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2/T 938-2020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规程

DB12/T 938-2020 Prevention and Maintenance Guidelines for Asphalt Pavement Technology

天津市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2/T 938-2020
标准类型
天津市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06-14
实施日期
2020-08-10
发布单位/组织
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天津市交通运输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天津市交通科学研究院、天津高速公路 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高速公路管理处、天津市公路工程总公司、天津市雍阳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起草人:
訾建峰、张永明、王伟广、李正中、牛军、张朝清、满伟、高权、张亮、敖岩、 于克扬、王德辉、赵春媛、张杰、韩先瑞、王婷、邳慧然、牛延军、谢守东、刘静礼、钱红卫、郑福永、 潘峰、张珺、周婧、魏帆、武岩峰、陈家旭、刘继军、高静、李如鑫、徐鸿喆、吴迪、宋得亚、张志超、 靳庆霞、杨云、周艳军。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220.20

R10

DB12

天津市地方标准

DB12/T938—2020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preventivemaintenanceofasphaltpavement

2020-06-14发布2020-08-10实施

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

DB12/T938—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市交通运输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天津市交通科学研究院、天津高速公路

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高速公路管理处、天津市公路工程总公司、天津市雍阳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訾建峰、张永明、王伟广、李正中、牛军、张朝清、满伟、高权、张亮、敖岩、

于克扬、王德辉、赵春媛、张杰、韩先瑞、王婷、邳慧然、牛延军、谢守东、刘静礼、钱红卫、郑福永、

潘峰、张珺、周婧、魏帆、武岩峰、陈家旭、刘继军、高静、李如鑫、徐鸿喆、吴迪、宋得亚、张志超、

靳庆霞、杨云、周艳军。

I

DB12/T938—2020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基本要求、应用条件、养护方案、养护时机、养护设计、养护

工艺等相关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我市公路及城市道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TG5210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预防性养护preventivemaintenance

为预防病害的发生或延缓病害的发展或恢复其服务功能而采用的有计划的主动性养护作业。通常在

路面结构基本完好、路面尚未发生损坏、有轻微损坏或病害迹象时实施。

3.2

修复性养护correctivemaintenance

为恢复路面技术状况而进行的修复性养护维修作业。通常在沥青路面出现明显病害或部分丧失服务

功能的情况下实施。

3.3

路况检查pavementconditioninspection

对公路及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的使用状况和技术状况等进行的经常性、周期性调查、检测或监测。

3.4

路况评定conditionassessment

依据路况检查成果,对公路及城市道路基础设施使用状况和技术状况等进行的定性或定量评定。

3.5

主导损坏类型dominanttypeofdamage

调查统计中数量相对较大、主要影响路面整体使用功能或对路面结构承载能力形成潜在隐患的代表

性损坏类型。

3.6

非主导损坏类型non-dominanttypeofpavementdamage

调查统计中除已确定的路面主导损坏类型以外的所有损坏类型。

1

DB12/T938—2020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PQI:路面技术状况指数

PSSI:路面结构强度指数

PCI:路面损坏状况指数

RQI:路面行驶质量指数

RDI:路面车辙深度指数

SRI:路面抗滑性能指数

PBI:路面跳车指数

PWI:路面磨耗指数

5基本要求

5.1路面预防性养护是基于费用效益的主动性养护作业,目的在于保持和改善路面技术状况,延缓使

用性能衰减,防止病害出现及轻微病害的扩展,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减少或推迟修复性养护,提升路面

的全寿命周期养护效益。

5.2路面预防性养护主要适用于非结构性病害,基本不提升路面结构的承载能力。预防性养护技术可

以修复路面功能性损坏,延缓路面结构性损坏,但无法阻止路面结构强度的衰减。

5.3路面预防性养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预防性养护技术并非单一的养护措施应用,而是一套科学的养

护体系,核心理念是在合适的时机将合适的养护措施应用在合适的路面上。

5.4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遵循“检评准确、方案合理、实施及时、操作规范”的总体原则,在满

足交通量和路面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因地制宜、合理选材、节约投资,优先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安全可靠、方便施工的预防性养护工艺。

5.5养护管理部门应在年度养护资金计划中列入预防性养护经费。应定期对路面状况进行检测,全面

掌握路面使用状况及病害特点,及时预测路况发展趋势,合理制定相应的预防性养护对策和计划。在此

基础上,组织开展预防性养护方案设计,选择最佳养护时机,及时组织预防性养护工程实施。

5.6养护管理部门应建立养护效果后评估制度,及时跟踪观测并开展实施效果评价,为以后制定路面

预防性养护方案提供数据资料。预防性养护实施效果以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为主要评价指标,以实际

路用效果是否达到预防性养护预期目标为主要依据。

5.7路面预防性养护应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其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2

DB12/T938—2020

预防性养护检测

路况技术评定

日常性养护否

是否满足预防性

养护条件

修复性养护

预防性养护方案

预防性养护设计

预防性养护实施

图1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工作流程

5.8路面预防性养护应加强全过程安全管理,养护方案应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做好施工废

弃料的处置和施工人员的健康安全防护。

5.9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除执行本标准的规定外,还应遵守国家、行业和地方现行有关技术标准、

规范和规程的规定。

6养护应用条件

6.1路况检测及评定

6.1.1实施预防性养护之前,应进行详细的路况调查、检测及评定。

6.1.2路况检测应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及咨询单位,宜保持检测工作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并实行

跟踪服务。路况检测应采用精确和快速的无损检测仪器(设备)结合人工调查的方法。

6.1.3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应检测路面破损率DR、国际平整度指数IRI、路面

车辙深度RD、路面跳车PB、横向力系数SFC(或路面构造深度MPD)、路面弯沉六项指标。二级及二

级以下公路应检测路面破损率DR、国际平整度指数IRI、路面弯沉三项指标。其他等级城市道路参照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执行。

6.1.4路况检测频率及评定按照JTG5210执行。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参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执行,

其他等级城市道路参照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执行。

6.1.5路况评定指标采用PQI和相应的分项指标:PSSI、PCI、RQI、RDI、SRI、PBI、PWI。其中,公

路路面技术状况及各分项指标的等级划分标准按照JTG5210执行,城市道路参照执行。

6.1.6公路路面损坏分类按照JTG5210执行,城市道路参照执行。

3

DB12/T938—2020

6.2养护路况标准

6.2.1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标准分为宏观路况标准和微观路况标准。采取预防性养护措施的路面,应

符合相应的预防性养护路况宏观标准和微观标准。

6.2.2宏观路况指标采用PSSI和PCI、RQI、RDI、SRI。其中,PSSI为检验指标,PCI、RQI、RDI、SRI

为判断指标。在PSSI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对SRI、RDI、RQI、PCI逐项判断是否满足预防性养护条件。

具体判定标准如表1所示。

表1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宏观路况判定标准。

高速公路二级及快速路次干路

道路等级及类型

一级公路以下公路主干路支路

PSSI≥90≥85≥90≥85

PCI≥85≥80≥85≥80

RQI≥85≥80≥85≥80

RDI≥80≥80≥80≥80

SRI<75——<75——

6.2.3调查路段技术状况在满足宏观路况标准的前提下,需要对其所有的路面损坏情况根据JTG5210

进行分类分级,判断单项指标是否符合预防性养护路况微观判定标准,并确定适合预防性养护的路面主

导损坏类型。

6.2.4预防性养护路况微观判定标准为:轻度的龟裂、块状裂缝、纵向裂缝、横向裂缝,轻度的车辙、

波浪拥包、沉陷,轻度的坑槽、松散,泛油,裂缝宽度≤5mm的反射裂缝等。

6.2.5当原路面仅抗滑能力不足(路面抗滑性能指数SRI<75或横向力系数SFC60为40~50)或渗水

系数为200ml/min~400ml/min时,也可选择适宜的技术进行路面预防性养护。

6.2.6当选定路段局部存在严重病害时,应在预防性养护之前对所有病害进行有效处理,以满足预防

性养护微观路况标准。

7养护方案

7.1一般规定

7.1.1预防性养护方案选择前,应根据预防性养护应用条件,确定适合采取预防性养护措施的具体路

段。

7.1.2对已确定的预防性养护适宜路段,需准确确定其主导损坏类型,并根据路况评定结果及衰减趋

势,选定养护初选方案和备选方案。在此基础上,考虑路面状况、结构类型、气候条件、通车年限、交

通组织、交通量等级、养护资金等因素,通过综合评定选择最佳的预防性养护方案。

7.1.3预防性养护方案除应满足路面服务性能外,还应具有良好的效益费用比,并满足环境保护的要

求。

7.2养护方案选定

7.2.1相关数据充足时,预防性养护方案的选定流程如图2所示。

4

DB12/T938—2020

路况调查与检测病害调查与检测

路况技术评定病害分类分级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