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477-2012 羊栖菜养殖技术规范

DB33/T 477-2012 Sheep seaweed cultur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浙江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3/T 477-2012
标准类型
浙江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2-12-21
实施日期
2013-01-21
发布单位/组织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150

B51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477—2012

代替DB33/T477.1-2004、DB33/T477.2-2004

羊栖菜养殖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Sargassumfusiformecultivation

2012-12-21发布2013-01-21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3/T477—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3/T477.1-2004《无公害羊栖菜第1部分:苗种生产技术规范》和DB33/T477.2-2004

《无公害羊栖菜第2部分:养殖技术规范》,与原标准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种藻、附苗帘、胚孢子、幼孢子体、幼苗海区培育、幼苗等术语定义,对原人工育苗、

幼孢子体培育、假根渡夏培苗定义作了适当修改;

——对幼孢子体培育水温及光照条件、假根渡夏培苗、分苗要求、苗种选择、夹苗时间、挂养方

式、收获时间、收获方法作了修改;

——删除“采集幼孢子体”和“幼孢子附着”内容,增加“胚孢子附着方式”条款;

——单独设置“筏架设置与海区布局”条款,对原内容作了修改,增加“软式筏架”和“蜈蚣架”

示意图;

——删除“洗刷苗绳”内容;

——增加“敌害生物防治”内容;

——删除原“产品质量要求”有关内容。

本标准由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洞头县质量标准计量协会、洞头县水产科学技术研究所负责起草,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

研究所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昌达、倪碎平、许曹鲁、林振士、吕海棠、林少珍、潘敦胜、陈国伟。

本标准于2004年2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

DB33/T477—2012

羊栖菜养殖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羊栖菜养殖的术语和定义、苗种培育、养成及收获。

本标准适用于羊栖菜养殖的全过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5052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种藻

用于采苗的羊栖菜成熟藻体。

3.2

附苗帘

羊栖菜胚孢子附着、幼孢子体生长的载体。

3.3

胚孢子

羊栖菜卵受精后仍粘附在生殖托周围或刚脱离生殖托的个体。

3.4

幼孢子体

羊栖菜胚孢子脱离生殖托后,附着在附苗帘上的个体。

3.5

人工育苗

用人工方法将羊栖菜胚孢子附着于附苗帘上,经室内培育和海区暂养形成幼苗的过程。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