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5983-1995 麻疹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GB 15983-1995 Diagnostic criteria and principles of management of measles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废止 页数: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 15983-1995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1996-01-23
实施日期
1996-07-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归口单位
卫生部委托技术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浙江医科大学传染病研究所、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
起草人:
刘克洲、张礼壁
出版信息:
页数:9页 | 字数:15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麻疹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s15983一1995

Diagnosticcriteriaandprinciplesofmanagementofmeasles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制定本标准。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麻疹的诊断标准和处理的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和人员对麻疹病人的诊断、报告和处理的应用。

2诊断原则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在麻疹减毒活疫苗普遍应用后,不但存在症状

典型的麻疹,而且存在症状不典型的病人,前者可根据临床表现结合流行病学作出诊断,后者需根据血

清麻疹抗体的检测或麻疹病毒的分离阳性作出诊断。

3诊断标准

3.1临床症状

3.1.1全身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

3,.2发热((38℃或更高)。

3.1.3咳嗽或上呼吸道卡他症状,或结合膜炎。

3.1.4起病早期(一般于病程第2-3日)在口腔颊粘膜见到麻疹粘膜斑(Koplik氏斑)。

3.1.5皮肤红色斑丘疹由耳后开始向全身扩展,持续3天以上呈典型经过。

3,2流行病学史

与确诊麻疹的病人有接触史,潜伏期6-13天。

3.3实验室诊断

3.3.,一个月内未接种过麻疹减毒活疫苗而在血清中查到麻疹Igm抗体。

3.3.2恢复期病人血清中麻疹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或急性期抗体阴性而恢

复期抗体阳转。

3.3.3从鼻咽部分泌物或血液中分离到麻疹病毒(附录A),或检测到麻疹病毒核酸。

3.4病例分类

3.4.1疑似病例

具备3.1.1加3.1.2条者,或同时伴有3.1.3条者。

3.4.2临床诊断病例

疑似病例加3.1.4条或3.1.5条或3.2条。

3.4.3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加3.3.1条或3.3.2条或3.3.3条

具有任何一项临床症状加3.3.1条或3.3.2条或3.3.3条。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一12一15批准1996一07一01实施

GB15983一1995

4处理原则

本病人的隔离与治疗

发现疑似或诊断病例,应立即隔离,隔离期直至出疹后5天。并发肺炎者延长隔离期至出疹后10

对病人进行对症治疗和防治并发症。

4.2对易感者的应急措施

4.2.,对病人周围未发病的易感人群可实施麻疹减毒活疫苗的应急接种,应急接种覆盖面宜广,实施

时间要尽早,应在接触病人的3日内接种。

4.2.2与病人密切接触者中年幼、体弱或具有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禁忌症者的易感人群,可注射含有

高价麻疹抗体的人丙种(血浆或胎盘)球蛋白制剂作被动免疫(附录B),

4.2.3与病人密切接触而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易感儿童应检疫21天。

4.3麻疹的免疫预防

对易感儿童实行麻疹减毒活疫苗普种,是预防本病的首要措施。常规免疫(初免)定为8月龄进行,

根据人群对麻疹免疫力的监测,当免疫力减低时应进行疫苗再免疫.为提高麻疹疫苗免疫接种的成功率

应保证活疫苗的冷链保藏和运输,并接种足够的剂量。

GB15983一1995

附录A

病原学诊断方法

(补充件)

Al病毒分离

从病人呼吸道或血液采集标本分离病原体。

Al.l标本收集

宜在皮疹出现前.柯氏斑出现时采集标本。将灭菌棉棒稍蘸液体((2%牛血清Eagle液),反复涂抹患

者咽部数次,然后将棉棒浸于上述标本液(1^-1.5mL)中反复挤压,标本液中加入10倍常规用量的青、

链霉毒(各1000u/mL)及制霉菌素50pg/mL。加肝素抗凝的血液白细胞中也可分离病毒。

Al.2接种

取0.1-0.2mL标本液接种于生长在试管中的单层原代人胚肾细胞(或其他原代细胞如人羊膜、人

胚肺、猴肾等或人二倍体细胞或传代细胞如B95a细胞)上,37'Clh后弃液,再加人含双倍常规抗生素量

的细胞维持液1mL,37℃培养。并设未接种标本的空白对照培养。

Al.3观察细胞病变

一般7天左右出现融合巨细胞病变,待细胞病变占全部细胞75%以上时(+++),冰冻融化三次,

低速沉淀后取上清液留作毒种。若未见病变需连续盲传三代,每次培养观察二周,如仍不出现病变则为

阴性。

Al.4毒株鉴定

用已知麻疹病毒免疫血清观察能否与新毒株起作用,传统采用中和试验法。

A2病毒核酸检测

利用分子杂交技术或多聚酶联试验(PCR)技术测定病毒核酸。

附录B

人丙种球蛋白制剂被动免疫参考剂量

(补充件)

B1种类

丙种球蛋白简称“丙球”,是一种人工被动免疫制剂。目前供应的“丙球”有人血浆丙种球蛋白

(HGG)和胎盘丙种球蛋白((PGG)两种,前者是从健康人的血浆中提取,后者是从健康产妇胎盘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