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2062-2012 白蜡育苗技术规程

DB37/T 2062-2012 White ash seedling 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山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7/T 2062-2012
标准类型
山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2-03-08
实施日期
2012-04-01
发布单位/组织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05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2062—2012

白蜡育苗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cultivationofFraxinusseedlings

2012-03-08发布2012-04-01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2062—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林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林木种苗站、惠民县苗木协会、济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人:闫大成、赵书祥、张建国、房堃、包志强、李辉、王学荣、李兴。

I

DB37/T2062—2012

白蜡育苗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苗圃的建立、土壤管理、作业方式、播种育苗、嫁接育苗、移植育苗、苗木生长期管

理、灾害防治、苗木调查和出圃、苗圃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苗圃露地培育的白蜡(梣属树种)苗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7908-1999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GB2772-1999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DB/T2061-2012白蜡苗木质量分级

3苗圃的建立

3.1固定苗圃

3.1.1新建白蜡苗圃要设在交通方便,劳力充足,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灌溉方便的地方。苗圃规模

要根据城乡绿化对苗木的需要量、建设单位经济状况等因素决定,面积一般不低于10公顷。

3.1.2苗圃土壤质地以壤土、沙壤土为宜,pH值6.0~8.0。地下水位最高不超过1.5m,土层厚一般

不少于50cm。圃地要远离疫区、病区和虫源区。

3.1.3新建大中型固定苗圃,应由具备林业规划设计质资的设计单位进行规划设计。

3.1.4根据生产需要,苗圃应划分为生产区和辅助区等。

3.1.5生产区面积不小于总面积的75~80%,一般可分为采穗圃、小苗繁育区和大苗培育区。采穗圃、

小苗繁育区宜在土质好、水源近、靠近管理区的地方;大苗培育区可安排在立地条件一般的地方。

3.1.6辅助区包括管理区、生产辅助设施、道路、水、电系统等用地。

3.2临时苗圃

农耕地培育白蜡苗木,要选有排灌条件、肥力较好的土地。不可选用前茬作物对苗木易感染病害和

地下害虫严重的土地。

3.3苗圃建立的许可

建立苗圃应到当地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林木种子生产许可证》与《林木种子经营许

可证》。

4土壤管理

1

DB37/T2062—2012

4.1整地

4.1.1圃地在育苗前必须进行整地,包括翻耕、耙地,要求做到深耕细整,消除杂草、树根、石块,

地平土碎。

4.1.2秋(冬)翻地深度要达到30cm以上,浇足冬水,翌年早春耙地;春季翻地深度要达到20cm以

上,随耕随耙,及时平整、作床。

4.2土壤处理

育苗前,土壤要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取药剂消毒、换土等方法进行处理,防止苗木病虫害的发生。

每亩撒施50~75公斤硫酸亚铁,0.5公斤辛硫磷(50%乳油)800倍喷雾、制成毒土(30~50公斤)均匀

撒施圃地,对土壤进行消毒灭虫,结合施肥一起翻入土中。

土壤处理常用药剂,见附录B表B.1。

5作业方式

5.1作业方式分畦作、垅作。一般采用畦作,地势低洼或地下水位高的苗圃适于垅作。

5.1.1畦作,苗畦的畦面要低于畦埂15~20cm,畦宽80~120cm、长60~80m,畦埂宽30cm。

5.1.2垅作,苗垅的垅面宽80~100cm,垅底宽30~35cm,垅长根据地形确定。

5.2苗畦、苗垅要在播种(扦插、移植)前做好。要求达到土粒细碎,表面平整。

6播种育苗

6.1播种地的安排

播种地安排在土质好、灌溉方便、排水良好、便于管理的生产区内。

6.2种子处理

6.2.1种子质量,符合GB7908-1999和GB2772-1999的要求。

6.2.2播种前做好种子处理。处理的程序:检斤→净种→发芽试验(或生活力测定)→消毒→催芽。

6.2.3种子处理使用药剂消毒,见附录B表B.2。

6.2.4播种前3天,用45℃始温水浸种72h,24h换一次凉水。浸种后,将种子捞出放在避风向阳处催

芽,催芽期间定期检查,搅拌并喷水保湿,使种子受热均匀。

6.3播种期

白蜡育苗播种期为春季,3月下旬~4月上旬。适时早播,土壤5cm深处的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

即可播种。

6.4播种量

一般每公顷播种量150公斤,可根据种子质量、圃地条件、育苗技术和经验适当增减。

也可按下述公式计算:

X=[]A×W÷(P×G×1000000)×C

2

DB37/T2062—2012

式中:

X——单位长度或单位面积实际所需的播种量;

A——单位长度或单位面积的计划总产苗量(株);

W——千粒重(g);

P——种子纯净度(小数);

G——种子发芽势(小数);

C——1.1损耗系数。

6.5播种方法

6.5.1条播,行距30~40cm,开沟深度为种子竖直径的3~4倍,播种后覆土、镇压。

6.5.2提倡用地膜覆盖,有利于幼苗根系生长。

6.6间苗和定苗

6.6.1幼苗木质化后要及时间苗,拔除生长过于密集,发育不健全和受伤、感染病虫害的幼苗,使幼

苗分布均匀。间苗的同时,对幼苗过疏地段进行补栽。

6.6.2间苗次数与定苗密度。一般进行2~3次间苗。一年生出圃苗密度为120000株/hm2;2年生留床

苗密度为30000~45000株/hm2。单位面积上保留的株数比计划产苗量多10~15%。育苗密度见附录A。

7芽接育苗

7.1采穗圃

7.1.1选用适合当地生长的优良品种建立无性系采穗圃,生产嫁接育苗的穗条。

7.1.2采穗圃的作业方式,根据树种特性分别采用灌丛式或乔林式。栽植密度根据作业方式和经营年

限确定,可选用1×2m、2×2m株行距。

7.1.3建立采穗圃要细致整地,施足基肥,精心栽植,并绘制品系排列图。建立后及时做好中耕、除

草、追肥、排灌、除蘖、定干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7.1.4采穗圃的母树退化或病虫害严重时,更新重建。

7.2嫁接方法

7.2.1选1~2年生抗逆性强、生长健壮的种子苗作砧木。

7.2.2从采穗圃或品种优良的母树上选生长健壮的当年生枝条作接穗,采来的枝条要贮存在低温湿润

处,防止失水、霉烂和发芽。

7.2.3秋季芽接,时间8月10日~9月10日,在砧木基部5cm高处嫁接。接穗带木质部取芽。嫁接

苗成活后,及时解除绑扎物,并在接口上方1~2cm处剪掉砧干,保留砧木上1个健壮的萌芽为主干,

使砧木生长,勿使嫁接体发芽。为防止新梢风折,要绑缚支柱。

7.2.4春季芽接,时间4月上旬,方法同秋季芽接。嫁接苗成活后,剪砧、抹萌芽,促进嫁接体发芽

生长。

8移植育苗

8.1多年生苗木要进行移植培育。

3

DB37/T2062—2012

8.2移植苗培育选用苗干通直、充分木质化、根系完整、无病虫害、无明显机械损伤的合格苗木,按

粗度、高度分级。

8.3移植时间,早春土壤解冻后或秋、冬土壤结冻前。苗木分级栽植,根不干、不窝,栽正、踏实,

栽后及时灌透水。

8.4根据培育目标确定株行距,单位面积上定植的株数比计划产苗量多5~10%。育苗密度见附录A。

8.5移植苗圃地可进行间作,提高土地利用率。

9苗木生长期管理

9.1灌溉和排水

9.1.1灌溉掌握适时、适量。出苗期(特别是幼苗出土前)适当控制灌溉,地面处于湿润状态,土壤

不板结就不必灌溉;苗木生长初期(特别是保苗阶段)采取少量多次灌溉;苗木速生期采取多量少次灌

溉;苗木生长后期控制灌溉,除特别干旱外,不必灌溉。

9.1.2圃地发现有积水及时排除。

9.2施肥

9.2.1苗圃施肥坚持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施足基肥与适当追肥相结合的原则。提倡测土配方施肥,

科学掌握氮、磷、钾的配合比例与用量。

9.2.2基肥以长效有机肥为主,每亩施土杂肥1000~15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深耕前均匀施入,

结合深耕深翻入土。

9.2.3生长期追肥用速效肥料,施肥量75~100公斤/亩;追肥方式:沟施或穴施,在苗行间开沟或苗

木根际周围挖穴,均匀施肥,盖土、浇水;亦可用水将肥料稀释后,全面喷洒于苗床上(喷洒后用水冲

洗苗木)或浇灌于苗行间。

9.2.4追肥次数、时间和用肥种类,根据育苗方法和土壤肥力确定。一般每年追肥2~3次。5月上旬,

第一次追肥,施肥量每亩15~20公斤,以尿素为主,当年生播种苗适当晚施;6月中旬,第二次追肥,

施肥量每亩30~40公斤,以复合肥为宜;7月下旬第三次追肥,施肥量每亩30~40公斤,以磷酸二铵

或复合肥为主。

9.2.5喷施叶面肥料应将原液稀释到一定倍数后,在天气晴朗的下午5点以后进行。

9.3除草和松土

9.3.1除草掌握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人工除草在地面湿润时连根拔除。使用除草剂灭草,要先

试验后使用。苗圃常用除草剂,见附录C。

9.3.2松土除结合人工、机械除草进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