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04/T 1017-2020 华北落叶松近自然经营技术规程

DB1504/T 1017-2020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504/T 1017-2020
标准类型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06-28
实施日期
2020-08-01
发布单位/组织
赤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40

B64

DB1504

赤峰市地方标准

DB1504/T1017—2020

华北落叶松近自然经营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Close-to-natureForestryManagementof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Plantations

2020-06-28发布2020-08-01实施

赤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504/T1017—2020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林木分类和标记.....................................................................2

5演替阶段划分和经营措施.............................................................3

6目标林相和混交树种.................................................................4

7目标胸径和目标树密度...............................................................4

8经营区划和作业设计.................................................................4

9组织施工...........................................................................5

10档案管理..........................................................................6

附录A(规范性附录)华北落叶松近自然经营常见生态目标树种........................7

附录B(规范性附录)华北落叶松近自然经营常用林下补植树种........................9

I

DB1504/T1017—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赤峰市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赤峰市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亚太森林恢复与

可持续管理组织、喀喇沁旗旺业甸实验林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乌志颜、刘宪钊、程瑞春、陆昕、白玉茹、张瑞军、李肇晨、李显玉、雷相东、

李文臣、郭淑文、马成功、徐国力、惠建平、穆喜云、曹瑜、金玉栋、王芳、蔡丽杰、于胜利、贾兴宇。

II

DB1504/T1017—2020

华北落叶松近自然经营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赤峰市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近自然经营的林木分类和标记、演替阶段划分和经营措施、

目标林相和混交树种、目标胸径和目标树密度、经营区划和作业设计、组织施工、档案管理等技术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赤峰市范围内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近自然经营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1822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

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GB/T15781森林抚育规程

GB/T26424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

DA/T22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LY/T1000容器育苗技术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近自然森林close-to-natureforest

以原生森林植被为参考而培育和经营的,主要由乡土树种组成且具有多树种混交,逐步向多层次空

间结构和异龄林时间结构发展的森林

3.2

目标树targettree

在目的树种中,对林分稳定性和生产力发挥重要作用的长势好、质量优、价值高,需要长期保留直

到达到目标胸径方可采伐利用的林木。

3.3

生态目标树ecologicaltargettree

有利于提高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珍稀濒危树种、改善林分结构、为鸟类或其它动物提供栖息场所、

保护和改良土壤、提升景观效果等功能的林木。

1

DB1504/T1017—2020

3.4

干扰树competitortree

直接对目标树生长产生不利影响的、需要在近期或下一个生长期择伐利用的林木。

3.5

森林建群阶段forestestablishmentstage

人工造林或天然更新到幼林郁闭的森林生长发育阶段。

3.6

竞争生长阶段competitivegrowthstage

森林郁闭后林木互利竞争快速高生长的发育阶段。

3.7

质量选择阶段qualityselectionstage

林木间出现明显的互斥竞争并显著分化,相邻竞争木明显表现为胜出的优势木和弱势的被压木特

征,林下开始出现天然更新幼苗和幼树的发育阶段。

3.8

近自然阶段close-to-naturestage

森林由于持续的排斥性竞争和自然更新幼树生长,导致主林层树种结构出现明显交替变化,呈现个

体差异显著和树种混交的发育阶段,部分林木达到目标直径。

3.9

目标胸径targetdiameter

目标树通过径向生长而达到经营目标进入最佳利用临界点时的胸径。

3.10

目标林相targetstand

以追求森林的稳定性、高价值和多样化的森林特征为基本目标,一般使用树种组成、层次结构、林

分密度、目标胸径(或培育周期)、每公顷蓄积量、天然更新等指标因子描述实现这些特征时的目标森

林状态。

4林木分类和标记

4.1林木分类

分为目标树、干扰树、生态目标树和一般树木4种类型。分类方法按照GB/T15781执行。

4.2林木标记

2

DB1504/T1017—2020

4.2.1目标树

从占据主林层或之上的特优木或优势木,选择干形通直圆满、根部无损伤,树冠均匀饱满、锥形、

针叶浓密,无病虫害,高径比70~80,冠高比0.5~0.7的林木,现场标记为Z。

4.2.2生态目标树

具有保存价值的古树、国家和地方发布的濒危树种名录中的林木或在当地属于稀有树种的林木;或

生活力强、干形好、无损伤的针阔叶树种;或有鸟窝、蜂巢的林木,标记为S。常见生态目标树种见附

录A。

4.2.3干扰树

树冠与目标树相接并直接影响目标树或生态目标树生长的林木,标记为B。

4.2.4一般树木

除了目标树、干扰树、生态目标树之外的林木个体均为一般树木,不做标记。

5演替阶段划分和经营措施

5.1演替阶段

按照3.5~3.8,确定华北落叶松林分所处的演替阶段。

5.2经营措施

5.2.1建群阶段

主要经营措施是实行封育、割灌除草和透光伐,保留其他树种幼树。8a~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