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3398-2018 番茄品种(系)抗灰叶斑病鉴定技术规范

DB37/T 3398-2018 DB37/T 3398-2018 Tomato variety (line) resistance to gray leaf spot disease identific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山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7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7/T 3398-2018
标准类型
山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8-08-17
实施日期
2018-09-17
发布单位/组织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B01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3398—2018

番茄品种(系)抗灰叶斑病鉴定技术规范

RuleforResistanceEvaluationofTomatoVarieties(Lines)toGreyLeafSpot

2018-08-17发布2018-09-17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3398—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立国、张博、张悦丽、祁凯、齐军山、李长松。

I

DB37/T3398—2018

番茄品种(系)抗灰叶斑病鉴定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番茄品种(系)抗灰叶斑病鉴定的接种体制备、抗性鉴定和抗性评价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番茄品种(系)抗灰叶斑病的人工接种鉴定。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接种体

通过人工制备能够侵染寄主并引起相应病害的病原体。

2.2

抗性评价

根据采用的技术标准判别寄主植物对特定病害反应程度和抵抗水平的定性描述。

3接种体制备

3.1病原物分离

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从病叶的典型病斑上分离灰叶斑病原物。分离物经形态学鉴定确认为茄匍柄

霉Stemphyliumsolani(见附录A)后,再进行纯化和致病性测定,保存备用。

3.2接种体保存和繁殖

3.2.1接种体保存

将病原物接种在马铃薯蔗糖培养基(PSA)试管斜面上,24℃黑暗下培养7d~10d,后置于4℃

保存。

3.2.2接种体繁殖

将保存的菌株转移至PSA培养基平板上,置于25℃下培养7d~10d,待大量产孢后,向培养皿内

加入灭菌蒸馏水收集孢子,制备孢子悬浮液,用灭菌蒸馏水稀释成浓度为1×106个孢子/ml的孢子悬浮

液。

4接种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