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2974-2017 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DB37/T 2974-2017 Implementation Details of the Risk Control and Management System for Workplace Safety and Trade and Industry Enterprise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7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2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100
C65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2974—2017
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Detailedruleforthemanagementandcontrolsystemofindustrycommerceandtrade
worksafetyriskclassification
2017-06-23发布2017-07-23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2974—2017
目次
前言...............................................................................III
引言................................................................................IV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1
4.1成立组织机构..................................................................1
4.2实施全员培训..................................................................1
4.3编写体系文件..................................................................1
5工作程序和内容....................................................................2
5.1风险点确定....................................................................2
5.1.1风险点划分原则............................................................2
5.1.2风险点排查................................................................2
5.2危险源辨识....................................................................2
5.2.1辨识方法..................................................................2
5.2.2辨识范围..................................................................3
5.2.3危险源辨识................................................................3
5.3风险评价......................................................................3
5.3.1风险评价方法..............................................................3
5.3.2风险评价准则..............................................................3
5.3.3风险评价与分级............................................................4
5.3.4确定重大风险..............................................................4
5.3.5风险点级别确定............................................................4
5.4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与实施......................................................4
5.5风险分级管控..................................................................5
5.5.1风险分级管控的要求........................................................5
5.5.2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5
5.5.3风险告知..................................................................5
6文件管理..........................................................................5
7分级管控的效果....................................................................5
8持续改进..........................................................................5
8.1评审..........................................................................6
8.2更新..........................................................................6
8.3沟通..........................................................................6
I
DB37/T2974—2017
附录A(资料性附录)风险分析记录....................................................7
附录B(资料性附录)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及风险点、危险源统计表..........................9
附录C(资料性附录)风险评价方法...................................................11
II
DB37/T2974—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鹏、潘国军、郭勇、陈怀章、张文武、孙金玲、赵华、范长华、张革成、朱
殿卿、赵俊峰、王传坤。
III
DB37/T2974—2017
引言
本标准是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山东省地方标准《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
则》的要求,充分借鉴和吸收国际、国内风险管理相关标准、现代安全管理理念和工贸行业的安全生产
风险(以下简称风险)管理经验,融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相关要求,结合山东
省工贸行业安全生产特点编制而成。
本标准用于规范和指导山东省工贸企业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达到降低风险,杜绝或减少各种事
故隐患,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的目的。
IV
DB37/T2974—2017
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贸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工作程序和内容、文件管理、分级管控
效果和持续改进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山东省内工贸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设和实施指南的编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DB37/T2882—2016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
3术语和定义
DB37/T2882—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工贸企业
主要包括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行业企业等。
4基本要求
4.1成立组织机构
工贸企业应成立由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安全、设备、工艺、电气、仪
表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组织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为
该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分管负责人及各岗位人员应负责分管范围内的风险
分级管控工作。
4.2实施全员培训
工贸企业应将风险分级管控的培训纳入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员工进行培训,使
其掌握本单位风险类别、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风险评价结果、风险管控措施,并保留培训记录。
4.3编写体系文件
工贸企业应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作业指导书、风险点统计表、作业活动清单、设备设施清单、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评价记录或采用其它评价方法分析的记录、风
1
DB37/T2974—2017
险分级管控清单、危险源统计表等有关记录文件,确定危险源辨识、分析、风险评价方法及等级判定标
准。
5工作程序和内容
5.1风险点确定
5.1.1风险点划分原则
5.1.1.1设施、部位、场所、区域
风险点划分应当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工贸企业
风险点划分可按照原料、产品储存区域、生产车间或装置、公辅设施等功能分区进行划分。对于规模较
大、工艺复杂的系统可按照所包含的工序、设施、部位进行细分。
示例:按区域场所划分如原料仓库、生产车间、成品仓库、储罐区、制冷车间、污水处理场、锅炉房等;按工序划
分如纺织行业的前纺工序、织造工序等;按设施划分如除尘系统等;按部位划分如铁合金生产企业的炉前部位、炉面部
位等。
5.1.1.2操作及作业活动
对操作及作业活动等风险点的划分,应当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
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作为风险点。
示例:高温熔融金属吊运、危险区域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等危险作业。
5.1.2风险点排查
5.1.2.1风险点排查的内容
工贸企业应按照风险点划分原则,在本单位生产活动区域内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风险点排查,确
定包括风险点名称、类型、区域位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等内容的基本信息,建立风险点统计
表,参见附录B.3。
5.1.2.2风险点排查的方法
风险点排查应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场所、装置、设施、作业活动或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等
进行。
5.2危险源辨识
5.2.1辨识方法
5.2.1.1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辨识宜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即:针对每个作业活动中的每个作
业步骤或作业内容,识别出与此步骤或内容有关的危险源,建立作业活动清单,参见附录A.1,工作危
害分析评价记录表,参见附录A.3。
5.2.1.2企业可以针对设备设施等宜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法)进行危险源辨识,建立设备设施清
单,参见附录A.2,安全检查分析记录表,参见附录A.4。
5.2.1.3对于复杂的工艺可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危险度评价、事故树分析法等进行
危险源辨识。
5.2.1.4有能力的工贸企业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可不限于以上推荐的方法。
2
DB37/T2974—2017
5.2.2辨识范围
危险源的辨识范围应覆盖所有的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包括:
——规划、设计(重点是新、改、扩建项目)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
——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气候、地质及环境影响等。
5.2.3危险源辨识
5.2.3.1企业应对全体员工进行危险源辨识方法的培训,按照确定的辨识范围组织全员有序地开展危
险源辨识。
5.2.3.2辨识时应依据GB/T13861的规定充分考虑四种不安全因素: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
管理因素,应充分考虑国家安监总局组织编写的《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
版》中提及的较大危险因素。
5.2.3.3运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对作业活动开展危险源辨识时,应在对作业活动划分为作业步骤
或作业内容的基础上,系统地辨识危险源。在作业活动划分时,应以生产(工艺、工作)流程的阶段划
分为主,也可以采取按地理区域划分、按作业任务划分的方法,或几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划分出的作业
活动在功能或性质上相对独立,既不能太复杂(如包括多达几十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也不能太简
单(如仅由一、两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构成)。
5.2.3.4运用安全检查表法(SCL)对场所、设备或设施等进行危险源辨识,应将设备设施按功能或结
构划分为若干检查项目,针对每一检查项目,列出检查标准,对照检查标准逐项检查并确定不符合标准
的情况和后果。
5.3风险评价
5.3.1风险评价方法
工贸企业宜选择风险矩阵分析法(LS),参见附录C.1、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参见附录
C.2、风险程度分析法(MES),参见附录C.3等方法对风险进行定性、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按从严
从高的原则判定评价级别。
5.3.2风险评价准则
工贸企业在对风险点和各类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时,应结合自身可接受风险实际,制定事故(事件)
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频次、风险值的取值标准(参见附录C)和评价级别,进行风险评价。风险判
定准则的制定应充分考虑以下要求:
——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设计规范、技术标准;
——本单位的安全管理、技术标准;
——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
——相关方的投诉。
3
DB37/T2974—2017
5.3.3风险评价与分级
企业根据确定的评价方法与风险判定准则进行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判定应遵循从严
从高的原则,将各评价级别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等风险级别,分别用“红橙
黄蓝”四种颜色表示,评价出其他级数评价级别的企业在进行风险分级划分时参照以下原则,结合自身
可接受风险实际进行划分。
——E级\5级\蓝色\可接受危险:班组、岗位管控。
——D级\4级\蓝色\轻度危险:属于低风险,班组、岗位管控。
——C级\3级\黄色\显著危险:属于一般风险,部室(车间级)、班组、岗位管控,需要控制整改。
——B级\2级\橙色\高度危险:属于较大风险,公司(厂)级、部室(车间级)、班组、岗位管控,
应制定建议改进措施进行控制管理。
——A级\1级\红色\极其危险:属于重大风险,公司(厂)级、部室(车间级)、班组、岗位管控,
应立即整改,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停产整改,需要停产整改的,只有当风险降至可接受后,才
能开始或继续工作。
5.3.4确定重大风险
以下情形为重大风险:
——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
——发生过死亡、重伤、重大财产损失事故,或三次及以上轻伤、一般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
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
——涉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
——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10人及以上的;
——经风险评价确定为最高级别风险的。
5.3.5风险点级别确定
按照风险点中各危险源评价出的最高风险级别作为该风险点的级别。
5.4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5.4.1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时应从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
措施这五类中进行选择。
5.4.2风险控制措施的选择应考虑可行性、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经济合理性、经营运行情况及
可靠的技术保证和服务。
5.4.3设备设施类危险源通常采用以下控制措施:安全屏护、报警、联锁、限位、安全泄放等工艺设
备本身固有的控制措施和检查、检测、维保等常规的管理措施。
5.4.4作业活动类危险源的控制措施通常从以下方面考虑:制度、操作规程的完备性、管理流程合理
性、作业环境可控性、作业对象完好状态及作业人员技术能力等方面。
5.4.5不同级别的风险要结合实际采取一种或多种措施进行控制,对于评价出的不可接受风险,应制
定补充建议措施并实施,直至风险可以接受。
5.4.6风险控制措施应在实施前针对以下内容评审:
——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是否产生新的风险;
——是否已选定了最佳的解决方案;
4
DB37/T2974—2017
——是否会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5.5风险分级管控
5.5.1风险分级管控的要求
5.5.1.1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
时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对于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
作业活动应重点进行管控。
5.5.1.2工贸企业应根据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和企业组织机构设置情况,合理确定各级风险的管
控层级,一般分为公司(厂)级、部室(车间级)、班组和岗位级,也可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情况,对
风险管控层级进行增加或合并。
5.5.2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工贸企业应在每一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后,编制包括全部风险点各类风险信息的风险分级管控
清单(参见附录B.1、B.2),并按规定及时更新。
5.5.3风险告知
5.5.3.1企业应建立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
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
方式等内容。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并强化危险源监测和预警。
5.5.3.2根据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将设备设施、作业活动及工艺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应采取的措施
通过培训方式告知各岗位人员及相关方,使其掌握规避风险的措施并落实到位。
6文件管理
工贸企业应完整保存体现风险分级管控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应包括风险分级管控制
度、风险点统计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记录,以及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危险源统计表(参见附录B.4)
等内容的文件化成果;涉及重大、较大风险时,其辨识、评价过程记录,风险控制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B/Z 20001-2011 飞机钛合金整体结构件数控铣削工艺 2011-07-19
- JB/T 9302-1999 直流光电放大式检流计 1999-08-06
- SJ 2904-1988 电子元器件详细规范 厚膜混合集成电路CHM6232、CHM6236帧输出电路 1988-03-04
- SJ/T 10846-1996 电子元器件详细规范 半导体集成电路CE10110型ECL双3输入或门(3输出)(可供认证用) 1996-11-20
- HJ 2057-2018 铅冶炼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2018-08-13
- JB/T 12515-2015 正温度系数(PTC)热敏电阻合金丝 2015-07-14
- HG/T 2349-1992 聚酰胺1010树脂 1992-07-17
- HB 7328-1996 过盈螺纹带表梳形卡规 d=3~45 1996-09-13
- HB 3166-1979 导柱 1980-01-07
- LB/T 002-1995 旅游汽车服务质量 1995-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