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1226-2011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DB51/T 1226-2011 Highway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Lightning Protection Equipment Inspe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四川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2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1/T 1226-2011
标准类型
四川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1-04-20
实施日期
2011-05-01
发布单位/组织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7.060

A47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1226—2011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2011-04-20发布2011-05-01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51/T1226—2011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检测项目及检测目的..................................................................3

5检测技术要求........................................................................3

6检测作业要求........................................................................5

7检测仪器............................................................................7

附录A(规范性附录)防雷区划分...................................................9

附录B(规范性附录)防雷装置技术要求............................................10

附录C(规范性附录)接地电阻值及过渡电阻值的要求................................14

附录D(资料性附录)接地电阻值的测量............................................15

附录E(资料性附录)冲击接地电阻与工频接地电阻的换算............................17

I

DB51/T1226—2011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四川省气象局提出。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由四川省气象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兰电防雷有限公司、四川省防雷中心、德阳市防雷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谭玉龙、闫红、游建国、徐志敏、易术、钟秉武、李龙、冯兰。

II

DB51/T1226—2011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高速公路机电系统防雷装置检测的一般规定、检测周期和检测项目、检测内容及技术

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高速公路机电系统所在建筑物及机电系统防雷装置的检测,其它公路防雷装置的检测

可参照执行。

本规范不适用高速公路沿线加油加气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7949.1-2000接地系统的土壤电阻率、接地阻抗和地面电位测量导则第1部分:常规测量

GB/T21431-2008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50057-19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

DL/T845.2-2004电阻测量装置通用技术条件第2部分:工频接地电阻测试仪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防雷装置lightningprotectionsystem(LPS)

用以对某一空间进行雷电效应防护的整套装置,它由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两部分组成。

3.2

外部防雷装置externallightningprotectionsystem

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主要用以防直击雷的防护装置。

3.3

内部防雷装置internallightningprotectionsystem

由等电位连接系统、共用接地系统、屏蔽系统、合理布线系统、浪涌保护器等组成,主要用于减小

和防止雷电流在需防空间内所产生的电磁效应。

3.4

接地装置earth-terminationsystem

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合。

3.5

共用接地系统commonEarthingsystem

将各部分防雷装置、建筑物金属构件、低压配电保护线(PE)、等电位连接带、设备保护地、屏蔽

体接地、防静电接地及接地装置等连接在一起的接地系统。

3.6

接地电阻earthingresistance

接地导体与大地之间的电阻,在接地导体中流过交流测试电流时,导体增加的电位除以测试电流,

其商即为接地电阻值。

1

DB51/T1226—2011

3.7

自然接地体naturalearthingelectrode

具有兼作接地功能的但不是为此目的而专门设置的与大地有良好接触的各种金属构件、金属井管、

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埋地金属管道和设施等的统称。

3.8

人工接地体madeearthelectrode

为接地需要而埋设的接地体。人工接地体可分为人工垂直接地体和人工水平接地体。

3.9

等电位连接equipotentialbonding

将分开的装置、诸导电物体用等电位连接导体或浪涌保护器连接起来以减少雷电流在它们之间产生

的电位差。

3.10

接闪器air~terminalsystem

直接截受雷击的避雷针、避雷带(线)、避雷网,以及用作接闪的金属屋面和金属构件等。

3.11

过渡电阻contactresistance

两个金属导体作电气连接时产生的电阻。

3.12

浪涌保护器surgeprotectivedevice(SPD)

用于限制暂态过电压和分流浪涌电流的装置,它至少应包含一个非线性电压限制元件。也称电涌保

护器。

3.13

工频接地电阻powerfrequencygroundresistance

工频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接地极与远方大地之间的电阻。其数值等于接地装置相对远方大地的电

压通过接地极流入地中电流的比值。

3.14

冲击接地电阻impulseearthingimpedance

冲击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接地装置对地电压的峰值与通过接地极流入地中电流的峰值的比值。

3.15

防雷区lightningprotectionzone(LPZ)

需要规定和控制雷击电磁环境的区域。

3.16

检测checkandmeasure

按照高速公路防雷装置的相关设计标准确定防雷装置满足标准要求而进行的检查、测量和信息综合

分析处理的全过程。其中检查是对防雷装置的外观部分进行目测、对隐蔽部分利用原设计资料或质量监

督资料进行查验的定性判断。

3.17

机电系统mechanicalandelectronicsystem

高速公路收费、监控、通信、照明及供配电等电子电气系统的统称。

3.18

收费岛tollingisland

在收费广场上设置,用来分隔收费车道,并安装收费设施的构筑物。

3.19

收费广场tollingsquare

2

DB51/T1226—2011

在设置于道路主线或匝道上,用于设置收费车道的局部(加宽)路段。

3.20

收费天棚tollingsunshade

架设在收费广场上方,用于防止收费岛上设施、设备遭受阳光直晒和雨淋的建筑物。

4检测项目及检测目的

4.1检测的主要项目为:高速公路的机房、收费系统、监控系统、通信系统、供配电系统和隧道、桥

梁等公路结构物附属机电系统的防雷装置。

4.2检测的目的是:判定防雷装置与相关标准的一致性;防雷装置所有部件良好,能实现所指定的功

能。

5检测技术要求

5.1一般规定

5.1.1高速公路机电系统防雷装置经检测后,检测机构应对检测项目是否符合相关防雷技术规范要求

作出判定,出具检测报告,并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提出整改意见。

5.1.2高速公路机电系统所在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应按GB/T21431-2008《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

范》要求进行检测。

5.1.3高速公路建筑物防雷类别的确定按照GB50057-19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的第二章要求进

行划分;防雷区的划分按照附录A。

5.1.4检查项目应符合附录B的要求,测量项目应符合附录D的要求。

5.2机房

5.2.1检查机房所处位置,宜设置在所处建筑物的LPZ1区及其后续防雷区内。

5.2.2检查机房的金属门、窗和金属屏蔽网与建筑物的结构主钢筋或室内接地干线是否做电气连接,

连接是否可靠。

5.2.3检查机房内是否设置等电位连接端子,等电位连接端子的材料规格、安装工艺应符合附录B的

要求,测试其电气连接应符合附录C的要求。

5.2.4检查机房内设备机柜、金属外壳和防静电地板支架是否与等电位连接端子连接,连接的材料规

格、安装工艺应符合附录B的要求,测试其电气连接应符合附录C的要求。

5.2.5测量机房内设备距防雷接地引下线及带接地引下线主筋的柱的距离,不宜小于1m。

5.2.6检查机房的配电线路、信号线路上是否安装了SPD,安装的SPD应符合GB/T21431-2008中5.8.1

条要求。

5.2.7检查进、出机房的金属管、槽、线缆屏蔽层是否就近与接地端子连接。

5.3收费系统

5.3.1检查收费广场、收费天棚及收费岛防雷装置是否采用共用接地系统,共用接地系统的材料规格、

安装工艺应符合附录B的要求,测量其接地电阻应符合附录C的要求。若收费广场和收费站房不采用共

用接地系统,需检查收费广场地网与收费站房地网间距应符合附录B的要求。

5.3.2检查收费亭及其防护栏、自动栏杆、手动栏杆、车道通行灯、雾灯、天棚灯、摄像机支撑架(杆)、

计重设备等金属构件是否与收费岛共用接地装置连接,检查其材料规格、安装工艺是否符合附录B的要

求,测量其电气连接的过渡电阻是否符合附录C的要求。

5.3.3检查收费亭内的金属机柜、各种机电设备的金属外壳是否与收费亭内预留的等电位接地端子电

气连接,测量其电气连接的过渡电阻是否符合附录C的要求。

5.3.4检查收费系统线缆的金属外护层或穿线金属管及相关的SPD接地等与收费岛共用接地系统连

接,材料规格、安装工艺是否符合附录B的要求。测量其电气连接的过渡电阻是否符合附录C的要求。

3

DB51/T1226—2011

5.3.5检查进、出收费亭的配电线路、信号线路在雷电防护分区的不同界面处是否安装了SPD,并应

符合GB/T21431-2008第5.8.1条要求。

5.4监控系统

5.4.1检查可变限速标志、各类可变情报板、气象检测器、车辆检测器及摄像机等监控外场设施是否

处于接闪器有效保护范围内。

5.4.2检查可变限速标志、可变情报板、气象检测器、车辆检测器及监控摄像系统传输线路、配电线

路的敷设方式、屏蔽措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屏蔽层应保持电气连通,测试其电气连接应符合附录C

的要求。

5.4.3检查监控系统前端设备采取的独立接地与共用地网间距应符合附录B的要求。

5.4.4检查监控系统各路信号线路、控制信号线路端口处设置的SPD应符合附录B的要求。

5.4.5检查监控系统配电线路在各雷电防护分区的不同界面处安装的SPD应符合附录B的要求。

5.4.6测试监控外场设施金属外壳与接地装置的电气连接,应符合附录C的要求。

5.5通信系统

5.5.1检查通信站、塔的防雷装置应符合附录B的要求。

5.5.2检查通信机房应符合5.2节的要求。

5.5.3检查通信线路的敷设方式、屏蔽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屏蔽层应保持电气连通,测试其电气连

接应符合附录C的要求。

5.5.4检查光(电)缆人手孔井,引入机房前其缆内金属构件是否接地,测试其接地电阻应符合附录

C的要求。

5.5.5检查直埋电缆金属铠装层或屏蔽层的各接续点应保持电气连通,两端应接地,测试其接地电阻

应符合附录C的要求。

5.5.6检查通信系统配电线路、信号线路在各雷电防护分区的不同界面处安装的SPD是否符合附录B

的要求。

5.6供配电系统

5.6.1检查变电所、配电房建筑物防雷装置是否符合附录B的要求。

5.6.2检查引入高压架空供电线路在进入变电所、配电房前应转用金属护套或绝缘护套电力电缆穿钢

管埋地,埋地距离不小于50m引入变压器输入端。

5.6.3检查配电房防雷接地方式是否与其采用的低压配电线路的供电制式相符合。

5.6.4检查由配电房引出的各配电线缆敷设方式,如采用金属外护层、屏蔽电缆或穿钢管埋地敷设时,

金属外护层、屏蔽层或穿线钢管应两端就近接地,测试其接地电阻;屏蔽层或穿线钢管应保持电气连通,

测试其电气连接应符合附录C的要求。

5.6.5检查各类照明灯杆与接地装置的连接,测量接地电阻,检查安装工艺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5.6.6检查低压配电线路上安装的SPD是否符合附录B的要求。

5.6.7测试外场设备电源箱、配电箱、分线箱与安全保护接地的等电位过渡电阻,应符合附录C的要

求。

5.7隧道的机电系统

5.7.1检查隧道管理所、变电站(含地下变电站及箱式变电站等)、隧道电缆沟及电缆桥架(支架)、

射流风机安装预埋件是否采用共用接地系统,共用接地系统的材料规格、安装工艺应符合附录B的要求,

测量其接地电阻应符合附录C的要求。

5.7.2检查隧道风机、照明灯具、紧急电话(箱)、摄像机及其安装支架、可变标志、信号灯、区域控

制器(箱)、各类检测器及其控制箱等金属构件是否与隧道共用接地装置连接,检查使用的材料规格、

安装工艺是否符合附录B的要求,测量其电气连接的过渡电阻是否符合附录C的要求。

4

DB51/T1226—2011

5.7.3检查隧道敷设的供配电线缆、控制电缆、信号电缆、光缆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若设计采用屏

蔽电缆、铠装电缆或带钢芯的光缆,其线缆金属部分两端应接地,屏蔽层应保持电气连通,测试其电气

连接应符合附录C的要求。

5.7.4检查隧道的供配电线路、控制线路、信号线路上安装的SPD应符合附录B或设计的要求。

5.7.5隧道消防管、消防设备箱应与隧道接地网可靠连接,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5.7.6隧道外场设施的防雷措施应符合5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