要为三价)和砷均按元素量计,适用于阳离子交换量>5cmol(+)的土样,若≤5cmol(+)
/kg,其标准值为表内数值的半数。
5苗木生产
5.1苗圃的建立
3
DB11/T436—2007
5.1.1苗圃地选择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的土壤,土壤pH6.5-7.5,排水及灌溉良好的壤土和沙壤土。忌苗圃地、果园地、
和重茬地。
5.1.2苗圃地规划
苗圃地包括两部分:采穗圃和苗木繁育圃,面积比例为1:30。对规划设计的小区、畦,进行统一编
号,对小区、畦内的品种登记建档。
5.2砧木苗培育
5.2.1采种及种子质量要求
砧木种子可采用山桃、毛桃、毛樱桃和山杏等。母本树要选用品种纯正、生长健壮、稳产、无病虫
害的树,采种时期应在果实充分成熟时采收,除去果肉和杂质,洗净种核并阴干,种子内水分应保持在
30%-40%以上。种子纯净度在95%以上。
5.2.2种子层积处理
将阴干的种子进行沙藏处理。沙藏前先用水浸泡3d-4d。种子层积时,容器或沟底铺约5cm厚一层
干净湿润的河沙,河沙用量为种子体积的8-10倍,层积温度为2℃-7℃。层积时间为80d-120d。秋播
的种子不需沙藏。
5.2.3整地和施基肥
播种前进行深翻和精细整地,深翻以25cm-30cm为宜。每667m2施入农家肥3000kg,可同时混入
尿素、硫酸铵、草木灰等。耙平做畦,灌水沉实。
5.2.4播种
5.2.4.1播种时期
分春播和秋播。秋播在土壤结冻前进行,种子浸泡3d-4d即可播种,不需要沙藏。春季播种在土壤
解冻后进行。
5.2.4.2播种量
一般山桃、毛桃每667m2用种量30kg-40kg,山杏25kg-35kg;毛樱桃一般每667m2用种量6kg-10
kg。每667m2出苗6000-8000株。
5.2.4.3播种方法
先整地作畦,畦宽1.2m,每畦播种3-4行,行距30cm-40cm、株距15cm-20cm开沟点播,播种深
度3cm-5cm,播种后覆土,用塑料薄膜覆盖增温保湿。
5.2.4.4播后管理
播种后幼苗出土前不宜灌水。幼苗期及时中耕除草,结合灌水追肥2-3次,每次每667m2施入氮肥6
kg-8kg,生长季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叶面喷施0.3%尿素水溶液2-3次。
5.2.5嫁接
5.2.5.1接穗
从采穗圃中或从品种纯正、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质成年李树上,采取生长充实、芽体饱满的一
年生发育枝作接穗。芽接接穗选用已木质化的当年生新梢中部。
5.2.5.2接穗处理
枝接接穗于枝条进入休眠期至萌芽前采集,采后每100条捆成1捆,标明品种,放入地窖或沟内用湿
沙埋好贮藏,贮藏温度保持0℃-5℃。嫁接前,将接穗剪截成10cm-15cm,进行封蜡,蜡温掌握在80-85
℃。夏秋季芽接用的接穗,应立即剪去叶片。芽接时的接穗随采随接。
5.2.5.3嫁接时期和方法
夏季嫁接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进行,当砧木苗长到60cm-80cm,离地面10cm-15cm处,砧木粗度
达到0.3cm-0.5cm时进行嫁接,采用“T”字形芽接;秋季芽接一般在8月中旬到9月上旬,砧木苗直径
在0.6cm以上时,采用带木质部芽接或“T”字形芽接。春季嫁接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嫁接
方法有带木质芽接、腹接等方法。
4
DB11/T436—2007
“T”字形芽接法:先在接穗的饱满芽上方0.5cm左右处横切一刀,深达木质部,然后在芽下方1cm
处斜削一刀至横刀刀口,取下芽片。在砧木阴面距地面5cm-10cm处平滑部位,横切一刀,将削好的芽
片插入切口,用塑料布条包扎紧,外部只露叶柄。
带木质芽接法:倒拿接穗,在芽上方0.3cm-0.5cm处向下方斜削,在芽下方斜削一刀,深达第一刀
的削面,取下带木质的芽片。在砧木阴面距地面削与芽片同样大小的切口,将芽片嵌入,使芽片上部边
缘与砧木切口对齐,用塑料布条包扎紧。
腹接法:将砧木在距地面5cm-7cm处斜向下切一切口,深达砧木粗度1/3,切口长2cm-3cm。将接
穗沿顶芽一侧的削一长斜面,削面背后削较小的斜面,使接穗下部成楔形。接穗的长斜面紧贴砧木切口
插入,使形成层对齐。沿木质部边缘向下直切,切口长度、宽度和接穗的长面对应,插入切口,并使形
成层对齐。用塑料条绑扎严密。
5.2.6嫁接苗管理
5.2.6.1检查成活率
芽接后15d左右,枝接后20d-30d检查成活率,未成活的进行补接。
5.2.6.2解绑缚物和剪砧
培育当年速生苗在嫁接后3d-5d于接芽上0.5cm处剪砧,剪砧后5d-8d即可解除绑缚;培育2年生
苗,嫁接后15d-20d即可解除绑缚,于第2年春季在接芽上1cm处剪砧,。
5.2.6.3除萌
剪砧后及时除去接口附近的萌蘖。
5.2.6.4肥水管理
春季嫁接剪砧后,接芽萌发时,及时浇一次水。整个生长季应控制灌水次数,土壤不过于干旱时,
一般不需灌水和追施氮肥。
5.2.6.5病虫害防治
参见附录A。
5.3苗木出圃
在苗木落叶至土壤封冻前或翌春土壤解冻后至萌芽前出圃。起苗前应浇透水,保证苗木根系完好。
5.4苗木分级
李树苗木的质量按根系、茎、芽分级,见表4。
表42年生苗质量要求
等级
项目
一级二级
品种纯正,无机械损伤,无检疫对象,根茎无干缩皱皮和新损伤,
基本要求损伤面积≤1.0cm2,无根瘤病,砧桩剪除,嫁接愈合良好。
侧根数量≥5≥4
侧根基部粗度(cm)≥0.5≥0.4
根侧根长度(cm)≥15≥15
主根长度(cm)≥20≥20
侧根分布分布均匀,不偏于一方,舒展,不卷曲
砧段长度(cm)5-10
苗木高度(cm)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QDAS 120-2023 体育培训项目教学指南 2023-11-08
- T/QGCML 3155-2024 工艺品售后咨询服务规范 2024-02-22
- T/DJWGXH 001-2020 物业小区物品出入管理服务规范 2020-11-30
- T/YNECA 001-2018 建设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标准 2018-10-26
- T/CAS 540-2021 婴幼儿水浴服务通用要求 2021-11-15
- T/DCCY 001-2023 “稻城亚丁味道”菜品制作规范 2023-10-31
- T/WHAS 010-2020 防疫方舱医院物业服务指引 2020-03-04
- T/ZCTIA 002-2023 活肤调理从业人员岗位能力规范 2023-11-01
- T/BJBMA 001-2022 大众跑步等级评定标准 2022-02-10
- T/ZSA 100-2021 面向创新创业企业的管家式科技服务指南 2021-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