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1280-2016 林业外资项目森林经营管理技术规范

DB41/T 1280-2016 Forest Managemen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oreign Investment Projects in Forestry

河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1/T 1280-2016
标准类型
河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6-08-31
实施日期
2016-11-30
发布单位/组织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B01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1280—2016

林业外资项目森林经营管理技术规程

2016-08-31发布2016-11-30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1/T1280—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林业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林业产业发展中心、河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武奇、聂爱社、裴卫国、周三强、张向阳、温保良、邓坦。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范增伟、栗宏军、李秋林、严东波、周晶晶、王超、李云、李洪超。

I

DB41/T1280—2016

林业外资项目森林经营管理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林业外资项目森林经营管理的术语和定义、总则、林木分级、抚育、间伐、卫生伐、

修枝、林地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抚育作业设计、抚育作业施工、作业监督与检查验收、档案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林业外资项目的森林经营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781-2015森林抚育规程

GB/T18337.3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

LY/T1646森林采伐作业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不良木选择体系

根据林木分级标准,从林分中选择需要伐除的不良木,逐步淘汰所有不能实现营林目标或预期森林

功能的树木的抚育技术体系。

3.2

优良木选择体系

根据林木分级标准,从林分中选择要保留的优良树木,优良木应能够实现预期造林目标和发挥森林

功能,伐除影响优良木树冠生长的竞争木,保留有利于促进优良木天然整枝和形成良好干形的功能木的

间伐技术体系。

4总则

4.1遵循“近自然林业”经营理念,运用“不良木选择体系”与“优良木选择体系”对不同阶段、不

同类型的森林进行经营管理。

4.2调整树种组成与林分密度,平衡土壤养分与水分循环,改善林木生长发育的生态条件,缩短森林

培育周期,提高木材质量和工艺价值,发挥森林多种功能。

5林木分级

5.1优良木

1

DB41/T1280—2016

树干圆满通直,天然整枝良好,树冠发育正常,生长旺盛,有培育前途的林木。

5.2竞争木

与优良木竞争空间、光照和水分,妨碍优良木生长的林木。

5.3功能木

有利于促进优良木天然整枝和形成良好干形,对土壤有保护和改良作用及伐除后可能出现林窗或林

中空地的林木。

5.4不良木

没有木材生产潜力、稳定性不高或不健康,不能实现造林目标或预期森林功能的林木。如枯立木、

濒死木、罹病木、被压木、弯曲木、多头木、枝桠粗大与树干尖削度大的林木。

6抚育

6.1抚育对象

林业利用外资营造林项目中的所有森林类型。

6.2抚育方法

采用“不良木选择体系”,从林分中选择需要伐除的树木,伐除没有木材生产潜力、稳定性不高或

不健康的树木。

对于多头木,仅保留一株生长最优的树干,伐除主干弯曲,侧枝较大的幼树。

对于防护林,伐除偏冠或树冠较小的幼树。

6.3抚育强度

天然林抚育后,保留密度每公顷不小于1700株,适当保持对光的竞争,促进林木形成通直树干。

郁闭度或林冠覆盖度不低于0.7。在风雪危害严重的地段,首次抚育的郁闭度降低不超过0.2。

人工林伐除总株数的15%~25%,伐后保留郁闭度0.7。

6.4抚育的开始期和间隔期

6.4.1抚育开始期

当树高达到3m~4m时开始作业。作业期从10月至次年2月。

6.4.2抚育间隔期

集约经营人工林3~5年,一般造林7~15年。

7间伐

7.1间伐对象

当树高超过4m时,采用“优良木选择体系”,从林分中选择要保留的优良树木至轮伐期末。

选择优良木时,应按照如下原则:

2

DB41/T1280—2016

a)优良木必须能够实现预期造林目标和森林功能。重点考虑的因素有:生命力,稳定性,树干质量

和林分分布情况;

b)对于防护林,或者树干不直,质量不高的树木,如果根系牢固,树冠规则且健康,也应作为优良

木保留下来,并根据林分密度,适当伐除竞争木,促进其更好地生长。防护林按照GB/T18337.3

的规定执行;

c)栎类幼林实施间伐,并以生产矿柱材、食用菌原料为目的时,优良木选择也适用于树高低于4m

的树木。

7.2间伐方法

从林分中选择分布均匀、生长旺盛、稳定性强、符合质量标准的优良木作为保留木直至主伐期。对

影响优良木树冠生长的竞争木进行伐除。坡地上作业时,采用“托运工具”将伐倒木运出作业现场,降

低木材清理造成水土流失的可能性。

7.3间伐强度

伐除总株数的15%~35%,伐后保留郁闭度控制在0.6~0.8。

对于生产大径材的用材林保留密度每公顷400~600株。

7.4间伐周期

根据栽植密度,当树龄达10年可进行首次间伐,间伐后保留密度约为每公顷700株,树龄达18

年可进行第二次间伐,间伐后保留密度约为每公顷500株。作业期从10月至次年2月。

8卫生伐

8.1目的

以改善林分的卫生状况,减少病虫害和火灾发生,促进林木健康生长。

8.2对象

遭受病虫害、火灾、风雪、冰冻、干旱等自然灾害和林内卫生状况较差的林分。

8.3开始时间

林分受害后进行。

8.4方法和技术要求

伐除容易引起病虫害的枯立木、风(雪压)倒木、风(雪压)折木、濒死木和受病虫害危害的立木。

受害木数量较多时,应适当保留受害较轻的林木,使林分郁闭度保持在0.6以上。耐火烧树种在火

灾发生后的2~3年内分数次逐步伐除火烧木,首次伐除的严重火烧木不超过林木总株数的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