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1293-2011 紫茎泽兰地面监测技术规范
DB51/T 1293-2011 Ground monitoring techniques for Eupatorium purpureum (Fabacea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1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40
B40
备案号:30896-2011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1293—2011
紫茎泽兰地面监测技术规范
2011-06-27发布2011-07-01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51/T1293—2011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定位监测..........................................................................1
5样方测定..........................................................................2
6路线监测..........................................................................3
7数据管理..........................................................................4
附录A(规范性附录)表A.1监测样地调查表.........................................5
附录B(规范性附录)表B.1紫茎泽兰样方调查表.....................................7
附录C(资料性附录)表C.1紫茎泽兰危害程度统计表.....................................9
附录D(资料性附录)表D.1入户调查表................................................10
I
DB51/T1293—2011
前言
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四川省畜牧食品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草原工作总站、凉山州草原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川江、周俗、张新跃、侯众、张绪校、鲁岩、严东海、何萍、刘勇。
II
DB51/T1293—2011
紫茎泽兰地面监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紫茎泽兰地面监测的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紫茎泽兰地面监测的样方布点、定位监测和路线监测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1233-2006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技术规程
DB51/T939—2009草原资源遥感监测地面布点与样方测定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定位监测Positioningmonitoring
按照要求设置一定范围的固定区域开展地面信息采集的方法和技术。
3.2
路线监测Routemonitoring
按照要求设置一定的调查路线开展地面信息采集的方法和技术。
3.3
样地Sample
按照监测要求设置的能代表紫茎泽兰典型分布的地段。
3.4
样方Quadrat
按照监测要求设置的用于测定紫茎泽兰等内容的一定面积的调查区域。
4定位监测
定位监测主要调查植物生物学特征、植被种类、土壤类型、生态状况、危害程度等内容。
4.1样地选择
在监测区域内,按照紫茎泽兰分布危害情况和草原资源状况,设置一定数量的监测样地。样地选择
条件如下。
4.1.1代表性
1
DB51/T1293—2011
能反映一定区域内紫茎泽兰分布危害状况的总体水平。
4.1.2典型性
能反映一定区域内植被类型、生态状况和紫茎泽兰分布的典型地段。重点选择典型的草原区、农耕
地、林地3种土地利用类型布设监测样地,每种土地类型选择重度、中度、轻度三种危害水平的样地进
行测定。
4.1.3其它因素
人力、物力和交通等条件良好,便于监测工作开展。
4.2定位
在地形图或草地类型图上确定紫茎泽兰监测样地的中心点后,现场核实该区域植被类型和紫茎泽兰
分布危害状况,用GPS定位仪进行定位,确定监测样地。
5样方测定
5.1样方布设
5.1.1布设要求
在监测样地内按照监测内容设置相应样方,尽量选在坡度较小、比较平缓的地方。样方通常随机
布设,但应在监测点内尽量均匀分布。
5.1.2样方数量
一个样地设置样方数量1个~3个,每个样方内设置草本及矮小灌木样方3个。
5.1.3样方间距
当采用遥感技术手段时,样方间距不得小于遥感影像资料的最小分辨率。
5.1.4样方面积
样方面积一般为100m2(10m×10m或5m×20m),样方内的草本及矮小灌木小样方面积为1m2。
5.2编号
监测样地、样方和照片应统一编号。监测样地按照“县名+土地类型+序号”,样方按照“样地号+
样方序号”,照片按照“样方序号+照片序号”进行编号。
5.3测定时间
当采用遥感技术手段时,地面监测和遥感监测时间应同步,以能准确反映监测内容状况的时间为宜,
地面测定时间一般为每年8月~次年4月。
5.4测定单位
测定单位应统一,并采用国际标准公制单位。
2
DB51/T1293—2011
5.5测定内容与方法
5.5.1样地描述
实地仔细观察,按照附录A.1及填表说明填写。
5.5.2植被高度测定
按照附录B.1及填写说明填写。
5.5.3植被盖度测定
采用目测法,具体方法参见《草原资源遥感监测地面布点与样方测定技术规程(DB51/T939—2009)》,
并按照附录B.1及填写说明填写。
5.5.4生物量测定
在样方内分别测取紫茎泽兰、灌木、草本的地上生物量,具体方法参见《草原资源遥感监测地面布
点与样方测定技术规程(DB51/T939—2009)》,并按照附录B.1及填写说明填写。
6路线监测
路线监测主要调查紫茎泽兰分布地点、面积、危害情况及蔓延趋势等内容。选择的路线要能充分体
现自然条件,横穿主要草原植被类型及紫茎泽兰分布的主要断面,同时兼顾监测地区的交通状况及显著
地形、地物和主要标志点。
通过采取野外踏查、实地调查和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紫茎泽兰路线监测。
6.1野外踏查
通过走访当地干部、群众,了解紫茎泽兰分布、危害情况,再组织技术人员对紫茎泽兰主要分布危
害区域进行野外踏查,确定具体调查路线、制定调查方案。
6.2实地调查
6.2.1主要内容
主要调查当地社会经济、农牧业生产、气候特点以及紫茎泽兰生境、分布地点、生长状况、牲畜中
毒情况等内容,并在地形图上勾绘紫茎泽兰分布危害图。
6.2.2绘制分布危害图
在野外进行路线调查的同时,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JT/T 697.1-2007 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 第1部分:总则 2007-09-11
- EJ/T 1223-2007 核电厂安全重要仪表和控制系统多路数据传输的功能要求 2007-10-10
- JB/T 10807-2007 背负式电动喷雾器 2007-10-08
- JB/T 2617.3-2007 曲轴磨床 第3部分:技术条件 2007-10-08
- SY 4201.1-2007 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设备安装工程 第1部分:机泵类设备 2007-10-08
- JT/T 306-2007 汽车节油产品使用技术条件 2007-09-14
- JB/T 10808-2007 茶叶加工成套设备 2007-10-08
- JT/T 697.2-2007 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 第2部分:公路信息基础数据元 2007-09-11
- JT/T 697.3-2007 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 第3部分:港口信息基础数据元 2007-09-11
- JT/T 697.4-2007 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 第4部分:航道信息基础数据元 2007-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