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643-2019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用气象参数

DB11/T 1643-2019 The meteorological parameters used for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in civil buildings are: temperature, humidity, air velocity, air quality, and radiation heat

北京市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DB11/T 1643-2023 | 页数:37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1/T 1643-2019
标准类型
北京市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9-06-18
实施日期
2019-10-01
发布单位/组织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北京市气象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3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7.060

A47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1643—2019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用气象参数

Theweatherparametersforheatingventilationandairconditioningof

civilbuildings

2019-06-18发布2019-10-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1/T1643—2019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术语和定义.........................................................................1

3设计用室外计算参数.................................................................2

4建筑节能用气象参数.................................................................5

附录A(规范性附录)室外空气计算参数................................................6

附录B(规范性附录)夏季空调逐时计算温度...........................................15

附录C(规范性附录)夏季空调逐时新风计算焓值.......................................17

附录D(规范性附录)夏季太阳总辐射照度.............................................19

附录E(规范性附录)夏季透过标准窗玻璃的太阳辐射照度...............................20

附录F(规范性附录)供暖度日数和空调度日数表.......................................21

附录G(资料性附录)冬季设计用室外逐时计算温度.....................................22

附录H(资料性附录)多种不保证小时(天)数、基于不同参数基准的设计用气象参数.......25

附录I(资料性附录)各区推荐参考台站...............................................31

I

DB11/T1643—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气象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气象灾害防御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气

候中心、北京智融天象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京津、燕达、崔莹、房小怡、符琳、郭偲悦、程宸、杨若子、王璐、卫楠、高

金阁、黎璐露。

II

DB11/T1643—2019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用气象参数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北京市各区民用建筑设计用室外气象参数和建筑节能用室外气象参数。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各区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及节能评估等相

关工作,工业建筑及构筑物的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可参考本标准。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历年值annualvalue

逐年值,特指整编气象资料时,所给出的以往一段连续年份中每一年的某一时段的平均值或极值。

2.2

累年值normalvalue

多年值,特指整编气象资料时,所给出的以往一段连续年份的某一时段的累年平均值或极值。

2.3

不保证天数thenumberofnot-guaranteeddays

冬季室外空气日平均温度低于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的日数,或夏季室外空气日平均温度高于室外计

算日平均温度的日数。

2.4

不保证小时数thenumberofnot-guaranteedhours

夏季室外逐时空气温度高于室外计算温度的小时数,或冬季室外逐时空气温度低于室外计算温度的

小时数。

2.5

供暖度日数heatingdegree-day

一年中,当某天室外日平均温度低于冬季供暖室内计算温度时,将该日平均温度与冬季供暖室内计

算温度的差值乘以1天,并将此乘积累加,得到一年的供暖度日数。本标准中冬季供暖室内计算温度采

用18℃,以HDD18表示。

1

DB11/T1643—2019

2.6

空调度日数coolingdegree-day

一年中,当某天室外日平均温度高于夏季空调室内计算温度时,将该日平均温度与夏季空调室内计

算温度的差值乘以1天,并将此乘积累加,得到一年的空调度日数。本标准中夏季空调室内计算温度采

用26℃,以CDD26表示。

2.7

供暖室外临界温度outdoorcriticalairtemperatureforheating

借助于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惰性,当室内温度可达到人体基本生理要求的下限环境温度时,此时所

对应的室外日平均干球温度。

2.8

计算用供暖期heatingperiodforcalculation

采用滑动平均法计算出的累年日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供暖室外临界温度的时段。

2.9

滑动平均法movingaveragemethod

在一系列有序数据中,逐个地将其中每一数据通过计算替换为包括该数据在内的一组数据(5天)

的平均值,以消除某些随机变化和短周期变化影响的统计方法。

3设计用室外计算参数

3.1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采用累年平均每年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计算得出,见附录A。

3.2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采用历年最冷月月平均温度的平均值计算得出,见附录A。

3.3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

采用累年平均每年不保证1天的日平均温度计算得出,见附录A。

3.4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采用历年最冷月月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计算得出,见附录A。

3.5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采用累年平均每年不保证50小时的干球温度计算得出,见附录A。

3.6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采用累年平均每年不保证50小时的湿球温度计算得出,见附录A。

3.7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2

DB11/T1643—2019

采用历年最热月14时平均温度的平均值计算得出,见附录A。

3.8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采用历年最热月14时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计算得出,见附录A。

3.9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

采用累年平均每年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计算得出,见附录A。

3.10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逐时温度

采用所有日最高温度为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的实际曲线的逐时平均值计算得出,见附录B。

3.11冬季室外平均风速

采用累年最冷3个月各月平均风速的平均值计算得出,见附录A。

3.12冬季室外最多风向的平均风速

采用累年最冷3个月最多风向(静风除外)的各月平均风速的平均值计算得出,见附录A。

3.13夏季室外平均风速

采用累年最热3个月各月平均风速的平均值计算得出,见附录A。

3.14冬季最多风向及其频率

采用累年最冷3个月的最多风向及其平均频率计算得出,见附录A。

3.15夏季最多风向及其频率

采用累年最热3个月的最多风向及其平均频率计算得出,见附录A。

3.16年最多风向及其频率

采用累年最多风向及其平均频率计算得出,见附录A。

3.17冬季室外大气压力

采用累年最冷3个月各月平均大气压力的平均值计算得出,见附录A。

3.18夏季室外大气压力

采用累年最热3个月各月平均大气压力的平均值计算得出,见附录A。

3.19冬季日照百分率

采用累年最冷3个月各月平均日照百分率的平均值计算得出,见附录A。

3.20设计计算用供暖期天数

设计计算用供暖期天数,按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供暖室外临界温度的总日数确定。供暖

室外临界温度的选取,一般民用建筑宜采用5℃计算得出,见附录A。

3.21极端最高气温

3

DB11/T1643—2019

采用累年极端最高气温计算得出,见附录A。

3.22极端最低气温

采用累年极端最低气温计算得出,见附录A。

3.23历年极端最高气温平均值

采用历年极端最高气温的平均值计算得出,见附录A。

3.24历年极端最低气温平均值

采用历年极端最低气温的平均值计算得出,见附录A。

3.25累年最低日平均温度

采用累年日平均温度中的最低值计算得出,见附录A。

3.26累年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

采用累年月平均温度的最高的月份的相对湿度平均值计算得出,见附录A。

3.27夏季空调逐时新风计算焓值

采用24个时刻累年平均每年不保证7小时的空气焓值计算得出,见附录C。

3.28冬季设计用室外逐时计算温度

分为冬季供暖室外逐时计算温度和冬季空气调节室外逐时计算温度,参见附录G。

3.29冬季供暖室外逐时计算温度

采用所有日平均温度为供暖计算温度±0.2℃范围内的温度曲线的逐时平均值计算得出,参见附录G

表G.1。

3.30冬季空气调节室外逐时计算温度

采用所有日平均温度为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0.2℃范围内的温度曲线的逐时平均值计算得

出,参见附录G表G.2。

3.31夏季太阳辐射照度

3.31.1基本原则

夏季太阳辐射照度,应按7月21日的太阳赤纬计算确定。

3.31.2太阳总辐射照度

建筑物各朝向垂直面与水平面的太阳总辐射照度,见附录D。

3.31.3透过标准窗玻璃的太阳辐射照度

透过建筑物各朝向垂直面与水平面标准窗玻璃的太阳直接辐射照度和散射辐射照度,见附录E。

3.32多种不保证小时(天)数、基于不同参数基准的设计用气象参数

4

DB11/T1643—2019

不保证小时(天)数、基于不同参数为统计基准的设计用气象参数参见附录H,统计方法应按照表1

进行统计。

表1多种不保证小时(天)数、基于不同参数基准的设计用计算参数统计方法

统计标准设计参数统计方法

冬季供暖计算温度累年平均每年不保证1、5、10天的日平均温度

冬季空调计算温度累年平均每年不保证6、24、48小时的24小时滑动平均温度

按干球温度

夏季空调计算温度(及其对应平均湿累年平均每年不保证10、50、100小时的干球温度及其不保证小

排列

球温度)时对应的湿球温度的平均值

夏季空调计算日平均温度累年平均每年不保证1、5、10天的日平均温度

冬季加湿湿度

累年平均每年不保证10、50、100小时的绝对湿度

按含湿量排(及对应平均相对湿度和干球温度)

列夏季除湿湿度

累年平均每年不保证10、50、100小时的绝对湿度

(及对应平均相对湿度和干球温度)

冬季新风计算焓值(及对应干球温度)累年平均每年不保证10、50、100小时的空气焓值

按焓值排列

夏季新风计算焓值(及对应干球温度)累年平均每年不保证10、50、100小时的空气焓值

3.33各区推荐台站

各区推荐台站参见附录I。

4建筑节能用气象参数

4.1建筑节能用气象参数应采用度日数计算。

4.2度日数计算应采用供暖度日数(HDD18)值和空调度日数(CDD26)值计算。

a)供暖度日数(HDD18)值采用历年供暖度日数(HDD18)的平均值计算得出,见附录F。

b)空调度日数(CDD26)值采用历年空调度日数(CDD26)的平均值计算得出,见附录F。

5

DB11/T1643—2019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A.1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见表A.1。

表A.1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台站信息台站名称顺义海淀

台站编号5439854399

统计年份1985-20141985-2014

年平均温度年平均温度(℃)12.512.9

室外计算温、湿供暖室外计算温度(℃)-7.7-6.9

度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4-3.2

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10.7-9.6

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相对湿度(%)45.543.5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4.134.4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6.326.3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30.130.4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57.656.5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29.229.6

风向、风速及频夏季室外平均风速(m/s)1.81.9

率夏季最多风向SENNE

夏季最多风向的频率(%)1412

夏季室外最多风向的平均风速(m/s)1.81.5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m/s)2.32.4

冬季最多风向NNNE

冬季最多风向的频率(%)1617

冬季室外最多风向的平均风速(m/s)1.71.7

年最多风向NNNE

年最多风向的频率(%)1214

冬季日照百分率冬季日照百分率(%)6162

大气压力冬季室外大气压力(hPa)1024.11022.4

夏季室外大气压力(hPa)1001.51000

设计计算用供暖日平均温度≤+5℃的天数122120

期天数及其平均日平均温度≤+5℃的起止日期11.12~3.1311.13~3.12

温度平均温度≤+5℃期间内的平均温度(℃)-0.9-0.3

日平均温度≤+8℃的天数145142

日平均温度≤+8℃的起止日期11.3~3.2711.5~3.26

平均温度≤+8℃期间内的平均温度(℃)0.30.8

极端参数极端最高气温(℃)4241.7

极端最低气温(℃)-18.4-20.1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平均值(℃)37.738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平均值(℃)-14-13.8

累年最低日平均温度(℃)-14.4-13.8

累年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6660

6

DB11/T1643—2019

表A.1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续)

台站信息台站名称延庆怀柔

台站编号5440654419

统计年份1985-20141985-2014

年平均温度年平均温度(℃)9.411.9

室外计算温、湿供暖室外计算温度(℃)-12.2-8.8

度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8-4.8

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14.7-11.6

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相对湿度(%)47.546.4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1.733.6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4.226.1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27.829.7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5958.1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26.428.6

风向、风速及频夏季室外平均风速(m/s)1.51.5

率夏季最多风向EWNW

夏季最多风向的频率(%)149

夏季室外最多风向的平均风速(m/s)1.61.5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m/s)2.11.8

冬季最多风向WSWWNW

冬季最多风向的频率(%)1117

冬季室外最多风向的平均风速(m/s)3.22.3

年最多风向EWNW

年最多风向的频率(%)1214

冬季日照百分率冬季日照百分率(%)6965

大气压力冬季室外大气压力(hPa)9681020.1

夏季室外大气压力(hPa)951.2998.1

设计计算用供暖日平均温度≤+5℃的天数145125

期天数及其平均日平均温度≤+5℃的起止日期11.3~3.2711.11~3.15

温度平均温度≤+5℃期间内的平均温度(℃)-3.2-1.4

日平均温度≤+8℃的天数164148

日平均温度≤+8℃的起止日期10.23~4.411.1~3.28

平均温度≤+8℃期间内的平均温度(℃)-2.1-0.2

极端参数极端最高气温(℃)38.841

极端最低气温(℃)-26-22.2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平均值(℃)35.737.3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平均值(℃)-20.8-16

累年最低日平均温度(℃)-19.2-16.7

累年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7066

7

DB11/T1643—2019

表A.1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续)

台站信息台站名称密云上甸子

台站编号5441654421

统计年份1985-20141985-2014

年平均温度年平均温度(℃)11.310.5

室外计算温、湿供暖室外计算温度(℃)-9.6-10.8

度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5.8-6.6

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12.3-13.3

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相对湿度(%)47.641.6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3.532.7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6.125.1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29.728.9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59.257.2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29.627.4

风向、风速及频夏季室外平均风速(m/s)1.82.3

率夏季最多风向NESW

夏季最多风向的频率(%)1416

夏季室外最多风向的平均风速(m/s)1.83.2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m/s)2.42.6

冬季最多风向NEENE

冬季最多风向的频率(%)1820

冬季室外最多风向的平均风速(m/s)2.52.9

年最多风向NEENE

年最多风向的频率(%)1515

冬季日照百分率冬季日照百分率(%)6067

大气压力冬季室外大气压力(hPa)1019.5992.5

夏季室外大气压力(hPa)999.1973.8

设计计算用供暖日平均温度≤+5℃的天数131139

期天数及其平均日平均温度≤+5℃的起止日期11.8~3.1811.7~3.25

温度平均温度≤+5℃期间内的平均温度(℃)-2.1-2.3

日平均温度≤+8℃的天数154156

日平均温度≤+8℃的起止日期10.28~3.3010.27~3.31

平均温度≤+8℃期间内的平均温度(℃)-0.8-1.3

极端参数极端最高气温(℃)40.840.5

极端最低气温(℃)-23.3-22.3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平均值(℃)36.836.6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平均值(℃)-17.9-18.5

累年最低日平均温度(℃)-15.8-16.4

累年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6159

8

DB11/T1643—2019

表A.1室外空气计算参数(续)

台站信息台站名称平谷通州

台站编号5442454431

统计年份1985-20141985-2014

年平均温度年平均温度(℃)11.813

室外计算温、湿供暖室外计算温度(℃)-8.8-7.2

度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5.4-3.3

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11.8-9.6

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相对湿度(%)49.243.2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3.534.1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