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4/T 0019-2019 韭菜生产技术规程
DB54/T 0019-2019 DB54/T 0019-2019 Onion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8年10月
-
2019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31DB54
西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54/T0019—2019(代替DB54/T0019—2008)
韭菜生产技术规程
2019-12-20发布2020-01-19实施
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4/T0019—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的规定格式编写。
本标准由西藏自治区农牧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修订单位: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本标准的附录A、B、D为资料性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代替DB54/T0019-2008《无公害食品韭菜保护地生产技术规程》,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修改后名称为《菜豆生产技术规程》。
——删除了原标准中已废止的规范性引用文件,修改、增加了新的规范性引用文件。
——删除了原标准中关于无公害蔬菜的定义(见3.1)
——修改了原标准中“黄板”相关内容为“色板”(见3.7)
——修改了原标准中“施肥原则”内容(见6.7.2.1)。
——修改了原标准中“防治原则和要求”内容(见7.1)。
——修改了原标准中“主要病虫害”内容(见7.2)。
——合并原标准中“化学防治”内容为“附录D”(见7.5)。
——增加了原标准中“韭菜品种及特性”内容(见附录A)。
——增加了原标准中“禁止食用的化学农药种类”内容(见附录C)。
——更新了原标准中“病虫害的化学防治方法”内容(见附录D)。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玉红、杨杰、扎西顿珠、旦宗、次白珍、李青、杨亚辉张瑜、代安国、黄鹏
程。
I
DB54/T0019—2019
韭菜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韭菜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种子、育苗、肥水管理、温湿度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以
及采收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西藏韭菜的生产,露地生产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6715瓜菜作物种子第5部分绿叶菜类
GB/T8321农药使用合理准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术语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保护地
本标准专指西藏海拔在2800m以上的高效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
3.2高效日光温室
具有三面墙结构,以塑料薄膜或其他透明材料覆盖,依靠获取和蓄积太阳辐射能进行蔬菜生产的温
室。
3.3塑料大棚
一种用塑料薄膜覆盖的拱圆型温室,其骨架常为钢管、竹、木等材料做成圆拱型架,其高度在2.5m
以上。
3.4安全间隔期
最后一次施用化学农药至蔬菜采收时的允许间隔天数见附录D。
3.5跳根
2
DB54/T0019—2019
韭菜新须根随分蘖有层次地上移,生根的位置也不断地上升,使新根逐渐接近地面的现象。
3.6中等肥力土壤
速效氮(N)80mgg/k~100mgg/k,有效磷(P2O5)60mg/kg~80mg/kg,速效钾(K2O)100mg/kg~
150mg/kg的土壤。
3.7高肥力土壤
碱解氮(N)在100mg/kg以上,有效磷在80mg/kg以上,速效钾在180mg/kg以上的土壤。
3.8色板
利用昆虫趋色性来诱杀害虫的装置。
4产量指标
1500kg/刀667㎡~2500kg/刀667㎡。
5产地环境条件
产地田块地势平整,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结构和理化性状良好,以砂壤土或壤土为宜,土壤有机
质含量应在1.5%以上。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NY/5010的规定。
5.1灌溉用水
灌溉水质符合GB5084的标准。
6生产管理措施
6.1前茬
非葱蒜类蔬菜。
6.2播种时间
保护地一年四季均可播种,参考播期3月~4月播种,当年8月~9月定植,或9月~10月播种,
翌年4月~5月定植。
6.3生产方式
6.3.1全程保护地栽培
韭菜的生产和养根均在大棚内进行。
6.3.2半保护地栽培
在春季4月~5月起出的韭菜苗直接定植在露地,在自然条件下养根,9月~10月后扣棚转入韭菜
生产阶段,待来年4月~5月将大棚的塑料收起,再次在露地进行养根。
6.3.3露地生产
林芝等低海拔地区,韭菜可在露地进行栽培。
3
DB54/T0019—2019
6.4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耐寒、耐热、分蘖力强、外观和内在品质好的品种。塑料大棚秋冬连续生产应选用休眠
期短的品种,休眠期长的品种不适合保护地栽培。推荐使用的品种见附录A。
6.5种子质量
应符合GB16715的要求。其纯度≥95%,净度≥98%,发芽率≥80%,水分≤7%。
6.6育苗
6.6.1用种量
每667㎡用种1kg~2kg。
6.6.2种子处理
6.6.2.1浸种
包衣种子直接播种。其他种子可用干籽直播,也可用55℃温烫浸种15min,再用水浸泡12h,除去秕
籽和杂质,将种子上的粘液洗净后催芽。
6.6.2.2催芽
将浸好的种子用湿布包好放在20℃~25℃的条件下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1次,60%种子露白即可
播种。
6.6.3苗床准备
6.6.3.1苗床选择
苗床应选择旱能浇,涝能排的地块,宜选用沙壤土。
6.6.3.2施肥
基肥以优质有机肥、复合肥为主;在中等肥力土壤下,结合整地每667㎡撒施优质腐熟有机肥4000kg,
磷酸二铵20kg,钾肥(硫酸钾)12kg。高肥力土壤可适当减少化肥用量。播前结合施肥深翻,将基肥
翻入土壤中,翻后细耙,整平做畦。一般畦宽1.5米为宜。
6.6.4播种
将畦普踩一遍,顺畦浇水,水渗后,将催芽种子混2倍~3倍干土或草木灰撒在畦内,上覆过筛细
土1.6cm~2cm。播种后立即搭拱棚覆盖地膜或直接覆秸杆、遮阳网等保墒,80%幼苗顶土时撤除床面覆
盖物。
6.6.5苗期水肥管理
4
DB54/T0019—2019
出苗后视土壤墒情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当韭苗长到10cm~15cm高时结合浇水每667㎡追施尿素
5kg。间水追肥,每667㎡追施尿素10kg,后期根据苗情追肥。在苗龄达到80d~100d适当控水蹲苗,
培养壮苗。
6.6.6温湿度管理
育苗白天的适宜温度在20℃~22℃,夜晚不低于10℃。当苗高10cm以上时,白天的控制温度在
16℃~20℃或与室外气温相当,相对湿度控制在60%~75%,夜晚8℃~12℃。
6.6.7除草
出苗后及时拔草2次~3次,面积不大最好采取人工除草。或采用精喹禾灵、盖草能等除草剂防
除禾本科杂草,或在播种后出苗前用30%除草通乳油(100g~150g)/667㎡,兑水50kg喷撒。
6.7定植
6.7.1保护地消毒
保护地栽培韭菜应在定植前对棚室进行消毒处理,可选措施有高温杀菌、药剂熏蒸等。
6.7.1.1高温杀菌
前茬采收后,将土壤翻深25cm~30cm,大水漫灌施用石灰氮100kg/667m2后覆盖白色地膜闷棚,
使室内温度上升到50℃以上,持续10d~20d。
6.7.1.2熏蒸消毒
用甲醛和高锰酸钾按照1:1的比例放入碗或盆中,下面用炉子缓慢加热,密闭烟熏一昼夜消毒;
或每100m2将硫磺粉0.25kg加锯末0.5kg及敌敌畏25g混合后分堆放置,点燃密闭温室熏蒸一昼夜。
6.7.1.3喷雾消毒
用福尔马林100倍液对温室全面喷雾,包括架杆、墙体。
6.7.1.4土壤消毒
每平方米可用40%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10g掺适量细沙撒于地表,翻入地中进行消毒。
6.7.2整地与施肥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53/T 266-2008 云南地方山羊及羊肉质量分级 2008-09-16
- DB31/T 412-2008 旅游特色街(区)服务质量要求 2008-08-25
- DB42/T 415-2007 液化石油(天然)气、石油库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2007-01-15
- DB53/ 270-2008 消防安全管理技术规程 2008-09-16
- DB42/T 410-2007 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2007-01-15
- DB53/ 56-2008 烤烟标准实物标样制作审定技术规程 2008-09-16
- DB42/T 414-2007 医院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2007-01-15
- DB42/T 411-2007 宾馆饭店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2007-01-15
- DB42/T 413-2007 餐饮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2007-01-15
- DB42/T 416-2007 加油(气)站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2007-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