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5605-2024 粉尘爆炸泄压规范
GB 15605-2024 Specifications for pressure venting of dust explosion
基本信息
本文件适用于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工艺设备设施爆炸泄压。
本文件不适用于具有煤矿井下、烟花爆竹、火炸药和强氧化剂以及有毒性或腐蚀性的粉尘场所。
发布历史
-
1995年06月
-
2008年12月
-
2024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
- 起草人:
- -
- 出版信息:
- 页数:41页 | 字数:69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13230
CCSC.6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5605—2024
代替GB/T15605—2008
粉尘爆炸泄压规范
Specificationsforpressureventingofdustexplosion
2024-12-31发布2026-0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15605—2024
目次
前言
…………………………Ⅲ
范围
1………………………1
规范性引用文件
2…………………………1
术语和定义
3………………1
技术要求
4…………………3
通用要求
4.1……………3
设计和选型
4.2…………………………4
泄爆装置要求
4.3………………………4
安装使用和维护
5…………………………6
安装与使用
5.1…………………………6
检查维护与维修
5.2、……………………6
证实方法
6…………………6
附录规范性容器泄压面积计算
A()……………………7
一般要求
A.1……………7
独立容器的爆炸泄压
A.2………………7
特殊的粉尘云条件
A.3…………………8
互相连通的容器系统的爆炸防护
A.4…………………9
泄压导管的影响
A.5…………………10
异相混合物
A.6………………………11
附录资料性泄压面积计算示例
B()……………………13
容器料仓泄压面积的计算
B.1、………………………13
泄压导管对容器设计强度的影响
B.2…………………14
泄压容器外部火焰长度与外部峰值压力
B.3…………14
反冲力
B.4………………15
附录资料性计算泄压面积时确定被保护容器料仓的长径比
C()/…………………16
概述
C.1…………………16
圆筒形容器顶部泄压
C.2………………16
圆筒形容器侧面泄压
C.3………………17
带锥体的圆筒形容器顶部泄压
C.4……………………18
带锥体的圆筒形容器侧面泄压泄压口靠近锥体
C.5()………………18
带锥体的方形容器侧面泄压
C.6………………………19
带锥体的方形容器侧面泄压泄压口靠近锥体
C.7()…………………20
方锥和圆锥的体积计算
C.8……………21
Ⅰ
GB15605—2024
带有锥体料斗的方形布袋除尘器的侧面泄压泄压口靠近锥体
C.9()()……………22
附录资料性容器爆炸泄压的附加影响及其防护
D()…………………24
火焰范围
D.1……………24
压力的外部影响
D.2……………………25
反冲力
D.3………………26
真空消除器
D.4…………………………26
附录资料性导向板
E()…………………28
附录资料性除尘器爆炸泄压设计的特殊考虑
F()……………………29
外滤式袋式除尘器
F.1…………………29
旋风除尘器
F.2…………………………30
附录资料性管道的爆炸泄压设计
G()…………………32
附录资料性斗式提升机爆炸泄压设计
H()……………33
强度未知的斗式提升机爆炸泄压设计
H.1…………33
双腿方筒斗式提升机
H.2……………33
双腿圆筒斗式提升机
H.3……………36
参考文献
……………………37
Ⅱ
GB15605—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GB/T1.1—2020《1:》
起草
。
本文件代替粉尘爆炸泄压指南与相比除结构调整和
GB/T15605—2008《》,GB/T15605—2008,
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
更改了爆炸泄压静开启压力有效泄压面积泄压效率泄压导管泄压装置及泄压
———“”“”“”“”“”“”“
元件等个术语的定义见及年版的
”7(3.2、3.5、3.7、3.9、3.10、3.123.16;20083.1、3.2.1、3.8、
及
3.9、3.10、3.133.14);
增加了含尘工艺设备受控爆炸压力最大受控爆炸压力几何泄压面积理论泄压面积
———“”“”“”“”“”
真空消除器无焰爆炸泄压无焰爆炸泄压装置阻火元件基准泄压元件及标称保护
“”“”“”“”“”“
容积等个术语和定义见及
”11(3.1、3.3、3.4、3.6、3.8、3.11、3.13、3.14、3.15、3.173.18);
删除了动开启压力泄爆压力泄爆压力上升速率最大泄爆压力最大泄爆压力上升速
———“”“”“”“”“
率泄压面积爆破片泄爆门当量直径长径比火焰长度外部峰值压力反冲持续
”“”“”“”“”“”“/”“
时间最大反冲力及抗爆性等个术语和定义见年版的
”“”“”14(20083.2.2、3.3、3.4、3.5、3.6、
及
3.7、3.11、3.12、3.15、3.16、3.17、3.18、3.193.20);
增加了爆炸泄压的通用要求见
———(4.1);
增加了爆炸泄压装置的选型见
———(4.2.3);
增加了爆炸泄压装置的技术要求见
———(4.3);
更改了容器筒仓与设备爆炸泄压的要求见年版的
———、(4.2.1,20084.1);
更改了管道爆炸泄压的要求见年版的
———(4.2.2,20084.3);
更改了泄压装置的基本要求技术文件标识见年版的第章
———、、(4.3,200810);
增加了安装使用和维护规定了泄压装置安装使用和维护的要求见第章
———“、”,、(5);
增加了证实方法描述了本文件的证实方法见第章
———“”,(6);
删除了容器筒仓管道组合系统内的爆炸泄压见年版的
———、、(20084.4);
删除了建筑物泄压面积的计算方法见年版的
———(20085.3);
更改了容器泄压面积计算的一般规定见年版的
———(A.1,20085.1);
更改了容器泄压面积的计算方法见年版的
———(A.2,20085.2);
更改了特殊输送系统面积计算方法见年版的附录
———(A.3,2008A);
更改了容器筒仓管道组合系统内爆炸泄压的要求见年版的
———、、(,);
A.420084.4
更改了泄压导管的要求见年版的第章
———(A.5,20087);
更改了异相混合物计算泄压面积的要求见年版的第章
———(A.6,20089)。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提出并归口
。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年首次发布为年第一次修订
———1995GB/T15605—1995;2008;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
Ⅲ
GB15605—2024
粉尘爆炸泄压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粉尘爆炸泄压的技术要求爆炸泄压装置安装使用和维护要求描述了相应的证实
、,
方法
。
本文件适用于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工艺设备设施爆炸泄压
。
本文件不适用于具有煤矿井下烟花爆竹火炸药和强氧化剂以及有毒性或腐蚀性的粉尘场所
、、。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
本文件
。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GB15577
粉尘防爆术语
GB/T15604
3术语和定义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GB/T15604。
31
.
含尘工艺设备dustcontainmentprocessingequipment
内部存在可燃性粉尘空气混合物的工艺设备包括容器和管道
()。
32
.
爆炸泄压explosionventing
泄爆
泄压
通过打开预先设计的泄压口释放未燃混合物与燃烧产物防止压力上升超过设计强度以保护容器
,,
的方法
。
33
.
受控爆炸压力reducedexplosionoverpressure
pred
采取了爆炸控制措施后受保护工艺设备内发生爆炸的压力峰值
,。
注如果爆炸控制措施为爆炸泄压受控爆炸压力也称泄爆压力
:,。
34
.
最大受控爆炸压力maximumreducedexplosionoverpressure
pred,max
系统地改变可燃性粉尘的浓度所测得的受控爆炸压力的最大值
(3.3)。
1
GB15605—2024
35
.
静开启压力staticactivationpressure
pstat
通过压力缓慢上升使泄压装置开启的压力
。
注静开启压力单位为兆帕
:(MPa)。
36
.
几何泄压面积geometricventingarea
A
V
在考虑流通截面积减小的情况下爆炸泄压时泄压口的最小流通截面积
,。
注包括背压支撑装置约束装置和爆炸泄压后的残留部件
:、。
37
.
有效泄压面积effectiveventingarea
A
E
对于有惯性的泄压装置达到同样泄压效果的基准泄压元件的几何泄压面积
,。
注同样泄压效果用达到同样的最大受控爆炸压力p来衡量
:“”red,max。
38
.
理论泄压面积requiredventarea
A
爆炸泄压效率为理想值E时爆炸泄压所需的泄压面积
(F=1)。
39
.
泄压效率ventingefficiency
E
F
有效泄压面积与几何泄压面积的比值
。
示例某泄爆门的几何泄压面积为2如实际测试表明其泄压效果与2的基准泄压元件的泄压效果一
:1m,0.7m
致则其有效泄压面积为2其泄压效率为
,0.7m,0.7。
注1表示泄压装置由于存在惯性或阻火元件而降低泄压效果的无量纲数
:。
注2基准泄压元件的泄压效率为
:1。
310
.
泄压导管ventingduct
用于将泄压口引向安全区域的管道
。
311
.
真空消除器vacuumbreaker
防止容器在内压下降到低于环境压力时发生损坏的设备
。
312
.
爆炸泄压装置explosionventingdevice
泄压装置
泄爆装置
正常操作时封闭而在爆炸时打开泄压口的装置
,。
313
.
无焰爆炸泄压flamelessexplosionventing
无焰泄压
无焰泄爆
能防止火焰传播到被保护设备和泄压装置的外部并降低爆炸对外部造成危害的爆炸泄压方法
,。
2
GB15605—2024
314
.
无焰爆炸泄压装置flamelessexplosionventingdevice
无焰泄压装置
无焰泄爆装置
由泄爆片和阻火元件组成能淬熄泄放火焰并限制爆炸压力的装置
,。
315
.
阻火元件flamequenchingelement
无焰爆炸泄压装置上用于防止火焰传播到被保护工艺设备外部从而降低爆炸泄压对工艺设备外
,
部造成危害的一个或多个元件
。
316
.
泄压元件ventingelement
爆炸泄压装置上非爆炸条件下封闭泄压口并在爆炸条件下开启的元件
,、。
注泄压元件为可再用的或不可再用的
:。
317
.
基准泄压元件baselineventingelement
单位面积质量小于2且在惯性作用下不阻碍泄压过程的泄压元件
0.5kg/m。
注例如爆破片
:。
318
.
标称保护容积nominalprotectionvolume
V
max,FV
单一无焰爆炸泄压装置能保护的容器的最大容积
。
4技术要求
41通用要求
.
411企业应结合自身工艺设备粉尘爆炸特性及粉尘爆炸风险评估情况选择规模类别使用性
..、、,、、
质功能用途爆炸危险性等相适应的粉尘爆炸泄压保护措施
、、。
412泄压装置的设计和安装不应使人员受到泄压危害且不应产生危险的抛射物
..,。
413当仅采用泄爆措施进行防爆保护时泄爆装置的有效泄压面积不应小于理论泄压面积
..,。
414建构筑物内的含尘工艺设备以下简称工艺设备采用泄爆措施保护时应采用无焰泄爆装
..()(“”),
置或采用泄压导管将泄压口引到建构筑物外泄压导管的长度不应超过
(),3m。
415泄压口附近应设置危险区域范围和警示标志
..。
416存在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建构筑物的泄爆要求应符合的相关要求
..()GB15577。
417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含尘工艺设备设施采用泄爆措施时应对其泄压面积泄压口位置泄压装置
..,、、
的选型等内容进行设计设计应有设计说明文件
,。
418当工艺设备处理混合后不会加剧爆炸危险反应的不同类别粉尘时应选用爆炸指数最高的可燃
..,
性粉尘进行泄爆设计
。
419不应采用阀门人孔通风孔观察窗门活动盖板门等进行泄爆
..、、、()、()。
4110最大受控爆炸压力p不应超过工艺设备本体的设计强度且不应超过工艺设备本体上阀
..red,max,
门人孔通风孔观察窗门活动盖板门等部件的设计强度
、、、()、()。
4111当工艺设备处理的可燃性粉尘发生变更时应根据要求重新进行评估和设计
..,4.1.1。
3
GB15605—2024
4112泄爆装置的静开启压力p应根据被保护工艺设备内的正常操作压力及其波动范围选取合
..stat
适值
。
4113泄爆口应朝向空旷安全的位置不应正对操作室会议室休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SN/T 4655-2016 出口食品中草甘膦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2016-08-23
- SN/T 4649-2016 瓜蔓枯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2016-08-23
- SN/T 4651.1-2016 检验检疫IT服务管理规范 第1部分:总则 2016-08-23
- NB/T 20431-2017 压水堆核电厂钢制安全壳结构整体性试验 2017-04-01
- NB/T 20427-2017 核电厂防止人因失误管理 2017-04-01
- SN/T 4650-2016 瓜炭疽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2016-08-23
- NB/T 20430-2017 非能动压水堆核电厂反应堆堆顶结构安装技术规程 2017-04-01
- SN/T 4653-2016 出口中药材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2016-08-23
- NB/T 20428-2017 核电厂仪表和控制系统计算机安全防范总体要求 2017-04-01
- NB/T 20429-2017 核电厂事故处理规程编写要求 2017-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