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1819-2011 山东省荷斯坦奶牛良种登记技术规范

DB37/T 1819-2011 Shandong Province High-quality Donor Registry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Holstein Cows

山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1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7/T 1819-2011
标准类型
山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1-02-18
实施日期
2011-04-01
发布单位/组织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30

B44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1819—2011

山东省荷斯坦奶牛良种登记技术规范

ShangdongProvincialHigh-yieldHolsteinDairyCowRegistrationTechnicalRule

2011-02-18发布2011-04-01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1819-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畜牧兽医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畜牧总站、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奶牛研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思聪、曲绪仙、王中华、仲跻峰、廉爱玲、周开峰、候明海、李建斌、王星

凌。

I

DB37/T1819-2011

山东省荷斯坦奶牛良种登记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荷斯坦奶牛良种登记的条件、登记内容、登记方法和登记奶牛的档案管理与使用。

本标准适用于荷斯坦奶牛良种登记,实施良种登记的须达到一定的饲养规模,只在规模奶牛场或奶

牛饲养小区进行,存栏成年母牛达到50头以上。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157-2008中国荷斯坦牛

NY/T1450-2007中国荷斯坦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中国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优良种畜登记规则

种畜禽管理条例

山东省种畜禽管理办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荷斯坦奶牛

毛色以黑白花为主,间或有红白花或黄白花的乳用品种牛。

3.2

良种登记

主要是根据系谱资料,在品种登记的基础上,发现优秀遗传基因,保证奶牛育种工作顺利开展的有

效措施。

3.3

系谱

记载个体血统来源、个体编号、出生日期、发育情况、生产性能、体型外貌和种用价值等方面信息

的文件。

3.4

生产性能测定(DHI)

1

DB37/T1819-2011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是对泌乳牛的产奶量、乳成份、体细胞数等指标的测定。

3.5

体型线性鉴定

根据奶牛体型性状的生物学特点,对体型各个部位的多项性状分别进行客观度量,给出数量化的分

数来评定个体是否优良的一种科学方法。

4登记条件

4.1系谱记录清楚,档案资料齐全,最好具备三代以上系谱档案记录和个体识别标志。

4.2体型外貌、体重、体尺符合荷斯坦牛品种标准,体型线性鉴定总评分在75分以上。

4.3初产产奶量在7000公斤以上,经产产奶量在8000公斤以上。

4.4必须健康无疫。

4.5需要有连续10个月的DHI测定成绩或连续12月的产奶记录。

5登记内容

5.1基本信息

5.1.1出生日期(年、月、日),初生重(全登记牛只必需有);

5.1.2原产地(登记至牛场或产地);

5.1.3当前所在地(登记至牛场,注明地址及联系方式);

5.1.4牛只彩色照片(有条件的单位最好提供每头登记牛的头部数码照片及左右侧数码照片,以备牛

号与牛不符时对照查询)。

5.2系谱记录

需建立完整的三代系谱记录。

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登记牛只提供血液样本,供DNA指纹图谱测定,以备牛只身份验证。

5.3生产性能

生产性能记录包括各胎次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各胎次泌乳天数、体形外貌线性评分等。登

记牛只生产性能记录应定期上报。

5.4繁殖记录

记录内容包括各胎次配种日期、与配公牛、干奶日期、产犊日期、犊牛性别等。繁殖记录定期上报。

6登记编号

为便于登记奶牛信息管理和牛只编号唯一性的需要,根据《中国荷斯坦母牛品种登记实施方案》,

采用全国统一编号规则,详见附录A。

7申请与鉴定

2

DB37/T1819-2011

7.1申请

申请优良种畜登记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县级以上畜牧技术推广机构报送下列材料:

——申请表;

——申请报告和种畜系谱等资料;

——种畜照片;

——DHI测定成绩或产奶记录等。

7.2鉴定

7.2.1县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应在收到申请后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初审,初审经市级畜牧技术推广部门

报省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

7.2.2省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在接到各市上报材料后,组织专家会审,必要时可以组织现场审验或

者技术检测。

7.2.3通过审定的,予以登记公告,并由登记机构发放优良种畜证书;未通过审定的,登记机构应当

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8登记组织与管理

8.1山东省畜牧总站组织开展全省良种奶牛登记工作。市县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

内的良种登记工作。

8.2良种登记记录由省、市、县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统一保管。良种登记记录由专人负责填写和管理,

登记信息应当录入计算机管理系统,不得随意涂改。良种登记记录等书面信息资料,至少保存5年;

电子信息资料应当长期保存。各市每年年底根据省局的要求,定期向省级畜牧技术推广报送登记牛的资

料和统计信息。

8.3登记工作必须使用“山东省荷斯坦母牛品种登记表”(附录B)和中国奶牛数据处理中心开发的

“中国荷斯坦奶牛品种登记系统”进行,软件可以从中国奶业协会网站下载。

8.4牛只登记是终生累积进行的过程,登记牛还要对其以后新产生的生产性能记录不断地进行补充纪

录。

8.5登记的优良奶牛淘汰、死亡的,畜主应当在30日内向登记机构报告。登记的优良奶牛转让、出售

的,应当附良种登记记录等相关资料,并办理变更手续。

8.6申请单位和个人以欺诈、贿赂等手段骗取登记的,撤销良种登记记录。已登记的奶牛不再符合规

定条件的,注销良种登记记录。

8.7省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每年出版一本奶牛良种登记簿,向社会推荐优良奶牛个体。

3

DB37/T1819-2011

AA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山东省荷斯坦母牛品种登记编号方法

A.1编号方法

牛只编号由12个字符组成,分为5个部分:

①②③④⑤

A.1.1全国各省(市、区)编号,按照国家行政区划编码确定,由两位数码组成,山东省的编号是“3

7”。

A.1.2地区编码,占1个字符,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具体用各市汽车牌照编码首位,各市编码见表A.

1。

表A.1

地区编码地区编码地区编码

济南A潍坊G、V德州N

青岛B、U济宁H聊城P

淄博C泰安J临沂Q

枣庄D威海K菏泽R

东营E日照L莱芜S

烟台F滨州M

A.1.3牛场编号,占3个字符,由大写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混合组成。第1个字符代表县(市、区)

编号,具体采用各县(市、区)汽车牌照编码首位或由各市确定,可用A--Z26个英文字母或0—9阿拉伯

数字。第2和3第个字符为奶牛场(小区)编号,从01编到99。如果这些奶牛场编号不够用时,第一个字

符,既可再用英文字母,也可再用阿拉伯数字,每个县(市、区)的代码由各市畜牧兽医局确定,编号

在本市范围内不重复,各市可在自行编订后报送省畜牧总站备案。

A.1.4牛只出生年度,两个字符,为牛只出生年度的后两位数。

A.1.5场内年内牛只出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