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1376-2013 冷浸田类型划分与改良利用技术规范

DB35/T 1376-2013 Cold-soaking paddy type classification and improvement and utiliz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福建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5/T 1376-2013
标准类型
福建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3-12-04
实施日期
2014-03-01
发布单位/组织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福建省农业厅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冷浸田类型划分、工程改良、农业改良利用和其他利用方式。 本标准适用于福建省冷浸田类型划分和改良利用。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起草人:
林新坚、李清华、王飞、林诚、何春梅、李昱、邱珊莲、叶伟建、余广兰、刘光荣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05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1376—2013

冷浸田类型划分与改良利用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oftypedivisionandimprovementutilization

forcoldwaterloggedpaddyfield

2013-12-04发布2014-03-01实施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5/T1376—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福建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新坚、李清华、王飞、林诚、何春梅、李昱、邱珊莲、叶伟建、余广兰、刘

光荣。

I

DB35/T1376—2013

冷浸田类型划分与改良利用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冷浸田类型划分、工程改良、农业改良利用和其他利用方式。

本标准适用于福建省冷浸田类型划分和改良利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2148-2012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

DB35/T165-2002基本农田建设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冷浸田

常年冷泉水淹灌或终年积水,土体存在“冷、渍、烂、锈”等为主要障碍特征的一类水田。

3.2

诊断层

用于鉴别土壤类型,在性质上有一系列定量说明的土层。

3.3

诊断特性

用于定量鉴别土壤性质的依据。

3.4

土壤潜育化

土壤长期滞水、有机质嫌气分解,铁锰还原强烈,形成灰蓝-灰绿色土层的过程。

3.5

截洪沟

沿坡麓地带或山田交界区域,开挖用于拦截坡面雨水径流的环山沟。

1

DB35/T1376—2013

3.6

截水沟

在有地下冷泉水溢出或锈水侧渗浸渍的田块内侧,为排出冷锈水而建的沟。

3.7

导泉沟

在地势低洼泉水溢出处,导出冷泉水的明沟。

3.8

排水沟

沿地势低洼处,开挖可自流排除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沟。

3.9

暗管

用于排除地下水的地下管道。

3.10

检查井

设在地下暗管交汇、转弯、管径或坡度改变等处的井状工程。

3.11

垄畦栽

聚集耕层表土成垄状或畦状进行栽培。

2

DB35/T1376—2013

4类型划分

冷浸田的类型划分见表1。

表1类型划分

项目深脚烂泥田浅脚烂泥田冷水田锈水田青泥田

山前倾斜平原交接

山垄低洼地,支垄

山地丘陵间山垄低山脚或高坎下地下洼地及冲积平原低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