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013-2021 马铃薯品种观察记载标准

DB63/T 013-2021 DB63/T 013-2021 Potato Variety Observation and Record Standard

青海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63/T 013-2021
标准类型
青海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10-28
实施日期
2022-01-01
发布单位/组织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23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013—2021

代替DB63/T013-1986

马铃薯品种观察记载标准

点击此处添加标准英文译名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报批稿)

2021-10-28发布2022-01-01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3/T013—2021

前言

本文件依据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63/T013-1986《马铃薯品种观察记载标准》,与DB63/T013-1986相比,主要技术内

容变化如下:

a)更改了生育期中全田50%(幼苗出土、植株现蕾、植株开花、植株叶片变黄)(见5.1,1986

版的3.1)。

b)更改了半光生幼芽症状为光发芽性状(见5.5.2,1986版的3.4.1)。

c)增加了光发芽性状中光发芽的大小、形状、基部花青甙显色强度、基部花青甙显色蓝色素比重、

基部茸毛、顶部相对于基部大小、顶部习性、顶部花青甙显色强度、顶部茸毛、根尖数量、侧

枝长度的性状记载项目(见5.5.2)。

d)增加了形态特征中植株类型、生长习性、高度、开花频率的记载项目(见5.5.4)。

e)增加了叶记载项目中顶小叶大小、复叶小叶排列状态、复叶小裂叶数量、复叶绿色程度、复

叶主脉上表面花青甙显色强度、小叶联会频率、小叶边缘波状程度、小叶光泽度、叶莲座状叶

顶部绒毛的记载项目(见5.5.6)。

f)增加了花记载项目中花冠内侧花青甙显色强度、花冠内侧花青甙显色蓝色素比重、花冠内侧花

青甙显色扩展范围的记载项目(见5.5.7)。

g)增加了块茎记载项目中块茎表皮颜色、块茎芽眼基部颜色、块茎薯肉颜色、块茎光照后表皮花

青甙显色强度的记载项目(见5.5.8)。

h)增加了食味品质评价方法(见5.6.5)。

i)更改了晚疫病植株病情分级标准(见5.8.1.1,1986版3.8.1.1)。

本文件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提出。

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青海省马铃薯育种重点实验室。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纳添仓、王芳、杨永智、叶广继、苏旺、张艳萍、蒲秀琴、郭恒、祁玉梅、王

生财、王毅、刘世安、王建平、陈永林、张钢、刘珍珍、陶英青、郭富生。

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监督实施。

I

DB63/T013—2021

马铃薯品种观察记载标准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观察记载的品种名称、品种来源、生育时期、形态特征、经济性状、抗逆性、

抗病性、产量等技术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农业科研、教学、推广、生产单位和种子部门从事马铃薯育种、品(种)系比较

试验、品种试验和原(良)种生产时对品种的观察记载。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

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557.28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马铃薯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品种名称及来源

4.1品种名称

原代号、曾用名、现定名,国外引种原名、译名。

4.2种、亚种

Solanumtuberosumssp.tuberosum

4.3品种来源

母本×父本表示。

5记载项目和标准

5.1生育时期

5.1.1播种期

播种当天的日期(以月、日表示,下同)。

5.1.2出苗期

全田50%的幼苗出土的日期。

1

DB63/T013—2021

5.1.3现蕾期

全田50%的植株现蕾的日期。

5.1.4开花期

全田50%的植株开花的日期。

5.1.5成熟期

全田50%的植株下部叶片变黄的日期。

5.1.6收获期

块茎实际收获的日期。

5.1.7生育期

出苗到成熟期的天数。

5.2生育天数和积温

5.2.1播种到出苗期

播种到出苗期的天数及期间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0℃、5℃、10℃的积温。

5.2.2出苗到现蕾期

出苗到现蕾期的天数及期间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0℃、5℃、10℃的积温。

5.2.3现蕾到结薯期

现蕾到结薯期的天数及期间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0℃、5℃、10℃的积温。

5.2.4结薯到成熟期

结薯到成熟期的天数及期间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0℃、5℃、10℃的积温。

5.2.5生育期

出苗到成熟期的天数及期间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0℃、5℃、10℃的积温。

5.3休眠期

薯块收获后第2d,将薯块埋在较湿润的砂箱中,温度保持20℃,记载发芽率达75%的天数。

5.4出苗率

现蕾期前在田间取有代表性样段,统计单位面积内出苗数,出苗率(%)=出苗数/实际播种数×100。

5.5形态特征

5.5.1记载方法

取有代表性的植株10株~20株观测记载,并计平均值,以“平均数±标准误”表示。记载标准按GB/T

19557.28执行。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