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1989-2013 升船机安装改造重大维修检验规则
DB34/T 1989-2013 Major maintenance inspection rules for the installation and renovation of a ship lift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3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池州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中心。
- 起草人:
- 黄龙、孟庆、汪玮、李进、姚俊、储羡羡。
- 出版信息:
- 页数:1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27.100
F22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1989—2013
升船机安装改造重大维修检验规则
ShipliftInstallation,Modernization﹠GeneralOverhaulInspectionRegulation
2013-12-05发布2014-01-05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1989—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池州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特种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池州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龙、孟庆、汪玮、李进、姚俊、储羡羡。
I
DB34/T1989—2013
升船机安装改造重大维修检验规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标准规定了升船机安装、改造、重大维修检验的一般要求、检验项目和内容、检验
报告格式。
本标准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垂直升船机的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的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B/T4730.4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
JB/T10559起重机械无损检测钢焊缝超声检测
TSGQ7016起重机械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规则
3一般要求
3.1升船机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的检验机构、检验和检测人员,应符合TSGQ7016的要求;
3.2升船机安装改造重大维修检验的技术要求除满足本标准外,还应符合TSGQ7016的要求;
3.3升船机安装改造重大维修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按TSGQ7016的要求向检验机构申请检验;
3.4检验机构在检验前,应按TSGQ7016的要求做好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3.5升船机安装改造重大维修检验过程中无损检测,承船厢主焊缝执行JB/T10559,角焊缝等其他焊
缝执行JB/T4730.4。
4检验项目和内容
4.1升船机的选型
应与使用工况相匹配,并符合法规和合同要求。
4.2产品技术文件
4.2.1产品质量合格证明
4.2.2产品设计文件
产品设计文件至少包括总图、主要受力结构件图、机械传动图、电气原理图、液压系统原理图;
4.2.3型式试验合格证明
型式试验合格证明所列设备名称、型号与产品质量合格证明等相符,主要参数能覆盖拟安装升船机
参数;
4.2.4制造监督检验证书
制造监督检验证书所列设备名称、型号、主要参数与产品质量合格证明等相符;
1
DB34/T1989—2013
4.2.5改造、重大维修设计文件
改造、重大维修的设备应出具产品(改造、重大维修)质量合格证明(在改造、重大维修结束后提
供),施工单位按覆盖原则具有相应制造资格;
4.2.6隐蔽工程合格证明
升船机基础应能承受设计载荷,安装单位应提供经建筑部门验收合格的隐蔽工程合格证明资料。
4.3安装改造重大维修单位
4.3.1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
——(1)许可证能覆盖拟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的升船机;
——(2)许可证在有效期内。
4.3.2安装改造重大维修告知书
——(1)告知书内容包含了拟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设备的相关信息;
——(2)受理机构签署了受理意见;
4.3.3现场安装改造维修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件
——(1)现场施工人员的特种设备作业证在有效期内,并与开工告知书中人员相符;
——(2)施工人员持有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能够满足升船机安装过程的需要。
4.3.4施工作业(工艺)文件
——(1)施工作业(工艺)文件至少应包括作业程序、作业方法、技术要求和安全措施等内容;
——(2)施工作业(工艺)文件应经安装单位相关责任人员审核、批准,并加盖安装单位公章。
4.4部件施工前检验
4.4.1主要零部件
检查主要零部件合格证、实物铭牌,是否符合升船机《产品质量合格证明》;
4.4.2安全保护装置
检查安全保护装置合格证、型式试验证明和实物铭牌,是否符合升船机《产品质量合格证明》;
4.4.3主要受力结构件
——(1)检查主要受力结构件主要几何尺寸是否符合升船机设计文件;
——(2)不应有严重塑性变形和整体失稳,产生严重塑性变形和整体失稳应报废;
——(3)不应发生严重腐蚀,腐蚀深度超过原厚度的10%时应报废;
——(4)不应产生裂纹,产生裂纹如不能修复,应报废。
4.5主要零部件施工过程与施工后检验:
升船机主要零部件的施工过程与施工后检验除应符合TSGQ7016的要求外,还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4.5.1承船厢现场组焊
——(1)承船厢组装前,主焊缝坡口应经复验合格;
——(2)现场组装,承船厢主焊缝焊接接头型式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不得强制拼装;
2
DB34/T1989—2013
——(3)主焊缝现场焊接,应严格按焊接工艺评定制定的焊接工艺实施;
4.5.2焊接质量
——(1)焊缝宏观检查应无咬边、错边、棱角、气孔、夹杂等缺陷;
——(2)承船厢主焊缝应按照JB/T10559要求进行100%超声检测,Ⅱ级合格;
——(3)角焊缝等其他焊缝应按JB/T4730.4要求进行100%磁粉检测,Ⅰ级合格;
4.5.3主提升油缸
——(1)基础支承架啮合面不平度不大于0.1mm/m;
——(2)油缸中心线与基础支承架基准点,纵横两方向安装允许偏差±2mm,底座高程安装偏差
不大于5mm;
——(3)油缸底座与基础支承架啮合面局部间隙不大于0.05mm,且不得超过啮合面宽度的1/5,
局部间隙累计长度不大于油缸底座周长的1/5;
——(4)油缸垂直度不得大于1/1000;
4.5.4卧倒门油缸
——(1)基础支承座啮合面不平度不大于0.1mm/m;
——(2)油缸中心线与基础支承座基准点,纵横两方向安装允许偏差±2mm,底座高程安装偏差
不大于±2mm;
——(3)油缸底座与基础支承座啮合面局部间隙不大于0.05mm,且不得超过啮合面宽度的1/3,
局部间隙累计长度不得大于油缸底座周长的1/5;
4.5.5上、下卧倒门
——(1)止水橡胶顶面直线度不大于2mm;
——(2)止水橡胶与滚轮或滑道顶面间隙允许偏差为±1mm;
——(3)闸门处于工作状态时止水橡胶压缩量应为3~5mm;
4.5.6承船厢轨道
——(1)卷扬机驱动的升船机应设置承船厢轨道;
——(2)轨道中心线纵横两方向安装偏差不大于±2mm,轨道对角线误差不大于4mm;
——(3)轨道垂直度不得大于1/1000;
4.5.7平衡重及缓冲器
——(1)卷扬机驱动的升船机应设置平衡重及缓冲器;
——(2)平衡重及缓冲器的型式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3)平衡重的下方如果有人能够到达的空间,应当将缓冲器安装于一直延伸到坚固地面上的
实心桩墩,或者在对重上安装安全钳;
——(4)如果平衡重由重块组成,应可靠固定。
4.6液压系统
4.6.1安全溢流阀、防爆阀
——(1)液压系统应设置防止过载的安全溢流阀、防爆阀;
3
DB34/T1989—2013
——(2)安全溢流阀的调定压力不大于系统额定工作压力的110%,且不大于液压泵的额定工作
压力;
——(3)防爆阀的调定压力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4.6.2平衡阀和液压锁
——(1)液压系统应设置平衡阀和液压锁;
——(2)平衡阀和液压锁与执行机构的连接必须采用刚性连接;
4.6.3液压油箱过滤装置
液压油箱应设置液压油过滤装置;
4.6.4连接软管
——(1)相对运动部位采用软管连接时,应尽可能缩短软管长度,并避免相互摩擦;易受磨损的
外露软管应加保护套;
——(2)连接软管型式、承载能力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3)连接软管的液压软管、接头、阀组等不得漏油;
4.6.5液压油泄放
液压系统应设置手动泄放装置,当升船机故障或突然断电等不能正常工作时,应能经手动操作将承
船厢下移至安全位置;
4.7电气与控制系统检验
升船机电气与控制系统检验应符合TSGQ7016的要求。
4.8安全防护和防护装置检验
升船机安全防护和防护装置检验除应符合TSGQ7016的要求外,还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4.8.1制动器
——(1)卷扬机驱动升船机应在低速轴和卷筒轮缘上分别设置工作制动器和安全制动器,两套制
动器应相互独立;
——(2)制动器应装有手动紧急操作装置,当升船机故障或突然断电等不能正常工作时,应能用
持续力手动松闸,将承船厢下移至安全位置;
4.8.2卧倒门行程限位器
——(1)卧倒门工作机构应设置行程限位器;
——(1)行程限位器应在卧倒门处于全开、全闭状态时停止卧倒门动作,且不停止相反方向动作;
4.8.3行程指示器
——(1)承船厢提升机构、卧倒门工作机构应分别设置行程指示器;
——(2)承船厢提升机构行程指示器应全程指示承船厢工作行程;
——(3)卧倒门工作机构行程指示器应全程指示卧倒门工作行程和开闭状态;
4.8.4联锁保护
4
DB34/T1989—2013
——(1)升船机应设置联锁保护装置;
——(2)对接装置各机构之间应严格按设定程序运行,机构之间设置互锁条件和顺序动作控制信
号,当任何一个机构动作时,其他机构均不能动作;
——(3)承船厢提升机构、卧倒门工作机构、游船进出承船厢动作之间应严格按设定程序运行,
动作之间设置互锁条件和顺序动作控制信号,当任何一个动作进行时,其他动作均不能进行;
4.8.5超温差压保护
——(1)液压油缸驱动升船机应设置超温差压保护;
——(2)液压压泵站液压油油温、液压系统工作压力应全程指示;
——(3)任一液压泵站液压油油温超出20~50℃范围时,升船机应停止工作;
——(4)任一工作机构,驱动油缸由2个以上液压系统分别驱动时,系统之间工
推荐标准
- DB51/T 1206-2011 县级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建设指南 2011-01-25
- DB37/T 1721-2010 高速公路建设节约用地设计规定 2010-12-30
- DB51/T 1180-2011 番茄生产技术规程 2011-01-25
- DB51/T 1198-2011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技术规范 2011-01-25
- DB37/T 1723-2010 多级嵌挤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技术规范 2010-12-30
- DB37/T 1717-2010 煤矿制冷降温技术要求 2010-12-30
- DB37/ 1694-2010 挥发性液体有机化工产品装卸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2010-12-30
- DB51/T 430-2011 大白菜生产技术规程 2011-01-25
- DB37/T 1791-2011 黑鲪(许氏平鲉)亲鱼培育技术规范 2011-01-06
- DB51/T 1202-2011 农产品检验实验室能力验证规范 201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