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2074-2012 海水养殖中草药使用技术规范

DB37/T 2074-2012 Techniques for using medicinal herbs in marine aquaculture

山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7/T 2074-2012
标准类型
山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2-03-21
实施日期
2012-05-01
发布单位/组织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150

B50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2074—2012

海水养殖中草药使用技术规范

MarineCultureChineseMedicineApplicationTechnicalSpecifications

2012-03-21发布2012-05-01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2074—2012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渔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叶海斌、王勇强、盖春蕾、许拉、樊英、刁菁、王淑娴、李翘楚、李天保、杨

秀生。

DB37/T2074—2012

海水养殖中草药使用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水养殖中草药使用的基本原则、中草药的分类、中草药的使用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海水养殖中草药的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0年版)

《国家兽药质量标准》(2006年版)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渔用中草药

指为防治水生动植物疾病或养殖对象保健为目的而使用的经加工或未经加工的药用植物、动物及矿

物。

3.2

配伍禁忌

两种以上药物混合使用或药物制成制剂时,可能发生体外的相互作用,出现使药物中和、水解、破

坏失效等理化反应,以及可能发生混浊、沉淀、产生气体及变色等外观异常的现象。

3.3

渔药残留

在水产品的任何食用部分中渔药的原型化合物和其代谢产物,并包括与药物本体有关杂质的残留。

4使用基本原则

4.1不危害人类健康和不破坏水域生态环境。

1

DB37/T2074—2012

4.2严格遵循国家和有关部门的有关规定,严禁生产、销售和使用未经取得生产许可证、批准文号及

没有生产执行标准的中草药制剂。

4.3积极鼓励研制、生产和使用渔用中草药。

4.4应对症用药,防止滥用中草药与盲目增大用药量或增加用药次数、延长用药时间。

4.5在使用过程中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尽量不要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中草药制剂。

4.6水产饲料中中草药的添加应符合NY5072要求,不得选用国家禁止使用的药物或添加剂,也不得

在饲料中长期添加中草药。

4.7用药需随水温和养殖环境的变化在药物剂量、用药方式等方面作适当调整。

5常用中草药的分类

5.1抗微生物中草药制剂

指通过内服、浸浴或注射,杀灭或抑制体内细菌、真菌、支原体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繁殖、生长的

药物,分为抗菌药、抗病毒药、抗真菌药等,必须是国标中草药。

5.2杀虫驱虫的中草药制剂

指通过药浴或内服,杀死或驱除体外或体内寄生虫的药物以及杀灭水体中有害无脊椎动物的药物。

包括抗蠕虫药、抗原虫药和抗甲壳动物药等,必须是国标中草药。

5.3调节水生动物代谢及生长的中草药制剂

指以改善养殖对象机体代谢、增强机体体质、病后恢复和促进生长为目的而使用的药物,通常以饵

料添加剂方式使用,必须是国标中草药。

6中草药的使用方法

6.1投喂法

将新鲜中草药洗净切碎(捣烂),粘合于精饲料拌合均匀后投喂,干药则切碎后煎汁,药汁同药渣

一起拌饲料投喂。

6.2泼洒法

将鲜中草药捣碎,用水浸泡后,连渣带汁全池泼洒,干药切(捣)碎后需煮出汁才能使用,本办法

用药量较大。

6.3糖化法

把中草药和豆饼、玉米粉、稻草粉或麸皮混在一起,经发酵糖化后投喂,可改善中草药适口性。

6.4浸泡法

将中草药捆扎成束,沉放在进水口或食场附近浸泡,让浸泡出的药汁扩散全池,达到防病的目的。

2

DB37/T2074—2012

7常用中草药制剂分类和说明,具体使用方法见附录A表1。

8用药记录

用药应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应填写用药记录表,并保存至该批水产品全部售出后两年以上。

《水产养殖用药记录表》见附录B。

3

DB37/T2074—2012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海水养殖用中草药的使用方法

表1海水养殖用中草药的使用方法

类渔药名主要

用途用法与用量注意事项

别称成分

山青五黄山豆根、青清热解毒,主治鱼烂鳃、肠炎、拌饵投喂。预防:鱼每1kg体重1.拌饵均匀投喂;

散蒿、大黄、赤皮、暴发性败血症等疾病。0.3g(按5%投饵量计,每1kg饲2.包装物用后集中

黄芪、黄芩料用本品6.0g),2次/1d,连用销毁。

等3~5日。治疗:鱼每1kg体重2.5g

(按5%投饵量计,每1kg饲料用

本品50.0g),2次/1d,连用3~

5日。

双黄苦参大黄、黄芩、清热解毒,凉血。用于防治水拌饵投喂。水产动物每1kg体重1.投喂时可适当添

散苦参产动物细菌性肠炎、烂鳃、赤1~2g(按5%投饵量计,每1kg加粘合剂,病情严

皮、出血等细菌性疾病。饲料用本品20.0~40.0g),2次重时酌情加量使

/1d,连用3~5日。用;2.拌饵均匀投

喂;3.包装物用后

抗集中销毁。

微板蓝根、大清热解毒,用于鱼类细菌性败拌饵投喂。鱼每1kg体重1~1.5g病情严重时酌情加

板蓝根大

生黄、穿心莲、血症、细菌性肠炎的治疗。(按5%投饵量计,每1kg饲料用量使用。拌料投喂

物黄散黄连、黄柏本品20.0~30.0g),2次/1d,连时,适当添加粘合

中等用3~5日。剂。

药双黄白头白头翁、大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鱼类细拌饵投喂。鱼每1kg体重0.8g(按1.拌饵均匀投喂;

制翁散黄、黄芩菌性肠炎。5%投饵量计,每1kg饲料用本品2.包装物用后集中

剂16.0g),连用3日。销毁。

青板黄柏板兰根、黄清热解毒。用于鱼类细菌性感拌饵投喂。鱼每1kg体重0.3g(按1.拌饵均匀投喂;

散芩、黄柏、染引起的出血性败血症、肠5%投饵量计,每1kg饲料用本品2.包装物用后集中

五倍子、大炎、烂鳃、竖鳞、腐皮病等,6.0g),连用3~5日。预防量减销毁。

青叶对中华鳖的白底板、腮腺炎也半(按5%投饵量计,每1kg饲料

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用本品3.0g),连用3日,间隔

15日重复给药。

蒲甘散黄连、黄柏、清热解毒,用于鱼类由细菌感拌饵投喂。鱼每1kg体重0.3g(按1.拌饵均匀投喂;

大黄、甘草、染引起的败血症、肠炎、烂鳃、5%投饵量计,每1kg饲料用本品2.包装物用后集中

蒲公英等竖鳞、腐皮等疾病。6.0g),连用3~5日。预防量减销毁

半,连用3日,间隔15日重复给

药。

4

DB37/T2074—2012

类渔药名主要

用途用法与用量注意事项

别称成分

大黄、大青清热解毒,止血。用于鱼类因拌饵投喂。鱼每1kg体重0.25~1.每日早空腹喂

大黄芩蓝

叶、地榆、柱状屈桡杆菌、肠型点状气单0.5g(按5%投饵量计,每1kg服;2.拌饵均匀投

散板蓝根、黄胞菌、爱德华氏菌、嗜水气单饲料用本品5.0~10.0g),连用喂;3.包装物用后

芩胞菌等细菌感染引起的烂鳃、3~5日。集中销毁。

赤鳍、肠炎、暴发性出血、溃

烂、疖疮、烂尾、烂嘴、赤皮、

打印、脱粘等疾病。

清健散柴胡、黄芪、清热解毒、益气健胃,用于鱼拌饵投喂。鱼每1kg体重0.4g(按1.拌饵均匀投喂;

连翘、山楂、类细菌性肠道疾病。5%投饵量计,每1kg饲料用本品2.包装物用后集中

麦芽等8.0g),连用6日。销毁。

青莲散鱼腥草、大清热解毒。防治鱼类由细菌感拌饵投喂。预防:鱼每1kg体重1.拌饵均匀投喂;

青叶、穿心染引起的各种疾病。0.05-0.1g(按5%投饵量计,每2.包装物用后集中

莲、黄柏。1kg饲料用本品1.0~2.0g),2次销毁。

/1d,连用2-3日,间隔一周重复

用药。治疗:鱼每1kg体重0.1g

(按5%投饵量计,每1kg饲料用

本品2.0g),2次/1d,连用5~7

日。

三黄散黄芩、黄柏、清热解毒,主治水产动物由假拌饵投喂。水产动物每1kg体重1.拌饵均匀投喂;

大黄、大青单胞菌、弧菌、嗜水气单胞菌、0.25g(按5%投饵量计,每1kg2.包装物用后集中

叶。爱德华氏菌引起的细菌性疾饲料用本品5.0g)。销毁。

病。

板蓝根末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主治鱼类拌饵投喂。鱼每1kg体重1g(按51.拌饵均匀投喂;

肠炎、烂鳃、出血、肝炎等病%投饵量计,每1kg饲料用本品2.包装物用后集中

症,对虾、蟹类病毒性疾病也20.0g)。销毁。

有防治作用。

十大功劳十大功劳清热燥湿,解毒止痢。主治鱼、拌饵投喂。治疗:水产动物每1kg1.拌饵均匀投喂;

末虾、蟹、贝类等水产动物的烂体重5~10g(按5%投饵量计,每2.包装物用后集中

鳃、肠炎等细菌性疾病。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