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2697-2020 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规范

DB51/T 2697-2020 The standard for community rehabilitation services for mental disorders

四川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1/T 2697-2020
标准类型
四川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07-14
实施日期
2020-08-01
发布单位/组织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四川省民政厅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的术语和定义、机构标准、服务规范和管理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行政区域内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四川省西部精神医学协会、四川省复员退伍军人医院、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攀枝花市第三人民医院、成都锦欣精神病医院、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
起草人:
孙学礼、唐占勇、李军、黄宣银、唐铭民、罗明、张英辉、杨新、罗加国、王海军、袁祖华、唐磊、蒋丹、文红、杨先梅、姚望、陈光财、赵桂军、王德燧、邓方渝、杨梅、许可、母福坤、梁洪
出版信息:
页数:2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080.01

A16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2697-2020

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规范

2020-7-14发布2020-8-1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1/T2697—2020

目次

目次.................................................................................I

前言................................................................................II

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规范.............................................................1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机构...............................................................................4

4.1机构设置.......................................................................4

4.2机构类别.......................................................................4

4.3基本要求.......................................................................5

4.4人力资源.......................................................................5

4.5机构管理制度(管理要求).......................................................5

4.6服务内容.......................................................................6

4.7机构康复流程...................................................................6

4.8机构康复终结...................................................................7

4.9设施配置.......................................................................7

5服务规范...........................................................................8

5.1服务原则.......................................................................8

5.2服务流程.......................................................................8

5.3基本管理服务..................................................................10

5.4专业康复服务..................................................................10

5.5康复项目......................................................................11

5.6服务要求......................................................................13

5.7质量控制......................................................................13

6管理规范..........................................................................13

6.1管理原则......................................................................13

6.2管理内容......................................................................14

6.3工作协调......................................................................14

6.4工作指标......................................................................16

I

DB51/T2697—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四川省民政厅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由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四川省西部精神医学协会、四川省复员退伍军人医院、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

攀枝花市第三人民医院、成都锦欣精神病医院、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学礼、唐占勇、李军、黄宣银、唐铭民、罗明、张英辉、杨新、罗加国、王

海军、袁祖华、唐磊、蒋丹、文红、杨先梅、姚望、陈光财、赵桂军、王德燧、邓方渝、杨梅、许可、

母福坤、梁洪。

II

DB51/T2697—2020

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的术语和定义、机构标准、服务规范和管理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行政区域内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应于本文件。

GB/T26341-2010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communityrehabilitationservicesformentaldisorders)

社区向精神障碍个体提供的,促使其康复的综合性服务措施。

3.2

社会功能(socialfunction)

社会生活中的个体与社会交流沟通并适应社会的能力。

3.3

自理能力(self-careability)

精神障碍个体在生活中自己照料自己的行为能力,包括处理日常生活事务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

能力和独自承受和应对一定压力的能力。

3.4

复发(relapse&recrudescence)

精神障碍个体经规范治疗达到临床缓解并出院后,再次发生精神障碍。

1

DB51/T2697—2020

3.5

精神衰退(mentaldeterioration)

某些慢性期精神障碍个体所表现的疾病特征,以情感淡漠、行为退缩、思维贫乏、意志缺乏,以及

社交能力和创造性劳动能力的丧失为主要表现。

3.6

关爱帮扶团队(caringteam)

由街道(乡镇)相关精神卫生工作人员建立的,协助家庭开展精神障碍个体管理、治疗和康复服务

的工作协调组织。关爱帮扶团队人员应包括:街道(乡镇)的网格管理员、基层干部、民警、社区医生

(精防人员)、家属代表、街道(乡镇)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

3.7

精神专科医院(psychiatrichospital)

经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审批登记,主要从事精神障碍预防、临床治疗和康复等业务活动的医疗机构。

3.8

精神康复(mentalrehabilitation)

通过生物、社会、心理的各种方法,使由于精神障碍所导致的精神障碍个体社会功能缺损得以恢复,

促进个体复元、融入社会和提高生活质量。

3.9

精神康复服务(mentalrehabilitationservices)

协调整合各种资源,利用生物、社会、心理各种方法,为由于精神障碍所致社会功能缺损的精神障

碍个体功能恢复,促进个体复元、融入社会和提高生活质量所提供的服务。

3.10

精神障碍社区康复(communityrehabilitationformentaldisorders)

社区康复机构为需要康复的精神障碍个体提供场所和条件,对精神障碍康复服务对象进行生活自理

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康复训练。

3.11

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对象(communityrehabilitationserviceobjectswithmentaldisorders)

在社区康复机构所在辖区域内居住(包括长期居住、临时居住)、工作和学习等情况下需要康复的

精神障碍个体。

3.12

转介(referral)

由第三方机构或部门与社区康复机构间单向或双向介绍服务对象的一种方式。

2

DB51/T2697—2020

3.13

接案(casereception)

社区康复机构通过收集服务对象资料、面谈和初步评估,确定服务对象属于本机构服务范畴,并提

供康复服务的实施过程。

3.14

评估(assessment)

运用评估工具对服务对象的功能缺陷、康复需求、康复风险和适应性以及康复效果进行评价的过程。

3.15

结案(casesclosed)

服务对象的主要诉求已经解决,康复计划已完成,服务对象能够自主或在照顾者协助下应对在疾病

发作、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困难,根据事先约定的协议与服务对象协商结束专业服务的过程。

3.16

个案管理(casemanagement)

对已经明确诊断的服务对象,根据其病情和心理社会功能特点与需求,通过评估其精神症状、功能

损害或面临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制订阶段性康复方案和措施(又称“个体服务计划”)并实施,使

服务对象得到持续有效治疗,生活能力和劳动能力得到恢复,重返社会。

3.17

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communityrehabilitationinstitutionsformentaldisorders)

由政府统筹规划,经相关部门批准、登记或备案的,能够为精神障碍个体提供政策咨询、专家转介、

精神康复训练、辅助就业培训、日间照料、过渡期宿舍、庇护就业、康复会所和长期康养的各类机构和

社会组织。本标准简称为“社区康复机构”。

3.18

过渡期宿舍(transitionaldormitory&quarterwayhouse)

为经过规范治疗、精神症状缓解,进入康复期准备回归社会与家庭的精神障碍个体提供短期全日制

康复服务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形式。

3.19

庇护就业或庇护工场(protectedemployment&shelteredworkshop)

为具有就业意愿,但又无法参与竞争性就业市场选择的精神障碍个体提供辅助就业岗位的日间服务

或全日制服务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形式。

3

DB51/T2697—2020

3.20

康复会所(rehabilitationclubcenter)

参与者以会员角色存在,为其提供职业训练、心理疏导、行为矫正、辅助教育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