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13/T 002-2021 文物建筑类博物馆安全管理规范

DB4113/T 002-2021 The security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s for museums with cultural relics buildings

河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113/T 002-2021
标准类型
河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09-13
实施日期
2021-10-01
发布单位/组织
南阳市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310

CCSA91

4113

南阳市地方标准

DB4113/T002—2021

文物建筑类博物馆安全管理规范

2021-10-15发布2021-11-01实施

南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13/T002-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南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乡县县衙博物馆。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晓杰、陈晓曼、李昭、岳晓红、闫子琦、王珊、曾宪阳、岳立。

DB4113/T002—2021

文物建筑类博物馆安全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文物建筑类博物馆安全管理的术语和定义、总则、组织和职能、安全服务保障、建筑

及文物安全、游览安全、消防安全、治安安全、应急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文物建筑类博物馆安全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10001.1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一部分:通用符号

GB/T10001.2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二部分:旅游休闲符号

GB13495.1消防安全标志第1部分:标志

GB/T20000.1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术语

GB/T21431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T31384旅游景区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规范

GA27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

LB/T068景区游客高峰时段应对规范

QX189文物建筑防雷技术规范

DB41/T692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文物建筑类

是指市、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中的古建筑;古墓葬、石窟寺附属的重要建筑或者构筑物;与重大

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现代重要

史迹、代表性建筑;保管、陈列各类文物的博物馆、纪念馆等重要建筑。

建筑类博物馆

利用建筑类博物馆进行征集、保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的实物,并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

和欣赏的文化教育机构。

安全

免除了不可接受的伤害风险的状态。

1

DB4113/T002—2021

注:标准化考虑产品、过程或服务的安全时,通常是为了获得包括诸如人类行为等非技术因素在内的若干因素的最

佳平衡,将伤害到人员和物品的可避免风险消除到可接受的程度。[GB/T20000.1]

4总则

文物建筑类博物馆安全管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实行“谁主管,谁负责”、

“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坚持专业工作与群防群治相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逐级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任。

保障安全生产资金投入,配备必要的、有效的安全设施设备。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文物建筑类博物馆安全的义务。

5安全管理组织与职能

安全管理组织

5.1.1文物建筑类博物馆应建立以法定代表人为主任(组长)、以及分管安全工作领导及各部门负责

人,为安全工作委员会或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博物馆的安全管理工作。负责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组织落实各项安全措施、进行安全检查、监督和培训;应明确机构成员及其职责、安全主管领导和会议

制度等要求。

5.1.2法定代表人对本单位的安全工作负总责;分管负责人协助主要负责人履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职

责;其他分管领导负责分管部门贯彻落实有关安全运营的各项规定。

5.1.3文物建筑管理、使用单位应设置专门机构,专人负责安全保卫工作,配备的安全保卫人员与博

物馆的规模相适应。

5.1.4文物建筑管理、使用单位应按规定设置应急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应急管理人员;履行值守

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并负责现场的应急处置工作。

5.1.5文物建筑管理、使用单位应根据文物建筑规模和实际需要,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与邻

近专职救援队伍签订救援服务协议。根据需要可邀请有关专家,为应急管理提供决策建议,必要时参加

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安全管理职能

5.2.1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各项安全责任制,明确安全保卫机构和管理人员职责,

确定各部门的安全工作负责人,开展全员安全知识的培训教育,提高职工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

5.2.2安全管理部门与本单位(部门)签订安全管理责任(承诺)书。

5.2.3依法建立健全各项安全保障制度,包括但不限于:

a)各类安全组织工作条例和例会制度;

b)各部门、各岗位安全责任制度;

c)安全防范制度;

d)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e)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f)治安保卫制度;

g)值班、值勤制度;

h)安全奖惩制度;

2

DB4113/T002—2021

i)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j)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k)重点防护部位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l)事故报告制度;

m)动火、明火审批报告制度;

n)安全运营检查制度;

o)设施维护保养制度;

p)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

5.2.4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对查岀的安全隐患应通知有关部门限期整改,事关全局的重大隐患,应提

岀有效措施、方案报请领导批准实施。

5.2.5制定博物馆的各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

5.2.6防范各类不法活动,及时处置突发事件,保证文物建筑类博物馆游览秩序和治安秩序良好。

5.2.7文物建筑管理、使用单位应建立安全管理工作档案,按规定进行存档。

5.2.8博物馆发生的重大安全事件,按有关规定及时上报,查明原因、确定责任,提岀处理意见和改

进措施。

安全责任制

5.3.1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和安全监控系统。

5.3.2文物建筑管理、使用单位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全力做好安全管

理工作。

5.3.3分级建立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应制定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并逐级签订年度安全生产责任书,

实行安全目标管理,保证各项安全措施有效。

5.3.4博物馆主要负责人为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