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8802.31-2016 低压电涌保护器 特殊应用(含直流)的电涌保护器 第31部分:用于光伏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18802.31-2016 Low-voltage surge protective devices—Surge protective devi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including d.c.—Part 31:Requirements and tests for SPDs in photovoltaic applications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GB/T 18802.31-2021 | 页数:5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8802.31-2016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6-02-24
实施日期
2016-09-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避雷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81)
适用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安装在光伏系统直流侧的 SPD 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该类 SPD 用于减小雷电感应或直击雷对光伏发电设备直流侧的影响。这些电器将被连接到额定电压不超过 1 500 V 的光伏发电设备的直流电源回路中。本部分考虑到光伏发电设备的以下特性:--类似电流源的特性;--标称电流取决于光照强度;--短路电流几乎等于标称电流;--以串联和/或并联组合的方式输出各种大小的电压、电流和功率,从几百瓦(民用设施)到几兆瓦(光伏发电场)。光伏设备直流侧非常特殊的电气参数对SPD提出了特殊的测试要求。在分开的输入和输出端子之间有特殊的串联阻抗的SPD(EN 6164311 中所谓的二端口SPD)目前并不完全被本标准的性能要求所覆盖,需要额外考虑。注:  对于应用于光伏系统的SPD,出于对电源效率的考虑,输入和输出端子之间通常不包含特殊的串联阻抗。符合本标准的SPD仅仅是设计用来安装在光伏发电机直流侧的,不考虑包含电池组和其他直流设备的光伏设备,对用于这些设备的SPD需要有额外的要求和试验。对于制造商声明过载特性为短路模式的SPD,必须要求有特别的措施防止该类SPD在维护和更换时可能产生的直流电弧危害到操作人员。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上海市防雷中心、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起草人:
赵洋、程文怡、费自豪、颜沧苇、吴蕴岭、徐祝勤、黄勇、周岐斌、刘振良、刘丽萍、雷成勇、陶俊、赵新华、孟奇、郭亚平、戴传友、何亨文、刘璇璇、王炯祺、张锦旸
出版信息:
页数:53页 | 字数:95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2924010

K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80231—2016

.

低压电涌保护器特殊应用含直流

()

的电涌保护器第31部分用于光

:

伏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

()

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Low-voltagesurgeprotectivedevices—Surgeprotectivedevicesforspecific

alicationincludind.c.—Part31ReuirementsandtestsforSPDsin

ppg:q

photovoltaicapplications

2016-02-24发布2016-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880231—2016

.

目次

前言

…………………………Ⅶ

范围

1………………………1

规范性引用文件

2…………………………1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2

术语和定义

3.1…………………………2

缩略语

3.2………………7

使用条件

4…………………8

电压

4.1…………………8

气压和海拔

4.2…………………………8

温度

4.3…………………8

湿度

4.4…………………8

分类

5………………………8

设计类型

5.1SPD………………………8

第类和第类的类和类试验

5.212SPDⅠⅡ…………8

使用地点

5.3……………9

户内

5.3.1……………9

户外

5.3.2……………9

易触及性

5.4……………9

易触及的

5.4.1………………………9

不易触及的

5.4.2……………………9

的脱离器包括过电流保护

5.5SPD()…………………9

外壳防护等级

5.6………………………9

温度和湿度范围

5.7……………………9

多极

5.8SPD…………………………10

连接结构

5.9……………10

的过载特性模式

5.10SPD……………11

技术要求

6…………………12

一般要求

6.1……………12

总则

6.1.1……………12

标识

6.1.2……………12

标志

6.1.3……………13

电气性能要求

6.2………………………13

防直接接触

6.2.1……………………13

残流I

6.2.2PE………………………13

电压保护水平U

6.2.3p……………14

动作负载试验

6.2.4…………………14

GB/T1880231—2016

.

脱离器和状态指示器

6.2.5…………14

脱离器

6.2.5.1……………………14

过载特性

6.2.5.2SPD……………14

状态指示器

6.2.5.3………………14

绝缘电阻

6.2.6………………………15

介电强度

6.2.7………………………15

持续工作电流I

6.2.8(CPV)…………15

总放电电流I对多极

6.2.9Total(SPD)………………15

机械性能要求

6.3………………………15

安装

6.3.1……………15

螺钉载流部件和连接

6.3.2、………………………15

外部连接

6.3.3………………………15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6.3.4…………15

机械强度

6.3.5………………………16

环境和材料要求

6.4……………………16

总则

6.4.1……………16

湿热条件下的寿命测试

6.4.2………………………16

电磁兼容

6.4.3………………………16

电磁抗扰度

6.4.3.1………………16

电磁发射

6.4.3.2…………………16

特殊设计的附加要求

6.5SPD………………………16

输入输出端子分离的一端口

6.5.1SPD……………16

额定负载电流I

6.5.1.1L…………16

户外型的环境试验

6.5.2SPD………………………16

具有分离隔离电路的

6.5.3SPD……………………17

制造商可能声称的附加要求

6.6………………………17

最大放电电流I

6.6.1max……………17

型式试验

7…………………17

总则

7.1…………………17

一般试验程序

7.2………………………17

总则

7.2.1……………17

用于类附加负载试验的冲击放电电流

7.2.2Ⅰ……………………20

用于类和类残压及动作负载试验的冲击电流

7.2.3ⅠⅡ…………21

用于类和类放电电压试验的冲击电压

7.2.4ⅠⅡ…………………21

试验电源特性

7.2.5…………………21

通用电源特性

7.2.5.1……………21

动作负载试验的电源特性

7.2.5.2………………22

过载特性试验的特殊电源特性

7.2.5.3…………22

标志的耐久性

7.3………………………22

电气试验

7.4……………23

防直接接触试验

7.4.1………………23

绝缘部件

7.4.1.1…………………23

金属部件

7.4.1.2…………………23

GB/T1880231—2016

.

残流I

7.4.2PE………………………23

残流的合格判据

7.4.3………………23

确定限制电压

7.4.4…………………23

概述

7.4.4.1………………………23

用冲击电流测量残压的试验步骤

7.4.4.28/20…………………24

测量波前放电电压的试验步骤

7.4.4.3…………25

所有测量限制电压试验的合格判据

7.4.4.4……………………25

动作负载试验

7.4.5…………………25

流程

7.4.5.1………………………25

一般要求

7.4.5.2…………………26

类和类的动作负载试验

7.4.5.3ⅠⅡ……………27

类试验的附加负载试验

7.4.5.4Ⅰ………………27

动作负载试验和类试验附加负载试验的合格判据

7.4.5.5Ⅰ…………………28

的脱离器和过载时的安全性能

7.4.6SPDSPD…………………28

耐热试验

7.4.6.1…………………28

过载性能试验

7.4.7SPD……………28

试验设置

7.4.7.1…………………28

试品准备

7.4.7.2…………………29

试验程序

7.4.7.3…………………30

合格判据

7.4.7.4…………………30

绝缘电阻

7.4.8………………………31

概述

7.4.8.1………………………31

试品准备

7.4.8.2…………………31

试验程序

7.4.8.3…………………31

合格判据

7.4.8.4…………………32

介电强度

7.4.9………………………32

概述

7.4.9.1………………………32

合格判据

7.4.9.2…………………32

机械试验

7.5……………32

验证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7.5.1……………………32

合格判定依据

7.5.2…………………33

环境和材料试验

7.6……………………35

湿热条件下的寿命测试

7.6.1………………………35

合格判据

7.6.2………………………35

特殊设计的附加试验

7.7SPD………………………35

二端口和输入输出端子分开的一端口的试验

7.7.1/SPD………35

额定负载电流I

7.7.1.1(L)………………………35

合格判据

7.7.1.2…………………36

户外型的环境试验

7.7.2SPD………………………36

分开隔离电路的

7.7.3SPD…………36

特殊性能的附加试验

7.8………………36

多极的总放电电流试验

7.8.1SPD…………………36

试验要求

7.8.1.1…………………36

GB/T1880231—2016

.

试验程序

7.8.1.2…………………36

合格判据

7.8.1.3…………………37

例行试验和验收试验

8……………………37

例行试验

8.1……………37

验收试验

8.2……………37

附录规范性附录确定是否存在开关型元件和续流大小的试验

A()…………………38

概述

A.1………………38

确认是否存在开关型型元件的试验

A.2(Crowbar)………………38

确定续流大小的试验

A.3……………38

附录资料性附录户外型的环境试验

B()SPD………39

辐射的加速老化试验

B.1UV…………39

浸水试验

B.2……………39

介电强度试验

B.3………………………39

温度循环试验

B.4………………………40

抗腐蚀的验证

B.5………………………40

附录规范性附录温升限值

C()…………41

附录资料性附录中试验电源的瞬态特性

D()7.2.5.1a)PV…………42

中试验电源的瞬态特性

D.17.2.5.1a)PV……………42

利用半导体开关确定试验电源瞬态特性的试验设置

D.2PV………42

使用熔断器的替代试验设置

D.3………………………43

参考文献

……………………45

图的电流支路和保护模式示意图

1SPD…………………3

图型结构

2Ⅰ……………10

图型结构

3U……………10

图型结构

4L……………10

图型结构

5△……………11

图型结构

6Y……………11

图单一模块连接成的型结构

7SPDY…………………11

图IV特性

8/……………21

图确定电压保护水平U的试验流程图

9p………………24

图动作负载试验的流程图

10……………26

图动作负载测试的试验设置

11…………27

图类类试验的动作负载试验时序图

12Ⅰ、Ⅱ…………27

图类试验的附加负载试验时序图

13Ⅰ…………………28

图过载性能试验的试品准备型和型结构

14SPD(YU)……………29

图过载性能试验的试品准备型型和型配置

15SPD(△、LI)

定制服务

    关联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