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374-2016 公路动态车辆称重设备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

DB11/T 1374-2016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inspection methods for dynamic road vehicle weighing equipment

北京市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DB11/T 1374-2025 | 页数:1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1/T 1374-2016
标准类型
北京市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6-12-22
实施日期
2017-07-01
发布单位/组织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080.30

Q85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1374—2016

公路动态车辆称重设备技术要求

及检验方法

Highwayweigh-in-motiondevicewithtechnicalrequirementandtest

methods

2016-12-22发布2017-07-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1/T1374—2016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分类...............................................................................1

4.1类型I........................................................................1

4.2类型II.......................................................................1

5技术要求...........................................................................2

5.1计量性能要求...................................................................2

5.2通用技术要求...................................................................2

5.3其他要求.......................................................................6

6检验方法...........................................................................6

6.1检验条件及参考车辆.............................................................6

6.2基本检验要求...................................................................7

6.3检验项目.......................................................................7

附录A(规范性附录)公路动态车辆称重设备安装区域平整度检验方法.....................11

附录B(资料性附录)公路动态车辆称重设备动态检验期间核查记录.......................12

I

DB11/T1374—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钟颖、韩超、范建武、刘嘉靖、刘伟、陈一蒙、杨慧、张思然。

II

DB11/T1374—2016

公路动态车辆称重设备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路动态车辆称重设备的分类、技术要求以及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公路动态车辆称重设备的检测和应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250衡器术语

GB/T21296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

JTGF3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1425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公路动态车辆称重设备highwayweigh-in-motiondevice

安装于公路上的,以确定运行中的车辆整车总重量和轴载荷的一种检测设备。

3.2

置信度confidencelevel

大样本数据(对于同一公路动态车辆称重设备在不同的称重环境和条件下,试验次数不小于100次

时的)情况下,公路动态车辆称重设备的动态称重中的整车总重量满足其对应准确度的概率。对于小样

本数据(对于同一公路动态车辆称重设备在相同的称重环境和条件试验次数不少于10次)测试,可以根

据测试数据结果按照正态分布对其进行估计并给出估计值。

4分类

4.1类型I

用于交通数据采集站,检测规定限值的可疑超限车辆。设计安装在1个或多个车道的公路动态车辆

称重设备。

4.2类型II

用于识别总重量和轴载超限可疑的车辆,即可以是布设于交通主线的1个或多个车道,也可以是布

设于交通主线旁的称重执法站内的公路动态车辆称重设备。

1

DB11/T1374—2016

5技术要求

5.1计量性能要求

5.1.1整车总重量的准确度等级

公路动态车辆称重设备的整车总重量的准确度等级划分为,4个等级,分别表示为:2,5,10,15。

5.1.2动态称量的最大允许误差

动态称量中整车总重量的最大允许误差应取表1中计算出的数值修约至最接近的分度值倍数。具体

要求见表1:

表1整车总重量的最大允许误差

准确度等级车辆整车总重量最大允许误差适用范围

2(-2.00-0.00)%

5(-5.00-0.00)%类型II

10(-10.00-0.00)%

15±15.00%类型I

5.1.3整车总重量准确度等级的置信度

对于类型I,用于交通数据采集站的公路动态车辆称重设备的置信度应不小于90%。

对于类型II,用于识别总重量和轴载超限可疑的车辆的公路动态车辆称重设备的置信度应不小于

95%。

5.1.4分度值

公路动态车辆称重设备的分度值d应满足50kg≤d≤200kg,(最小分度数50,最大分度数1000),

其所有的称量指示装置和打印装置应具有相同的分度值。

5.1.5最小秤量(Min)

最小秤量应不小于10d。

5.1.6计量单位

公路动态车辆称重设备使用的计量单位应为法定计量单位,包括:千克(kg)、吨(t)。

5.2通用技术要求

5.2.1法制计量管理要求

公路动态车辆称重设备应满足在使用现场适用于各类预期称量车辆的要求,并应充分考虑使用环境

和通常运行方式。对于类型II,用于识别总重量和轴载超限可疑的车辆的公路动态车辆称重设备应取得

型式批准证书和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

5.2.2运行速度

在公路动态车辆称重设备标称的最低运行速度和最高运行速度范围内,应保证其相应的计量性能要

求和技术要求。

2

DB11/T1374—2016

5.2.3温度

公路动态车辆称重设备的温度要求应符合GB/T21296的相关要求。

5.2.4供电电源

供电电源的电压在下列范围变化时,公路动态车辆称重设备应保持相应的计量性能:

——使用交流电源(AC)的公路动态车辆称重设备时电压值应在187V至242V标注电压范围内;

——使用直流电源(DC)的公路动态车辆称重设备时电压值应在规定的最低电压至标称电压(正常

电压)(1+20%)的范围内;

——使用电池或车载电源供电的公路动态车辆称重设备时电压值应在规定的最低电压至标称电压

(正常电压)(1+20%)的范围内。

注:最低电压的定义是指在自动关机之前,公路动态车辆称重设备能够正常运行的最低电压值。

5.2.5操作安全性

5.2.5.1防欺骗性使用

公路动态车辆称重设备不应有任何便于欺骗性使用的特征。

5.2.5.2防偶然失调

公路动态车辆称重设备设计时应确保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外来干扰的情况下,仍能保持计量性能和正

常功能,或者能做出明显的反应便于检测和发觉。

5.2.5.3防护措施

对任何可能改变称量性能和不允许使用者调整的控制装置,应采取防护措施(如进行密封或印封

等)。

5.2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