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416.2-2007 交通信息广播频道数据格式 第2部分:基于ALERT-C的定位参考
DB11/T 416.2-2007 Traffic Information Broadcast Channel Data Format Part 2: Positioning Reference Based on ALERT-C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7年0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2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35.240.60
L71
备案号:20135-2007DB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416.2—2007
交通信息广播频道数据格式
第2部分:基于ALERT-C的定位参考
DataFormatforRadioDataSystem--TrafficMessageChannel—
Part2:LocationreferencingforALERT-C
(ISO14819-3:2004TrafficandTravelerInformation(TTI)-
TTImessagesviatrafficmessagecoding—
Part3:LocationreferencingforALERT-C,NEQ)
2007-01-11发布2007-03-15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1/T416.2—2007
目次
前言......................................................................................................................................................................II
引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缩略语............................................................................................................................................................1
4位置编码.........................................................................................................................................................2
附录A(规范性附录)TMC位置代码的类别、类型以及子类型.................................................................9
附录B(资料性附录)本部分与ISO14819-3:2004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15
附录C(资料性附录)位置编码举例............................................................................................................16
I
DB11/T416.2—2007
前言
DB11/T416《交通信息广播频道数据格式》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事件和信息编码
——第2部分:基于ALERT-C的定位参照
本部分为DB11/T416的第2部分,对应于ISO14819-3:2004《交通及出行者信息(TTI)-经交
通信息编码的TTI交通广播信息-第3部分:ALERT-C定位参照》。本部分与ISO14819-3:2004的一
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主要差异如下:
a)调整了“位置编码”章的条目结构;
b)参照ISO14819-1:2003的传输协议,尤其是位置代码的规定,增加了“位置代码”一节;
c)增加了附录D:位置编码应用举例,以辅助使用和理解。
本部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和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继孚、温慧敏、高永、陈峰、邓小勇、孙建平、卢玥。
本标准于2007年1月11日首次发布。
II
DB11/T416.2—2007
引言
交通信息广播频道(RadioDataSystem-TrafficMessageChannel,RDS-TMC)使用经过编码压缩
的数据代码格式,通过无声的广播数据服务或其它的数据交换方式,由多种信息接收和显示设备,如
固定显示设备、交互式终端、车载设备等接收并解读广播信息,从而向驾驶员提供道路交通服务状
况、道路施工、天气和交通事件等信息
交通及出行者信息是智能交通领域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交通信息广播频道的应用将使交通信息能
够更快速和更便捷地传输,从而更好地发挥交通信息的作用。
位置是交通信息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对于所有的交通信息服务来说,只有具备了统一的定位参
照,才能够保证发送端和接收端便捷、一致地理解交通广播信息所描述事件的地理位置。
本部分以ISO14819-1:2003《交通及出行者信息(TTI)-经交通信息编码的TTI交通广播信息-
第1部分:使用ALER-C的广播数据系统-交通信息广播频道(RDS-TMC)编码协议》为应用基础,在应
用本部分之前,宜首先熟悉ISO14819-1:2003的相关内容。
III
DB11/T416.2—2007
交通信息广播频道数据格式
第2部分:基于ALERT-C的定位参照
1范围
本部分标准规定了在交通信息广播频道(RDS-TMC)中基于ALERT-C传输协议的地理位置定位
规则,位置参照表的内容和编制规则,以及TMC中位置单元的类别代码。
本部分标准适用于城市范围的交通广播信息频道系统,其它方式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可参照使
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DB/T××的本部分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但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
分。
ISO14819-1:2003TrafficandTravellerInformation(TTI)--TTImessagesviatrafficmessagecoding
--Part1:CodingprotocolforRadioDataSystem--TrafficMessageChannel
(RDS-TMC)usingALERT-C(交通及出行者信息(TTI)-经交通信息编码
的TTI交通广播信息-第1部分:使用ALER-C的广播数据系统-交通信
息广播频道(RDS-TMC)编码协议)
ISO14819-3:2004TrafficandTravellerInformation(TTI)--TTImessagesviatrafficmessagecoding
--Part3:LocationreferencingforALERT-C(交通及出行者信息(TTI)-经
交通信息编码的TTI交通广播信息-第3部分:ALERT-C定位参考)
3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部分。
3.1
ALERT-CAdviceandProblemLocationforEuropeanRoadTraffic,VersionC
欧洲道路交通定位问题和建议,C版本
3.2
DATEXDATaEXchangeprotocolforexchangeoftrafficandtravelinformationbetween
trafficcenters
管理和控制中心间交换交通信息的数据交换协议
3.3
ECCExtendedCountryCode(anRDSfeature)
扩展的国家编码(RDS特征参数)
3.4
GDFGeographicDataFiles
地理数据文件
3.5
RDSRadioDataSystem
广播数据系统
3.6
TICTrafficInformationCentre
交通信息中心
3.7
TMCTrafficMessageChannel
交通信息广播频道
1
DB11/T416.2—2007
3.8
TTITrafficandTravellerInformation
交通和出行者信息
3.9
WGS84WorldGeodeticSystem1984
全球地理坐标系统1984
4位置编码
4.1定位规则
4.1.1位置表
地理位置信息通过交通广播信息中的位置代码来识别和调用,位置代码通过位置表的形式预先存
储在信息发送端和接收端。每一个位置表由国家或地区给定一个唯一的位置表代码,位置表代码的编
制规则按ISO14819-3:2004执行。一个城市或地区应仅使用一个位置表。
注:位置表的存储空间有限,在较大的区域或国家范围内,必须用多个位置表来存储不同区域的位置代码,每一
个位置表由国家或区域联盟给定一个位置表代码,交通广播信息频道通过位置表代码首先确定需要调用的位置表,在
该位置表内实现位置代码的调用。
4.1.2分级结构
将地理位置分为“点、线、面”三层,每一层根据实际需求可进一步分为多个下级层次。
例:线位置层又可以分为道路和路段两级,路段又可以分为一级路段、二级路段两级。
交通信息广播频道通过各地理位置的逐级向上参照确定任意一个地理位置在上级地理系统中的定
位,以明确各地理位置之间的相互关系。
例:西二环上的阜成门节点,它的上级线参照是西直门到复兴门路段,西直门到复兴门路段的向上线参照是西二
环路段,西二环路段的上级参照是西城区,西城区的上级区域参照是北京市市区,北京市市区的上级参照是北京市。
4.1.3位置类别、类型和子类型
类别、类型和子类型是描述地理位置单元的三级属性。类别、类型和子类型分别具有给定代码,
由三级代码的组合形成位置单元的属性代码。
位置单元属性代码的构成为:
·一个表示位置类别的字母;
·一个表示类型的数字;
·一个点;
·一个表示子类型的数字。
例:位置单元属性代码“P1.8”即表示“环形交叉口”。其中,“P”为位置类别代码,表示点位置;“1”为类型代
码,表示连结点;“8”为子类型代码,表示环形交叉口。
没有子类型的位置单元,其属性代码的子类型代码为0。位置单元的属性代码按附录A执行。
4.1.4道路方向
北京市从南到北、从西到东为正方向;对环线道路,顺时针方向为正向。在任何情况下,不允许
改变一条道路上连续路段中任意一个路段的方向。
4.1.5道路和路段
道路按照现实城市街道划分来确定。如西直门外大街为一条道路,机场高速路为一条道路。
路段是道路的下级单元,其属性特征和道路基本一致。路段应根据出行者的使用习惯、道路形
式、以及交通事件发生的分布等来确定。例:二环路可以被分为东二环、南二环、西二环和北二环四个路段。
如果一条路段属于多个道路,则这一路段拥有对应于不同上级道路的多个位置代码。
4.1.6道路的单/双向
所有双向道路应仅有一个位置代码。除非双向道路在物理上被明显分为两条单向的道路,且两条
单向道路之间的间距较大,使驾驶员直觉上认为是两条道路,否则不允许对双向道路的两个方向进行
单独编码。
4.1.7节点
节点是线位置上的一个点位置。每一个节点仅对应一个代码。
多条线的相交点位置在不同线上同时具有节点属性,分别对应不同的位置代码和向上线参照。
例:图1所示,道路L2与L3相交叉,点P1是道路L2和L3的交叉点,具有分别属于道路L2和L3的两个节点属
性,即点P1有两个位置代码,分别向上参照到道路L2和L3。
2
DB11/T416.2—2007
图1连接点编码
匝道或连接道路的出入口不宜分开作为多个节点分别编码,应和交叉口一起被看作为一个地理位
置点。特殊情况下,如果各入口或出口相距较远,也可作为分离的多个地理位置点分别进行编码。
4.1.8连接线
立交桥的连接车道和匝道不宜进行单独编号。当需要对主路出入口、立交桥的连接车道、匝道进
行单独编码时,则应将其作为主路上的点位置,并且在位置表中以不带正负偏移的形式单独编码。
4.2位置表编制
应本着明确代码内容和方便信息交互的目的来制定每张位置表。
4.2.1位置表内容
位置表中每条记录的基本内容为:
——位置代码;
——位置类型(子类型)代码;
——道路/点序号;
——道路名称;
——第一名称;
——第二名称;
——区域参照;
——线参照;
——正偏移;
——负偏移;
——城市;
——交叉口;
——坐标系(包括经度和纬度)。
各种类型地理位置相对应的位置表内容的描述和填写要求见表1。位置表的编制及位置单元
的编码可参照附录C。
3
DB11/T416.2—2007
表1位置表内容及其填写要求
位置位置类型道路/道路交叉WGS84
类别第一名称第二名称区域参照线参照正偏移量负偏移量城市
代码(子类型)代码a点序号名称口坐标系
(M)大洲名称(M)
(M)国家分组名称(M)国家分组或大陆(M)
(M)国家名称(M)国家分组或大陆(M)
区域
(M)其它的地区名称(M)最低级别的行政区域
或其它区域(m)
(例如水域,模糊
区域,应用区域)
(M)第n级区域名称(M)国家或者第n-1级区
域(M)
(n=1到5)
(M)道路b(m)(m)道路反向端道路正向端点第n级区域或国家(M)
点的名称(M)的名称(M)
(M)环路b(m)(m)名称(O)第n级区域或国家(M)
(M)第n级路段b(m)(m)道路反向端道路正向端点第n级区域或国家或一级路段、道路或第n级路段第n级路段之
(n=1,2)点的名称(M)的名称(M)其它区域(O)环路(M)之前的路段后的路段(m)
线
(m)
(M)城市街道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NY/T 5277-2004 无公害食品 锯缘青蟹养殖技术规范 2004-01-07
- NY/T 5254-2004 无公害食品 四棱豆生产技术规程 2004-01-07
- NY/T 5275-2004 无公害食品 牙鲆养殖技术规范 2004-01-07
- NY/T 5260-2004 无公害食品 蛋鸭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2004-01-07
- NY/T 5279-2004 无公害食品 团头鲂养殖技术规范 2004-01-07
- NY/T 5258-2004 无公害食品 红毛丹生产技术规程 2004-01-07
- NY/T 5264-2004 无公害食品 肉鸭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2004-01-07
- NY/T 5261-2004 无公害食品 蛋鸭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2004-01-07
- NY/T 5267-2004 无公害食品 鹅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2004-01-07
- NY/T 5273-2004 无公害食品 鲈鱼养殖技术规范 2004-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